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经通脉方泡足配合足部按摩治疗糖尿病足(阳虚寒凝证)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靳志超 牛坤 +1 位作者 夏杰琼 杨青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探讨温经通脉方配合足部穴位按摩对治疗糖尿病足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0级糖尿病足(阳虚寒凝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行踝-... 探讨温经通脉方配合足部穴位按摩对治疗糖尿病足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0级糖尿病足(阳虚寒凝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行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等检查指标、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总有效率7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前后ABI指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经通脉方泡足配合足部按摩能够延缓0级糖尿病足疾病的进展、减缓足部溃疡的发生,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药泡足 温经通脉 按摩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桂枝温经通脉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罗霄山 陈玉兴 李蓓蓓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桂枝的不同炮制品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方面的差别,探讨桂枝取其温经通脉作用时各种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①抑制血小板聚集,采用W istar大鼠,灌胃给药,于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离心,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和... 目的:通过比较桂枝的不同炮制品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方面的差别,探讨桂枝取其温经通脉作用时各种炮制方法的合理性。方法:①抑制血小板聚集,采用W istar大鼠,灌胃给药,于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离心,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加入ADP后描述5 m in血小板聚集曲线。②抗血栓形成,采用W istar大鼠,灌胃给药,于末次给药后,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观察不同桂枝炮制品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效应。结果:①不同炮制的桂枝对血小板聚集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桂枝组与蜜炙桂枝组聚集抑制率较炒桂枝组为高,差异显著(P<0.05)。生桂枝组与蜜炙桂枝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炮制品各组均可使大鼠血栓干湿重显著减轻(P<0.05);与炒桂枝组比较,生桂枝组及蜜炙桂枝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桂枝温经通脉的作用效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炒桂枝在加热炮制过程中造成了桂皮醛的损失,故造成其温经通脉药效下降。因此,桂枝在取其温经通脉的作用时,当用生桂枝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炮制 温经通脉 药效学
下载PDF
桂枝温经通脉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吕超 张伯讷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34-36,共3页
枝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桂枝对“寒凝血瘀”模型小鼠体温及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桂枝组肛温及耳廓微循环血流速度的恢复最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丹参组比较,桂枝组动脉流速的恢复先于丹参组(P<0.... 枝枝具有温经通脉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桂枝对“寒凝血瘀”模型小鼠体温及微循环的影响,发现桂枝组肛温及耳廓微循环血流速度的恢复最快,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丹参组比较,桂枝组动脉流速的恢复先于丹参组(P<0.05),表明桂枝有促进低下体温恢复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温经通脉 微循环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及疼痛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志恩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3008-3010,共3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25例,分别以温针灸和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入25例,分别以温针灸和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为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间颈椎功能、疼痛因子PGE2、SP、MMP-3。结果:治疗前两组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等颈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上述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因子PGE2、SP、MMP-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观察组疼痛因子PGE2、SP、MMP-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均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和降低相关疼痛因子的表达,温针灸联合温经通脉壮骨汤疗效显著优于单一温针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温经通脉壮骨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 疼痛因子
下载PDF
温经通脉壮骨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永 黄开云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802-804,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伤科疾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剧烈者常影响其工作、休息、睡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其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伤科疾病,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剧烈者常影响其工作、休息、睡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其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骨伤科疾病 温经通脉 壮骨汤 疼痛 疗效显著 疗效观察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温经通脉饮治疗单纯性雷诺氏病15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殿法 段化端 《江西中医药》 1998年第6期34-34,共1页
雷诺氏病是一种冬季好发以指(趾)端皮肤颜色相继出现苍白、紫绀、潮红及疼痛等为主症的疾病。尤以青年女性多见。笔者自1990~1996年运用自拟温经通脉饮治疗单纯性雷诺氏病1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门... 雷诺氏病是一种冬季好发以指(趾)端皮肤颜色相继出现苍白、紫绀、潮红及疼痛等为主症的疾病。尤以青年女性多见。笔者自1990~1996年运用自拟温经通脉饮治疗单纯性雷诺氏病15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其中门诊12例,住院3例;女性14例,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氏病 中医药疗法 温经通脉
下载PDF
桂枝甘草汤温经通脉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秋 王占石 《中医药研究》 2002年第5期41-42,共2页
桂枝、甘草配伍 (桂枝甘草汤 ) ,辛甘化阳 ,具温补心阳之功。根据心主血脉 ,心阳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而桂枝又可温经通脉 ,故桂枝配伍甘草 ,可增强其温通血脉功效。实验证明 ,桂枝甘草汤在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抗大鼠血栓形成作... 桂枝、甘草配伍 (桂枝甘草汤 ) ,辛甘化阳 ,具温补心阳之功。根据心主血脉 ,心阳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而桂枝又可温经通脉 ,故桂枝配伍甘草 ,可增强其温通血脉功效。实验证明 ,桂枝甘草汤在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抗大鼠血栓形成作用方面 ,确实优于单味桂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血栓形成 桂枝甘草汤 温经通脉 药效学
下载PDF
温经通脉饮治疗雷诺氏病15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殿法 段化端 《新疆中医药》 1998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雷诺氏病 中医药疗法 温经通脉
下载PDF
温经通脉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临床观察
9
作者 邬亚军 赵治友 方琅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1剂/d,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次,1次/d,两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1剂/d,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次,1次/d,两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2%,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经通脉法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寒性关节痛 温经通脉 中药 美洛昔康
下载PDF
温经通脉饮对小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
10
作者 张连同 吕俊华 +2 位作者 王宝娃 陈金荣 董晓青 《中国微循环》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白鼠16只 ,预先用温经通脉饮0.025ml/g灌胃 ,每日2次 ,1周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 (pit)20U/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 ;观察心电图 (EKG)变化及耳廓微循环变化。结果1温...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昆明种小白鼠16只 ,预先用温经通脉饮0.025ml/g灌胃 ,每日2次 ,1周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 (pit)20U/kg诱导急性心肌缺血 ;观察心电图 (EKG)变化及耳廓微循环变化。结果1温经通脉饮能明显减轻缺血心脏EKG的J点变化幅度。2温经通脉饮能缓解微循环障碍。结论温经通脉饮预处理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温经通脉 心电图 耳廓 微循环
下载PDF
血虚寒凝手脚冷,温经通脉变温暖
11
作者 杨峰 《医师在线》 2018年第6期33-33,共1页
患者,女,23岁.患者3年前每次来月经时经血量多,10余天才干净,后逐渐月经淋漓不止,经过中西医治疗,月经量减少,但常感疲劳乏力,尤其是手脚发凉,进入冬天后手脚变得冰冷,尽管常抱暖手宝或热水袋,脚穿棉袜子、皮靴,还觉得冷得难受,用过不... 患者,女,23岁.患者3年前每次来月经时经血量多,10余天才干净,后逐渐月经淋漓不止,经过中西医治疗,月经量减少,但常感疲劳乏力,尤其是手脚发凉,进入冬天后手脚变得冰冷,尽管常抱暖手宝或热水袋,脚穿棉袜子、皮靴,还觉得冷得难受,用过不少偏方,也无济于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虚寒凝 温经通脉 脚冷 变温 中西医治疗 经量减少 手脚发凉 经血量
下载PDF
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赟 包玉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23期3262-3268,共7页
目的探讨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背根神经节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钴胺组、温经通脉低剂量组、温经通脉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 目的探讨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背根神经节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钴胺组、温经通脉低剂量组、温经通脉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正常饲养外,其余组大鼠给予奥沙利铂腹腔注射,2次/周(每周的前2 d),连续4周。造模期间,甲钴胺组同时给予甲钴胺0.135 mg/kg腹腔注射,2次/周(每周的前2 d),连续4周;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温经通脉汤剂6.21 g/kg、12.42 g/kg灌胃,1次/d,连续4周。记录各组大鼠实验前及实验第7,14,21,28天的体重和机械性缩足阈值(MWT);实验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A1、TRPM8阳性表达情况;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分离背根神经节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中TRPA1、TRPM8、TRPV1、TRPV2、TRPV4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实验第14,21,28天的体重及MWT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实验第21,28天的体重和实验第14,21,28天的MWT均明显高于同期模型组(P均<0.05)。实验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A1、TRPM8阳性表达量和背根神经节细胞中TRPA1、TRPM8、TRPV1、TRPV2、TRPV4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温经通脉低、高剂量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温经通脉法可有效减轻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P通道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 温经通脉 瞬时受体电位
下载PDF
凉血散瘀温经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刁志萍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9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凉血散瘀、温经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 目的研究中药凉血散瘀、温经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诊断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凉血散瘀、温经通脉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相关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对药物治疗方案和达到效果的满意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相关指标在用药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对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临床用药方案和达到效果的满意度为94.7%,均高于对照组的68.5%和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凉血散瘀、温经通脉方进行治疗,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凉血散瘀 温经通脉 效果
下载PDF
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粟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8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42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与妥拉苏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42例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与妥拉苏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温经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脉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通脉 硬化闭塞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经通脉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煜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2期40-43,共4页
目的 观察温经通脉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余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 观察温经通脉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余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SR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通脉壮骨汤并根据患者病证进行加减,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因子[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332,P=0.037);治疗14 d后,2组SP、PGE2、MMP-3水平与疼痛强度、日常生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颈椎屈曲、侧屈、旋转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降低或增加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vs. 14.00%,χ^(2)=3.053,P=0.081)。结论 温经通脉壮骨汤加减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CSR的临床效果确切,能降低患者体内疼痛因子表达,增大颈椎活动度,改善颈椎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经通脉壮骨汤 疼痛因子 颈椎活动度 颈椎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治疗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战美 《四川中医》 2022年第5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治疗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95例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50,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 目的:分析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治疗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95例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n=50,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和对照组(n=45,干涉波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恢复(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0%vs 73.33%)(P<0.05);(2)治疗后两组主症及次症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以研究组尤甚(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较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患者予以养血温经通脉汤结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佳,可显著减轻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 养血温经通脉 针灸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温经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5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庚 《河南中医》 2013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通脉汤口服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 目的:观察温经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通脉汤口服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温经通脉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芪丹四物汤配合温经通脉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恒 白小林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2期1628-1629,共2页
目的:观察芪丹四物汤配合温经通脉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芪丹四物汤加减,对照组给甲钴胺0.5mg/次,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芪丹四物汤配合温经通脉方外洗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服用芪丹四物汤加减,对照组给甲钴胺0.5mg/次,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丹四物汤配合温经通脉方外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 补益剂/治疗应用 @芪丹四物汤 @温经通脉
下载PDF
温经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程永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第11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自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自温经通脉汤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消心痛常规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4%、78.38%: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8%、5946%。结... 目的观察自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自温经通脉汤治疗,对照组37例给予消心痛常规口服。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4%、78.38%: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8%、5946%。结论自拟温经通脉汤可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心绞痛 冠心病 温经通脉
下载PDF
温经通脉壮骨汤联合提拉推按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寿华 谭智伟 +3 位作者 陈家泉 张与平 邓梓键 陈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联合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年限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样本为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 目的: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联合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样本选取年限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样本为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联合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情况[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清疼痛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P物质(Substance P,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3,MMP3)],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DI评分、VAS评分、ADL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NDI评分、VA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GE2、SP、MMP3等指标水平差异不大(P>0.05),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PGE2、SP、MMP3等指标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神经根颈椎病患者采用温经通脉壮骨汤联合提拉推按复位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缓解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经通脉壮骨汤 提拉推按复位法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