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海洋模式模拟的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变率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珊珊 杨修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8-369,共12页
 利用一个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海洋模式模拟研究了表面强迫异常引起的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变率.利用1958-1998年表面分析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年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  利用一个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海洋模式模拟研究了表面强迫异常引起的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变率.利用1958-1998年表面分析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年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通过3组试验模拟的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分析了动量和热量通量异常对热带印度洋SST变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拟的热带印度洋SST变率的主要模态表现为与热带太平洋ENSO相联系的海盆尺度的一致性增暖或变冷特征,次级模态为热带印度洋SST偶极子模态.通过3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动量通量和热量通量异常强迫对热带印度洋SST变率第一模态均有贡献,但热量通量异常强迫的影响比动量通量异常强迫的作用大.热带印度洋偶极子模态主要受动量(风应力)异常强迫影响,热量通量异常强迫主要起阻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 海表温度变率 动量通量 热量通量 中等复杂程度全球热带海洋模式 海洋模拟
下载PDF
夏季欧亚中高纬地区温度季节内变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2
作者 扎西宗吉 平措达瓦 +1 位作者 西绕卓玛 旦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10-13,共4页
本文利用1978-2014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水平分辨率为2.5°×2.5°,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地区(20°E–140°E,35°N–80°N)主要低频周期(10-30天)温度低频振荡的时... 本文利用1978-2014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水平分辨率为2.5°×2.5°,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地区(20°E–140°E,35°N–80°N)主要低频周期(10-30天)温度低频振荡的时空演变的特征。文章中采用的再分析数据包括1978-2014年(37年)的温度场,高度场,风场的逐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中高纬度 温度季节内变率 东南传播 EOF分析 合成分析
下载PDF
近44a中国冬夏气温变率及其对区域变暖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胜安 江志红 屠其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0-836,共7页
利用近 4 4a中国 85个测站冬夏季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序列 ,研究冬夏季温度季节变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探讨其对区域变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季 ,除高原、西南、东北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 ,温度的季节变率存在显著下降趋势 ... 利用近 4 4a中国 85个测站冬夏季逐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序列 ,研究冬夏季温度季节变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 ,探讨其对区域变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冬季 ,除高原、西南、东北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 ,温度的季节变率存在显著下降趋势 ,是近期变暖的稳定区 ,其中变暖最为稳定、显著的区域是西北、华北地区 ,东北北部虽变暖幅度很大 ,但稳定性最差 ;夏季 ,长江中下游及其江南地区温度变率存在显著上升趋势 ,2 0世纪 70年代后年际变幅明显增大 ,表明该地区 80年代降温的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温度季节变率 变暖稳定性 冬季 夏季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近四十年来温度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曲建和 孙安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23-428,共6页
本文用1951—1988年黄淮海地区50个台站的温度资料,采用定量分级方法,探讨了这一地区近4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温随时间变暖和夏温随时间变冷的趋势比较明显,年温的变化趋势是60年代冷、80年代暖;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振动... 本文用1951—1988年黄淮海地区50个台站的温度资料,采用定量分级方法,探讨了这一地区近40年的温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温随时间变暖和夏温随时间变冷的趋势比较明显,年温的变化趋势是60年代冷、80年代暖;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振动,年温和冬温的周期均为6—8年与2.2年,夏温为3年、8—9年和2.2年;建立的冬(夏)温回归模型,揭示出冬(夏)季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是影响该区冬(夏)季温度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温度资料 黄淮海地区 西太平洋副高 纬向环流 冬温 周期性振动 温度变率 冷暖变化 气温资料
下载PDF
陇东黄土高原下垫面不均匀性指标的建立及其对大孔径闪烁仪(LAS)观测感热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郝小翠 张强 杨泽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6-827,共12页
目前定量研究下垫面不均匀性对大孔径闪烁仪(LAS)、涡动相关仪(ECS)观测感热通量差异的影响还比较少.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庆阳观测站2012年6、7月典型晴天两主风向范围E-SE和SW-W的陆面过程数据,在建立了下垫面不均匀性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 目前定量研究下垫面不均匀性对大孔径闪烁仪(LAS)、涡动相关仪(ECS)观测感热通量差异的影响还比较少.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庆阳观测站2012年6、7月典型晴天两主风向范围E-SE和SW-W的陆面过程数据,在建立了下垫面不均匀性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下垫面不均匀性与地表温度变率的关系及其对LAS、ECS观测感热通量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庆阳站下垫面不均匀性大小η和地表温度变率г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566以上,证明了新建立指标的合理性.下垫面不均匀性大小η和LAS、ECS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HLAS-HEC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634.下垫面不均匀性对LAS和ECS的感热通量差异影响显著,下垫面越不均匀LAS和ECS测量的感热通量差异越大.对两主风向分别进行分析,在E-SE风向范围η和HLAS-HECS的相关系数为0.430,HLAS和HEC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为1.279,在SW-W风向范围η和HLAS-HECS的相关系数为0.680,HLAS和HEC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为1.297.下垫面不均匀性的影响程度越大,LAS和ECS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LAS) 涡动相关仪(ECS) 下垫面不均匀性 地表温度变率 感热通量差异
下载PDF
豫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金平 李香颜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5-990,共6页
利用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数据集中1971—2010年豫北地区28个测站的温度、降水资料,基于GIS技术对该地区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豫北地区气温整体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冬春季节升温明显。气温变率空间分布... 利用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均一化数据集中1971—2010年豫北地区28个测站的温度、降水资料,基于GIS技术对该地区温度和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豫北地区气温整体呈升高的趋势,其中冬春季节升温明显。气温变率空间分布表现为北中部增温明显,东部和西部增温幅度较小。降水变化各季节差异较大,春季降水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各地降水增减不一;空间变化分布特征为太行山沿线西部山区降水减少趋势明显,东部地区降水略有增加趋势。从整体变化情况来看,豫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区域间差异加大,局地性变化趋向不稳定。文中用温度与降水的趋势比来分析豫北地区的干旱化发生趋势,结果发现太行山沿线干旱化趋势明显,沿黄河区域干旱化趋势较低,太行山脉和黄河是导致豫北地区气候变化区域性分布的主要地形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均一化数据 温度变率 降水变率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一次强降水过程中FY-4A闪电成像仪观测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萍萍 刘文婷 +2 位作者 章翠红 明绍慧 董良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1-1401,共11页
FY-4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能够对闪电活动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测,在强天气监测预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以2019年5月25日强降水过程为研究个例,利用FY-4 LMI资料、ADTD(advanced time of arrival and direction)... FY-4闪电成像仪(lightning mapping imager,LMI)能够对闪电活动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测,在强天气监测预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以2019年5月25日强降水过程为研究个例,利用FY-4 LMI资料、ADTD(advanced time of arrival and direction)系统资料、FY-4红外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和其他常规观测资料,研究FY-4 LMI数据在不同性质、不同演变阶段对流系统的观测特征。结果表明:在对流迅速发展的初期,LMI闪电观测出现超前于ADTD闪电观测的特征,并且锋面降水阶段中这种超前特征持续时间更长一些;无论是暖区降水还是锋面降水阶段,当同时刻LMI闪电观测位于当前对流云团移动的前方时,未来1小时内LMI闪电分布区域出现明显的云顶温度变率,积云有发展趋势;当雷达反射率垂直剖面上最强回波出现向移动方向前倾结构时,LMI闪电观测往往出现在雷达观测对流系统移动方向的前方,此时LMI闪电观测对于对流系统发展演变有较好的提前指示意义;而当雷达反射率垂直剖面上最强回波出现准垂直结构时,LMI闪电观测往往与雷达观测对流系统较重合,此时LMI闪电观测对于对流系统发展演变的提前指示意义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成像仪(LMI) ADTD 云顶温度变率 监测预警
下载PDF
Trends in day-to-day variability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during 1961-2012
8
作者 LI Shang-Feng JIANG Da-Bang +1 位作者 LIAN Yi YAO Yao-Xi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7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本文利用1961~2012年CN05.2和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数据集中的日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和平均气温(T_(mean))资料,分析了日与日间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变率(简称:DVTT_(mean)、DVTT_(max)、DVTT_(min))。结果表明:在年... 本文利用1961~2012年CN05.2和英国气象局Hadley中心数据集中的日最高气温(T_(max))、最低气温(T_(min))和平均气温(T_(mean))资料,分析了日与日间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变率(简称:DVTT_(mean)、DVTT_(max)、DVTT_(min))。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东北地区(NEC)的DVTT_(mean)、DVTT_(max)、DVTT_(min))均呈显著的负趋势,中国北方的趋势变化要比南方大;在季节尺度上,NEC的DVTT_(mean)、DVTT_(max)、DVTT_(min)在春、秋、冬季节都是显著的负趋势,而夏季则为正;在NEC,所有季节的DVTT_(max)值都比DVTT_(max)大,春季中国北方和南方的DVTT_(max)值都比较明显,夏季和冬季则南方比北方明显;对DVTT_(min)而言,除了秋季,其他季节DVTT_(min)在中国北方都是数值最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与日间温度变率 趋势气温 中国
下载PDF
气候成因、要素与气候变化
9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4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变率 温度变化趋势 气候要素 时空变化特征 气候变率 中世纪暖期 沙尘天气 全新世 年代际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