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0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定向钻孔技术在煤矿瓦斯突出控制和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龙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突出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安全。结合台头煤业煤层地质条件和煤层定向钻孔技术,开展了长壁工作面和巷道定向钻孔工作,实施后钻孔瓦斯抽放率均大于70%,残余瓦斯含量均小于8 m^(3)/t,实现了...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突出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煤矿的生产安全。结合台头煤业煤层地质条件和煤层定向钻孔技术,开展了长壁工作面和巷道定向钻孔工作,实施后钻孔瓦斯抽放率均大于70%,残余瓦斯含量均小于8 m^(3)/t,实现了瓦斯突出的有效控制,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钻孔技术 防突 温室气体
下载PDF
中国发电行业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夏伟 谭清良 +2 位作者 张雯 马晓明 计军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5-891,共7页
基于相关规划目标,分析2020年中国发电行业8类减排发电技术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和单位减排成本。结果表明:1)发电行业共能产生2099.0~2070.3 MtCO2e的减排量,其中水电和核电的减排潜力最大,两者占总潜力的62.90%~63.... 基于相关规划目标,分析2020年中国发电行业8类减排发电技术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和单位减排成本。结果表明:1)发电行业共能产生2099.0~2070.3 MtCO2e的减排量,其中水电和核电的减排潜力最大,两者占总潜力的62.90%~63.34%;2)发电行业总减排成本为3307.6亿元,其中水电的发电成本最低,为783.0亿元,生物质发电的成本最高,为1687.5亿元;3)发电行业的平均单位减排成本为157.6~159.8元/tCO2e,其中水电和核电的单位减排成本最低,分别为104.3~104.8元/tCO2e和13.2~13.3元/tCO2e,天然气发电的最高,为958.8~1598.0元/tCO2e。总体而言,水电和核电的单位减排成本较低且减排潜力大,未来应重点发展这两种发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潜力 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 发电行业
下载PDF
牛舍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莹莹 阳娇 张圆圆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温室气体指能够吸收地球大气层中长波辐射并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气等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突出的气体。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因此,为减少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指能够吸收地球大气层中长波辐射并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气等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突出的气体。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因此,为减少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控制牛舍的温室气体排放尤为重要。目前,控制牛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有两种方法:通过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文章阐释了牛排出的温室气体在舍内的毒性作用,着重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从饲料成分及添加剂调控、舍内环境安置吸附剂、舍外环境优化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多种牛舍温室气体减排控制措施,剖析现有技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畜禽养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温室气体
下载PDF
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变化和影响分析
4
作者 胡琼 陈天宇 岳佳佳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4年第9期91-95,共5页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3年7月通过了《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与此前IMO在2018年4月通过的《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相比,修订后的战略进一步收紧了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加速了国际航运温...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3年7月通过了《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与此前IMO在2018年4月通过的《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相比,修订后的战略进一步收紧了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加速了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进程。通过对该战略的解读,分析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重大变化及其可能给业界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O 温室气体 战略
下载PDF
论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
5
作者 徐国平 潘欣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正在讨论的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进行评判,通过分析归类的方法,将各种方案划分为税费机制类方案、排放交易机制类方案、混合机制类方案等3类。借鉴IMO专家组... 为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正在讨论的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进行评判,通过分析归类的方法,将各种方案划分为税费机制类方案、排放交易机制类方案、混合机制类方案等3类。借鉴IMO专家组在前期讨论中提出的多项评价标准,从便利监管、实施效果、“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CBDR)”原则的落实等3个方面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得出以税费为基础的混合机制类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我国提出的方案相对更加契合各项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运 温室气体 市场措施 评价标准
下载PDF
新疆牧区半牧区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效果
6
作者 李海萍 李子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662-10675,共14页
畜牧业是主要的甲烷人为排放源之一,而牛的肠道发酵是中国畜牧业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精确评估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所排放的甲烷对畜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新疆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探究其牧区半牧区的畜牧业碳排放及减排效果,... 畜牧业是主要的甲烷人为排放源之一,而牛的肠道发酵是中国畜牧业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精确评估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所排放的甲烷对畜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新疆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探究其牧区半牧区的畜牧业碳排放及减排效果,采用土地覆盖、植被类型、NPP、县级牛存栏量和牧业产值等多源数据,划分草地类型,估算其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对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并选取新疆牛类的肠道甲烷排放因子对其肠道甲烷排放量进行核算;参照中国畜牧业排放构成比例,估算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碳排放总量,估算畜牧业的草地和产值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特征;结合2005年和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估算结果,分析和评估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碳减排目标在不同地区的实现情况;根据2030年减排目标及牛存栏量灰色预测结果,估算2030年的畜牧业减排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20年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排放总量约为7068.06Gg CO_(2)当量,其中牛肠道甲烷排放量为148.17 Gg;(2)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的草地和牧业产值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07.08 kg CO_(2)当量/hm^(2)和5519.81 kg CO_(2)当量/万元,在平均水平上完成了2020年减排目标;(3)因空间上存在差异,分别有56.56%和38.23%的区域草地碳排放强度或产值碳排放强度未实现减排目标,阿尔泰山、天山、伊犁河谷等地的畜牧业减排压力严峻,建议加强草地保护、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牧区半牧区 温室气体 牛肠道发酵 甲烷 畜牧业碳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研究
7
作者 马泽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8期215-218,共4页
污水处理厂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必须探索和应用有效的减排技术,提升温室气体减排能力。深入分析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减排技术。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是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两种主要排放形式。结合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厂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必须探索和应用有效的减排技术,提升温室气体减排能力。深入分析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应用减排技术。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是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两种主要排放形式。结合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来源,以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为例,核算2018-2020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与间接排放量,然后根据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总体来说,要科学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合理调节工艺运行参数,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温室气体 放特征 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 工艺运行参数
下载PDF
IMO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主流方案对比分析
8
作者 薛树业 《世界海运》 2024年第10期1-5,21,共6页
IMO正在积极推进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揽子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为明晰这些中期措施制定的进展情况,基于《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和相关文件关于中期措施的要求,梳理分析截至目前中期措施制定的主流方案,如国际海事可持... IMO正在积极推进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揽子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为明晰这些中期措施制定的进展情况,基于《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和相关文件关于中期措施的要求,梳理分析截至目前中期措施制定的主流方案,如国际海事可持续燃料和基金、温室气体燃料标准和统一温室气体摊款、绿色平衡机制、直接征税等,从技术要素、经济要素、收入来源、收入用途、燃料激励等方面比较其中的异同。结果表明,各主流方案均在“IMO净零框架”基础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在温室气体燃料标准、温室气体排放定价等诸多细节方面仍存在分歧。预计随着讨论的深入,各方案将逐步消除差异,实现融合和统一,以期在2025年获得IMO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运 温室气体 中期措施 净零 燃料标准
下载PDF
京津冀温室气体净排放影响因素与协同减排路径研究
9
作者 王惠 史秉亮 +2 位作者 张卫冬 张雨馨 刘妍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242-248,共7页
聚焦于京津冀区域,利用2001-2021年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面板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揭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之间的内部动态响应机制。进一步选取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耗强... 聚焦于京津冀区域,利用2001-2021年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面板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揭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之间的内部动态响应机制。进一步选取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耗强度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其脉冲响应关系,并预测其未来10年的贡献度水平。结果表明:天津和河北地区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受到来自北京市的正向影响,河北地区同样受到来自天津的正向影响,整体趋势呈现下降。在影响因素方面,在各影响因素方面,北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贡献度-5.956)和城镇化水平(贡献度-0.712);天津则为产业结构(贡献度-51.224)和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5.702);河北是产业结构(贡献度+20.544)和常住人口密度(贡献度+26.042)。基于以上发现,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发挥天津地区作为“纽带”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区域节能减排工作的稳步发展;二是关注各地区发展的独特性,同时协调探索影响区域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共同因素;三是重视主要与次要矛盾,推动河北地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协同减排的路径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温室气体 向量自回归模型 协同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减排潜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宇新 张龙飞 +8 位作者 刘玉环 于博 熊江花 罗涛 辛宜聪 崔宪 张琦 王允圃 黄振侠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掌握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2011~2020年农业数据资料,阐明了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领域的排放水平和时空... 掌握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2011~2020年农业数据资料,阐明了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领域的排放水平和时空演变规律;并用STIRPAT模型在多情景模式下模拟分析了江西省在2030年和2060年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1~2020年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686.91~3967.56万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年均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占比分别约为71.5%、26.9%和1.6%;种植业中稻田甲烷和农用地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占比分别为72.77%和27.23%;养殖业中动物肠道甲烷、动物粪便甲烷和动物粪便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占比分别为31.53%、43.90%和24.57%。在基准发展模式和低碳发展模式下的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降幅将达到国家要求,分别为12.66%和14.91%。因此,在满足江西省农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江西省农业的减排固碳应聚焦种植业和养殖业,特别是控制农业甲烷排放源。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可以为未来推进江西省农业减排固碳工作的实施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温室气体 固碳 时空演化 情景预测
下载PDF
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健康效应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亚丽 贾俊松 何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01-4116,共16页
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结果表明:国内外发文量都在不断增加.2013年后,发文量增长迅速,国外增速明显快于国内;国外文献作者和机构形成了以美国各大高校为中心的较强合作... 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结果表明:国内外发文量都在不断增加.2013年后,发文量增长迅速,国外增速明显快于国内;国外文献作者和机构形成了以美国各大高校为中心的较强合作网络关系,核心研究作者发文量达39%.国内文献作者和机构联系较弱,呈多中心分散式结构,核心研究作者发文量仅占8%;关键词可视化表明国内外研究同步性较强,均以环境暴露的健康影响和疾病负担研究为基础,国外侧重具体影响机制与联系及风险评估研究,国内更关注影响因素及政策效益剖析;国外研究从环境暴露对健康终点影响发展到协同适应策略及复杂模型构建,目前全球负担和颗粒物质减排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从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评估发展到协同治理对策及健康风险,当前减缓气候变化及减污降碳的健康协同效益研究是热点.将来针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及敏感区域、公共健康效应时空规律的识别和明晰是重点,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早期预警系统的开发应用也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空气污染 协同 健康效应 CITESPACE 热点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巨龙 刘树洋 +3 位作者 王华 牛淮金 苏庆 张艳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典型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表明,电力消耗是污水处理厂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53.85%),CH_(4)排放占比为28.96%。基于此,从节能降碳、降耗增效和工艺优化3个方面提出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建议尽快组织制定统一的核算技术指南,开展重点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核算方法 路径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基于总成本分析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量谈判囚徒困境博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菊 崔秀平 +2 位作者 李娟 房春生 张阳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以利益关系最对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局中人,建立了囚徒困境博弈模型.通过减排总成本的分析,讨论了全球为将气温变暖限制在2℃以内所应采取的减排量策略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碳减排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运行的总成本更低,因此发达国家通... 以利益关系最对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局中人,建立了囚徒困境博弈模型.通过减排总成本的分析,讨论了全球为将气温变暖限制在2℃以内所应采取的减排量策略组合.研究结果表明碳减排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运行的总成本更低,因此发达国家通过CDM方式减排是更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囚徒困境 博弈分析
下载PDF
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与减排路径的冲击动态——基于黑龙江省统计核算数据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滨 吕洁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4,共11页
基于2001-2015年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对地区GDP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检验呈现倒U型,预期2019年达到理论拐点;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得到4个减排路径的年平均减排效果顺序依次为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费量减... 基于2001-2015年黑龙江省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对地区GDP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检验呈现倒U型,预期2019年达到理论拐点;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得到4个减排路径的年平均减排效果顺序依次为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经济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贸易结构变化;减排路径对应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冲击效果分别为波动性增排、收敛性减排、发散性减排、转变的排放作用;推动黑龙江省温室气体减排的路径顺序为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量、优化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贸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路径 单位GDP温室气体 脉冲响应函数
下载PDF
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应用对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赵读凤 罗佳 +1 位作者 徐烨红 马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具有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但长期施用后,自然环境造成的生物质炭老化会使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 近年来,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而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具有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但长期施用后,自然环境造成的生物质炭老化会使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因而比较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生物质炭的不同老化方式及其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与新鲜生物质炭相比,老化生物质炭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效果并不统一,这与生物质炭的老化方式、老化时间和土壤类型等密切相关,老化生物质炭不仅会改变自身的理化性质,还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而生物质炭田间老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多为短期的,对于长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一步探究新鲜和老化生物质炭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生物质炭 老化生物质炭 温室气体 同位素示踪技术 农田
下载PDF
最优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及成本分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广现 马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42,共5页
以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排污税政策是当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古诺模型中引入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排污税政策及其福利影响。不同的排污税政策对厂商、消费者、外部性相关者及总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排污税政策是当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古诺模型中引入生产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排污税政策及其福利影响。不同的排污税政策对厂商、消费者、外部性相关者及总体社会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通过最大化考虑外部性问题的社会福利函数得到了最优排污税政策。文章认为,要保证该政策的顺利实施,需协调好减排成本在厂商、消费者和外部性相关者之间的分摊问题,依照帕累托原则在三者之间进行成本分摊需要考虑产权界定、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负外部性 成本分摊 古诺模型
下载PDF
中国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措施、技术应用与对策启示
17
作者 汪笑溪 李佳珂 +1 位作者 叶蕾 林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3-1804,共12页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来源及时间趋势等现状;通过政策和文献梳理,从减排政策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国际典型的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并基于排放现状和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国在减排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虽然中国已逐步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农业部门也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应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完善推广机制,健全碳交易市场与公共低碳投资机制。本文为进一步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农业部门 甲烷 氧化亚氮 放现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货币化评估
18
作者 顾鼎元 霍丽丽 +3 位作者 姚宗路 赵立欣 于佳动 赵亚男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1期1253-1264,共12页
生物质能是全球公认的具有零碳属性的可再生能源,但其碳减排效益尚未有效体现。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结合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与环境影响货币化方法,构建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货币化评价模型(EGE),以秸秆收... 生物质能是全球公认的具有零碳属性的可再生能源,但其碳减排效益尚未有效体现。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结合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与环境影响货币化方法,构建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货币化评价模型(EGE),以秸秆收集、离田储运、热解转化和产物利用全链条为边界,探究不同热解多联产技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的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外加热热解炭气联产技术在规模化应用中的经济效益最好,年处理秸秆0.5×10^(4)~10×10^(4)t生产规模下,每消耗1t秸秆可减少1.01~1.07tCO_(2)eq。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可显著提升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工程的经济效益,每消耗1t秸秆可增加57.5~103.1元效益,使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工程收益率提升1.6~14.0个百分点。预计2030年、2060年秸秆利用潜力分别达1.24×10^(8)t和1.67×10^(8)t,秸秆热解多联产技术的减排收益可达1.0×10^(10)~3.7×10_(10)元。本研究结果为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热解多联产技术 温室气体 效益货币化 全生命周期评价 经济评价
下载PDF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中国行动、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松 《阅江学刊》 2024年第3期57-71,173,174,共17页
《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结果表明,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面临较大的减排缺口,加快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共识。目前,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以部门行动为主,政策碎片化突出,甲烷减排集中在能源、农业与... 《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结果表明,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以内面临较大的减排缺口,加快推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成为国际共识。目前,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以部门行动为主,政策碎片化突出,甲烷减排集中在能源、农业与废弃物处理部门,氧化亚氮减排集中在工业与农业部门,含氟气体减排集中在淘汰和替代氢氟碳化物方面,能源等行业积极开展自愿减排。欧盟、美国等制定了甲烷减排战略,通过设定减排目标、提高减排意识、改善数据基础、建立监管政策、鼓励相关方参与等有力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起步较晚,在减排政策、数据基础、能力建设以及管控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应尽快研究制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数据基础与MRV体系建设,加强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双碳”目标 甲烷 氧化亚氮 含氟气体 碳市场
下载PDF
垃圾能源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效益分析——以天津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彧 王媛 +1 位作者 殷培红 颜蓓蓓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3年第2期74-82,共9页
垃圾能源化过程不仅仅可以在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能源,而且减排温室气体。本文以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发电两种垃圾能源化方式的温室气体减排为基础,进行了其成本效益分析。识别并描述了垃圾能源化项目的私人成本与环境收益。以天津市垃... 垃圾能源化过程不仅仅可以在垃圾处置过程中产生能源,而且减排温室气体。本文以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发电两种垃圾能源化方式的温室气体减排为基础,进行了其成本效益分析。识别并描述了垃圾能源化项目的私人成本与环境收益。以天津市垃圾能源化项目为例,核算了天津市垃圾能源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得出利用1吨垃圾进行焚烧发电的减排量为0.777 tCO2e,进行填埋气发电的减排量为0.657 tCO2e。核算与分析天津垃圾能源化的单位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效益,并对外部性内部化实现程度不同的各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支付的垃圾处理费看似是解决局地污染问题,实际影响到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效益。即使没有碳交易,随着地方政府支付给企业的垃圾处理费增加,同样也会提高单位温室气体减排的收益,从而促进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益分析 温室气体 城市生活垃圾 垃圾能源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