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地区游客中心在地性设计探究——以吐鲁番高昌故城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1
作者 齐绍东 周天琦 《河南建材》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近年来,旅游行业高速发展,新疆吸引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地区旅游景点大规模建设使得游客服务中心成为了新型建筑模式,游客中心设计也得到了游客和政府的更多关注。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游客中心在设计过程中逐渐与地方特色脱离。... 近年来,旅游行业高速发展,新疆吸引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地区旅游景点大规模建设使得游客服务中心成为了新型建筑模式,游客中心设计也得到了游客和政府的更多关注。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游客中心在设计过程中逐渐与地方特色脱离。游客服务中心通常位于自然景观、历史名胜或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处,是景区的形象代表,除了需要满足内部必要功能外,还需要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展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文章对吐鲁番高昌故城游客服务中心进行了分析,深入探讨了游客中心在地特色的设计策略,旨在为当地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在地性设计 在地性内涵
下载PDF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在地性表达研究——以漳州九龙江高峰生态谷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2
作者 卢倩 吴磊 +1 位作者 杨路 戴熹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景区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建筑,常位于景区游览动线的重要节点,其外部形象、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均需要在地性分析。文章以漳州九龙江高峰生态谷游客服务中心为例,探讨应如何以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为基础... 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景区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建筑,常位于景区游览动线的重要节点,其外部形象、建筑形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均需要在地性分析。文章以漳州九龙江高峰生态谷游客服务中心为例,探讨应如何以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为基础,通过关注在地性表达的设计策略营造顺应自然环境、尊重地域文化的服务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建筑 自然环境 地域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下载PDF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吕连琴 李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旅游大众化发展和自助旅游的兴起,对景区服务及设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河南15家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存在着风格与景区整体环境不符、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与游客的双向沟通、游客认... 旅游大众化发展和自助旅游的兴起,对景区服务及设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河南15家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实地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存在着风格与景区整体环境不符、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与游客的双向沟通、游客认知度低、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不高、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综合服务功能远未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管理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游客认知度、提高利用率、建立专业服务队伍、加强与各方面联系与合作等对策,以此促进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高效利用和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 游客服务中心 对策
下载PDF
地道通风在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加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7,33,共4页
莫高窟地处甘肃省西北部的敦煌市,当地全年气候干燥,为自然除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介绍了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地道通风的地道设计、运行工况、热舒适指标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室内环境的热舒适状况能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 地道通风 游客服务中心 热舒适 地源热泵
下载PDF
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自然和文化的共同载体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抒玲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0-81,共2页
游客服务中心是指在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属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风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中介和缓冲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客服务中心是游客进入... 游客服务中心是指在旅游区(点)设立的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教育、休息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属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风景区和游客之间的中介和缓冲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客服务中心是游客进入景区的首要印象主体,成为构成游客感官体验的关键元素。若设计处理得当,那么建筑本身也能成为良好的构景要素和游览对象,反之则会成为破坏性巨大的因素。因此,游客服务中心的外观设计对于风景区的整体形象而言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风景区 旅游区(点) 载体 文化 自然 公共服务设施 外观设计
下载PDF
流动的风景建筑——溧水無想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刁炜 《城市建筑》 2016年第30期1-1,共1页
本文以溧水無想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为例,探讨了利用建筑形体的化整为零,将自然景观与人为建筑的并置与融合,形成流动的风景建筑.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無想 無界 無形
下载PDF
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规划探讨
7
作者 罗志远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5期179-181,共3页
基于对东川地方文化概念的挖掘,以形象要素分析为切入点,从景观规划方面提出了东川牯牛山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景观概念与物质形态一体化的规划构想。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概念 景观规划
下载PDF
静卧在大庙与青山之间——南岳衡山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构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旸 曹麻茹 《中外建筑》 2008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衡山的自然、人文景观印证了复杂的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书写着南岳独特的"和谐文化",它们是南岳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构思的基础平台。换乘是游客服务中心内的重要功能之一,组织好内外人车流线、缩短换乘路径及增强游客在换乘过... 衡山的自然、人文景观印证了复杂的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书写着南岳独特的"和谐文化",它们是南岳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构思的基础平台。换乘是游客服务中心内的重要功能之一,组织好内外人车流线、缩短换乘路径及增强游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空间体验是此次设计构思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换乘空间 自然和谐 南岳衡山游客服务中心
下载PDF
地域特征下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建筑设计探讨——花果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方案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季辰 吴洋 赵鶄 《住宅科技》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从设计定位、设计策略、总体布局、建筑单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花果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特点,强调了游客服务中心应当尊重景区的地域特征,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地域特征 整体设计
下载PDF
基于地域性的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法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华 尤月好 +1 位作者 李春青 张曼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8,共8页
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与旅游产业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关于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地域性特色建筑案例,总结地域性建筑基本表达方法,应用于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并以此为例... 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并与旅游产业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关于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地域性特色建筑案例,总结地域性建筑基本表达方法,应用于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并以此为例,从环境、形式、技术、装饰4个方面总结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地域性设计,探讨关于传统村落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方法,为乡村建筑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设计方法 传统村落 地域性
下载PDF
瑶族女书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江永县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为例
11
作者 杨帆 谷春田 唐菲儿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0期59-63,共5页
瑶族女书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以建筑形式传承瑶族女书文化是表达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鲜明的方式。该文溯源瑶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居类型、建构材料、装饰特色,结合江永县瑶族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设计,探索新时... 瑶族女书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以建筑形式传承瑶族女书文化是表达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鲜明的方式。该文溯源瑶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民居类型、建构材料、装饰特色,结合江永县瑶族女书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设计,探索新时期瑶族地域建筑的手法与新范式,具体分析设计项目的选址及建构内涵,以"尊重"和"传承"并重的理念呈现空间、功能与文化和谐并存的建筑体,以达到传承和发扬瑶族女书文化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永县瑶族 女书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传承 保护
下载PDF
考古遗址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佳振 闫伟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因其具有既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又能保持遗址原始生态环境及提升区域活力等优点,正在全国逐渐推广开来。基于公园的游览属性,游客中心等设施也便成为遗址公园的必备建筑之一。而如何让新置入的游客中心与原有的大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因其具有既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又能保持遗址原始生态环境及提升区域活力等优点,正在全国逐渐推广开来。基于公园的游览属性,游客中心等设施也便成为遗址公园的必备建筑之一。而如何让新置入的游客中心与原有的大遗址氛围相融合,使其成为衔接历史与未来的媒介,是每个建筑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独特性,从选址、建筑形态、设计手法等几个方面归纳、阐释了游客服务中心的规划与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旨在为考古遗址公园的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游客服务中心 遗址氛围
下载PDF
新而徽与徽而新的建筑形式探讨——两个不同环境中的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构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涛 《中国勘察设计》 2008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歙县和黄山的两个旅游服务中心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总结了设计中的构思和感想。
关键词 建筑形式 游客服务中心 构思
下载PDF
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组团及其空间流线研究
14
作者 蔡如冰 魏春雨 《建筑与设备》 2014年第1期9-14,共6页
介绍了风景区游客中心的基本概念,并将游客中心作为一类新生建筑对其进行了分类划分,文章主要通过对十个国内外游客中心案例调查分析,对游客中心做了功能组团以及空间流线的研究。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功能 流线 建筑设计
下载PDF
游客服务中心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佳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4期79-80,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期,对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是一次深化的社会创新。如今世界级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已经表明,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示的扩大优化了展示的技术与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游客服务中心的展示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期,对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是一次深化的社会创新。如今世界级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已经表明,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示的扩大优化了展示的技术与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游客服务中心的展示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游客服务中心展示的方式之一。由此,从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现设计停止研讨,并提出了互动创意设计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 展示设计 互动设计
下载PDF
依托西北民俗文化的游客服务中心环境设计——以临夏县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例
16
作者 张睿 李彬 《艺术科技》 2020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西北地区民族众多,造就了浓厚的、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且各具特色。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西北地区仍然保留着其特有的深厚底蕴,所存在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旅游成了大众口中的热门... 西北地区民族众多,造就了浓厚的、多元化的民俗文化,且各具特色。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西北地区仍然保留着其特有的深厚底蕴,所存在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旅游成了大众口中的热门话题。因此,在景区规划设计中,可以以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为依托,结合旅游服务中心,衔接景区美景,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保留下来的民俗文化,而且可以使建设地区更具文化特色,成为地区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民俗文化 环境设计
下载PDF
国家5A(AAAAA)级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17
《中国土族》 2017年第1期I0002-I0003,共2页
故土园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威远镇天佑德大道和南大街路口交会处,毗邻中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游客服务中心 景区 互助土族 国家 生产基地 青稞酒 威远镇 公司
下载PDF
游客服务中心设计初探--以曲阜游客服务中心为例
18
作者 季虎啸 《城市建筑》 2014年第9期29-29,共1页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服务中心逐渐建成。因此,游客服务中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曲阜游客服务中心为实例,简要探讨了游客服务中心的择址、疏散广场以及空间组合。
关键词 曲阜 游客服务中心 择址 疏散广场 空间组合
下载PDF
多重关联 重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设计思考
19
作者 陈屹峰 《时代建筑》 2020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重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在保持建筑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市政基础设施、地景要素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的适度复合,重建原本混沌的场地秩序,进而与场地及周边区域建立起物质性、经验性乃至某种形而上的关联。文章对相关设计思考进行... 重庆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在保持建筑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市政基础设施、地景要素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的适度复合,重建原本混沌的场地秩序,进而与场地及周边区域建立起物质性、经验性乃至某种形而上的关联。文章对相关设计思考进行挖掘与梳理,并就风景在建筑内的呈现以及建筑在风景中的呈现等设计关键问题作出深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舍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 复合 呈现 关联
下载PDF
川河盖景区水源头游客服务中心
20
作者 《当代建筑》 2022年第4期62-65,共4页
“盖”是重庆市秀山县的方言,意为高山上的平原。川河盖处于平均海拔约1230 m的悬崖绝壁之上。方圆28 km2的川河盖土地平旷、雾霭流岚、山花烂漫,是渝东南唯一一片草场、花海特色兼具的大型高山型生态景区。由于山势、地形等原因,川河... “盖”是重庆市秀山县的方言,意为高山上的平原。川河盖处于平均海拔约1230 m的悬崖绝壁之上。方圆28 km2的川河盖土地平旷、雾霭流岚、山花烂漫,是渝东南唯一一片草场、花海特色兼具的大型高山型生态景区。由于山势、地形等原因,川河盖与周边区域的联系相对较弱。川河盖景区与山下适于游客集散地点之间的高差约600 m,为此设计团队规划从山下架设登山索道直达川河盖,以解决大量游客的通达问题,因而索道站便成为川河盖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反复仔细踏勘,确定选址于川河盖景区山脚下的水源头村一侧,建设川河盖景区水源头游客服务中心和索道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区建设 游客服务中心 重庆市秀山县 索道 生态景区 渝东南 设计团队 周边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