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业,敢为天下先——等温绝热加氢脱硫工艺诞生记
1
作者 齐汝祥 安春良 李好东 《中国石化》 1997年第12期20-21,共2页
创业,敢为天下先———等温绝热加氢脱硫工艺诞生记齐汝祥安春良李好东1997年4月20日,对齐鲁石化公司第一化肥厂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等温绝热加氢脱硫工艺系统首次在该厂开发应用成功。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成... 创业,敢为天下先———等温绝热加氢脱硫工艺诞生记齐汝祥安春良李好东1997年4月20日,对齐鲁石化公司第一化肥厂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等温绝热加氢脱硫工艺系统首次在该厂开发应用成功。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成功,对于长期坚持“安、稳、长”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洗脱硫工艺 温绝热 一段转化炉 绝热加氢 原料气 工艺系统 中型氮肥企业 净化处理 节能降耗 脱硫系统
下载PDF
不同排列方式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宋波 林宇震 +1 位作者 刘高恩 王华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传热传质类比方法实验研究了4种孔阵排列方式(顺排、叉排、顺排+复合角及叉排+复合角)下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小孔与壁面夹角为30°,复合角为45°,孔阵排距比8.0,侧向间距比4.0,吹风比为1.94... 采用传热传质类比方法实验研究了4种孔阵排列方式(顺排、叉排、顺排+复合角及叉排+复合角)下多斜孔壁气膜冷却绝热温比。小孔与壁面夹角为30°,复合角为45°,孔阵排距比8.0,侧向间距比4.0,吹风比为1.94。比较了各排列方式孔阵绝热温比的分布规律,得出了较优的孔阵排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绝热 多斜孔壁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温度对数压力图的计算机绘制原理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建萌 张万诚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1-205,共5页
本文根据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几种物理过程的控制方程,提出了计算机上绘制完整温度对数压力图的方法。给出了湿绝热线求解的数学模型,使绘制的湿绝热线精确性很高,并能绘制任意探空站的温度对数压力图以及计算各种大气稳定指数。
关键词 度对数压力图 温绝热过程 不稳定能量 绘图
下载PDF
西安东部夜间异常增温原因及其数值模式预报订正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嘉慧敏 薛春芳 +5 位作者 王建鹏 潘留杰 张煦庭 郑然 黄少妮 梁绵 《气象科技》 2022年第1期66-74,共9页
利用陕西省气象监测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12月10日凌晨西安东部一次夜间温度异常跃增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夜间增温过程发展迅速、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2)500 hPa内蒙东部冷槽底后部干... 利用陕西省气象监测站观测资料、NCEP/NCAR和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12月10日凌晨西安东部一次夜间温度异常跃增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夜间增温过程发展迅速、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2)500 hPa内蒙东部冷槽底后部干燥的西北气流和850 hPa干暖气团有利于产生大气下沉绝热增温。西安地区近地面存在逆温,阻碍大气热量的垂直交换。升温前西安东部2 m气温较周边地区显著偏暖,且维持时间长,为该地区夜间升温创造了有利条件。(3)西安东部低空长时间维持较强的暖平流,地面不断有弱冷空气侵入,加之受骊山阻挡,使得临潼地区近地面暖空气被急剧压缩,同时大气下沉绝热增温效应增强,在这四者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临潼地区夜间气温的显著跃增。(4)选取了近3年18次临潼地区夜间增温过程,对其进行天气系统、探空、垂直结构等深入分析,总结归纳临潼夜间增温发生判据,结合数值模式预报产品,提出订正方案,并进行检验评估。该方案有一定的正订正效果,可为数值模式对此类强转折性天气过程中气温精细化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增 下沉绝热 空气压缩效应 地形阻挡
下载PDF
朝阳地区一次罕见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李抒泽 余克勤 +1 位作者 刘安然 马熙达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7期110-110,共1页
2017年6月14~16日,朝阳地区出现了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过40℃的罕见高温天气,本文根据实时观测资料、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持续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业务中高温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大范围的高温过程,经向环流明... 2017年6月14~16日,朝阳地区出现了连续3天最高气温超过40℃的罕见高温天气,本文根据实时观测资料、物理量诊断等方法对此次持续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业务中高温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此次大范围的高温过程,经向环流明显,朝阳地区受高空脊前西北气流控制,高空气流辐合,下沉运动强烈,大气湿度低,受下沉绝热增温的影响,地面升温强烈;地面等压线稀疏,以偏南风为主,风力较小,利于升温;高空有暖平流,850hPa有强而久的暖中心存在,控制朝阳上空的等温线超过了24℃,朝阳地区易形成极端高温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 诊断与分析
下载PDF
短周期跨声速风洞叶栅换热实验验证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红才 朱惠人 +1 位作者 任战鹏 许都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9-54,共6页
利用短周期风洞,在发动机典型雷诺数和马赫数状态下对MarkII叶型进行了表面换热测量;用基于一维半无限假设的脉冲响应法将测量的表面温度处理为热流密度,并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主流绝热壁温和表面换热系数。实验结果与国外文献使用稳态实... 利用短周期风洞,在发动机典型雷诺数和马赫数状态下对MarkII叶型进行了表面换热测量;用基于一维半无限假设的脉冲响应法将测量的表面温度处理为热流密度,并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主流绝热壁温和表面换热系数。实验结果与国外文献使用稳态实验方法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误差分析,并将二维瞬态热分析法与脉冲响应法进行了对比,表明在叶片前缘曲率较大处、尾缘壁厚较薄处和换热系数剧烈变化处,一维半无限大假设条件遭到破坏,脉冲响应法的计算结果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风洞 脉冲响应法 表面换热系数 绝热 瞬态热分析
下载PDF
论热线风速仪在涡喷部件非定常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其勋 张长生 +1 位作者 夏允庆 杨惠琴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198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热线风速仪在研究压气机失速、喘振和动叶尾迹发展过程的关系;燃烧室紊流场参数对燃油雾化、火焰传播速度、燃烧时间的影响等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本文认为在涡喷部件试验中正确定量测量的关键在于很好掌握热线探针的校准特性... 热线风速仪在研究压气机失速、喘振和动叶尾迹发展过程的关系;燃烧室紊流场参数对燃油雾化、火焰传播速度、燃烧时间的影响等过程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本文认为在涡喷部件试验中正确定量测量的关键在于很好掌握热线探针的校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尤以温度修正、灰尘玷污及紊流度的影响等问题为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流 喘振 热线风速仪 机械振动 压缩机 压气机 尾迹 校准风洞 紊流度 气流 绝热 失速 吸气式 校准曲线 部件
下载PDF
谈锦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如何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的影响
8
作者 谭超荣 《广东科技》 2010年第8期133-134,共2页
本文试通过分析计算水泥水化热绝热温升值和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对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参数提出控制要求,从而减少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水泥水化热绝热升值 混凝土拌和物度控制
下载PDF
热带气旋中一级环流的时间变化
9
作者 H.E.Willoughby 牟惟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共11页
对13年中的19个大西洋飓风和热带风暴所收集的900多条现场飞机观测的径向剖面证实,通常热带气旋加强的机制与轴对称旋转风最大风速圈的收缩有关。雷达显示,环状的对流回波与最大风速相伴随。这些特征称之为对流环,其存在和向内移动是由... 对13年中的19个大西洋飓风和热带风暴所收集的900多条现场飞机观测的径向剖面证实,通常热带气旋加强的机制与轴对称旋转风最大风速圈的收缩有关。雷达显示,环状的对流回波与最大风速相伴随。这些特征称之为对流环,其存在和向内移动是由于环中潜热释放引起在环所包围的区域内下沉绝热增温和等压面高度迅速下降。等压面高度下降率的径向变化集中在最大风速圈的内缘,造成该处梯度风增大和最大风速圈向内收缩。组织成为环状的旺盛对流,总是造成最大风速圈清楚地向内移动;但是当对流弱时,对流环也弱或者甚至不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旋转风在径向上可以近于常数,并随着时间缓慢变化。具有单一轴对称活跃对流环的飓风,其加强很迅速。虽然一系列较弱的对流环可以支持稳定的加强,但发展比较普遍是阶段性的。当不对称的对流在靠近热带风暴或弱飓风的中心附近爆发时,可使增强停止,并使气旋路径变得不规律。在强的飓风中,外对流环可以围绕着先前的眼壁形成,向内收缩,并抑制先前的眼壁,使其停止发展或引起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最大风速 对流环 对流回波 绝热 旋转风 等压面 风廓线 同心眼壁 时间变化
下载PDF
转静系盘腔转盘风阻温升实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达 罗翔 +1 位作者 徐国强 韩建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7-1056,共10页
采用红外测温技术对转静系盘腔转盘风阻温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旋转实验台测量了不同流动参数以及转静间隙比下转盘各半径处的壁面温升,并研究了径向出流处增加封严环对于转盘温升量的影响.同时通过CFD数值模拟得到转静系盘腔... 采用红外测温技术对转静系盘腔转盘风阻温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旋转实验台测量了不同流动参数以及转静间隙比下转盘各半径处的壁面温升,并研究了径向出流处增加封严环对于转盘温升量的影响.同时通过CFD数值模拟得到转静系盘腔内流动特点.结果表明:由于风阻引起转盘温升量实际上就是转盘的绝热壁温与环境温度之差,并能通过红外热像仪准确测量.针对无封严开式转静系,转盘温升量主要受到旋转影响,仅在小转静间隙比时,通流的变化才会影响风阻温升.总体上,转静间隙比的改变对转盘温升影响不大.与封严转静系对比可知,在湍流参数较小的情况,封严环的引入会使转盘温度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盘 转静系 能量耗散 风阻 绝热
原文传递
Numerical Analysis of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nt Gas From 18650 LiFePO_(4)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States of Charge
11
作者 Shi-Lin Wang Xu Gong +5 位作者 Li-Na Liu Yi-Tong Li Chen-Yu Zhang Le-Jun Xu Xu-Ning Feng Huai-Bin Wang 《电化学(中英文)》 CAS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vent gas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fire hazard of lithium-ion batteries.Investigating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s of lithium-ion ba...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vent gas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fire hazard of lithium-ion batteries.Investigating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vent ga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rescue and protection in explosion accidents in energy storage stations and new energy vehicles,thereb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and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on gas production from lithium-ion batteries,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study on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risks of vent gas from thermal runaway of 18650 LFP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states of charge(SOCs).The explosion limit of mixed gases affected by carbon dioxide inert gas is calculated through the“elimination”method,and the Chemkin-Pro software i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vent gas.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radicals and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major elementary reactions in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combustion explosion hazard of battery vent ga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100%SOC battery has the lowest explosion limit of the vent gas.The inhibitory elementary reactio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in the reaction system is low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radicals is higher.Therefore,it has the maximum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 of battery vent ga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C,and the risk of explosion is the greatest and most harmful when SOC reaches 100%.However,the related hazards decrease to varying degrees with overcharging of the battery.This article provid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combustion mechanism of vent gas from lithium-ion batteries,revealing the impact of SOC on the hazardousness of battery vent gas.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safety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safety protection of energy storage stations,and the selection of relat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Explosion limit Laminar flame spee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alysis
下载PDF
冷气喷注对导叶端壁冷却特性影响
12
作者 董奇 邱长波 +3 位作者 余强 曹俊 张志国 杨卫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46-1955,共10页
为了研究涡轮导叶端壁前缘冷气射流结构对端壁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4种射流结构形式,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气射流几何参数和气动参数对导叶端壁绝热壁温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端壁低温区域呈现出“曲边三角... 为了研究涡轮导叶端壁前缘冷气射流结构对端壁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4种射流结构形式,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冷气射流几何参数和气动参数对导叶端壁绝热壁温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端壁低温区域呈现出“曲边三角形”特征,沿着叶栅通道中气流的流动方向,低温区急剧减小,且向着叶片吸力面剧烈偏转,最终在叶片吸力面尾缘处消失;端壁前缘冷气射流存在最佳结构,即当冷气出流面积比为0.072,射流孔面积比为2.0时,端壁绝热冷却效率达到最大值0.325;射流比对端壁绝热冷却效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射流比的增大,绝热冷却效率逐渐增大,同时端壁最大绝热冷却效率出现的位置向着压力面发生偏移;在靠近端壁前缘区域内,温比对绝热冷却效率的影响甚微,变化幅度小于0.01,但在远离前缘的端壁区域内,绝热冷却效率随着温比增加而增大,最大增幅约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端壁 气膜冷却 绝热 绝热冷却效率
原文传递
叶身融合技术在涡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勇 季路成 +1 位作者 邵卫卫 肖云汉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49-2959,共11页
将叶身融合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涡轮,探索其技术应用效果.为此,以TTM-stage为原型,施加7种不同的叶身融合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缘融合面可削弱马蹄涡;侧融合面可削弱角区分离;对静叶实施融合使动叶进口总温... 将叶身融合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涡轮,探索其技术应用效果.为此,以TTM-stage为原型,施加7种不同的叶身融合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缘融合面可削弱马蹄涡;侧融合面可削弱角区分离;对静叶实施融合使动叶进口总温附面层厚度降低,在通道涡作用下高总温流体被部分推离,明显降低了轮毂壁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身融合 涡轮 角区分离 绝热 马蹄涡
原文传递
短周期风洞中导叶表面压力和换热测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红才 朱惠人 付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9-824,共6页
在发动机典型雷诺数和压比状态下对一种放大导叶叶型进行了表面静压和换热测量.雷诺数对表面压力系数的影响较小,压比增大使压力系数减小,并且吸力面压力系数最低点后移.雷诺数增大时叶片表面传热系数增加,并且吸力面上边界层转捩位置提... 在发动机典型雷诺数和压比状态下对一种放大导叶叶型进行了表面静压和换热测量.雷诺数对表面压力系数的影响较小,压比增大使压力系数减小,并且吸力面压力系数最低点后移.雷诺数增大时叶片表面传热系数增加,并且吸力面上边界层转捩位置提前.压比主要影响吸力面传热系数,小雷诺数时压比增大会推迟吸力面上边界层转捩点位置,大雷诺数且吸力面后半段为超声速流动时,增大压比使该区域传热系数降低.保持主流总温不变,叶片表面绝热壁温随叶栅压比增大而降低,相同压比下,叶片表面处于层流状态时绝热壁温比处于湍流状态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风洞 叶栅压比 表面压力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 绝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