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口集疏运系统优化模型 被引量:24
1
作者 董洁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3-456,共4页
对港口集疏运系统进行物理描述,定义节点、路段和网络,并运用节点扩展的方法对转运枢纽进行描述与定义,建立以系统最优为目标,基于广义费用的多货种、多方式的港口集疏运网络综合平衡优化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广义费用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基于环境影响的港口集疏运系统可达性测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博 封学军 +1 位作者 雷智鹢 张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2期362-367,共6页
为客观评价港口多式联运集疏运系统的经济性、时效性和环境友好性,考虑不同集疏运方式特征,利用BPR函数提出适用于铁路和水路的时间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分别提出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和环境成本因子,构建广义成... 为客观评价港口多式联运集疏运系统的经济性、时效性和环境友好性,考虑不同集疏运方式特征,利用BPR函数提出适用于铁路和水路的时间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分别提出物流成本、时间成本和环境成本因子,构建广义成本阻抗函数对传统的可达性测度方法进行改进.以西非杜阿拉港集疏运系统为例对测度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考虑环境因子后,集疏运系统物流节点的可达性变化更为显著,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在环境成本和物流成本的优势体现更为突出,改进后的测度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合理评价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各项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环境影响 多式联运 港口集疏运系统 时间成本阻抗
下载PDF
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莎 刘桂云 王智灵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了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协调性,以运输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效用函数和饱和度理论为基础,针对运输系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分别建立公路、铁路和水路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各运输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的饱和... 为了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协调性,以运输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效用函数和饱和度理论为基础,针对运输系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分别建立公路、铁路和水路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各运输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的饱和系数.结果显示:公路运输系统的设计可通行交通流量与实际日交通流量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铁路运输系统中主要货运站实际年到达量与设计供给量的饱和系数过大;水路运输系统中沿海航道比内河航道的饱和系数大,协调性差.通过对各运输子系统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对推动港口运输子系统协调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效用函数 饱和度理论 运输子系统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共建深圳、香港港口集疏运系统
4
作者 曾凡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5,共3页
一、深、港港口集疏运现状 1.深圳、香港港口集疏运 深圳海陆空交通发达,是我国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香港地理位置相邻,区位优势相当,基本上和香港拥有共同的经济腹地和水陆集疏运系统.香港有优良的深水港和自由港政策,有高效率和高质... 一、深、港港口集疏运现状 1.深圳、香港港口集疏运 深圳海陆空交通发达,是我国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香港地理位置相邻,区位优势相当,基本上和香港拥有共同的经济腹地和水陆集疏运系统.香港有优良的深水港和自由港政策,有高效率和高质素的服务、简化的海关清关手续,有优越的信息、金融和后勤支持以及高密度的、覆盖全球的国际航线,与中国内地及海外有全面及高效率的联系.由于历史的原因,珠三角大量进出口货物经香港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香港 港口集疏运系统 现状 陆路口岸 水路运输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影响研究
5
作者 梁丽 韩一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12期162-163,共2页
港口集疏运系统是完成货物向港口集中或疏散的运输系统。多年来,国内外对集疏运系统的研究多停留在运输路线的建模和优化。基于现有的公路、铁路、内河等基础设施,设定一个成本最小和时间最短的优化目标,以托运人仓库为圆心,寻找符合这... 港口集疏运系统是完成货物向港口集中或疏散的运输系统。多年来,国内外对集疏运系统的研究多停留在运输路线的建模和优化。基于现有的公路、铁路、内河等基础设施,设定一个成本最小和时间最短的优化目标,以托运人仓库为圆心,寻找符合这个目标的最佳路线,从而确定货物出运的最佳港口。这种首先确定参数,再选择路线的思路,属于个体最优,而忽略了整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港口集疏运系统
下载PDF
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翰京 《西部交通科技》 2021年第12期180-183,186,共5页
文章设计一种基于铁路、公路、远洋海运区域枢纽港口的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一种港口综合调度专家系统。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在该模型驱动的港口综合调度专家系统指导下,港口的离港堆场、到港... 文章设计一种基于铁路、公路、远洋海运区域枢纽港口的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开发一种港口综合调度专家系统。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在该模型驱动的港口综合调度专家系统指导下,港口的离港堆场、到港堆场利用率显著下降,港内港外半挂车调用率显著提升,港口实际吞吐量显著提升并接近设计吞吐能力。因此,该模型及其驱动的调度专家系统对港口调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协调发展饱和度 调度专家系统 吞吐能力 堆场利用率
下载PDF
湖北省“十四五”港口集疏运系统项目库方案研究
7
作者 许欢喜 邱栋 +1 位作者 黄文洁 夏一鸣 《交通世界》 2021年第33期9-12,共4页
集疏运系统是提升综合客货运枢纽辐射能力和衔接转换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湖北省港口集疏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判“十四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要求,研究提出... 集疏运系统是提升综合客货运枢纽辐射能力和衔接转换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快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分析湖北省港口集疏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判“十四五”港口集疏运发展趋势和要求,研究提出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项目库方案,最后结合建设方案确定项目库总体规模,为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建设投资补助标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建设项目库 投资补助
下载PDF
基于增量分配的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封学军 范永娇 +2 位作者 许博 刘韬 丁之仪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4,共7页
将交通配流理论运用到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中,以广义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与衔接,构建港口群集疏运系统交通配流模型,利用增量分配法和Dijkstra算法仿真求解,并以山东省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进行验... 将交通配流理论运用到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中,以广义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与衔接,构建港口群集疏运系统交通配流模型,利用增量分配法和Dijkstra算法仿真求解,并以山东省港口群集装箱集疏运系统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当分配70%以下的集疏运总量到现有交通网络中时,运输成本上升缓慢;从分配80%的总量开始,区域运输成本急剧增加;至100%时,现有交通网已超负荷运行。通过增加建设中德龙烟铁路的集装箱运量或新建"中部铁路"能有效降低港口群集装箱物流总成本,分别达到2.24%和4.18%;若两条铁路同时运营,物流总成本可显著降低1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港口集疏运系统 广义运输成本 交通配流 道路阻抗 多式联运
下载PDF
基于SD仿真的广西北部湾港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卫斐 王喜成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0,共6页
为分析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依据协同论等相关理论,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以广西北部湾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及仿真方法,在系统分析和因果反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港口集疏运... 为分析港口集疏运系统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首先依据协同论等相关理论,对港口集疏运系统协调发展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以广西北部湾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及仿真方法,在系统分析和因果反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港口集疏运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港口吞吐需求、吞吐能力、集疏运结构及货源结构4个子模块。模型结构与行为等检验方式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基本模拟和政策模拟结果分析为港口集疏运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港 港口集疏运系统 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静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港实现了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上海港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中通过研究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其发展,提出进一步拓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集装箱港口 港口集疏运系统 对策
下载PDF
基于WPCA的港口用地调整交通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亚南 庞明宝 +1 位作者 白子建 柯水平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4年第3期87-92,共6页
确定面向港口用地功能调整包括港区内、外两部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用地调整交通影响评价模型。在天津港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把影响范围内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 确定面向港口用地功能调整包括港区内、外两部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港口用地调整交通影响评价模型。在天津港的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把影响范围内的各项指标综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价中的主观成分,为类似港口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用地调整 交通影响评价 加权主成分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 港口集疏运系统
下载PDF
港口公路集疏运系统的污染气体排放估计——以上海外高桥港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君洪 段征宇 陈川 《综合运输》 2018年第5期11-16,共6页
上海外高桥港大量的集疏运货运车辆使得附近快速路网严重拥堵,并排放大量的废气,直接影响着上海北部的交通、生活及土地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有学者提出了兴建外高桥至嘉定的地下物流系统的工程设想。本文利用2016年7月上海市部分高速... 上海外高桥港大量的集疏运货运车辆使得附近快速路网严重拥堵,并排放大量的废气,直接影响着上海北部的交通、生活及土地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有学者提出了兴建外高桥至嘉定的地下物流系统的工程设想。本文利用2016年7月上海市部分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数据,以机动车排放污染中最典型的特征污染物——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作为污染物评价因子,建立了路段总排放量与车型比例、交通量的数学模型,选取合适的排放因子,对外高桥港集疏运道路的排放进行估算,并分析其中货运车辆对气体排放的贡献情况。利用相关的地下物流交通量影响数据,估算了地下物流系统建成后在排放方面带来的减量,并以此评估地下物流系统在环境方面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排放模型 排放因子 地下物流 环境效益
原文传递
碳交易背景下集装箱港区地下物流系统运输网络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飞飞 梁承姬 胡筱渊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减少以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的港口公路集疏运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集装箱港区逐步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运输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上海外高桥至嘉定线的地下物流系统布局方案,根... 为减少以集装箱卡车运输为主的港口公路集疏运给城市交通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集装箱港区逐步提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运输模式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港口城市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上海外高桥至嘉定线的地下物流系统布局方案,根据预测的外高桥港区港口公路集疏运交通量,从碳交易、时间、成本3个角度,建立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以此分析在集装箱港区实行地下物流系统的合理性;利用Lingo12求解获得综合运输网络运量的分配,得到引入地下物流能够降低成本支出的结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此外,对碳交易价格和地下物流系统运输单价的合理区间进行讨论。试验结果可为地下物流系统建成后货物配送计划和实现综合运输网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集疏运系统 地下物流系统 碳交易 运输网络 优化模型
下载PDF
铁路专线对内河港口运营效益的影响
14
作者 李培 寿建敏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第2期9-12,共4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网得到了快速发展,货运和客运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目前大多数港口的铁路集疏运系统发展还不够完善,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铁路集疏运所占份额很低,港口集装箱铁路运输比例也很低。近年来...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铁路运输网得到了快速发展,货运和客运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目前大多数港口的铁路集疏运系统发展还不够完善,在港口集疏运体系中,铁路集疏运所占份额很低,港口集装箱铁路运输比例也很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和完善铁路网建设,这将为内河港口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专线 港口集疏运系统 铁水联运 内河港口 湖北省
下载PDF
沿海港口大宗散货集疏运方式重置研究——基于“公转铁”比价关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南 杨翼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54,101,共5页
大宗散货属于我国沿海港口的主体货种,其运输规模巨大,但却长期过度依赖公路运输,产生了较高的运输成本,而未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基础性优势,近年来倡导的“公转铁”行动进展滞后。本文通过构建公路和铁路两个部门的相对价格模型,研究认... 大宗散货属于我国沿海港口的主体货种,其运输规模巨大,但却长期过度依赖公路运输,产生了较高的运输成本,而未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基础性优势,近年来倡导的“公转铁”行动进展滞后。本文通过构建公路和铁路两个部门的相对价格模型,研究认为形成以上集疏运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较低的公路运价和偏高的铁路运价所形成的格局。为推动沿海港口大宗散货集疏运方式的合理化重置,应突出价格变量在整体方案中的作用,从公路运价的内部化和铁路运价的市场化两方面着手,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配置运输资源、合理分工相关运输方式的综合集疏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散货 港口集疏运系统 “公转铁” 运输价格 低碳走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