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谷子品种的适应性及光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解慧芳 宋中强 +4 位作者 邢璐 张扬 李龙 王素英 刘金荣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15,共7页
为了探究谷子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为谷子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以‘豫谷18’、‘豫谷31’、‘豫谷32’、‘豫谷35’、‘豫谷38’、‘豫谷42’为试材,依据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调查结果,运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光... 为了探究谷子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为谷子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以‘豫谷18’、‘豫谷31’、‘豫谷32’、‘豫谷35’、‘豫谷38’、‘豫谷42’为试材,依据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调查结果,运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光温相对敏感度等多种分析方法,对6个品种进行适应性及光温敏感分析。对各品种不同区组内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了区组间各品种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6个谷子品种均能适应2个及以上的不同生态区组,尤其是‘豫谷18’在4个不同的生态区组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和广适的特性;6个品种生育期在西北春谷早熟区组均较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在西北春谷早熟区组、西北春谷中晚熟区组较高,穗长在东北春谷区组较长,产量及株高和出谷率没有明显的趋势;区组间各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是千粒重最小,抽穗期最大;以夏谷区为参照,‘豫谷18’单穗重、单穗粒重敏感度在不同区组均为最弱。‘豫谷18’在4个不同的生态区组均表现出高产、稳产和广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豫谷18’ 区域 适应性 温敏感
下载PDF
基于增温敏感性指数的城市功能区升温效应空间分异研究
2
作者 杨慧 徐伟铭 +2 位作者 邵尔辉 廖云婷 林馨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进而对区域尺度上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基于Place2vec模型的城市功能区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2)除绿地与广场区外的4类功能区均具有高温现象,其中产业区的热场强度最高;3)各类功能区整体增温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是:产业区、生活服务与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区、绿地与广场区;不同升温阶段的功能区增温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高温梯度下差异显著;地表覆被增温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域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区 城市热环境 地表升 温敏感 Place2vec模型 BRT算法 福州市
下载PDF
一个新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分子定位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佳颖 赵剑 +5 位作者 刘晓 李超 林冬枝 董彦君 叶胜海 张小明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9-425,共7页
在粳稻品种嘉花1号(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Jiahua No.1')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后代中,发现了1个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1。在较低温度(<25.0°C)条件下,该突变体幼苗叶色呈黄色;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叶色由黄... 在粳稻品种嘉花1号(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 Jiahua No.1')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后代中,发现了1个低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1。在较低温度(<25.0°C)条件下,该突变体幼苗叶色呈黄色;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叶色由黄转绿,其临界温度约为27.5°C;在低温条件下,突变体幼苗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均较野生型嘉花1号明显下降,表明该突变体的叶色性状具有明显的温敏感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将该突变基因命名为thermo-sensitive leaf-color1(tsl-1)。以该突变体与籼稻9311(Oryza sativa L.ssp.indica' 9311')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将tsl-1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Oryza sativa)第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MM1799与RM8132分子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4cM和3.0cM;然后,进一步利用扩大F2代群体及新发展的分子标记将tsl-1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InDel2与InDel4之间的198kb内。研究结果为今后对该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基因定位 叶色突变体 水稻 温敏感
下载PDF
一个新的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基因定位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祁鲁 刘晓 +3 位作者 陈佳颖 林冬枝 董彦君 徐建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粳稻品种嘉花1号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筛选得到一个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0。该突变体的幼苗叶色在较低温度(20℃)下呈黄白色,并随着温度升高叶色由黄白逐渐转绿,其临界温度约为22.5℃,在低温(20℃)和高温(32℃)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也存... 粳稻品种嘉花1号种子经60Coγ射线辐照后,筛选得到一个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0。该突变体的幼苗叶色在较低温度(20℃)下呈黄白色,并随着温度升高叶色由黄白逐渐转绿,其临界温度约为22.5℃,在低温(20℃)和高温(32℃)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该突变体为低温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的温敏感叶色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tsc(t)。以该突变体与籼稻9311杂交的F2群体作为定位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将tsc(t)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第3染色体短臂上的分子标记RM231和RM14407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5cM和0.5cM。随后,进一步扩大F2群体将该tsc(t)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MM0541和RM14407之间的约440kb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定位 温敏感 叶绿素缺失突变体
下载PDF
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艳霞 林冬枝 董彦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9-446,共8页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温度引起水稻叶色改变的一类突变体统称为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探讨温度影响水稻叶色的机理,对促进水稻遗传改良与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发掘的水稻温敏感突变体在温度对突变体的表型影...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温度引起水稻叶色改变的一类突变体统称为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探讨温度影响水稻叶色的机理,对促进水稻遗传改良与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已发掘的水稻温敏感突变体在温度对突变体的表型影响、基因定位及克隆、分子作用机理和育种利用及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感突变体 叶色 基因
下载PDF
2个水稻温敏感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军 陈佳颖 +2 位作者 赵剑 林冬枝 董彦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1期16-21,共6页
为了探究水稻突变体表观与其生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与联系,利用经60Co-γ射线辐射的粳稻品种‘嘉花1号’后代中的2个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1和mr06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苗期的叶色、叶绿结为素黄含果色量表,、明3荧2低℃光温高特下温性的... 为了探究水稻突变体表观与其生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与联系,利用经60Co-γ射线辐射的粳稻品种‘嘉花1号’后代中的2个温敏感叶色突变体mr21和mr06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苗期的叶色、叶绿结为素黄含果色量表,、明3荧2低℃光温高特下温性的时和m呈叶r2绿绿1色和体;高超与温微之下结相的构反进m,突r行06变研的体究叶m。绿r0结体6果在结表2构0明℃发时,育突为不变正完体常全m绿,r2与色1其在,而叶2在0绿℃高素条温含件时量下为和生白叶长化绿时;体幼电与苗镜叶表观察现色型变化对相照一,这致说。明光突合变作体用的参光数能研捕究捉表效明率无和论转低换温效还率是都高有温所的降2个低突,进变一体步的快Fv速/F光m,曲Φ线PS分Ⅱ析值表均明低,于2个其突野变生体及野生型之间对光强的响应能力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突变体 温敏感 光合作用参数
下载PDF
基于增强回归树与区域增温敏感性指数的城市升温效应空间分异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凤云 邓灵稚 +3 位作者 刘垚燚 董芊芊 孟醒 车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929-5939,共11页
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对区域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空间分异关注尚不足。通过设计区域增温敏感性指数,借助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机器学习算法,量化城市不同... 热岛效应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对区域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空间分异关注尚不足。通过设计区域增温敏感性指数,借助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机器学习算法,量化城市不同区域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1)上海市各辖区增温敏感性从高至低依次是:黄浦区、杨浦区、虹口区、静安区、普陀区、徐汇区、长宁区、宝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嘉定区、奉贤区、松江区、青浦区、金山区、崇明区;(2)区域增温敏感性在不同的温度梯度下具有明显差异,在高温梯度下区域间指数值的差异最大;(3)地表覆被的增温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性;(4)基于BRT的增温敏感性指数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和较高的灵敏度。在城市热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探讨城市异质空间中地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可为城市热环境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增温敏感 增强回归树 城市热岛效应 空间分异 热环境调控
下载PDF
培矮64S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徐孟亮 周广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Ⅳ~Ⅵ期)主茎幼穗长为0.70~9.34cm,顶叶叶枕距为-20.0~-3.5cm,穗尖离地面距离为2.77~15.56cm,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6.70~19.92cm,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 培矮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Ⅳ~Ⅵ期)主茎幼穗长为0.70~9.34cm,顶叶叶枕距为-20.0~-3.5cm,穗尖离地面距离为2.77~15.56cm,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6.70~19.92cm,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均小于主茎指标值。敏感期幼穗感受自然低气温(平均日均温21.6℃),表现为可育,花粉可染率为21.8%,套袋结实率为11.3%;感受人工垣定玫高水温(25℃),表现为不育,花份可染率为0.4%,套袋结实率为0,表明敏感期幼穗为其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另外,在低气温条件下(平均日均温21.6℃),敏感期淹深水极显著降低可育性表达,花粉可染率为2.7%(对照为21.1%),套袋结实率为0.2%(对照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培矮64S 温敏感部位 幼穗
下载PDF
水稻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繁种光温条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忠 王冬翼 +3 位作者 顾庆华 杜秀芳 沈静 颜春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6,共4页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 选择4个不同生育类型的粳型二系不育系,在上海浦东和海南陵水两地进行不同光温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在上海本地繁种产量低、成本高、风险大,不宜在生产上应用。在海南陵水县于11月25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次年2月10~25日,能达到较高的繁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温敏感核不育系 繁种 光照
下载PDF
基于PEMS的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温敏感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志红 钱超 +1 位作者 郑灏 尹冬冬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围绕国Ⅴ重型柴油车排放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研究中,基于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获取典型国Ⅴ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工况下排气系统尾管温度及主要气态污染排放物的瞬态特征。进一步,以瞬态排放因子为关键... 围绕国Ⅴ重型柴油车排放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规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研究中,基于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获取典型国Ⅴ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工况下排气系统尾管温度及主要气态污染排放物的瞬态特征。进一步,以瞬态排放因子为关键评价指标,采用温度分段平均法获得目标车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温敏感特性,结果显示:随排气温度升高,NOx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CO和HC排放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国Ⅴ重型柴油车道路工况下排气污染物受排气温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PEMS 温敏感 排放因子 后处理系统
下载PDF
籼型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生化特征的初步研究(Ⅰ)不育及可育花药生化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力群 罗泽民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37-42,共6页
本文以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材料,对不育及可育花药中重要生化成分、三种同工酶和游离组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缺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增加,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 本文以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安农S-1”为材料,对不育及可育花药中重要生化成分、三种同工酶和游离组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缺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的增加,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带的减少及α-淀粉酶同工酶酶带Ⅱ活性减弱等可能是促进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引起败育的最初原因.不育花药中游离组蛋白某些区带的消失和总含量的减少,进一步表明不育花药中与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受到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光温敏感核不育水稻 花药 生化特性 花粉败育
下载PDF
两用核不育水稻7436s的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的遗传及其育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文其 董彦君 +2 位作者 石守 程式华 孙宗修 《作物品种资源》 1995年第1期19-21,共3页
具有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两用核不育水稻7436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短日低温可育,该材料在10天苗龄内的苗色具有明显温敏感性,即高温苗色正常绿色,低温表现白色,其临界温度为26.1℃左右,但随着苗龄天数继续增加... 具有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两用核不育水稻7436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短日低温可育,该材料在10天苗龄内的苗色具有明显温敏感性,即高温苗色正常绿色,低温表现白色,其临界温度为26.1℃左右,但随着苗龄天数继续增加在低温下生长的白苗能逐渐趋向正常绿色,而不会逆转;该温敏感白苗标志性状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 水稻 温敏感 白苗标志性状 遗传
下载PDF
培矮64S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孟亮 周广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49-51,共3页
培矮 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 (Ⅳ~Ⅵ期 )主茎幼穗长为 0 .70~ 9.3 4cm ,顶叶叶枕距为 - 2 0 .0~ - 3 .5cm ,穗尖离地面距离为 2 .77~ 15 .5 6cm ,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 6.70~ 19.92cm ,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均小于主茎指标值。敏感期幼... 培矮 64S在育性转换敏感期 (Ⅳ~Ⅵ期 )主茎幼穗长为 0 .70~ 9.3 4cm ,顶叶叶枕距为 - 2 0 .0~ - 3 .5cm ,穗尖离地面距离为 2 .77~ 15 .5 6cm ,穗尖离第一节距离为 6.70~ 19.92cm ,分蘖上述四项指标值均小于主茎指标值。敏感期幼穗感受自然低气温 (平均日均温 2 1.6℃ ) ,表现为可育 ,花粉可染率为 2 1.8% ,套袋结实率为11.3 % ;感受人工恒定较高水温 ( 2 5℃ ) ,表现为不育 ,花粉可染率为 0 .4 % ,套袋结实率为 0 ,表明敏感期幼穗为其育性表达的温敏感部位。另外 ,在低气温条件下 (平均日均温 2 1.6℃ ) ,敏感期淹深水极显著降低可育性表达 ,花粉可染率为 2 .7% (对照为 2 1.1% ) ,套袋结实率为 0 .2 % (对照为 10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培矮64S 温敏感部位 幼穗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粘温敏感性和粘切敏感性的串讲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8-190,共3页
高分子材料的剪切黏度是其流变性质中最重要的材料函数之一,粘温敏感性和粘切敏感性是指温度和剪切速率变化所造成高分子材料剪切黏度变化的剧烈程度。对高分子材料粘温敏感性和粘切敏感性的串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流变性... 高分子材料的剪切黏度是其流变性质中最重要的材料函数之一,粘温敏感性和粘切敏感性是指温度和剪切速率变化所造成高分子材料剪切黏度变化的剧烈程度。对高分子材料粘温敏感性和粘切敏感性的串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流变性质,更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密切联系,融会贯通专业基础知识。粘流活化能(Eη)和非牛顿指数(n)是分别衡量高分子材料粘温、粘切敏感性大小的主要参数,它们的大小与高分子材料的链结构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温敏感 粘切敏感
下载PDF
大豆光温敏感型雄性不育系发现初报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卫保国 《作物品种资源》 1991年第3期12-12,共1页
几年来,我们陆续选育出WBY、RBY-1、RBY-2、mspmsp-p2等几个大豆雄性不育系,并将其成功地利用于大豆杂交育种工作中。1988年在筛选无融合生殖资源的试验田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光温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此品种的试验编号为88-428×BY。
关键词 大豆 温敏感 三系配套
下载PDF
蓖麻标志雌性系的光温敏感性研究
16
作者 李金琴 何智彪 +4 位作者 朱国立 李晓娜 李靖霞 张智勇 乔文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6,共3页
通过异地种植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蓖麻标志雌性系材料的单雌性状对光照、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Lm型雌性系18 573株群体的标志雌性性状表现稳定,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其标志雌性性状表达不受光照、温度的影响。
关键词 蓖麻 标志雌性性状 温敏感
下载PDF
水稻幼苗叶色温敏感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基因定位 被引量:9
17
作者 江少华 周华 +3 位作者 林冬枝 董彦君 叶胜海 张小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在粳稻嘉花1号水稻品种经60 Coγ辐照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幼苗叶色温敏感突变体tsl11。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该突变体在20℃下,幼苗叶色呈黄色;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94.6%、88.2%和91.5%;且电镜结果显示叶绿体内部结... 在粳稻嘉花1号水稻品种经60 Coγ辐照后代中筛选到一个幼苗叶色温敏感突变体tsl11。与野生型嘉花1号相比,该突变体在20℃下,幼苗叶色呈黄色;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94.6%、88.2%和91.5%;且电镜结果显示叶绿体内部结构不完整。而在高温(32℃)条件下突变体的叶色表型、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体发育与野生型基本一致,显示出明显的温度敏感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tsl11(thermo-sensitive leaf-color11)。以该突变体与籼稻培矮64S杂交,构建4928株突变型F2,利用SSR和InDel分子标记将tsl11基因定位于水稻第11染色体上的ID14506与ID14653之间的147k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感 叶色突变体 叶绿素含量 基因定位
下载PDF
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配制组合田间纯度鉴定技术初探
18
作者 王依明 王冬翼 +3 位作者 戴国忠 石正平 胡晓颖 陆燕雯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25-26,共2页
为加快两系杂交稻的推广,探索出一套稳定可靠的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的纯度鉴定方法,浦东新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海南三亚进行了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了利用株高差异、利用化药差异、人工补光等几种纯度鉴定方法... 为加快两系杂交稻的推广,探索出一套稳定可靠的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的纯度鉴定方法,浦东新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海南三亚进行了粳型二系杂交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得出了利用株高差异、利用化药差异、人工补光等几种纯度鉴定方法,同时这些方法最好结合使用,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光温敏感不育系 纯度 鉴定方法
下载PDF
温度对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育性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援朝 杜秀芳 +4 位作者 顾庆华 杨春艳 胡晓颖 邓源 顾泉保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简称“二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二系杂交稻繁殖的重要环节,影响不育系育性的两大因素为光周期与温度,光周期是基本不变的因素,温度在气候环境影响下为可变因素。通过6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在上海地区晚播和海南短... 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简称“二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二系杂交稻繁殖的重要环节,影响不育系育性的两大因素为光周期与温度,光周期是基本不变的因素,温度在气候环境影响下为可变因素。通过6个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在上海地区晚播和海南短日照下,观察不同温度对各不育系的育性影响,了解不育系育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确定二系不育系的最佳繁种地点、时间、方法,为二系杂粳组合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繁种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温敏感核不育系 短日照 起点度漂移
下载PDF
粳稻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志衡 顾韵莉 +2 位作者 胡晓颖 姚振福 顾庆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以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农垦58S转育的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气候箱不同光温反应测试证明:适应上海地区粳稻光敏感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光周期为日照长度13.5h,临界日平均温度为23.0℃。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不... 以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农垦58S转育的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气候箱不同光温反应测试证明:适应上海地区粳稻光敏感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光周期为日照长度13.5h,临界日平均温度为23.0℃。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不同时期抽穗扬花后不同不育系的结实率,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粳型不育系育性转换期与在本地制、繁种的时间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温敏感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 繁种 制种 上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