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0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群众工作思想探析
1
作者 李先昊 邱少文 《党史文苑》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1937年12月7日,项英在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分析了“井冈山时代(期)的游击战争”“在江西苏区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中周围的游击战争”“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三种游击战争的性质特点,指出三年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 1937年12月7日,项英在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分析了“井冈山时代(期)的游击战争”“在江西苏区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中周围的游击战争”“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三种游击战争的性质特点,指出三年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的基础是依靠在群众力量上。正如项英所言,项英、陈毅等在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群众工作策略,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因如此,以赣粤边为核心区域的南方红军才能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存活下来并取得最终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击战争 江西苏区 项英 群众工作策略 赣粤边 革命战争 核心区域 思想探析
下载PDF
“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2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进一步深化红军长征过境广东以及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韶关市委拟于2024年10月在韶关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 为进一步深化红军长征过境广东以及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韶关市委拟于2024年10月在韶关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年游击战争 红军长征 学术论文 红色基因 赣粤边 韶关 学术研讨会 过境
下载PDF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三个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3
作者 刘信君 闫祎宁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9-195,共7页
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由于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使得抗日游击战争贯穿于东北抗战的始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探索、制定了适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 东北地区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持续的时间最长,由于敌我力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等因素,使得抗日游击战争贯穿于东北抗战的始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东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探索、制定了适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与政策,从而使东北抗战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贯彻、执行以及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等都为全民族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战 游击战争 战略问题
下载PDF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叛徒斗争及现实启示
4
作者 刘亚妮 孙畔畔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1-38,共8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实行“剿抚兼施”政策,游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南方红军内部某些错误倾向的影响,以及某些个人意志薄弱、丧失理想信念等,各游击区相继出现叛徒问题。这些叛徒投敌以后,或出卖、杀害各游击区负责人,或带...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实行“剿抚兼施”政策,游击生活极其艰苦,加之南方红军内部某些错误倾向的影响,以及某些个人意志薄弱、丧失理想信念等,各游击区相继出现叛徒问题。这些叛徒投敌以后,或出卖、杀害各游击区负责人,或带领国民党军队搜剿红军游击队,或从内部分化瓦解红军游击队,给红军游击队的革命斗争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为了遏止叛徒问题造成的危害,重新在革命队伍内部建立信任和团结,各游击区采取惩办叛徒,进行反叛徒斗争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顿和重建党的组织、加强警戒防备工作等措施开展反叛徒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各游击区的反叛徒斗争也为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提供了一些启示,即坚定官兵理想信念,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传承军队红色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反叛徒斗争 人民军队建设
下载PDF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在闽西的实践——以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为例
5
作者 钟求汉 《世纪桥》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起源于井冈山时期,在中央苏区的创建、巩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二是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战争;三是注重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在闽西,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人因长...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起源于井冈山时期,在中央苏区的创建、巩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二是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战争;三是注重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在闽西,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人因长期受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影响,在三年游击战争初期自觉践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确立了游击战争的基本方针,及时实现战略的转变;在全面游击战争中,注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创新战略战术,积极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胜利的游击战争,践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 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实事求是 以弱胜强
下载PDF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分局统战研究述评
6
作者 周婧涵 郭昌文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分局在南方八省开展的统战实践,兼具中共统战工作接续发展的普遍性和地方区域的特殊性。其虽为一则区域性个案,但仍可让后人了解中共在重要历史节点把握战略机遇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颇具研究价值。目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分局在南方八省开展的统战实践,兼具中共统战工作接续发展的普遍性和地方区域的特殊性。其虽为一则区域性个案,但仍可让后人了解中共在重要历史节点把握战略机遇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颇具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多从背景原因、战争过程及历史影响等方面研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成果颇丰。然而,综合中共、国民党等多方视角,运用多种史料,实证考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共统战工作的成果较少。概述分析以往研究成果,冀望为中共统战、国共关系、抗日战争等方面的深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中共中央分局 统一战线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游击战争论略
7
作者 王祝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中原敌后游击战争促成了中原地区角色地位的转化,在相当意义上提升了中原突围的战略地位。中原敌后游击战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豫鄂陕、鄂西北、大别山等地艰苦发展。从其作用与任务来讲,中原游击战争与南方游击战... 中原敌后游击战争促成了中原地区角色地位的转化,在相当意义上提升了中原突围的战略地位。中原敌后游击战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在豫鄂陕、鄂西北、大别山等地艰苦发展。从其作用与任务来讲,中原游击战争与南方游击战争同而与北方游击战争异,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南方游击战争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突围 中原敌后游击战争 南方游击战争
下载PDF
陈毅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勉玉 徐冬蓉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在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陈毅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协助项英正确地判断形势,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并创造出一套游击战争经验,粉碎了敌人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保存了革命力量,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关键词 陈毅 三年游击战争 长岭会议 反'清剿'斗争 谈判
下载PDF
刘少奇对完善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方针的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沙友林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抗日游击战争 刘少奇 平原游击战 战略方针 山地游击战 毛泽东 华北 抗日战争 独立自主 战略转变
下载PDF
项英、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统战工作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伟 魏清源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7-21,共5页
在条件异常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项英和陈毅十分注重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开展白军工作,注重对白军进行分化瓦解与政治攻势,如加强对敌军的政治宣传,优待敌军的俘虏,做敌军的兵运工作;根据游击战争环境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种公开与... 在条件异常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项英和陈毅十分注重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开展白军工作,注重对白军进行分化瓦解与政治攻势,如加强对敌军的政治宣传,优待敌军的俘虏,做敌军的兵运工作;根据游击战争环境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一种公开与半公开、合法与半合法的斗争方式,即搞"白皮红心"的两面政权;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抗日合作谈判,开展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推动了江西乃至南方八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保持一定的主动性;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坚持党的原则,维护党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英 陈毅 三年游击战争 统战
下载PDF
抗战初期我军战略方针的转变与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兴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存林 翟丽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2,共5页
抗战爆发后,中共根据新时期的战争特点,及时地作出了由运动战向游击战转变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华北地区兴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日游击战争。重创了敌军,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抗战初期 中共 战略转变 华北抗日游击战争
下载PDF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政治生存状态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游海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81,共9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已有的一些相关论述,主要是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此后主要是针对中共游击区的。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民众的生存状态,学界尚无专门研究。已有的一些相关论述,主要是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初期的;此后主要是针对中共游击区的。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长征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原中央苏区军民,除顽强抵抗的加以枪杀外,其他均视不同情况或不追究、或抓捕后释放、或"感化"、或关押,大都陆续获得自由。重获自由或停止对抗的原中央苏区军民,绝大部分得以生存。总体看来,1935年夏以后的赣闽边区(不包括游击区),尽管不乏阶级报复的行为和情绪,但基本上恢复了普通民众所需要的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赣闽边区得以成长为中国东南抗战大本营的中心,并发挥其东南抗战堡垒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赣闽边区 原中央苏区军民 政治生存状态
下载PDF
陈毅和他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富彪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4,共1页
1934年10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 1934年10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后人总结中共历史上环境最艰苦的三次斗争,便是红军长征、东北抗联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击战争 南方 “左”倾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 陈毅 中共临时中央 红军长征 中央苏区
下载PDF
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勉玉 徐冬蓉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三年游击战争是陈毅一生中最艰苦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岁月。面对强大敌人残酷的军事“清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红军游击队时时处于被打死、饿死、困死的威胁之中。陈毅和项英一起 ,领导红军游击队 ,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以无比坚强... ]三年游击战争是陈毅一生中最艰苦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岁月。面对强大敌人残酷的军事“清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红军游击队时时处于被打死、饿死、困死的威胁之中。陈毅和项英一起 ,领导红军游击队 ,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 ,克服了重重困难 ,战胜了敌人 ,保存了革命力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毅 游击战争 艰难岁月
下载PDF
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期的贡献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伟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期,根据时局变化,响应党中央的精神,调整了对国民党的方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了谈判、动员了游击队下山改编,为南方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陈毅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后期 贡献
下载PDF
粟裕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卿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粟裕将军提出了以“积极进攻”和“敌进我进”为代表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的我军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粟裕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创立...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粟裕将军提出了以“积极进攻”和“敌进我进”为代表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的我军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粟裕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创立的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裕 毛泽东 游击战争 战略战术思想
下载PDF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福建土匪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盛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9,共9页
土匪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中国革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中共建立统一战线的特殊对象。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就对土匪提出了利用、改造、清洗的正确政策和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些... 土匪问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中国革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是中共建立统一战线的特殊对象。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就对土匪提出了利用、改造、清洗的正确政策和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些经验和做法也被中共福建省委和地方党组织广泛运用,通过调整政策,订立协议,建立游击根据地。这些做法对于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坚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游击战争 土匪 绿林
下载PDF
论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罗山独立团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青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罗山独立团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鄂东北道委直接掌握的一支地方革命武装力量。罗山独立团与其他地方武装一起,构成苏区革命的地方武装防御力量体系。三年中,罗山独立团先后四次组建或重建,是大别山区革命力量前赴后继、百折不... 罗山独立团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鄂东北道委直接掌握的一支地方革命武装力量。罗山独立团与其他地方武装一起,构成苏区革命的地方武装防御力量体系。三年中,罗山独立团先后四次组建或重建,是大别山区革命力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斗争精神的缩影。罗山独立团作为红二十八军重要的后备补充力量,在游击战中同时发挥着主力红军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罗山独立团的历史表明,地方革命武装建设与正规红军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以独立团和便衣队为代表的双层中的多层与多样化武装形式是游击战环境下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罗山独立团 地方武装 鄂东北道委 皖西北道委 红二十八军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时期张闻天对游击战争的认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广荣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6-62,共7页
在领导苏区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在中共党内正确主张的影响下,张闻天逐渐在游击战争的战术形式、政治功能、战略地位等关键问题上抛弃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张闻天对游击战争的思考和认识,不仅是自己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 在领导苏区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在中共党内正确主张的影响下,张闻天逐渐在游击战争的战术形式、政治功能、战略地位等关键问题上抛弃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张闻天对游击战争的思考和认识,不仅是自己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还对长征期间红军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中共中央探索抗日游击战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作为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张闻天对游击战争的思考和认识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下载PDF
略论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居孝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将士们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灵活的斗争方略,在今天仍然具有...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将士们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灵活的斗争方略,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 游击战争 现实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