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塬区与渭河区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1
作者 高红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5期175-180,共6页
土壤水分是土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生态因子,也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介质。土壤水分太少,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细胞会缺水死亡,植物无法生存。通过对旱塬区与渭河区的原荒与渭荒、原... 土壤水分是土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生态因子,也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介质。土壤水分太少,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细胞会缺水死亡,植物无法生存。通过对旱塬区与渭河区的原荒与渭荒、原耕与渭耕的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和地下水位,还有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旱塬区与渭河土壤水分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总体呈下降趋势;深层土壤土地利用形式不同下土壤水分呈季节变化,且存在明显的差异;渭河区土壤含水量大于旱塬区土壤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区 旱塬 土壤水分 变化研究
下载PDF
渭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姚玉璧 张秀云 +3 位作者 段志勇 宋永杰 杨建军 王殿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7-252,共6页
利用渭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渭河源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10.442~-10.417 mm/10a之间,降... 利用渭河源区气象观测资料和水资源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征、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关系,建立水资源气候模式。分析表明:渭河源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10.442~-10.417 mm/10a之间,降水量递减以秋季、夏季降水量递减为主。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169~0.201℃/10a之间,增温率以冬季最大,年际变化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持续上升。年干燥指数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0.058~0.113/10a之间。近50年来渭河源区气候趋于暖干化。水资源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0.044×108m3/10a,年际变化存在2~3 a、5 a的年际周期变化。水资源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干燥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干燥指数增加,导致水资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 干燥指数 渭河
下载PDF
渭河盆地及邻区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永奇 韩美涛 +2 位作者 曹建平 郑增记 宋普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9,共11页
基于2009—2014年渭河盆地及邻区GPS资料,利用Shen提出的连续形变场与应变场计算方法,获得渭河盆地及邻区的水平形变场及应变率场,结合构造地质、地震目录等资料对渭河盆地及邻区的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论:(1)... 基于2009—2014年渭河盆地及邻区GPS资料,利用Shen提出的连续形变场与应变场计算方法,获得渭河盆地及邻区的水平形变场及应变率场,结合构造地质、地震目录等资料对渭河盆地及邻区的现今地壳形变及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得到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地块南缘西段和东段GPS形变场变化差异明显,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形变场以挤压变形为主,渭河盆地中部西安—咸阳地区的形变场呈现EW向挤压、SN向拉张特征;(2)主应变率、剪应变率、面应变率变化明显的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的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渭河盆地中部的长安—临潼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以及韩城断裂与双泉—临猗断裂附近;(3)未来需要警惕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长安—临潼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以及韩城断裂与双泉—临猗断裂附近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及邻 GPS 速度场 应变率场 地壳形变
下载PDF
渭河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小波多尺度分解与解释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永奇 韩美涛 +3 位作者 张恩会 郑增记 曹建平 宋普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7,共13页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获得了渭河盆地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4阶小波逼近和小波细节分解,同时基于平均径向对数功率谱方法定量化地计算出1~4阶小波细节和小波逼近所对应的场源平均埋深。... 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获得了渭河盆地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4阶小波逼近和小波细节分解,同时基于平均径向对数功率谱方法定量化地计算出1~4阶小波细节和小波逼近所对应的场源平均埋深。结合区域地质和地震资料,对获得的重力场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鄂尔多斯地块、渭河盆地、秦岭造山带3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布格重力异常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构造区内部重力异常也存在横向的显著差异。布格重力异常的走向、规模、分布特征与二级构造区及主要的断裂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②渭河盆地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1~4阶细节对应4~23 km不同深度的场源信息,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东、西部的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渭河盆地凹陷、凸起构造区边界清晰,断裂边界与重力异常边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秦岭造山带重力异常连贯性不好,东、西部重力异常变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③渭河盆地及邻区布格重力异常分布与莫霍面埋深具有非常明显的镜像关系。渭河盆地及邻区地震主要分布在六盘山—陇县—宝鸡断裂带、渭河断裂与渭南塬前断裂交汇处、韩城断裂与双泉—临猗断裂交汇处。渭河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主要由中上地壳剩余密度体所影响,这可能是该区地震以浅源地震为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及邻 布格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解 莫霍面深度
下载PDF
渭河古文化区中令人神往的天水——兼论渭水是孕育华夏文化的神奇地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东晨 杨建国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 渭水流域在史前阶段是一个传说时代人物众多、文化丰富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渭水上游的天水地区,从华胥氏到伏羲氏、女娲氏、炎帝神农氏,再到黄帝,其故里多在这里。以大地湾、师赵村和西山坪等遗址为代表的前仰韶时代文化遗存在以及众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以其完整的考古编年和系统的文化序列,真实反映了天水地区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悠久历史,说明天水地区是华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古文化 天水地 伏羲氏 大地湾遗址 文明源地 渭水流域 文化史
下载PDF
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缺失及重构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志祥 孟天琦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19-23,共5页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的治理开发和流域的生态安全,其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将其作为国家生态补偿的重点。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源头区实施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缺失...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的治理开发和流域的生态安全,其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当将其作为国家生态补偿的重点。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渭河源头区实施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缺失。指出了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补强政府性纵向补偿机制,完善政府性横向补偿机制,引入市场性补偿机制"的重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存在问题 机制重构 渭河源头
下载PDF
渭河源头区退耕还林生态效果评析
7
作者 吕志祥 邓一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0-52,共3页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渭河源头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渭河源头区也成为甘肃省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渭河源头区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 渭河源头区生态安全关乎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国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渭河源头区的生态恶化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渭河源头区也成为甘肃省退耕还林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使渭河源头区生态环境建设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三赢",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拥护。但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渭河源头区的生态依然比较脆弱,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源头 退耕还林 生态效果 评析
下载PDF
渭河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归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伟业 田鹏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2期66-74,共9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渭河源区的径流日益减少。基于1975—2018年渭河源区武山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及其周边3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本研究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以及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等多种方法,分析流...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渭河源区的径流日益减少。基于1975—2018年渭河源区武山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及其周边3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本研究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双累积曲线法以及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等多种方法,分析流域内的径流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揭示引起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并量化分析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75—2018年渭河源区年平均径流量为4.89亿m3,呈现显著减小趋势;年降水量为467.43 mm,减少趋势不显著;潜在蒸散发量为811.39 mm,呈现显著增大趋势;渭河源区的径流突变年份发生在1993年。通过对渭河源区径流敏感性分析发现,径流对降雨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人类活动和潜在蒸散发量,且对三者的敏感性均呈现显著增大趋势。通过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发现,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为主要因素,占径流变化量的54.09%,这是由于渭河源区大范围的退耕还林以及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地表径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气候 人类活动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
下载PDF
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趋势及阶段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姜丽红 贾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98-104,共7页
研究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渭河源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采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斯波曼秩次相关、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进行检验,利... 研究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渭河源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采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斯波曼秩次相关、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渭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进行检验,利用M-K检验法找出各要素的突变年份,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阶段降雨、蒸发量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30年来渭河源区年降水量与四季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年蒸发量与春、夏季蒸发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径流量与夏季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冬季径流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均在1993年发生显著性突变,年蒸发量在1990年发生显著性突变。分析得出:1981-1993年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变化影响,1994-2010年径流量变化主要受蒸发量变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水文气象要素 演变趋势 阶段性分析
下载PDF
渭河源区坡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保持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旭伟 姜泳波 +2 位作者 王乃亮 王亚晖 赵鸿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分析渭河源区不同等级坡耕地的时空变化,揭示不同坡耕地类型的土壤保持效应,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渭河源区坡耕地及土壤保持的影响,为完善不同坡耕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和2020年4期渭河源... [目的]分析渭河源区不同等级坡耕地的时空变化,揭示不同坡耕地类型的土壤保持效应,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渭河源区坡耕地及土壤保持的影响,为完善不同坡耕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和2020年4期渭河源区土地利用和地形数据,通过叠加分析、耕地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1990—2020年耕地呈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减少再缓慢减少的趋势,面积净减少321.03 km^(2),其中陡坡耕地和缓坡耕地是耕地变化主要类型。②近30 a来,耕地的时空变化主要表现为1990—2000年耕地少量转入,主要分布在漳县和岷县;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有279.80 km^(2)的坡耕地转变为林草地,其中耕地转换为草地主要分布在通渭和陇西县,而耕地转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陇西和岷县。③1990—2000年渭河源区林草地开垦导致土壤保持量减少5.52×10^(4) t,而2000—2020年退耕还林还草导致土壤保持量增加2.21×10^(6) t,其中大于15°的坡耕地的转变对土壤保持量变化影响更大。[结论]渭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效显著,其中2000—2010年陡坡耕地的退耕面积最大,陡坡耕地退耕地土壤保持总体效应最大,但峭坡耕地退耕地单位效应最大。峭坡耕地仍有较大退耕空间,依旧是新一轮退耕任务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保持 时空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 渭河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龙 何靖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213,共6页
通过研究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剖析已有规程标准、研究成果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为目标指导,耕地精细化管理需求为结果导向,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为出发点,既吸收现有指标体系精华,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的... 通过研究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剖析已有规程标准、研究成果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为目标指导,耕地精细化管理需求为结果导向,新时代耕地质量内涵为出发点,既吸收现有指标体系精华,同时结合区域实际的指标体系建立标准,构建土壤质量、管护质量、利用质量和生态质量4项准则层、13项指标层的陕西省关中渭河平原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准则层土壤质量权重为0.4,管护质量权重为0.3,利用质量权重为0.2,生态质量权重为0.1和各评价指标权重、指标分级值及因素参考分,以期为陕西省粮食主产区乃至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关中渭河平原 耕地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渭河源区输沙量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杰 姜丽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48,共4页
鉴于研究渭河源区输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工程规划和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年内分配向量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R/S分析法、累积距平法、通径分析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 鉴于研究渭河源区输沙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水利工程规划和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年内分配向量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R/S分析法、累积距平法、通径分析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渭河源区1981~2016年输沙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及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输沙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渭河源区输沙量年内分配逐渐趋于均衡,集中期呈提前趋势;年输沙量在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减幅79.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减少趋势;极端降水对源区产流、产沙具有显著影响,其通过影响年最大洪峰流量而间接地对输沙量产生影响,其减少对输沙量的贡献率为12.5%,在不考虑其他气象要素的影响时人类活动对输沙量的贡献率为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输沙量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贡献率
下载PDF
渭河源区径流量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杰 姜丽红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5期51-54,共4页
通过渭河源区渭源水文站1981~2010年30年的月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等指标,分析了渭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的变化特征。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 通过渭河源区渭源水文站1981~2010年30年的月年实测径流资料,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等指标,分析了渭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的变化特征。采用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渭河源区径流的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渭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和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的变化规律总体上一致,都处于减小趋势;集中度的长期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集中期的长期变化总体上呈逐年滞后趋势,21世纪最初10年滞后到7月13日,相对多年平均的集中期推迟6天;相对变化幅度和绝对变化幅度长期变化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绝对变化幅度下降趋势更明显。总体上来说,渭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逐渐趋于均匀。(2)渭河源区年径流量近30年呈逐年减小的趋势,趋势线具有513.0×10~4m^3/10 a的负倾向率,30年间年径流量减少了1 539×10~4m^3;通过3种趋势检验方法的计算结果均表明渭河源区年径流量减小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渭河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区建设路径探索——基于渭南段渭河生态区治理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丽萍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2-65,共4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生态是黄河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渭河生态区建设关系到黄河生态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黄河保护与治理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生态是黄河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渭河生态区建设关系到黄河生态治理的成色和质量。把渭河治理成为陕西人民的幸福河是陕西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渭南段渭河生态区建设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创新理念,坚持系统治理与绿色发展,通过打造“四廊两区”实现渭河生态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挖掘传承渭河文化以弘扬生态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生态 创新理念 系统治理 绿色发展 水文化
下载PDF
渭河源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杰 姜丽红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7年第2期8-10,46,共4页
利用渭河源区3个雨量站1981-2010年实测降水量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M-K趋势检验法、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法,分析了渭河源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及年降水量的频率分布。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渭河源区年降... 利用渭河源区3个雨量站1981-2010年实测降水量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M-K趋势检验法、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法,分析了渭河源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及年降水量的频率分布。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渭河源区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不均匀特征,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随下垫面高程的降低而递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呈单峰型分布。渭河源区年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趋势不显著,趋势线具有33.7mm/(10年)的负倾向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均降水量在1993年发生突变现象,突变后减少了76.3 mm,相对减少了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降水量 时空变化 M-K趋势检验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渭河源区近30年径流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杰 姜丽红 《地下水》 201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利用渭河源区渭源水文站和气象站1981—2010年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实测资料,运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斯波曼秩次相关、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进行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以及累积距平曲线找出年径流量突变年份,运用... 利用渭河源区渭源水文站和气象站1981—2010年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实测资料,运用坎德尔秩次相关、斯波曼秩次相关、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对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趋势进行检验,利用双累积曲线以及累积距平曲线找出年径流量突变年份,运用定量分析法计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异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渭河源区年均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年均气温与年蒸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渭河源区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蒸发量、年径流量均发生显著性突变;年均降水量与年径流量相关性最高,降水量是影响渭河源区年径流量衰减主要气象因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3.2%和76.8%。人类活动是渭河源区流域径流量变异的关键驱动因素,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径流量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渭河扶风段生态区治理方案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雪莲 《陕西水利》 2018年第5期83-84,共2页
渭河扶风段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堤防全线贯通,防洪形势改善,堤防道路景观极大提升。为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效果,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保障生态水量、滩面整治与湿地修复、污染防治、打造水文化景观、产业开发利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渭河扶风段... 渭河扶风段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后,堤防全线贯通,防洪形势改善,堤防道路景观极大提升。为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效果,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保障生态水量、滩面整治与湿地修复、污染防治、打造水文化景观、产业开发利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渭河扶风段生态区治理水平,助推扶风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生态 扶风段 治理方案 探析
下载PDF
1980—2012年渭河源区气候因子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洁 孛永明 +1 位作者 陈瑾 李旭春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7期46-48,共3页
渭河源区是渭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土高原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分析了1980—2012年清源河渭源站气象监测数据,发现渭河源区气温和蒸发量呈逐渐上升或增加趋势,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气候总体上向暖干化方向发展,与全... 渭河源区是渭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土高原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分析了1980—2012年清源河渭源站气象监测数据,发现渭河源区气温和蒸发量呈逐渐上升或增加趋势,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说明这一时期气候总体上向暖干化方向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情形一致。渭河源区的暖干化趋势对黄土高原西部生态环境恢复造成了不利影响,是今后水土流失治理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生态因子 暖干化 演变特征 1980—2012年 渭河
下载PDF
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亚芳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84-86,共3页
从播前准备、起垄播种、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适宜甘谷县渭河川道区推广应用的早春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早春地膜栽培 渭河川道 甘谷县
下载PDF
1980—2012年渭河源区水文演变趋势分析
20
作者 孛永明 李旭春 +1 位作者 陈瑾 王丽洁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8期58-59,共2页
渭河源区是渭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清源河渭源站1980—2012年水文监测数据,分析径流变化、河道泥沙变化、产沙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源区径流量年际波动较大,... 渭河源区是渭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清源河渭源站1980—2012年水文监测数据,分析径流变化、河道泥沙变化、产沙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源区径流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00年后减少明显;5—10月份是一年中径流量较大的时段,这与降水量的分布较为一致;渭河源区河道含沙量总体处于降低的趋势,5—9月份河道含沙量较高,这与植被生长和降雨有关;随着NDVI值的增加,河流含沙量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泥沙 植被 水文演变特征 渭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