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游径网络的非连续路段识别及空间活力推演
1
作者 赵渺希 梁锡燕 +1 位作者 张小星 师浩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6,共9页
自组织游径网络的活力提升是城市更新规划的重要目标。由于老城区游径网络存在不连续性和断头路现象,居民游憩活动的舒适性受到了挑战,而游径网络的自组织性意味着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模式难以匹配市民需求。如何自下而上地推演游憩规划... 自组织游径网络的活力提升是城市更新规划的重要目标。由于老城区游径网络存在不连续性和断头路现象,居民游憩活动的舒适性受到了挑战,而游径网络的自组织性意味着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模式难以匹配市民需求。如何自下而上地推演游憩规划的空间活力,进而识别潜力地块,是提升城市游径网络品质的重要命题。文中以广州市老城区为案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和空间活力测度指标;以GPS轨迹数据识别既有游径网络的非连续区段,定量探讨了基于市民游憩行为的非连续路段空间的识别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活化作用,推演更新项目实施带来的潜在影响。游径网络的非连续性分析表明,当前广州市老城区游径路段的非连续度总体较低,连接程度较好,但由于区位和历史遗留问题,仍有部分路段存在明显的非连续现象。城市游径网络的空间活力推演结果表明,城市更新项目对自组织游径网络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可依据推演分析来判定城市游憩品质提升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日程。本研究从规划和交通维度出发,对城市的自组织特性进行了有益探索,弥补了“自上而下”式规划对城市自组织游径网络考虑不足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径网络 城市规划 城市更新 非连续性 空间活力 规划推演
下载PDF
基于法案的美国国家游径系统 被引量:20
2
作者 林盛兰 余青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85,共5页
游径(Trail)是美国户外游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指导下,美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解读,对其法案的产生发展过程、法案内容框架,以及法案重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 游径(Trail)是美国户外游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指导下,美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国家游径系统。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解读,对其法案的产生发展过程、法案内容框架,以及法案重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借鉴其经验,对中国游径系统的建设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径 美国国家游径系统 国家游径系统法案
下载PDF
游径感知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逸珊 杨鸿辉 +1 位作者 陈铮衍 丁铮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70-382,共13页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 基于游径感知视角,以泉州市梧林传统古村落为例,通过灰色统计分析法对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初步排除,结合图像语义分割技术将景观要素定量分析,构建美景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天空开阔度、土壤裸露度、传统乡村建筑占比、乡村传统建筑色彩占比、村落景观道路占比、绿视率、铺装占比这7个景观要素与梧林传统古村落景观美景度显著相关;美景度模型结果显示具有高贡献率的3个主要因子依次是天空开阔度(0.387)、土壤裸露度(0.235)、传统乡村建筑占比(0.233);高美景度评价场景特征要素占比为天空开阔度26%~50%、土壤裸露度2%~5%、传统乡村建筑10%~30%;低美景度评价场景最突出特征为植被种类单一、道路设施风格与周围景观不协调、空间尺度感过大的景观空间;梧林传统古村落文旅空间景观质量存在空间分异性,主要受到空间要素、自然要素、建筑要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空间 游径感知视角 景观质量评价 图像语义分割 美景度评价法 梧林传统古村落
下载PDF
英国国家游径系统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经龙 周金陵 李晓洁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游径建设的国家,也是国家游径系统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分析英国国家游径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进而研究英国国家游径系统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标准,可为我国游径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目前,我国...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游径建设的国家,也是国家游径系统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分析英国国家游径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构成,进而研究英国国家游径系统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标准,可为我国游径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目前,我国的游径系统建设尚未开始,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英国游径系统建设的经验,充分认识游径建设的重要性,力求使游径类型多样化,还要强化游径管理的规范性,并确保游径运营的持续性,从而构建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游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国家游径系统 发展历程 游憩活动 游径管理 游径类型
下载PDF
联景成径:一种风景游径的本土营造理念
5
作者 李琢 李小龙 +1 位作者 蒋苑 张曼希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联景成径”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葆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风景创造要与人的“游观”体验实感紧密融合,注重依托和塑造特色游径,整合景群、串景成链,使人们在往来行走中、登山临水间,能够有主线、有节奏、连续性... 1.何谓“联景成径”中国本土风景营造素来葆有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强调风景创造要与人的“游观”体验实感紧密融合,注重依托和塑造特色游径,整合景群、串景成链,使人们在往来行走中、登山临水间,能够有主线、有节奏、连续性地体验一地风景特色,建立对风景格局的整体意象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意识 塑造特色 游径 人文关怀 连续性 风景
下载PDF
美国风景游径系统建设研究及其对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何疏悦 赵新宇 程敏 《园林》 2022年第2期69-76,共8页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确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迈入新格局,而国民户外游憩体验需求的日益提升对自然资源整合的保护形式给予新的挑战。基于美国成熟的国家游径建设经验,研究对其框架体系下风景游径的设立起源、规划要素、服务功能、...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确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迈入新格局,而国民户外游憩体验需求的日益提升对自然资源整合的保护形式给予新的挑战。基于美国成熟的国家游径建设经验,研究对其框架体系下风景游径的设立起源、规划要素、服务功能、生态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中国部分道路系统现状,从原则、规划、管理、运营4个方面提出未来国内风景游径总体规划策略,即最小干预下的最大化户外游憩体验选择、统一建设标准下的分段规划、分层协作的"合作"统筹管理及自然平衡的有限开发。将其串联国内现有核心自然风景资源区域,提供规划整合自然资源渠道,以此促进风景游径系统的引入及本土化可持续建设发展,构建满足于全国范围内的风景游径大型线性空间的户外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体系 国家游径 国家风景游径 游径管理
下载PDF
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的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方法
7
作者 夏雯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在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提取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动态适宜性等3大目标,以南昌老城区为例,层层递进,探讨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的方法。在凸显游径本体空间价值的目标下,运用史地学手段强化显性本体价值和挖掘隐性本体价值,梳理价值性... 在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提取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动态适宜性等3大目标,以南昌老城区为例,层层递进,探讨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的方法。在凸显游径本体空间价值的目标下,运用史地学手段强化显性本体价值和挖掘隐性本体价值,梳理价值性线性空间载体,通过历史溯源绘制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在强化周边簇群整体关联价值的目标下,依托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关联周边的历史人文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商旅要素,构建人文自然资源簇群,强化以游径为骨架的点、线、面整体价值的提升;在提升游径动态适宜价值的目标下,构建导览系统、布置街道家具和设置服务驿站,以提高游径的文旅体验性和步行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游径 老城区 城市遗产足迹 空间价值性 整体关联性 动态适应性 南昌
下载PDF
美国国家历史游径管理和规划评述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雁 吕笑 薛晓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0-44,共5页
美国国家历史游径指尽可能沿袭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原初道路或路线而延伸的游憩通道,具有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为大众提供休闲游憩空间等作用和意义。梳理了美国历史游径的发展历程,辨别了历史游径、风景道、绿道、遗产廊道和文化路线的... 美国国家历史游径指尽可能沿袭具有国家历史意义的原初道路或路线而延伸的游憩通道,具有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为大众提供休闲游憩空间等作用和意义。梳理了美国历史游径的发展历程,辨别了历史游径、风景道、绿道、遗产廊道和文化路线的相关线性空间概念,基于《美国国家游径系统法案》分析了国家历史游径的管理、认证、可行性研究和登录标准,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其规划内容和规划特点,以期为中国线性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国家游径系统 历史游径 规划 线性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河源地区历史文化游径服务系统设计
9
作者 宋洁 翟橙 鄢莉 《湖南包装》 2024年第6期146-149,177,共5页
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索河源地区历史文化游径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通过访谈分析历史文化游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互动机制,结合价值共创理论设计个性化定制旅游模块、塑造主题游线,提升用户体验感,从而达到服务价值共创。构建“文化+娱... 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探索河源地区历史文化游径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通过访谈分析历史文化游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互动机制,结合价值共创理论设计个性化定制旅游模块、塑造主题游线,提升用户体验感,从而达到服务价值共创。构建“文化+娱乐+系统”的服务模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价值共创的服务系统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体验感以及感知价值,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相对均匀,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并且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了历史文化游径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游径 服务系统 用户体验
下载PDF
基于游客体验的红色文化传播策略--以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所开发的红色河洛主题游径为例
10
作者 栾少鹏 《炎黄地理》 2024年第9期167-170,共4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通过丰富的游客体验活动,提高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通过丰富的游客体验活动,提高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发的红色河洛主题游径的实地考察,分析游客在各个红色遗址点的体验,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和故事讲述,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制作沙盘模型、现场访谈、故事讲述、祭扫仪式等方式,可以显著增强游客的历史认知和情感共鸣。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教育效果,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体验 体验活动 红色旅游 参与感 河洛 中国革命历史 现场访谈 游径
下载PDF
肇庆市宋隆名村(镇)历史文化体验游径
11
作者 唐怡誉 刘春杨 张亚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9期145-148,共4页
历史文化游径通过其主题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线性特征,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串联,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线路,丰富游客的文化感受。肇庆市宋隆名村(镇)历史文化体验游径的建设可以“以径兴村,以径兴肇”为思路,通过构建文化主题性叙... 历史文化游径通过其主题性、整体性、动态性和线性特征,将分散的文化遗产资源有效串联,形成独特的文化体验线路,丰富游客的文化感受。肇庆市宋隆名村(镇)历史文化体验游径的建设可以“以径兴村,以径兴肇”为思路,通过构建文化主题性叙事体系,形成区域文化的整体认知,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构建互补的经济链条,将旅游与农业、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和提升旅游舒适度,将文化游径打造为整体性的体验空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游径 乡村旅游 乡村发展 肇庆市
下载PDF
美国州立游径的分级与分类——以明尼苏达州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婧雅 魏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游径作为居民户外游憩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重要性在我国近些年的景观设计及景区规划中日渐显现,并逐渐成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居民户外游憩需求日益高涨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游径系统规划与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地理特征、规划目标和... 游径作为居民户外游憩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重要性在我国近些年的景观设计及景区规划中日渐显现,并逐渐成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居民户外游憩需求日益高涨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游径系统规划与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地理特征、规划目标和游人需求等不同条件,确定分类与分级。研读美国明尼苏达州立游径系统的分类与分级的方法与模式,总结其分类与分级标准及相应规划建设要求,旨在为我国省域游径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游径 美国州立游径系统 分级 分类
下载PDF
美国国家风景游径规划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宇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5,共7页
美国是国家游径体系的发源地,特别是其国家风景游径的规划一直都是许多国家关注和效仿的对象。1968年《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颁布奠定了美国风景游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的基础,由此给步行道路的规划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文章以美国... 美国是国家游径体系的发源地,特别是其国家风景游径的规划一直都是许多国家关注和效仿的对象。1968年《国家游径系统法案》的颁布奠定了美国风景游径规划作为法定规划的基础,由此给步行道路的规划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文章以美国北部国家风景游径规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个层面规划文件的研究,总结了其是时间跨度长的持续型规划、作为开发管理依据的引导型规划、凸显空间特征的综合型规划及专人领导的责任型规划,并探讨了对中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风景游径 游径规划 可行性研究 综合规划 美国
下载PDF
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经龙 詹染 王亚茹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5年第2期59-64,19,共7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游径建设的国家,也是国家游径系统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文章回顾了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发展的历程和《国家游径系统法案》出台的始末,描述了美国国家游径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国家游径系统的主管机构、管理组织以及资...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游径建设的国家,也是国家游径系统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文章回顾了美国国家游径系统发展的历程和《国家游径系统法案》出台的始末,描述了美国国家游径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国家游径系统的主管机构、管理组织以及资金来源,并从游径建设的重要性、游径类型的多样性、游径管理的规范性和游径运营的持续性四个方面对我国游径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游径系统 游径建设
下载PDF
国内外游径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亮亮 贾云龙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
交通道路体系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游径系统的分类、功能和作用、管理机制以及规划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借鉴国外游径系统发展经验,建立我国特色的游径体系,更好地为我国旅游事业服务。
关键词 游径 游径系统 法案 规划设计
下载PDF
美国铁路游径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16
作者 李经龙 王亚茹 詹染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
美国是世界上铁路游径建设最为成熟的国家,也是铁路游径系统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回顾了美国铁路游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铁路游径的基本类型,分析了铁路游径的管理机构和创新举措,并从游径建设的必要性、游径管理的规范性和游径运营... 美国是世界上铁路游径建设最为成熟的国家,也是铁路游径系统发展最为完善的国家。回顾了美国铁路游径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美国铁路游径的基本类型,分析了铁路游径的管理机构和创新举措,并从游径建设的必要性、游径管理的规范性和游径运营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我国铁路游径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铁路游径 发展历程 管理经验 游径建设
下载PDF
美国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江 杜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以展现和保护自然风景资源为目标连接全州动植物栖息地,并提供以远足为主的游憩活动,率先在全美设立了保护野生动物安全迁徙的生态廊道。在田野踏查和参与游径维护的体验基础上分析了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的选线方... 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以展现和保护自然风景资源为目标连接全州动植物栖息地,并提供以远足为主的游憩活动,率先在全美设立了保护野生动物安全迁徙的生态廊道。在田野踏查和参与游径维护的体验基础上分析了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的选线方法、规划重点和维护管理,发现该游径的设立营造了城镇地区与原始自然地的缓冲带,实现了生态走廊构建、水环境治理、科普教育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多功能,并为佛罗里达州每年带来了高额的旅游经济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保护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美国国家风景游径 佛罗里达国家风景游径 规划 维护
下载PDF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物群落、土壤、游径侵蚀对践踏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洪桥 吴正方 +1 位作者 孟祥君 杜海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115,146,共6页
长白山苔原带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践踏干扰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以长白山西坡核心景区的苔原带为对象,采取野外样方调查法和实验室分析法,探讨苔原带游径的植物群落、土壤、游径侵蚀等对践踏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苔原带游径植物个体数量... 长白山苔原带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践踏干扰具有极强的敏感性。以长白山西坡核心景区的苔原带为对象,采取野外样方调查法和实验室分析法,探讨苔原带游径的植物群落、土壤、游径侵蚀等对践踏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苔原带游径植物个体数量和种类随践踏干扰程度的加重而减少,其减少程度要大于草原、森林等植被;践踏干扰造成群落多样性减少,均匀度下降,而物种优势度则不同于其他群落,规律性不明显。中重度践踏干扰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剧烈变化,密度变大,孔隙度变小,紧实度增强。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降低,而有效磷、有效钾和pH值升高,且重度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大。践踏加重了土壤的侵蚀,使游径变宽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西坡 苔原带 游径 践踏干扰
下载PDF
城市郊野公园中游径系统规划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东旭 王宏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194-198,208,共6页
游径系统作为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游憩、健身等活动的重要设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郊野公园游径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游径系统的法规规范、规划设计、管理模式以及建设经验等进行了归纳,对... 游径系统作为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游憩、健身等活动的重要设施。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郊野公园游径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游径系统的法规规范、规划设计、管理模式以及建设经验等进行了归纳,对游径系统的类形划分、结构类型、等级类型、活动类型以及标识系统、路面铺装、景观设计等规划要素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与设计 游径系统 郊野公园
下载PDF
游径视角下国家公园的空间表征——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疏悦 程敏 +2 位作者 石依卉 晏绮宁 汪瑞霞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9,共7页
国家代表性语境下,将国家公园建构成为文化语境中的一类国家意象符号,能够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及国家认同感。游径空间作为全民公益性背景下公众接触国家公园的主要渠道,具备承载传递自然保护意识及文化审美感知的天然属性... 国家代表性语境下,将国家公园建构成为文化语境中的一类国家意象符号,能够有效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及国家认同感。游径空间作为全民公益性背景下公众接触国家公园的主要渠道,具备承载传递自然保护意识及文化审美感知的天然属性。借助人文地理学研究视角下的空间表征理论,对美国国家公园的案例进行梳理解析后发现,统一规范的游径标识及解说系统和基于特定地理风貌的游憩实践,能够交互促进不同社会群体达成国家公园自然审美及文化意象的广泛共识。根据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同时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解说系统机制的经验和教训,从国家规范制度、空间规划设计及综合管理教育3个方面总结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实施路径。对于探讨国家公园生态游憩,以及将生态保护理念赋予国家文化意义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标识与解说系统 游径 文化意象 空间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