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西油田馆陶组水淹层地质特征
1
作者 李敏 聂芬意 贾晨 《西部探矿工程》 2024年第1期43-44,49,共3页
为研究港西油田馆陶组水淹层地质特征,总结了水淹层划分标准、剖析了水淹层储层特征、提出了水淹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港西油田馆陶组水淹层分为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中水淹层和弱水淹层具有较好的开采价值。馆陶组水淹层的... 为研究港西油田馆陶组水淹层地质特征,总结了水淹层划分标准、剖析了水淹层储层特征、提出了水淹层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港西油田馆陶组水淹层分为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中水淹层和弱水淹层具有较好的开采价值。馆陶组水淹层的储层岩性总体较粗,主要为灰白色、黄褐色的含砾砂岩、砂岩;储层物性总体为高孔高渗,非均质性较弱—中等;水淹层自然电位曲线通常表现为负异常,井径曲线值增大,电阻率曲线值较低,且浅侧向电阻率大于深侧向,中子孔隙度测井曲线值增大。馆陶组水淹层纵向上常常发育于辫状河道砂体的主体部位;平面上集中分布于注采井网的“水线”主体方向的区域。该研究成果可为港西油田剩余油气的开发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测井解释 储层评价 馆陶组 港西油田
下载PDF
原油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及其示踪作用——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晓宝 徐永昌 +3 位作者 陈建平 孙明良 涂建淇 李秀芬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6,共6页
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测试并研究了原油中的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 ,并探讨了其示踪作用。研究表明 :①港西油田 6个未受空气污染原油样品具有幔源稀有气体介入的特征 ,其中氦气占介入稀有气体总量的 13 9%~ 3 2 8%,平均为 2 ... 以黄骅坳陷港西油田为例 ,测试并研究了原油中的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组成 ,并探讨了其示踪作用。研究表明 :①港西油田 6个未受空气污染原油样品具有幔源稀有气体介入的特征 ,其中氦气占介入稀有气体总量的 13 9%~ 3 2 8%,平均为 2 4 1%,说明港西油田具有幔源氦侵入的构造背景 ,且大地热流值较高 ,平均达 75 0mWm-2 ;②据原油40 Ar/3 6Ar的年代积累效应 ,推测港西油田油源应为第三系烃源岩 ;③注水是港西油田原油稀有气体受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原油中的3 He/4 He和 4He/2 0 Ne以及40 Ar/3 6Ar和 4He/2 0 Ne的关系研究在推测油气井是否注水、产层连通性和注水效果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应用潜力。原油稀有气体研究拓宽了稀有气体在油气地质领域的应用范围 ,为判识气体来源、大地构造背景、大地热流、油源和油田注水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稀有气体 示踪作用 同位素特征 港西油田 黄骅坳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丁巍伟 戴金星 +1 位作者 初凤友 韩喜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87-2295,共9页
通过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奥陶系灰岩和新近系沙河街组砂岩中11个钻井的岩心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等方面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气体来源,形成环境,油气演化以及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区的包裹体均为次生成因包裹体,气液比在5%~10... 通过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奥陶系灰岩和新近系沙河街组砂岩中11个钻井的岩心包裹体的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等方面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气体来源,形成环境,油气演化以及地质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区的包裹体均为次生成因包裹体,气液比在5%~10%之间,根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组分主要为 H_2O,CO_2和 CH_4。利用均一温度,结合古地温和埋藏史,发现奥陶系灰岩和新近系沙河街组砂岩中包裹体中流体均捕获于新近纪。对氦同位素的分析发现包裹体中均有幔源氦的侵入,侵入的份额受到 NE 向港西断层和 NWW 向徐庄子断层的控制靠近断裂带的灰岩和砂岩中的包裹体含有还原性气体,由断层交汇中心向四周减少。包裹体中烷烃气的成熟度也与断层活动相关,具有从断层交汇中心向四周减小的相似特征。研究区内港西断层和徐庄子断层交汇处不仅是幔源气体上涌的有利通道,也是地热活动强烈的地区,有利于烷烃气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断裂带 流体包裹体 组分 幔源 成熟度
下载PDF
港西油田浅层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振升 郭燕珩 +2 位作者 张莉华 尹平 张绍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为寻找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接替资源,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气藏储层条件、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以及浅层气得以保存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①储集层主要由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砂体和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砂体组成,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浅层速度... 为寻找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接替资源,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气藏储层条件、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以及浅层气得以保存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①储集层主要由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砂体和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砂体组成,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浅层速度变化快,为研究区主要含气层系,储层物性好,为新近系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②港西地区断层发育,新近系和古近系又是不整合接触,为港西油田凸起的浅层气从深层往上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浅层区孔渗性好,烃源岩丰度高,因此砂层也成为有效的输导系统;③馆陶组、明化镇组均发育较好盖层,成藏和保存条件优越。结论认为:港西油田浅层天然气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新近系 浅层气 成藏条件 储集层条件 保存条件 断层 断块油气藏
下载PDF
歧口地区港西凸起周缘沙二段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素彦 马建英 +3 位作者 周可佳 赵同泽 尹玲玲 孟立娜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8,I0006,共12页
为明确歧口地区港西凸起在沙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分布格局,基于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薄片等资料,结合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分析沉积古背景及沉积特征,总结港西凸起两翼不同的砂体发育模式,明确有利储集相带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港西... 为明确歧口地区港西凸起在沙二段沉积期沉积体系分布格局,基于地震、测井、录井、岩心及薄片等资料,结合轻重矿物分布特征,分析沉积古背景及沉积特征,总结港西凸起两翼不同的砂体发育模式,明确有利储集相带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港西凸起两翼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南翼歧北地区受港西凸起、孔店-羊三木凸起及燕山物源的影响,主要为宽缓湖湾沉积,从西南向北东方向依次形成粒屑滩-滩坝-砂质云坪-扇三角洲相的沉积格局;北翼港北地区受港西凸起物源的影响,发育断槽输砂及斜坡控砂的砂体分布模式,主要为扇三角洲和滩坝沉积;港西凸起两翼发育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及沿岸大面积分布的滩坝砂体厚度适中、储集物性较好,且分布稳定,为油气聚集的优势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凸起 沉积体系 有利储集相带 沙二段 歧北地区 港北地区
下载PDF
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港西油田的深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勇 刘艳涛 +1 位作者 朱桂娟 张玉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74-75,80,共3页
通过对港西油田的防砂技术研究,防砂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砾石充填筛管防砂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港西油田防砂的主要技术,但是随着防砂井的生产,油井逐渐显露出供液不足,油层堵塞的问题,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通过对砾石充填割缝管... 通过对港西油田的防砂技术研究,防砂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砾石充填筛管防砂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港西油田防砂的主要技术,但是随着防砂井的生产,油井逐渐显露出供液不足,油层堵塞的问题,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通过对砾石充填割缝管防砂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化研究,对充填砾石的选择、割缝管、携砂液的参数指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大大改善了油井的渗流能力,延长了油井的高产时间,提高了港西油田的防砂效果,改善了港西油田的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砾石充填防砂 割缝管
下载PDF
港西断裂带包裹体中硫化氢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侯路 丁魏伟 +3 位作者 杨池银 戴金星 陶士振 米敬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1,共4页
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奥陶系和第三系包裹体样品的氯同位素分析以及对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组分测试表明,包裹体普遍具有地幔成因,且局部十分富集,同时发现包裹体中的硫化氢含量较高,范围分布在5.5%~15.2%(摩尔分数)之间。文... 对黄骅坳陷港西断裂带奥陶系和第三系包裹体样品的氯同位素分析以及对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组分测试表明,包裹体普遍具有地幔成因,且局部十分富集,同时发现包裹体中的硫化氢含量较高,范围分布在5.5%~15.2%(摩尔分数)之间。文章探讨了其硫化氢的来源,认为工区硫化氢的来源可能为幔源、岩浆-火山岩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形成,生物成因和裂解成因的可能性较小,并指出高含硫气藏的有利区带位于断裂带附近和火山活动频繁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港西断裂带 奥陶纪 第三纪 硫化氢 包裹体 氯同位素 地幔
下载PDF
港西油田套管变形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志全 伍家忠 罗跃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3-84,共2页
对港西油田套变形的分类和形态进行了统计 ,认为油层出砂、断层复活、泥岩吸水膨胀、频繁修井作业和施工不当、固井质量不合格是引起套管损坏的原因 。
关键词 港西油田 套管变形 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歧口凹陷港西地区浅层气的AVO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振升 韩国猛 +4 位作者 付东立 郭燕珩 张莉华 司维柳 周可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9,共5页
首次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AVO技术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新近系明化镇组的含气响应特征,先通过AVO正演模拟研究了含气储层的AVO异常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对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反演AVO异常属性的解释。然后基于叠前地震资料进行AVO反演,... 首次利用三维高分辨率地震AVO技术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新近系明化镇组的含气响应特征,先通过AVO正演模拟研究了含气储层的AVO异常响应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对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反演AVO异常属性的解释。然后基于叠前地震资料进行AVO反演,提取AVO异常属性参数,基于各种属性特征来预测储层的分布和含气性状况,并通过相关性对属性进行优化,分析了其多解性。该方法可以指导对港西大范围含气性进行可靠的预测,对提高港西浅层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地区 浅层气 AVO 泊松比 相关性
下载PDF
港西油田三区一断块本源微生物驱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柳敏 李辉 +3 位作者 高云才 汪娟娟 梁建春 滕克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简介了港西三区一断块油藏特征及由2口注水井、5口采油井组成、采出程度31.59%的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区概况、根据本源微生物驱油藏筛选标准,该断块油藏11项参数中,75%的参数处于最佳范围,其余在适用范围。试验前注入水和注水井返... 简介了港西三区一断块油藏特征及由2口注水井、5口采油井组成、采出程度31.59%的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区概况、根据本源微生物驱油藏筛选标准,该断块油藏11项参数中,75%的参数处于最佳范围,其余在适用范围。试验前注入水和注水井返排液中微生物的数量,注水井返排液中甲烷代谢速率和硫酸盐还原速率,均明显高于油井产出水中的相应值。通过注水井注入混气营养液,每年5次,每次30天,2004年共注入营养液500m^3和空气1.8×10^4m^3,2005年共注入营养液500m^3,空气7320m^3,产氧化学剂120kg。根据1口注水井和5口采油井的监测数据,注水井近井地带烃氧化菌、腐生菌、产甲烷菌数量较试验前增加3~4个数量级。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减小;油井中产甲烷速率和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大,未检出H2S产生。油井产出水pH值为6.5~8.0,与原油间界面张力为6—10mN/m。油井产出气中甲烷含量增加,天然气产量增加。监测井产出原油黏度下降8.5%。5口采油井平均含水由88.4%降至71.3%,日产油量由3.6吨增至7.8吨。截止2006年9月累计增产油3100吨.投入产出比1:4.4。图2表4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本源微生物 现场试验 混气营养物注入 代谢产物 代谢速率 生化参数 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一断块 微生物采油
下载PDF
河流相储层基准面旋回划分对比及沉积演化——以港西一区1断块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留勤 田昌炳 +2 位作者 胡水清 王继强 丁亚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4,164-165,共5页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 以地质、岩心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为基础,结合自然伽马曲线频率分析结果,对港西油田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二段(Nm2)油组河流相沉积进行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对比。Nm2油组可以划分为2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于22个单层),根据基准面旋回叠加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合并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工区22个单层的沉积微相研究发现,Nm2-7-1、Nm2-3-2和Nm2-1-1单层的沉积微相以多期河道相互叠置切割为特征,反映了较低的A/S比值(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速率之比);而以Nm2-8-2、Nm2-5-2及Nm2-1-3为代表的单层则反映了大面积泛滥平原泥岩背景下孤立河道分布的沉积格局,代表了较高的A/S比值,表明A/S比值在垂向上的旋回性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的发育类型和时空分布模式。精细旋回地层分析和沉积微相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中后期有效管理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明化镇组 河流相储层 基准面旋回 沉积演化
下载PDF
二次开发技术在港西二区的应用与成果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亚军 万永刚 +2 位作者 彭光艳 苏倩 吕昕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88,155,共3页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目前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采阶段,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运用新"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以提高对油藏构造、储层分布及剩余油的认识程度;进行重...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目前整体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采阶段,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差。运用新"三重"技术思路,进行重构地下认识体系研究,以提高对油藏构造、储层分布及剩余油的认识程度;进行重建井网结构研究,布署新井和老井综合利用相结合来改善注采对应关系;进行地面系统的简化优化研究,重组地面工艺流程。港西二区已累计实施新井36口,新建产能6.99×104t,日产油由120.51 t/d增加到201.1 t/d,综合含水下降7.24%,自然递减由18.53%下降到8.66%,采油速度由0.58%提高到0.93%,阶段采出程度提高了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双高”阶段 二次开发 港西二区 采收率 岗西油田
下载PDF
港西油田二次开发防砂工艺研究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建文 张玉荣 +3 位作者 赵冬梅 刘建东 韩岐清 宋友贵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1,61,共4页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油藏,随着含水量的不断上升,油井出砂严重,防砂成为港西油田二次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对港西油田不同开采层位的岩石及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以往的防砂经验,针对不同的... 港西油田是典型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油藏,随着含水量的不断上升,油井出砂严重,防砂成为港西油田二次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对港西油田不同开采层位的岩石及流体特性的深入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以往的防砂经验,针对不同的开采层位,优选了相应防砂工艺,并设计了防砂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油井配套以压裂充填为主体的防砂工艺技术;馆陶油组底水油藏油井配套以循环充填为主体的防砂工艺技术;水井及侧钻井配套以化学防砂为主体的防砂工艺技术;针对多层系开发和长井段井,开展多层段逐层充填防砂先导性试验。研究结果为港西油田二次开发防砂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二次开发 出砂 防砂工艺 防砂参数设计
下载PDF
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港油田港西三区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立军 闫建华 李志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1-72,共2页
港西三区二断块属多层含底水油藏。聚合物驱油矿场应用表明 ,聚合物驱油不仅适用于油藏地质条件简单的油田 ,而且在相对复杂的油藏条件下也同样可行 。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港西三区二断块 聚合物驱油 多层 底水 推广 应用 复杂油藏
下载PDF
系统除砂新技术在港东、港西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荣 张国辉 +2 位作者 邹晓燕 王树好 李国生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共2页
油井出砂是目前各油田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特别是油田进入开采后期 ,出砂更趋严重。这些泥砂进入地面处理系统后 ,容易造成各种容器、大罐、管线积砂 ,机泵等设备磨蚀 ,使容器、罐、管线清砂等维修工作量巨增 ,影响地面系统的运行效... 油井出砂是目前各油田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特别是油田进入开采后期 ,出砂更趋严重。这些泥砂进入地面处理系统后 ,容易造成各种容器、大罐、管线积砂 ,机泵等设备磨蚀 ,使容器、罐、管线清砂等维修工作量巨增 ,影响地面系统的运行效率 ,而且系统清砂、除砂难度很大 ,清出油砂不经处理填埋 ,浪费极大 ,且污染环境。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新除砂技术 ,在集输系统的前端———接转站使用 ,除砂率达 90 %以上 ,对系统压力影响小 ,在大港油田的港东、港西油田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除砂新技术 应用 油井 出砂 港东油田 港西油田
下载PDF
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留勤 田昌炳 胡水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75-380,共6页
综合利用油田开发区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化镇组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为中-高弯度曲流河沉积,沉积微相单元可以细分为主河道、支河道、河间溢岸沉积、废弃河道和泛滥平原等,不同的微... 综合利用油田开发区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对黄骅盆地港西开发区一区1断块新近系明化镇组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明化镇组为中-高弯度曲流河沉积,沉积微相单元可以细分为主河道、支河道、河间溢岸沉积、废弃河道和泛滥平原等,不同的微相单元在测井曲线上具有较好的电性响应特征。在总结沉积微相发育模式的基础上,认为在高可容纳空间体系阶段,孤立的条带状河道砂体镶嵌在大面积分布的河间及泛滥平原细粒沉积背景当中,河道砂体被泥岩所分隔;而在低可容纳空间体系阶段,多层不同期次的河道砂体发生切割叠置,造成砂体厚度较大,连通性较好。垂向上,河道砂体的不同配置方式体现了A/S比值随时间的旋回性变化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可容纳空间 明化镇组 港西开发区 黄骅盆地
下载PDF
港西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玉荣 郑大春 闫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4期8524-8527,共4页
建立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储层研究提供基础地质数据,是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和重要基础。在综合研究港西油田岩心、测试、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为精细研... 建立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储层研究提供基础地质数据,是油藏精细描述的关键和重要基础。在综合研究港西油田岩心、测试、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四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为精细研究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奠定基础。通过验证所建模型,解释精度高,可以满足方案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储层参数 解释模型 港西油田
下载PDF
港西油田深部调驱技术改善高含水砂体开发效果与认识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润成 陈美华 +3 位作者 邓鲁强 李之燕 林云 巩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93-95,共3页
大港油田所属的港西油田以复杂断块小砂体开发为主,目前已全面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针对这些小砂体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的现状,通过深化调驱技术研究,优选代表性强的高含水砂体开展现场试验,探索了高含水砂... 大港油田所属的港西油田以复杂断块小砂体开发为主,目前已全面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针对这些小砂体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难度加大的现状,通过深化调驱技术研究,优选代表性强的高含水砂体开展现场试验,探索了高含水砂体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深部调驱 高含水砂体 开发效果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勘探技术预测港西旺32井区有利油气富集区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志华 汪晓萌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2年第2X期5-8,共4页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MPOG)是地表勘探法的一个分支,根据所检测出的微生物异常区,研究近地表土壤层中微生物异常与下伏油气藏的相关关系。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港西地区并结合该区的地质资料、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使油气微生物勘...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MPOG)是地表勘探法的一个分支,根据所检测出的微生物异常区,研究近地表土壤层中微生物异常与下伏油气藏的相关关系。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港西地区并结合该区的地质资料、钻井和测井等资料,使油气微生物勘探结果的符合率达到75%,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复杂地下地质条件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 烃氧化菌 含油显示 油气富集区 港西地区
下载PDF
随机反演在港西油田馆陶组辫状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虞云岩 卞从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4期81-87,共7页
港西油田馆陶组地层为辫状河沉积地层,储层发育,泥质隔夹层在纵向及平面上分布不稳定,地震响应表现为波组连续,纵横向分辨率都较差,地质意义不明晰。应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由于受地震频带限制,储层预测精度低。采用以地质统计学信息... 港西油田馆陶组地层为辫状河沉积地层,储层发育,泥质隔夹层在纵向及平面上分布不稳定,地震响应表现为波组连续,纵横向分辨率都较差,地质意义不明晰。应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由于受地震频带限制,储层预测精度低。采用以地质统计学信息为指导的随机反演不仅提高了纵向分辨率,而且储层横向展布由于受地质统计学规律约束,也相对较为可靠。通过在本区随机反演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辫状河 地质统计学 随机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