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
1
作者 张瑾 陈艳红 +2 位作者 刘成伟 熊俞朗 何璇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6期472-475,526,共5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发心室游离壁破裂(FW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STEMI并发FWR患者177例,将是否在胸痛中心模式下就诊分为胸痛中心组(89例)和非胸痛中心组(8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发心室游离壁破裂(FWR)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STEMI并发FWR患者177例,将是否在胸痛中心模式下就诊分为胸痛中心组(89例)和非胸痛中心组(8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指标及治疗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FWR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胸痛中心组比较,胸痛中心组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更长,时间≤3 d的FWR发生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更高及下壁心肌梗死例数更多;而FWR平均天数较短,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比例更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2FMC时间长(OR=1.018,P=0.023)和hs-CRP水平高(OR=1.198,P=0.011)是发生早期FWR(≤3 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痛中心模式下患者血运重建比例虽有升高,但心脏破裂(CR)时间提前,这可能与S2FMC时间延长及hs-CRP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室游离壁破裂 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佳 罗晓亮 +5 位作者 张峻 赵彤 袁建松 吴元 乔树宾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3-65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60天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 315例AMI患者,比较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一般临床...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特征及60天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7 315例AMI患者,比较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或游离壁破裂心脏修补术)及60天预后等情况。结果:共83例(1.13%)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包括游离壁破裂和室间隔穿孔),不同年份的发生率相似。其中33例(0.68%)发生游离壁破裂,50例(0.45%)发生室间隔穿孔。游离壁破裂的发生时间早于室间隔穿孔[(3.3±2.6)d vs(4.1±3.6)d,P=0.01]。仅2例(6.1%)游离壁破裂患者成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5例(50.0%)室间隔穿孔患者成功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游离壁破裂患者60天生存率明显低于室间隔穿孔患者(12.1%vs 48.0%,P=0.002)。结论:室间隔穿孔患者接受外科手术率更高,预后更好,对AMI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更应重视积极的内外科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游离壁破裂 室间隔穿孔 死亡率
下载PDF
超声显示心包积液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亚急性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曲红培 冯喆 +2 位作者 杨杨 王可 董平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13,共3页
左心室游离壁破裂(left ventricular wall rupture,LVW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7%~4.8%[1-2],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第二大死因,AMI患者尸检10%~25%可见L... 左心室游离壁破裂(left ventricular wall rupture,LVW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7%~4.8%[1-2],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第二大死因,AMI患者尸检10%~25%可见LVMR[3]。LVWR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亚急性LVWR发病较为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少数可存活数周甚或长期存活[4],及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诊断LVWR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为心脏超声造影,但往往因患者病情危重而无法实施,故对常规超声所见需给予足够重视。除节段性运动异常外,常规超声发现心包积液(pericardial effusion,PE)时,应进一步判断有无心脏破裂。本研究探讨常规超声发现PE对诊断AMI后亚急性LVWR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肌梗死 游离壁 心脏破裂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室游离壁多孔破裂抢救成功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振洋 王耿 +2 位作者 王辉山 陶登顺 韩雅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04-905,共2页
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于2015-07-08 21:50到我院胸痛中心就诊。无陈旧性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1mmHg=0.133kPa).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有;吸烟40年.每日2... 患者男性,62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于2015-07-08 21:50到我院胸痛中心就诊。无陈旧性心肌梗死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1mmHg=0.133kPa).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有;吸烟40年.每日20-30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游离壁 陈旧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史 抢救 破裂 多孔 心室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壁破裂的诊断与治疗三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明东 肖健勇 +6 位作者 朱延波 骆永娟 关欣 王连群 张擎 刘寅 孙根义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52-145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LVWR)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4月AMI后LVWR患者的临床特征、综合诊断以及成功治疗过程。结果入选患者3例。例1为AMI后心脏超声诊断心肌筛孔样破裂,因合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LVWR)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4月AMI后LVWR患者的临床特征、综合诊断以及成功治疗过程。结果入选患者3例。例1为AMI后心脏超声诊断心肌筛孔样破裂,因合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诊血运重建,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降低心室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以降低室壁张力,同时少用或停用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促进心室破裂局部血栓机化愈合。例2为再发AMI患者,血运重建后2 d超声诊断心脏破裂并形成血栓包裹,支架术后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查心脏CT进一步确定诊断。例3为AMI后4 d超声诊断LVWR并形成血栓包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择期冠脉造影后行外科手术修补破裂成功。结论有效的药物治疗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外科修补可以降低AMI后LVWR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心脏破裂 梗死后 心脏室 左室游离壁破裂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诱因的分析和护理干预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春雪 王兴萍 +1 位作者 李榕彬 钱赓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期45-46,6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心脏游离壁(简称心壁)破裂的诱发因素,为护士进行预见性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部队医院心内科监护室1993-2010年AMI病例资料4 545例,统计分析诱发心壁...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心脏游离壁(简称心壁)破裂的诱发因素,为护士进行预见性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某部队医院心内科监护室1993-2010年AMI病例资料4 545例,统计分析诱发心壁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病例共发生心壁破裂44例,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心率持续增快(45.45%)、血压不稳定(22.72%)、心绞痛和急性左心力衰竭(31.81%)、睡眠状态(22.72%)等。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壁破裂明显高于下壁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论心率持续增快是并发心壁破裂的主要诱因,而收缩压持续低于90 mmHg(1mmHg=0.133kPa)与收缩压持续高于140mmHg的患者并发心壁破裂的发生率相同;梗死后反复发作心绞痛和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均可诱发心壁破裂;高危人群即使处于睡眠状态也有发生心壁破裂的可能,故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游离壁破裂 诱因 护理
下载PDF
Swartz鞘支撑下行右侧游离壁旁道消融成功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夏阳 宗刚军 +2 位作者 陈景开 陈满清 吴刚勇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0期1712-1712,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反复胸闷、心慌7年,再发半月于2012年3月1日入院。症状发作呈突发突止,曾在我院门诊做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70mmHg。神志清楚...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6岁,因反复胸闷、心慌7年,再发半月于2012年3月1日入院。症状发作呈突发突止,曾在我院门诊做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70mmHg。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rtz鞘 右侧游离壁旁道消融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承义 何蕾 +2 位作者 刘成伟 鲁锦国 苏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确诊为STEMI患者(12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FWR的患者29例。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确诊为STEMI患者(12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FWR的患者29例。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组和未再灌注治疗组。结果 FWR总体发生率为2.3%,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28例(10.2%),发生FWR 6例(4.7%);接受PPCI患者623例(50.0%),发生FWR2例(0.3%);未再灌注治疗患者496例(39.8%),发生FWR 21例(4.2%)。FWR组与非FWR组间临床特点比较,高龄(70.2±9.09岁比63.2±11.23岁,P=0.042)、合并高血压病史(62.1%比33.0%,P=0.013)、糖尿病病史(55.2%比23.5%,P=0.022)、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58.6%比21.9%,P=0.012),既往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3%比18.4%,P=0.018)等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心功能(Killip≥Ⅱ)、静脉溶栓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0 mg/L与心肌梗死后发生FWR相关。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 mg/L是预测FW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室游离壁破裂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蔡娟 张俊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 wall rupture,FW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4221例,其中发生FWR...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发生左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 wall rupture,FW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4221例,其中发生FWR的患者81例(FWR组),按照1:5匹配原则,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且未发生室间隔穿孔)的患者405例作为非FWR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预后。结果(1)AMI患者中出现FWR的风险为1.9%。(2)与非FWR组相比,FWR组患者年龄偏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更差,接受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比例偏低,且所有患者均出现院内死亡。(3)91.4%的患者FWR发生在AMI起病1周之内,其中24 h内发生FWR 37例(45.7%)。(4)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1.055,95%CI:1.032~1.078,P<0.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HR=1.907,95%CI:1.211~3.002,P=0.005)和手术治疗(HR=0.126,95%CI:0.072~0.220,P<0.001)是AMI患者出现FW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AMI患者发生FWR的风险约为1.9%,而且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1周内,高龄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FWR,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FWR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心室游离壁破裂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老年患者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丹 张京京 +1 位作者 李淑清 徐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5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VCs)老年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35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PVC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起源点将其分为侧壁组(n=11)、前...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PVCs)老年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35例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PVC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起源点将其分为侧壁组(n=11)、前侧壁组(n=10)及后侧壁组(n=14)。比较三组术前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分析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点时钟点数与QS波或s(S)波深度、r(R)波高度的相关性。结果:35例患者均消融成功。aVF、Ⅱ、Ⅲ导联的r(R)波高度由后侧壁组、侧壁组、前侧壁组,逐渐增高,而s(S)波深度逐渐变浅(P<0.05)。aVL导联的R波高度由后侧壁组、侧壁组、前侧壁组逐渐下降(P<0.05)。前侧壁组aVR导联的QS波深度大于后侧壁组(P<0.05)。aVF、Ⅱ、Ⅲ导联的r(R)波高度与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点钟点数呈正相关,而与s(S)波深度、aVR导联的Q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三尖瓣环游离壁起源的PVCs老年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成功率高,心电图特征有规律可循,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可为消融靶点确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术 三尖瓣环 游离壁 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下载PDF
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的诊断与射频消融治疗体会
11
作者 程应樟 程晓曙 +6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延庆 饶芳 李菊香 胡建新 程开诚 苏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70-,共1页
目的 报道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方法  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发作时QRS波呈单一图形者 2例 ;图形基本一致 ,频率不同者 3例 ;出现两种不同图形者 3例 ,其中频率一致图形不同者 2例 ,频率和图形均不一致... 目的 报道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方法  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发作时QRS波呈单一图形者 2例 ;图形基本一致 ,频率不同者 3例 ;出现两种不同图形者 3例 ,其中频率一致图形不同者 2例 ,频率和图形均不一致者 1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① 8例患者均消融成功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15~ 36个月均无复发 ;②术中证实均存在左前游离壁及左后间隔双旁道 ,两旁道相距 >2cm。结论 对室上速发作时频率和图形不一致患者要考虑多旁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壁 旁道 射频消融治疗
下载PDF
经冠状静脉窦射频消融左侧游离壁心外膜旁道分析
12
作者 杨芳 吴永全 +3 位作者 贾三庆 梁金锐 黄捷英 刑云利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2期98-98,共1页
患者,冯某,男,40岁,因22年前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慌、胸闷,休息5—10min自行缓解,后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几年来,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发作频率达210余次/min,发作时血压降至90/60mmH... 患者,冯某,男,40岁,因22年前剧烈活动后,出现心慌、胸闷,休息5—10min自行缓解,后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近几年来,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发作频率达210余次/min,发作时血压降至90/60mmHg,伴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持续3—4h不能缓解。曾到多家医院诊治,用药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冠状静脉窦射频消融术 左侧游离壁心外膜旁道 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右心室游离壁心肌活检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刘远厚 高玉丽 +1 位作者 刘建英 熊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362-363,共2页
右心室游离壁心肌活检的临床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刘远厚,高玉丽,刘建英,熊英长期以来,国内外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一直遵循在室间隔(IVS)取材的原则,心室游离壁被视为取材禁区。为探索心肌活检时多部位... 右心室游离壁心肌活检的临床研究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刘远厚,高玉丽,刘建英,熊英长期以来,国内外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一直遵循在室间隔(IVS)取材的原则,心室游离壁被视为取材禁区。为探索心肌活检时多部位取材的可能性和临床价值,在取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活检 右心室 游离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右前游离壁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中Swartz鞘、小弯标测消融电极导管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王勇 李宪伦 +7 位作者 曾玉杰 刘晓飞 吴文静 高焱莎 彭文华 赵霞 赵桂茹 柯元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7-69,F0002,共4页
目的:评价Swartz鞘、小弯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在右前游离壁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5月至2004年12月共44例经心内电生理证实的右前房室旁路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2 ̄57岁(平均20.1±6.8)。显性旁路34例,... 目的:评价Swartz鞘、小弯标测消融电极导管在右前游离壁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中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5月至2004年12月共44例经心内电生理证实的右前房室旁路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2 ̄57岁(平均20.1±6.8)。显性旁路34例,隐匿旁路10例,8例院外射频消融失败,4例6个月内复发。心动过速史1 ̄20年。抗心律失常药物难以有效预防发作。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后,常规穿刺静脉和放置电极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在R0Swartz鞘管支持下,将小弯标测消融电极导管于右房上部塑型为倒“U”字形,使用旋转导管、适当增减导管弯度和推送导管三种力量,在三尖瓣环处移动标测确定消融靶点,以30 ̄50W的功率消融房室旁路。结果:44例患者有效消融靶点位于右前游离壁。所有患者消融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出现。平均手术时间61.3±22.6min,X光曝光时间22.4±8.6min。随访8个月~1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右前游离壁房室旁路射频消融中Swartz鞘支持下应用小弯标测消融电极导管能提高消融成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前游离壁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左室游离壁肌间黏液瘤并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15
作者 林晓燕 阮琴韵 +3 位作者 屈朝阳 林乌拉 陈济添 张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肌间黏液瘤 左室 游离壁 入院诊断 射频消融治疗 血管外科治疗 阵发性心悸
下载PDF
心脏游离壁破裂抢救成功1例
16
作者 王萍 王宇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2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心脏游离壁破裂 抢救成功 持续性胸闷 ST段抬高 高血压史 心电图示 V9导联 心脏超声 入院查体 avF TNT 运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游离壁破裂的临床特点
17
作者 姜庆军 陈治奎 +3 位作者 周军波 胡万英 葛世俊 周建庆 《心电与循环》 2014年第3期238-240,共3页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急诊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发生率有所下降[1]。心脏破裂,尤其是一旦发生心脏游离壁破裂,抢救手段十分有限,死亡率...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急诊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发生率有所下降[1]。心脏破裂,尤其是一旦发生心脏游离壁破裂,抢救手段十分有限,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尽早识别心脏破裂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和不合并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游离壁破裂 并发症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临床特点 心脏破裂 再灌注治疗 高危患者
下载PDF
右室游离壁旁路掩盖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1例
18
作者 张燕 苏玉文 杨曙光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9期690-690,共1页
关键词 右室游离壁旁路 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头颅外伤 预激综合征 病例
下载PDF
具有递减传导特性的左游离壁隐匿性旁路一例报告
19
作者 李萍 王乐信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利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预激综合征的关键是准确的旁路定位。左侧旁路首先应以冠状窦导管标测。左游离壁旁路逆传时在右室起搏或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冠状窦远端最早记录到A波。具有递减性传导特征的房室旁路多位于右后间隔,... 利用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预激综合征的关键是准确的旁路定位。左侧旁路首先应以冠状窦导管标测。左游离壁旁路逆传时在右室起搏或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冠状窦远端最早记录到A波。具有递减性传导特征的房室旁路多位于右后间隔,位于左游离壁者少见。本文报告1例。 患者女性,36岁。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而收入住院。以往发作时心室率为180~200次/分,静注“异搏定”、“心律平”、“乙胺碘肤酮”等药物不能终止。入院查体,X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减传导 游离壁 隐匿性旁路 预激综合征 逆传 心律平 标测 异搏定 PSVT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右心房巨大脂肪瘤切除并游离壁重建一例
20
作者 于鑫溢 裴宇 +1 位作者 郝爽 张竞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心脏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9%~8.4%,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最常见于40~60岁的患者,男女比例5∶1[1-5]。作者于2019年1月对1例右心房巨大脂肪瘤进行切除并游离壁重建,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于2019年... 心脏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9%~8.4%,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最常见于40~60岁的患者,男女比例5∶1[1-5]。作者于2019年1月对1例右心房巨大脂肪瘤进行切除并游离壁重建,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于2019年1月因“咳嗽20余天,体检发现心脏占位2 d”为主诉入院。患者无名显诱因咳嗽20余天,无咳痰、咯血,无心悸,偶有胸闷、呼吸困难。查体:体温35.8℃,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5/73 mmHg(1 mmHg=0.133 kPa),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超声心动图示:右心房内一53 mm×70 mm的高回声附着于房顶部,边界尚清,内回声尚均匀,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64层心脏CTA灌注成像检查示:右心房增大,内可见较大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55.7 mm×51.6 mm(图1)。其他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心房占位;心功能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脂肪瘤 游离壁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