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赫赫 蔡成 +2 位作者 吕勤 徐莉敏 朱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8例,根据先后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小剂量红霉素组(红霉素组)和小剂量红霉素联...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8例,根据先后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小剂量红霉素组(红霉素组)和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组(氨基酸配方组),比较三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退时间、体质量增长情况及静脉营养天数。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红霉素组及氨基酸配方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消退时间、理想体质量增长时间、静脉营养天数及达到全肠内喂养时间显著缩短,氨基酸配方组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红霉素 游离氨基酸配方 早产儿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顾丽 吴容 +2 位作者 周慧恩 李笑玲 康春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22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喂养婴儿湿疹中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牛奶喂养湿疹婴儿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对照组采取普通配方奶粉喂养,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喂养婴儿湿疹中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牛奶喂养湿疹婴儿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喂养,对照组采取普通配方奶粉喂养,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中嗜酸性粒细胞〈5%比例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观察组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第2~12周,观察组皮损、暴露部位抓痕累积积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有利于缓解牛奶喂养婴儿湿疹,临床疗效安全,改善各项临床症状,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牛奶喂养 婴儿湿疹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喂养婴儿湿疹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顾丽 周慧恩 +2 位作者 李笑玲 吴容 康春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0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中的临床干预效果,为牛奶喂养婴儿湿疹的有效饮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湿疹的2-6个月月龄的100例牛奶喂养婴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中的临床干预效果,为牛奶喂养婴儿湿疹的有效饮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湿疹的2-6个月月龄的100例牛奶喂养婴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脂溢型及渗出型婴儿可采用单纯中药黄连液局部外敷,回避所有奶类、豆类制品,6个月月龄内暂不添加辅食,避免应用皮质激素药膏。对照组采用普通配方奶粉(品牌不指定),可在皮肤科进行皮肤治疗。对两组婴儿分别于干预后第2、4、12周进行访视,进行体重监测、睡眠时间调查及外周血检测,并对湿疹缓解、消失情况和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缓解时间。结果 干预后第2、4、12周,观察组的特应性皮炎评分、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对增重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皮肤破损、暴露部位抓痕累积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全身症状等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且复发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能够缓解婴儿的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且能快速判断牛奶蛋白过敏。通过饮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湿疹婴儿的皮肤、消化道等症状,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牛奶喂养 婴儿湿疹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在牛奶喂养婴儿湿疹的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丽 吴容 +2 位作者 周慧恩 李笑玲 康春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3期2973-2974,共2页
通过将患湿疹的年龄2~6月龄牛奶喂养儿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对干预组50例采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干预,对两组婴儿分别于第2周,4周,12周进行访视,体重监测,睡眠时间调查及外周血检测;监测湿疹缓解、消失情况及时间并对取得数... 通过将患湿疹的年龄2~6月龄牛奶喂养儿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对干预组50例采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干预,对两组婴儿分别于第2周,4周,12周进行访视,体重监测,睡眠时间调查及外周血检测;监测湿疹缓解、消失情况及时间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治疗后12周后观察组婴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2、4、12周体重增加、喂养情况、睡眠情况、皮疹情况、复发次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饮食干预能够改善湿疹婴儿的皮肤、消化道等症状,提高儿童生活质量;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寻求快速无创的判断方法并制定相应饮食策略,减轻过敏性疾病所致远期影响,支持儿童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牛奶喂养 婴儿湿疹 嗜酸粒细胞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应用于婴儿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顾丽 周慧恩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AAF)对婴儿湿疹的临床防治及牛奶蛋白过敏(CMA)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患湿疹的年龄2~6月龄人工喂养儿70例随机分为普通婴儿配方组(CMF)48例和游离氨基酸配方...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AAF)对婴儿湿疹的临床防治及牛奶蛋白过敏(CMA)婴儿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2月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患湿疹的年龄2~6月龄人工喂养儿70例随机分为普通婴儿配方组(CMF)48例和游离氨基酸配方组(AAF)22例,回避奶、大豆制品,6月龄内不添加辅食。对两组婴儿干预第2周,4周,12周进行访视,体重监测,睡眠时间调查及外周血检测。结果 AAF组2周18例湿疹明显缓解。4周20例湿疹完全缓解,睡眠时间平均提高1.5h/d,体重平均增长0.8kg/4周。12周19例湿疹无复发,睡眠时间平均16.3h/d,体重平均增重0.76kg/4周,外周血嗜酸性细胞<5%21例。结论 AAF可以持续缓解婴儿湿疹,支持CMA婴儿的生长发育。湿疹婴儿建议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婴儿湿疹 牛奶蛋白过敏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毓城 陈凯星 潘银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907-90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与体征缓解情况及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胎粪排净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出现吮吸动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每日进奶量较高,到达全胃喂养时间较短,每日吐奶次数较少(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可缓解早产儿症状体征,改善喂养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红霉素 游离氨基酸配方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彩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60-162,共3页
目的 观察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治疗中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指标、营养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婴儿血清铁蛋白(14.32±1.74)μg/L... 目的 观察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治疗中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指标、营养情况,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婴儿血清铁蛋白(14.32±1.74)μg/L、血红蛋白(114.75±2.13)g/L高于治疗前的(7.14±1.14)μg/L、(90.33±1.35)g/L,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4±0.04)×10^(9)/L低于治疗前的(0.55±0.0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婴儿营养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婴儿发生腹泻1例(2.00)、肠绞痛1例(2.00)、湿疹2例(4.00)、呕吐0例。结论 对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使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婴儿敏感症状及血液指标明显改善,营养不良情况较少,推荐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游离氨基酸配方 血液指标 营养情况 不良症状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亓学海 刘霆 杨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2668-2670,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激素组40例,纽康特组、研究组各50例。...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激素组40例,纽康特组、研究组各50例。激素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纽康特组采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研究组在纽康特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分析3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和建立口服免疫耐受等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纽康特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研究组与纽康特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纽康特组总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与纽康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建立口服免疫耐受率方面,研究组、纽康特组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且研究组与纽康特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的治疗,游离氨基酸配方粉优于传统的激素疗法,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牛奶蛋白过敏性湿疹 婴儿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少雯 魏秀丽 方拴锋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74例,所选患儿均接受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消化道表现改善、营养不良改善情...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在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74例,所选患儿均接受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消化道表现改善、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消化道表现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74例患儿中共有12例消瘦、12例生长缓慢、16例体质量低;治疗前后患儿消瘦和生长缓慢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患儿体质量低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过程中,予以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 预后影响
下载PDF
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开拓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早产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 目的 :探讨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早产儿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早产儿使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普通配方奶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早产儿使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全量胃肠内喂养的时间、每日增加的奶量、每日吐奶的次数、胃潴留量与每日喂养量的比率和腹胀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实验组早产儿达到全量胃肠内喂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早产儿,其每日增加的奶量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其每日吐奶的次数、胃潴留量与每日喂养量的比率和腹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小剂量的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其达到全量胃肠内喂养的时间,提高其进食量,改善其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的红霉素 游离氨基酸配方 普通配方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营养粉在牛奶过敏性婴儿湿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颖 郭艳萍 +2 位作者 唐勇 姜海燕 徐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营养粉(AAF)辅助婴儿湿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4年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的人工喂养湿疹患儿109例,2~6个月龄,给予AAF替代喂养,期间回避鸡蛋、奶制品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采用SCORAD评分...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营养粉(AAF)辅助婴儿湿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2014年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确诊的人工喂养湿疹患儿109例,2~6个月龄,给予AAF替代喂养,期间回避鸡蛋、奶制品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采用SCORAD评分系统对入组患儿替代喂养前,连续替代喂养2周、4周及3个月的湿疹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连续采用AAF替代喂养2周、4周及3个月,时痊愈率分别为28.4%、46.7%和59.8%,随着AAF替代喂养时间的延长痊愈率提高,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中度和重度患儿在替代喂养2周、4周及3个月时痊愈率分别为33.7%、46.0%、59.1%和5.0%、50.0%、63.2%;痊愈率均与AAF替代喂养时间呈正相关(P〈0.05),其中重度患儿痊愈率提高更为明显。AAF替代喂养不同时期的患儿总有效率均达到了95%以上,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过AAF辅助婴儿湿疹治疗可有效提高湿疹患儿的疗效,尤其是重度患儿,痊愈率提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营养粉(AAF) 湿疹 SCORAD评分系统 牛奶蛋白 牛奶蛋白过敏症
下载PDF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喂养效果分析
12
作者 罗晓鸿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65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喂养早产儿配方奶,试验...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喂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65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喂养早产儿配方奶,试验组32例喂养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呕吐及胃潴留发生率和28 d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试验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9.38±1.91)d和(13.91±3.14)d,对照组分别为(10.52±2.45)d和(16.12±3.26)d,试验组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呕吐和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5.63%和25.00%,对照组分别为39.39%和51.52%,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日龄满28 d时,试验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优于对照组。结论: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喂养可促进患儿体质量增长,缩短全静脉营养时间,改善喂养不耐受,效果优于早产儿配方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早产儿配方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下载PDF
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特点和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深度水解配方粉序贯干预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灵芳 张梅娟 朱灵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3期4526-4529,共4页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特点和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深度水解配方粉序贯干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114例,按入组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予游离氨...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临床特点和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深度水解配方粉序贯干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恩泽医疗中心(集团)台州医院治疗的牛奶蛋白过敏婴儿114例,按入组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予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研究组57例予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深度水解配方粉序贯治疗,观察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营养及免疫过敏等指标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①牛奶蛋白过敏临床特点以血便、频繁溢乳、慢性咳嗽、喘息、湿疹改变及生长发育迟缓为主。②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完成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完成后两组身高、头围、体质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两组辅助性T细胞(Th17)、白细胞介素-17 (IL-17)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调节性T细胞(Treg)、转化生长因子β1、IgG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⑤对照组显效率19.3%、总有效率73.69%,研究组显效率35.09%、总有效率87.72%,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以血便、呕吐、腹泻、慢性咳嗽、喘息、湿疹改变及生长发育迟缓为临床表现,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替代/深度水解配方粉序贯干预治疗后疗效显著,能改善营养,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游离氨基酸配方 深度水解配方 序贯干预 营养 生长发育 免疫过敏
原文传递
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亓学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4期5716-5718,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7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消退天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建立口服耐受时间。结果研究组在不良反应消退天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及建立口服耐受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的治疗过程中,游离氨基酸配方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有效缩短患儿不良反应消退天数、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和建立口服耐受时间,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牛奶蛋白过敏性腹泻 婴儿
原文传递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巧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 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治疗。结果干预组有效的为27.50%(32/40),高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4,P<0.05);干预组胎粪排净时间和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2.23±1.08)h和(13.27±4.83)d,均低于对照组(t=3.62,4.05,P<0.05);血清胃泌素浓度、胃潴留消失时间和干预组吸吮动作出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3.17,3.86,4.22,P<0.05);干预组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t=3.84,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17,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小剂量红霉素 游离氨基酸配方
原文传递
游离氨基酸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 T细胞功能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传应 秦臻 +2 位作者 王震 梅少华 吴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8-1512,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牛奶蛋白过敏患儿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观察组患儿以游离氨基酸配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 目的探讨游离氨基酸配方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牛奶蛋白过敏患儿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观察组患儿以游离氨基酸配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个月,对照组患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3个月。检测游离氨基酸配方干预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0含量水平、Th17和Treg比例。结果治疗前淋巴细胞增殖水平、IL-17和IL-10含量以及Th17和Treg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显著下降,IL-17和Th17水平显著降低,Treg和IL-10水平显著增加,且游离氨基酸配方改善CD4^+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P<0.05)。结论游离氨基酸配方可显著改善牛奶蛋白过敏患儿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7和Treg之间失衡,且效果优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配方 食物过敏 THL7细胞 TREG细胞
下载PDF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及营养状况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肖玉联 杨敏 +1 位作者 谭美珍 林岚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及营养状况,以提高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等。结果 1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揉眼... 目的分析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及营养状况,以提高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1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营养状况、实验室检测等。结果 1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揉眼鼻、喷嚏、拒奶、迁延性腹泻或伴便血、呕吐、肠绞痛、腹胀、荨麻疹、湿疹及营养不良等。部分患儿出现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下降,即血前白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下降。病程超过2个月的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升高。母乳喂养者继续喂母乳,母亲规避牛奶及奶制品。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患儿均给予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及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缓解并且出现追赶性生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牛奶蛋白过敏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牛奶回避及牛奶激发试验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服用游离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后过敏症状及营养状况改善,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临床表现 营养实验室指标 游离氨基酸配方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婴儿
下载PDF
食物回避治疗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及护理提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丽 黄永幸 +1 位作者 岳凌青 赵青青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7期3805-380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物回避治疗对牛奶蛋白过敏症(CMPA)患儿临床效果分析及护理提示。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年龄在0~2岁且确诊为CMPA的22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游离氨基酸配... 目的:探讨食物回避治疗对牛奶蛋白过敏症(CMPA)患儿临床效果分析及护理提示。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和门诊就诊、年龄在0~2岁且确诊为CMPA的22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治疗,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研究,对患儿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全身症状各项数据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对患儿实施食物回避治疗后,患儿身高和体重从发病时期的普遍偏低到随访后期恢复正常且少部分患儿超出正常儿童,随访0周至6个月患儿的身高和体重与同月龄正常儿童标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8个月患儿身体恢复基本正常或者超出正常儿童,与同月龄标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患儿比女患儿身高和体重数值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回避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结论:对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实施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治疗可以改善其牛奶蛋白过敏症状,同时配方奶粉可以提供患儿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及营养;护理人员对CMPA患儿及患儿家属给予指导及相应护理,对食物回避期间合理食用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等相关方面宣教,对儿科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回避 婴幼儿 牛奶蛋白过敏症 游离氨基酸配方奶粉
下载PDF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1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伟 郭宏伟 +9 位作者 刘向增 张薇 林燕 王春晖 张妮妮 李唐 黄俊杰 兰莉 江逊 王宝西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22-225,232,共5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牛奶蛋白过敏(CMPA)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住院部以及儿童保健科确诊的139例CMPA婴幼儿临床资料。结果1)139例婴幼儿... 目的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特征及相关治疗效果,旨在提高牛奶蛋白过敏(CMPA)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住院部以及儿童保健科确诊的139例CMPA婴幼儿临床资料。结果1)139例婴幼儿中,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患儿98例,皮肤症状患儿80例,呼吸道症状患儿21例,其余包括贫血患儿10例和烦躁不安患儿24例。2)139例婴幼儿治疗4周和8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3%和81.3%;其中31例患儿在8周治疗中添加益生菌,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7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9,P=0.136);益生菌组呕吐、拒食、便血和湿疹症状均显著好转(P<0.05),对照组仅呕吐和湿疹症状显著好转(P<0.05)。结论CM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疗中应制定个性化CMPA饮食及治疗方案,eHF是CMPA轻-中度患儿的首选替代配方,重症患儿则首选AAF,治疗期间添加益生菌对症状恢复可能有帮助,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过敏 婴幼儿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游离氨基酸配方 益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