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列延游牧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5
1
作者 波.少布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2-76,共5页
古列延古列延,是古代蒙古人的一种游牧方式。古列延一词,有两种解释。一叫'圈子',二叫'营',实际上二者类同,都是一个意思。《蒙古秘史》与《史集》两部典籍,都把古列延释为'圈子'或'营',即环形之意,也... 古列延古列延,是古代蒙古人的一种游牧方式。古列延一词,有两种解释。一叫'圈子',二叫'营',实际上二者类同,都是一个意思。《蒙古秘史》与《史集》两部典籍,都把古列延释为'圈子'或'营',即环形之意,也就是一个游牧氏族或部落从此地迁徙到彼地驻营时,把居住的蒙古包与愰车安紥成环形。氏族或部落酋长的毡帐,座落在这个圈子的中心,然后从这个中心依次向四方延着环形一层一层地展开,这种驻牧形式就叫古列延,这是在草原上形成的一个圆形驻营。波斯史学家拉施特说:'许多帐幕在原野上围成一个圈子,驻扎下来,他们就被称为一个古列延。'①古列延一词,由古代一直延传至现代,只是由于过去汉译不准确,语音稍有变异,但其含义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蒙古书面语中把古列延读为乎列耶.当代汉语译为'库伦'。古代蒙古语中的 g,K 两个语音,与当代 x 音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蒙古人 古列延 游牧方式 演变
下载PDF
论人民公社时期边疆地区蒙古族的游牧方式——以新巴尔虎右旗巴尔虎蒙古族为个案
2
作者 塔米尔 《中国边疆学》 2020年第1期40-48,共9页
游牧生产,是巴尔虎蒙古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计方式,他们在不同阶段的游牧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游牧方式却有着各自的时代特征。人民公社时期的游牧方式,是以牲畜的集体所有为基础,通过"努图格沁"制度以及合作组织规定的制度,根... 游牧生产,是巴尔虎蒙古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计方式,他们在不同阶段的游牧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游牧方式却有着各自的时代特征。人民公社时期的游牧方式,是以牲畜的集体所有为基础,通过"努图格沁"制度以及合作组织规定的制度,根据每个季度的水草分布状况制定四季营地和游牧线路,安排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成员进行游牧生产,是将传统游牧方式制度化而成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边疆地区 蒙古族 “努图格沁” 游牧方式
下载PDF
历史时期草原民族游牧方式初探 被引量:27
3
作者 韩茂莉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103,共12页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 ,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 ,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内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 ,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 ,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 ,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内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 ,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族 游牧方式 欧亚大陆 中国 匈奴 季节牧场 契丹人 捺钵制度 游牧路线 营盘 放牧 畜群 蒙古人
原文传递
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建革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6,共12页
本文以 2 0世纪 30年代的日文调查资料为主 ,对呼伦贝尔草原冬营地时期的人、畜和草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首先 ,当时的营地选择以草原合理利用为基础 ,兼顾人畜的生活条件。其次 ,游牧民在冬营地的移动有不同的层次 ,有从夏营地到冬营... 本文以 2 0世纪 30年代的日文调查资料为主 ,对呼伦贝尔草原冬营地时期的人、畜和草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首先 ,当时的营地选择以草原合理利用为基础 ,兼顾人畜的生活条件。其次 ,游牧民在冬营地的移动有不同的层次 ,有从夏营地到冬营地的大移动 ,也有在冬营地内的小移动 ,另外 ,为适应草原生态 ,冬营期实行分类放牧。为了抵御雪灾 ,一些游牧民开始受俄国人的影响 ,利用干草 ,甚至有的人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半游牧。不断移营不是过去游牧民天然之喜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盟草原 草原生态 游牧方式 民族文化 冬营地
原文传递
论游牧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属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明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5,共5页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 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草原畜牧业则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轮牧制———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草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生产方式 中性生产力 轮牧制 生态观
下载PDF
游牧生产方式与草畜利用关系初探——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近年来,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资源利用的讨论和研究中,关于游牧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哪种生产方式更能促进草畜合理利用的争论成为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作为中国11片重点草原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考察对象,通过... 近年来,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地资源利用的讨论和研究中,关于游牧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哪种生产方式更能促进草畜合理利用的争论成为一个焦点。本文选取作为中国11片重点草原牧区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该盟解放以前游牧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特点的回顾、分析,得出在传统游牧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中的各个阶段对草畜利用的效率有所不同,应该辩证看待游牧生产方式,保留其合理内核,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有利借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游牧生产方式 畜牧业发展 草地资源利用
下载PDF
河以西的游牧方式(组章)
7
作者 才登 《散文诗世界》 2012年第Z1期82-83,共2页
转场托勒南山的牧草泛青的时候,最不安分的要数那些野性的牦牛。一个冬天的圈养,使它们看起来焦躁不安,原本黑亮的皮毛粘上了枯草和粪便,而眼睛里傲慢、野性的光泽却一点也没有改变。的确到了转场的时候了。天边沉闷的雷声和消融的溪流... 转场托勒南山的牧草泛青的时候,最不安分的要数那些野性的牦牛。一个冬天的圈养,使它们看起来焦躁不安,原本黑亮的皮毛粘上了枯草和粪便,而眼睛里傲慢、野性的光泽却一点也没有改变。的确到了转场的时候了。天边沉闷的雷声和消融的溪流都在暗示着这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转场 焦躁不安 游牧方式 牦牛 南山 牧草 天边 眼睛 圈养
原文传递
现代化背景下不同草原牧区游牧生产方式的时代特征与生态价值——基于对我国西部牧业省区的调查
8
作者 其其格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第3期30-32,共3页
“双权一制”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牧区基本向定居(半定居)方式转变,传统游牧生产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在传统畜牧业向绿色、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平衡天然草原的生产生态双重功能是牧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深... “双权一制”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大多数草原牧区基本向定居(半定居)方式转变,传统游牧生产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在传统畜牧业向绿色、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平衡天然草原的生产生态双重功能是牧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深入研究我国不同草原牧区保留至今的游牧生产方式的时代特征、生态效果和社会效益,对生态脆弱的西部牧区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传统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牧区 游牧方式 时代特征 生态价值
下载PDF
游而牧之: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哲学智慧 被引量:5
9
作者 崔思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4,共6页
游而牧之生产方式(以下均简称"游牧生产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典生产方式。遵循自然是游牧生产方式的前提基础,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对草原地区气候变化与草原生物生存特... 游而牧之生产方式(以下均简称"游牧生产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经典生产方式。遵循自然是游牧生产方式的前提基础,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对草原地区气候变化与草原生物生存特性规律的认识与适时抉择,灾害应对与草原生态整体和谐的全面系统获悉与把握,植被脆弱与生态恢复重建危机化解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合理发挥人的能动功能是游牧生产方式的动力源泉,游牧生产方式既有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节律基础上的"逐水草而居",又有合理把握自然承载能力基础上的狩猎与人口控制。顺势而为是游牧生产方式的终极趣旨,相比于农耕民族对自然原貌的改造性利用,游牧生产方式更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有序维持了历史时期草原生态平衡,也是游牧生产方式的最高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规律 生态生存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哲学智慧
下载PDF
从生态环境史看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平衡向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思朋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运用文献考证分析和历史回溯方法,从生态环境史维度对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的经典生产方式进行学理论证,指出游牧民族通过历史传统、法律和习俗等制度化保持游牧生产方式的有序运行,这种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有... 运用文献考证分析和历史回溯方法,从生态环境史维度对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适应自然的经典生产方式进行学理论证,指出游牧民族通过历史传统、法律和习俗等制度化保持游牧生产方式的有序运行,这种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适度开发有效维持自身生存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游牧生产方式构建起人与草原和谐生态空间格局,使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得以有效维护,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平衡向度在当代严峻生态危机情景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史 游牧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向度
下载PDF
关于迁移游牧生产方式及其饮食结构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小长谷有纪 祁惠君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14,共7页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文化,蒙古游牧民根据蒙古高原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适合迁移游牧生产方式的分食习惯类型。本文对迁移游牧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进而探讨了作为食物之源——马、牛、羊和骆驼的不同功能,举例阐...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作为一种文化,蒙古游牧民根据蒙古高原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适合迁移游牧生产方式的分食习惯类型。本文对迁移游牧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进而探讨了作为食物之源——马、牛、羊和骆驼的不同功能,举例阐述了迁移游牧生产方式的特点、进餐类型及其饮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游牧 游牧生产方式 饮食结构
下载PDF
以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北方草原游牧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价值分析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思朋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1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当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既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基本理念,也要充分发掘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游牧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当代民族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既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基本理念,也要充分发掘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游牧生产方式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北方草原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以今日之视角考量,游牧生产方式有效维护了游牧民族自身生存发展与草原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其生态价值与生态经验值得今日内蒙古地区乃至我国环境问题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借鉴。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价值在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值得深入发掘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游牧民族 游牧生产方式 生态维度 生态经验
下载PDF
藏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藏区的草原和生产文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汪玺 师尚礼 张德罡 《草原与草坪》 CAS 2011年第3期1-4,14,共5页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然地域单元,由于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而被称之为"地球第三极"。它是南亚、东南亚众水发源地,哺育了中华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至当代,它仍然对中华民族乃至南亚、东南亚人民的生存...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然地域单元,由于地势高耸、气候寒冷而被称之为"地球第三极"。它是南亚、东南亚众水发源地,哺育了中华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至当代,它仍然对中华民族乃至南亚、东南亚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草原分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高寒灌丛等。在各类草地类型中,以高寒草原与草甸草地面积为最大。草原呈现东湿西干由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的地带性更替。在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东北部边缘地带分布有小面积的森林。藏区牧民畜牧活动的特点按自然变化而行的行为"逐水草而居"。循自然规律所动,是一种较典型的既饲养家畜又保护草原的方式。藏族牧民饲养家畜的数量仅维持在满足其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内,不靠养畜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积累更多财富。在控制家畜数量上采用"放生"、"淘汰瘦弱体保护整体"和"维持最低需求"3大类型。在畜种结构的控制方面,将绵羊与牦牛的比例保持在1∶1~3∶1,大部分为1.5∶1.0。这种选择,乃是对高寒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因而,藏族牧民可看成是"牦牛背上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族 分布地特征 游牧方式
下载PDF
从传统游牧走向定居游牧——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定居游牧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艾丽曼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0年第6期46-48,共3页
蒙古族早期的游牧方式是"天牧",即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随季节流动。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一年中要根据气候变化对放牧地进行季节性的更换,以轮牧方式保护草场的持续利用。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时期,青海牧区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 蒙古族早期的游牧方式是"天牧",即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随季节流动。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一年中要根据气候变化对放牧地进行季节性的更换,以轮牧方式保护草场的持续利用。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化时期,青海牧区实行集体所有制经济体制,1984年以后随着草山承包制度的实行开始定居游牧,延续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游牧方式被彻底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自治县 游牧方式 定居 传统 青海省 调查 河南 草场资源
下载PDF
抉择,在移民与游牧之间
15
作者 韩凌 《科技与企业》 2005年第11期17-18,共2页
一座城市的发展之路有很多条,但发展之本却只有一个。找准发展之根本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正蓝旗的发展之本在于牧民,而不是其他。
关键词 正蓝旗 畜牧业 游牧方式 政府规划 经济战略 生态治理
下载PDF
西辽契丹人生活方式考辨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丛江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0-86,共7页
关键词 契丹人 西辽 契丹族 游牧生活方式 耶律大石 汉文化 七河地区 耶律楚材 西江 政治生活
下载PDF
蒙古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原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巴音吉日嘎拉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蒙古国人在数千年以游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法抗拒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具有走捷径、简化和简单化、走极端、协作与坐享其成、不甘落后、赶时髦、不积累、碰运气等基本表现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是蒙古国国情不可... 蒙古国人在数千年以游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法抗拒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具有走捷径、简化和简单化、走极端、协作与坐享其成、不甘落后、赶时髦、不积累、碰运气等基本表现特征。这种思维方式是蒙古国国情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要想完善市场经济就要注意克服游牧思维方式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一面,扬长避短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得以发展,才能与国际经济接轨,否则还要走许多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蒙古国 国情 市场经济 游牧生产方式 先进生产方式
下载PDF
新疆游牧民定居
18
《地理教学》 2001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牧业经济 农业 游牧方式
下载PDF
初探哈萨克族生计方式与传统服饰间的密切关系
19
作者 田紫琦 《城市地理》 2016年第1X期252-253,共2页
哈萨克族世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具有'游牧文化'的独特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分子无不浸润至哈萨克人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在阐述哈萨克族的形成的同时,也透过其特有的传统服饰文化一瞥哈萨克族的游牧方式。
关键词 乌孙 哈萨克族 游牧方式 哈萨克族传统服饰
下载PDF
大尺寸预制板吊点最优布设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伟光 李浩 +1 位作者 郭志鑫 马昕煦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S1期1649-1652,共4页
选择合理的吊点布设方式是大尺寸整间预制板在游牧式生产、吊装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一种吊点设置于桁架筋的8点吊装方式,运用等代梁模型理论,分析得到吊点的最优布设方案;考虑到吊点受桁架筋位置的限制而与理论位置存在偏差,对该偏... 选择合理的吊点布设方式是大尺寸整间预制板在游牧式生产、吊装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采用一种吊点设置于桁架筋的8点吊装方式,运用等代梁模型理论,分析得到吊点的最优布设方案;考虑到吊点受桁架筋位置的限制而与理论位置存在偏差,对该偏差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获得了相应验算方法;对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大尺寸整间预制板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预制板 游牧式建造方式 等代梁模型 吊点布设 脱模验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