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铅青链霉菌体内游离胞嘧啶的发现及检测
1
作者 张丽娜 罗祥坤 +1 位作者 邓子新 贺新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98-4009,共12页
【背景】胞嘧啶(cytosine,C)是核酸分子4种基本碱基之一。胞嘧啶首先是以胞苷三磷酸(cytosine triphosphate,CTP)的形式合成,在核酸基础代谢中没有形成游离胞嘧啶的特定途径。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 S,BS)和谷氏菌素生物合成途径均以... 【背景】胞嘧啶(cytosine,C)是核酸分子4种基本碱基之一。胞嘧啶首先是以胞苷三磷酸(cytosine triphosphate,CTP)的形式合成,在核酸基础代谢中没有形成游离胞嘧啶的特定途径。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 S,BS)和谷氏菌素生物合成途径均以游离的胞嘧啶为前体,前者的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包含一个能水解胞苷单磷酸(cytidine monophosphate,CMP)生成胞嘧啶的水解酶BlsM,后者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产生菌的基因组中均没有这个水解酶对应的同源蛋白。【目的】检测不同细菌中是否普遍存在游离的胞嘧啶,探究是否存在能产生游离胞嘧啶的同工酶或新途径。【方法】在BS异源表达菌株Streptomyces lividans WJ2中敲除blsM,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突变株和WJ2发酵产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10个经过分级纯化的微生物细胞裂解液上清中是否存在游离的胞嘧啶。【结果】突变株WJ2ΔblsM菌株仍能合成杀稻瘟菌素,但各组分产量与WJ2菌株相比均明显降低;除了变铅青链霉菌,在10株被检测的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地中海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mediterrane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也检测到了含量较高的游离胞嘧啶。【结论】WJ2ΔblsM菌株仍具有产生BS的能力,说明野生型Streptomyceslividans菌株内存在一种未曾发现的游离胞嘧啶的产生方式,可以满足次级代谢的需求。另外,不同微生物中游离胞嘧啶的含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胞嘧啶 变铅青链霉菌 杀稻瘟菌素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