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江滨公园植物景观游憩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虞佳丽 蔡建国 +3 位作者 朱文君 魏云龙 韦孟琪 王雨欣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7-150,155,共5页
针对城市江滨公园的游憩功能,以义乌江滨公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游憩度进行评价研究。在对公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1个具代表性的样地作为评价对象,包括乔草类型、乔灌类型、乔灌草类型、灌草类型4类植物景观,挑选22张样地照片作为评... 针对城市江滨公园的游憩功能,以义乌江滨公园为例,对其植物景观游憩度进行评价研究。在对公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1个具代表性的样地作为评价对象,包括乔草类型、乔灌类型、乔灌草类型、灌草类型4类植物景观,挑选22张样地照片作为评价媒介,构建评价体系及标准,利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实现江滨公园植物景观游憩度的评价。结果表明:江滨公园植物群落游憩度值最高的为1.9105,最低的为0.6304。各评价因子中,活动类型多样性、空间可停留性、空间可达性对义乌江滨公园植物景观的游憩度影响较大,是今后在营造游憩型植物景观时需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度评价 植物景观 PPC模型 义乌江滨公园
下载PDF
上海城市综合性公园运动专用场地游憩度评价体系构建——以康健园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应和彬 王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6-62,共7页
游憩度是衡量城市综合性公园运动场地设计与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为原则,确定13个公园的18个运动专用场地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综合性公园已开展的运动项目多样化程度较低... 游憩度是衡量城市综合性公园运动场地设计与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为原则,确定13个公园的18个运动专用场地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综合性公园已开展的运动项目多样化程度较低,运动专用场地的游憩度不高。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从空间场地、配套设施和环境景观三个维度甄选13个指标构建游憩度评价体系,运用于康健园运动专用场地游憩度评价,得出运动专用场地游憩度应注重安全性和运动场地"公园化"的结论。本研究对同类和类似场地的规划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公园 游憩度 运动专用场地 景观评价 康健园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青岛市嘉定山公园游憩度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森 杜雨欣 +2 位作者 方竣禾 覃靖泽 江汶澄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1期233-235,共3页
文章以青岛市嘉定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游憩功能评价。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研,从空间环境、道路交通等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园的游憩功能是否可以满足游人的游憩需求。共构建四个准则层、16个评价因子组成... 文章以青岛市嘉定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游憩功能评价。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调研,从空间环境、道路交通等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园的游憩功能是否可以满足游人的游憩需求。共构建四个准则层、16个评价因子组成的评价体系,进行权重判定、数据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嘉定山公园综合得分55分,评价结果为“良”,除活动环境为“中”外,其余均为良好及以上,说明嘉定山公园的游憩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游人需求,但是还有一些不足,最后通过结果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作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游憩度 评价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马鞍山森林公园游憩度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方雅淳 陈鹤立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47-50,共4页
以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通过查阅文献法和德尔菲法,从道路交通、空间环境、植物景观和基础设施出发,通过yaahp10.1软件对指标层内1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游憩度评价。研究表明:目前马鞍山森林公园的... 以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为例,通过查阅文献法和德尔菲法,从道路交通、空间环境、植物景观和基础设施出发,通过yaahp10.1软件对指标层内1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游憩度评价。研究表明:目前马鞍山森林公园的游憩度处于良好水平,空间环境、植物景观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较好,而道路交通方面还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森林公园 游憩度 评价体系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游客视角的湿地景区游憩冲击:维度及其影响——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梁明珠 刘志宏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51,共10页
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游憩冲击的维度及其影响。首先,理论探讨了湿地景区的游憩冲击影响游憩品质,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逻辑关系;其次,探索并验证了游憩冲击的结构和维度;最后,采用结构... 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游憩冲击的维度及其影响。首先,理论探讨了湿地景区的游憩冲击影响游憩品质,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逻辑关系;其次,探索并验证了游憩冲击的结构和维度;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游憩冲击以游憩品质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游憩冲击属于二阶因子结构,包含有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和设施管理冲击3个维度;(2)生态环境冲击和设施管理冲击负向影响游憩体验,设施管理冲击和游客冲突负向影响总体满意度;(3)游憩体验是提高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游憩体验正向影响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并通过总体满意度间接影响忠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维 体验 总体满意 忠诚 湿地景观
下载PDF
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与优化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蔷强 李志刚 +1 位作者 阚丽艳 车生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2-40,共9页
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市林荫道道路空间适宜度、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历史文化价值、游憩设施完善度和环境舒适度6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10条上海典型的城市林荫道... 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城市林荫道道路空间适宜度、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历史文化价值、游憩设施完善度和环境舒适度6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10条上海典型的城市林荫道通过该评价体系进行游憩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是道路空间适宜度,其次是景观风貌适宜度、行道树特征适宜度、环境舒适度,历史文化价值和游憩设施完善度对游憩适宜度的影响较小。衡山路和复兴中路综合评价得分最高(87.377、83.867),襄阳南路和乌鲁木齐南路综合评价得分最低(62.908、67.797)。通过评价结果,找出影响上海城市林荫道游憩适宜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为林荫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荫道 适宜 评价体系 优化对策
下载PDF
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诗雨 王云 +2 位作者 汤晓敏 王玲 陈丹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4,共6页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 为进一步促进上海环城绿带功能的多元化拓展,探讨在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内开发游憩功能的适宜性,从群落外貌、景观结构、空间特征及游憩情况等方面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40个游憩型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基于空间适游度、环境安全性、生态承载力和可视景观美感度4个层面,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植物群落游憩适宜度评价体系,对40个样方的游憩适宜度进行分级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对上海环城绿带百米林带后续的改造建设提供依据,并对同类环城绿带游憩功能的拓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上海环城绿带 植物群落 层次分析法 适宜评价
下载PDF
森林徒步中环境负责任行为的生成机制——基于“具身-嵌入”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燕 林开淼 元晓春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76,共18页
如何激发森林徒步者的环境负责任行为已成为自然保护地管理研究的新焦点。文章基于“具身-嵌入”扩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提出由游憩者-环境契合度、心流体验、自然共情和环境负责任行为4个变量构成的概念模型,并利用武夷山国家公... 如何激发森林徒步者的环境负责任行为已成为自然保护地管理研究的新焦点。文章基于“具身-嵌入”扩展了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提出由游憩者-环境契合度、心流体验、自然共情和环境负责任行为4个变量构成的概念模型,并利用武夷山国家公园森林徒步活动现场收集的341份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徒步者环境负责任行为生成的认知-情感驱动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森林徒步情境下徒步者心流体验表现出专注的身体参与、忘我与情景融合、感知控制和适应能力、沉浸乐趣刺激和收获、感知时间变化与扭曲等五个方面的具身体验特征;自然共情表现出内在化自然的体验、情感的投射与共鸣、生态自我意识和同理心的扩张四个方面的具身模拟特征。(2)森林徒步中游憩者-环境契合度显著正向影响了心流体验和自然共情,同时也促进了对环境负责任行为的生成。然而,心流体验并不能直接促进环境负责任行为,而是通过强化自然共情进一步激发环境负责任行为,其路径系数为0.55。具有高度的游憩者-环境契合度和自然共情的徒步者更倾向于实施环境负责任行为,其路径系数为0.21。进一步发现,心流体验和自然共情二者在游憩者-环境契合度与环境负责任行为之间形成了链式中介效应,其路径系数为0.22。文章从“具身认知-具身情感-具身模拟”视角拓展了森林徒步者的环境负责任行为生成路径,为国家公园徒步者的环境行为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者−环境契合 环境负责任行为 森林徒步 国家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