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5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艳阳 陈立平 +1 位作者 郭海霞 李阳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59-64,78,共7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STC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电针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子午流注择时电温...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STC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电针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治疗)、中药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双补增津汤治疗)和结合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双补增津汤治疗),每组各38例,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含量、肠道菌群数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CSS)的变化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含量和SAS、SDS、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肠道内大肠埃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多(P<0.05);结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随访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STC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显著,二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运动功能,改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择时 温针 双补增津汤 STC 气阴两虚证 复发
下载PDF
蒙医温针对大鼠睡眠剥夺及其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阿茹娜 阿古拉 +2 位作者 包青林 木日根吉雅 斯楞格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78-83,共6页
目的:通过蒙医温针对大鼠睡眠剥夺的干预研究来探究蒙医温针对失眠及其导致的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安定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模拟睡眠剥夺动物模... 目的:通过蒙医温针对大鼠睡眠剥夺的干预研究来探究蒙医温针对失眠及其导致的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安定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模拟睡眠剥夺动物模型,描记入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神经细胞改变。检测大鼠脑中5-HIAA、5-HT与NE含量以及脑干中SOD和NO含量。明确睡眠剥夺大鼠脑干组织CCK-8、GABA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干网状结构中5-HIAA、5-HT和CCK-8水平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E、SOD和NO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睡眠剥夺后,模型组大鼠脑干细胞中内粗面内质网减少,突触存在融合现象。此外,与模型组比较,蒙医温针组的5-HT、5-HITT含量升高和NE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与模型组和蒙医温针组比较,安定组的NE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医温针组和安定组大鼠脑干网状组织内的CCK-8和GABA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蒙医温针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恢复5-HT与NE平衡,恢复睡眠-觉醒节律,并可缓解因睡眠剥夺导致氧化应激而致的能量消耗,改善进食增多、体质量减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温针 睡眠剥夺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国琴 彭拥军 王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53-225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 【目的】观察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经筋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肿胀程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MA、BI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经筋刺法联合Bobath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肿胀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Ⅰ期 温针经筋刺法 Bobath康复手法 运动功能 关节肿胀程度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韦柳红 张艳芳 +3 位作者 李艳色 杨双利 刘荣 唐金珠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接受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接受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前1 d接受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化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CINV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INV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3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化疗后第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较同组化疗第3 d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3、5、7 d恶心、呕吐反应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第7 d血清5-HT水平均较同组化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化疗后第7 d血清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配合穴位贴敷及药物干预能降低乳腺癌CINV的发生率,有助于缓解恶心、呕吐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5-H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穴位贴敷法 术后恶心呕吐 手术后并发症 乳腺癌 5-羟色胺
下载PDF
温针疗法联合正骨手法治疗顽固性桡尺近侧关节损伤验案一则
5
作者 姚本顺 应晓明 +1 位作者 李增图 范炳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3期35-35,共1页
顽固性桡尺关节损伤属中医学中的“肘痹”“肘劳”,主要病因病机为肘部长期反复劳作,致劳伤气血,血不荣筋。筋失荣,则拘急弛缓,出槽移位,牵引挪移所系之骨,致骨位不齐,对位不良,为骨错缝,治宜温经通络,理筋整复。现介绍温针疗法联合正... 顽固性桡尺关节损伤属中医学中的“肘痹”“肘劳”,主要病因病机为肘部长期反复劳作,致劳伤气血,血不荣筋。筋失荣,则拘急弛缓,出槽移位,牵引挪移所系之骨,致骨位不齐,对位不良,为骨错缝,治宜温经通络,理筋整复。现介绍温针疗法联合正骨手法治疗顽固性桡尺近侧关节损伤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正骨手法 桡尺近侧关节损伤 医案
下载PDF
三阴交电温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纪峰 冯玉霞 +4 位作者 陈秀燕 梁佳慧 陈思妍 叶巧玲 杨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三阴交电温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调节作用,为三阴交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32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阴交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空白组以0.9%生... 目的:观察三阴交电温针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调节作用,为三阴交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32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阴交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空白组以0.9%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模型组以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造模。造模成功次日进行干预,三阴交组取三阴交穴,非经非穴组取非经非穴,2组均连接温针电针综合治疗仪,选连续波,频率为2 Hz,每次留针20 min,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14 d。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在与电温针组相同时辰给予相同时间的抓取、固定,不进行任何治疗。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在动情间期取材,采用ELISA检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卵巢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脏器指数,血清E2、AMH、INHB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FSH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卵巢脏器指数,血清AMH、E2、INHB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经非穴组AMH水平升高(P<0.01)。与非经非穴组比较,三阴交组卵巢脏器指数,血清AMH、E2、INHB、FSH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1)三阴交电温针可调节POI模型大鼠性激素水平,改善生殖内分泌环境;(2)三阴交电温针可能是通过调节POI大鼠血清激素、AMH水平,从而发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 三阴交 POI大鼠 温针
下载PDF
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7
作者 彭广宇 陈双慧 李静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各50... 目的探究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温针灸肩三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程度 肩周炎 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活动度 温针灸肩三
下载PDF
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天赐 徐传伟 +1 位作者 蒋永取 赵丹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 [目的]探讨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在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98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给予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评估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第2版(RBMT-Ⅱ)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查脑血流量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神经传导功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降低,MoCA、RBMT-Ⅱ评分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RBMT-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CBV、CBF较治疗前增加,TTP、MTT较治疗前缩短(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CBF大于对照组,TTP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治疗前,P300波幅大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P300潜伏期、(δ+θ)/(α+β)比值小于对照组,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督脉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脑梗死认知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血流量灌注,并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督脉 感觉统合训练 脑梗死 认知障碍
下载PDF
膝三针温针灸配合微波照射治疗KOA的疗效及对微循环、血管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聪 万玉 +3 位作者 王梦 乔昱音 储小宁 王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90-1794,1800,共6页
目的探讨膝三针温针灸配合微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微循环、血管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其... 目的探讨膝三针温针灸配合微波照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及对微循环、血管炎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膝三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Ⅱ量表(Lysholm得分)进行评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7R(IL-7R)、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以及患侧腿股内侧肌微循环指标[血细胞浓度(CMBC)、微血管血流灌注量(MBP)、血细胞平均运动速度(AVBC)增加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Lysholm得分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01),故进一步做单独效应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Lysholm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8.205、150.612,P<0.001)。两组Lysholm得分均表现为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且任意两个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6周Lyshol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10.500、13.252、18.120,P<0.001)。治疗后,两组血清COMP、MMP-3及CTX-Ⅰ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OMP、MMP-3及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LR4、NF-κB p65、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7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LR4、NF-κB p65、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7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BP、CMBC增加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AVBC增加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P、CMBC增加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AVBC增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3.08%、1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三针温针灸配合微波照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KOA的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骨代谢状况,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血管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三温针 微波照射 微循环 血管炎症 骨代谢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利萍 彭艳 范小春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疼痛介质[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前列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评分、ODI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β、TNF-α、IL-6、SP、5-HT和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疗法 温针疗法 药并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炎症因子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及对尿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蔡芳 乔红梅 +2 位作者 朱艳 潘旭东 金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8例急性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间歇清洁、导尿、膀胱训练、药物及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72 h排尿情况,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的评分变化以及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5.2%(P<0.05)。治疗后,两组72 h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ICIQ-SF评分、QOL评分和LUTS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温针灸联合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卒中后尿失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和尿失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药并用 低频电刺激 脑梗死 中风后遗症 尿失禁 尿动力学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
12
作者 黄佳颖 刘世敏 +2 位作者 陆晔庆 蒉潇飞 王毅 《中医正骨》 2024年第6期58-60,69,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KOA寒湿痹阻证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0岁,中位数56岁。Kell...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KOA寒湿痹阻证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0岁,中位数56岁。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Ⅰ级19例、Ⅱ级21例。病程27~40个月,中位数33个月。温针灸选择患侧犊鼻、内膝眼、血海和足三里穴,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温针灸治疗结束1 h后进行中药热敷,每日2次,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综合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烦热易汗、晨僵4个方面。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FGF-2)和骨钙素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中医证候积分中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烦热易汗、晨僵评分,治疗前分别为(4.67±1.02)分、(4.70±1.01)分、(4.32±0.97)分、(4.62±1.05)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31±0.74)分、(2.45±0.75)分、(2.40±0.65)分、(2.29±0.55)分。WOMAC评分,治疗前(60.23±6.51)分,治疗结束后(19.64±2.76)分。血清TGF-β1、IGF-Ⅰ、FGF-2、骨钙素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9.63±2.09)μg·L^(-1)、(72.46±8.70)μg·L^(-1)、(23.27±2.61)μg·L^(-1)、(5.32±1.21)μg·L^(-1),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8.58±3.44)μg·L^(-1)、(94.78±10.34)μg·L^(-1)、(30.11±4.12)μg·L^(-1)、(8.10±1.86)μg·L^(-1)。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KOA寒湿痹阻证,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软骨细胞保护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 温针疗法 灸法(中医) 热敷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杰海 陈静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基于冬病夏治理论,观察三伏天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基础... 目的基于冬病夏治理论,观察三伏天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基础上予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症状加重次数。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慢阻肺评估测试问卷评分(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两组CAT评分和患者症状加重次数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穴位贴敷基础上,三伏天温针灸夹脊穴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降低患者6个月内症状加重次数,改善咳嗽、咳痰和胸闷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温针疗法 夹脊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 冬病夏治
下载PDF
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14
作者 李柏 苗莹 +2 位作者 单旭 方丽 张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1-254,共4页
目的评估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观... 目的评估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60例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及排便情况(日排便次数与10 d排便急迫天数)变化、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变化、血清5-羟色胺水平变化、生命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syndrome quality of life measure,IBS-QO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73.33%(22/30)vs 96.67%(29/30)](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排便情况、HAMA及HAMD评分、血清5-羟色胺水平、IBS-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排便情况、HAMA及HAMD评分、血清5-羟色胺水平、IBS-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0.00%),观察组1例皮肤过敏(3.33%)(P>0.05)。结论温针联合补中益气方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甚佳,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针 补中益气方 疗效 排便情况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温针与南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虚痰湿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娟 罗和平 +4 位作者 李兆萍 冯琦钒 王韫琪 唐南淋 柯维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560-1565,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与南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海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妇产科门诊就诊及招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虚痰湿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目的观察温针与南药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海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妇产科门诊就诊及招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肾虚痰湿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南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温针与南药结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中医证候积分及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础体温(BBT)双相率。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率及排卵率,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MI为(23.24±1.88)kg/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51±2.49)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为11.00(7.50,2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5.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H、LH/FSH、T水平分别为(8.78±3.73)mIU/mL、1.27±0.50、(1.80±0.68)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3.46)mIU/mL、1.56±0.45、(2.29±0.7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BT双相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3.3%、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温针与南药结合治疗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疗效确切,其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BMI及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温针 南药 肾虚痰湿 不孕 性激素
下载PDF
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慧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7例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辨证取穴;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次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7例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辨证取穴;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分经络辨证论治,可以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风寒外袭 分经论治 隔姜灸 温针疗法
下载PDF
蒙医温针对PCPA致失眠大鼠一般行为及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
17
作者 孟胡斯楞 育红 +1 位作者 包志颖 阿古拉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蒙医温针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失眠模型大鼠一般行为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以期从代谢物水平探讨温针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PCPA的方法建立失眠模型,采用旷场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大鼠一... 目的通过观察蒙医温针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失眠模型大鼠一般行为及粪便代谢物的影响,以期从代谢物水平探讨温针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PCPA的方法建立失眠模型,采用旷场实验和跳台实验检测大鼠一般行为变化,使用粪便LC-MS/MS非靶代谢组学技术研究PCPA致失眠大鼠粪便代谢谱的变化,鉴定蒙医温针治疗失眠症的相关代谢标志物。结果体质量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0.05),经温针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明显增高(<0.05)。旷场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运动时间和距离延长,站立次数显著增多(<0.05),经温针治疗后运动时间和距离明显缩短,站立次数减少(<0.05)。跳台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错误次数增加,登台潜伏期缩短(<0.05),经温针治疗后错误次数减少,登台潜伏期显著增加(<0.05)。粪便LC-MS/MS检测:蒙医温针可显著回调PCPA致失眠大鼠粪便样本中L-乙酰肉碱、β-羟基睾酮、去甲肾上腺素、6-羟基-5-甲氧基吲哚葡糖苷酸、4-氧代-1-(3-吡啶基)-1-丁酮等5种差异代谢物水平。结论蒙医温针可以改善PCPA致失眠大鼠焦虑情绪以及学习记忆能力;蒙医温针可能通过调节失眠大鼠粪便中L-乙酰肉碱、β-羟基睾酮、去甲肾上腺素、6-羟基-5-甲氧基吲哚葡糖苷酸、4-氧代-1-(3-吡啶基)-1-丁酮等5种代谢产物,使体内异常的代谢水平有所恢复,从而发挥改善失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温针疗法 PCPA致失眠模型 粪便代谢组学
下载PDF
温针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王季 丁艳妮 +4 位作者 肖花 徐姗姗 杨晓菲 蒋玲芝 王玉龙 《中医康复》 2024年第9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在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评估为ISLⅡ期及以上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徒手淋巴... 目的:探讨温针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在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后评估为ISLⅡ期及以上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徒手淋巴引流疗法,观察组采用温针联合徒手淋巴引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健肢臂围差、患肢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DASH上肢功能评分及QOL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以综合评估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健肢臂围差、患肢肿胀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DASH上肢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OL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徒手淋巴引流疗法,温针联合徒手淋巴引流技术明显改善了ISLⅡ期及以上的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和生活质量,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上肢淋巴水肿 温针 徒手淋巴引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特日格乐 乌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2-0135,共4页
探析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可选患者例数:80,于2021.1-2023.7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分组,共2组,参照组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膝关节炎,温针组在此基础上启用蒙医温针灸疗法,每组骨关节炎患者40人,收集治疗... 探析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用蒙医温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可选患者例数:80,于2021.1-2023.7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分组,共2组,参照组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膝关节炎,温针组在此基础上启用蒙医温针灸疗法,每组骨关节炎患者40人,收集治疗相关指标,用以比较2组疗效。结果 温针组关节炎治疗有效率(95%)高于参照组的80%,P<0.05,蒙医温针结合治疗不良反应率略高,数据纳入软件计算,得到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较差,治疗后发现温针组膝关节活动度(关节内/外旋、屈曲)明显增加,活动角度大于参照组,P<0.05;调查2组膝关节功能,温针组关节功能肌力、稳定性、活动度等分数之和大于参照组,P<0.05;温针组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视觉模拟程度等评分降低,P<0.05。结论 蒙医温针疗法更加温和,配合常规西药可有效缓解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提高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医温针疗法 双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温针灸八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李博 黎昱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860-86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针刺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八髎穴治疗,试验组采取温针灸八髎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Bristol大便性状量表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ristol大便性状量表评分、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八髎穴治疗老年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改善便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疗法 温针疗法 八髎 便秘 阳虚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