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倾城之恋:港台学者的“张爱玲书写”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柳星
-
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
-
出处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8-79,共2页
-
文摘
对于张爱玲这样一个流行的文化符号,港台学者对其人其作品的研究较为全面,不管是对史料的钩沉还是对文本的细读,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认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体制化规则决定了两岸三地不同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因此,对港台学者张爱玲研究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张爱玲现象"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以此为切入点,从文化政治等领域深入思考两岸三地不同政治环境、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下的对作家作品的接受和评价以及其反作用。
-
关键词
港台学者
张爱玲书写
现状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港台及海外学者对陈独秀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辽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
文摘
港台及海外学者对陈独秀的研究,有片面性、失误处,但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陈独秀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关键词
港台学者
海外学者
陈独秀研究
-
Keywords
scholars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overseas scholars
study on Chen Duxiu
-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译文体”经眼录——港台学者“译文体”研究述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金其斌
-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第11期67-70,78,共4页
-
文摘
"译文体"的泛滥在港台翻译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港台学者对"译文体"的定义及其与"翻译腔"异同之辨析,坊间诸家对"译文体"的各种隐喻,港台词典编译者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对"译文体"的防微杜渐,典型"译文体"如"被"、"性"、"如果"和"作为"等的列举四个方面对港台学者"译文体"研究进行了述评,总结了"译文体"的特点,指出了"译文体"对汉语表达灵动与含蓄的破坏与危害,以期对目前的"译文体"研究有所裨益。
-
关键词
“译文体”
港台学者
研究
述略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港台地区关于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研究述要
- 4
-
-
作者
周云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6-37,共2页
-
基金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近50年来台港地区新中国史研究评析"(项目编号:N4127002)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本文对港台地区关于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大陆对外开放的动因、特点、成就、问题、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以及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国港台学者对于对外开放政策的争议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对外开放政策
港台学者研究
中国大陆
出口贸易
-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trade
interest group
President
Congress
-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主持人的话
- 5
-
-
作者
李庆本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共2页
-
文摘
跨文化阐释是比较文学的中国范式。它是由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采用的“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文艺批评方法所开创的,经20世纪70年代港台学者提倡的“中国学派”阐发研究所确立的,后来又经海内外中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逐步完善起来的学术范式。
-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红楼梦〉评论》
比较文学
中国范式
文艺批评方法
学术范式
王国维
港台学者
-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中国早期的文学史意识
- 6
-
-
作者
徐志啸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意林文汇》
2020年第12期65-66,共2页
-
文摘
一般认为,文学史意识的产生,始自欧洲,随后是日本,日本系受欧洲影响而生;而最早的中国文学史文本,乃问世于19世纪末的欧洲(德国),继而,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出版了多部中国文学史。对此,学界一般无异议。但港台学者黄维梁等曾提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已产生了文学史的早期短篇文本——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道理(主张这个观点的,还包括其他一些学者,但黄的观点最鲜明)。
-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意识
黄维梁
南北朝时期
《文心雕龙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港台学者
刘勰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