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27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彭艳斌 万圣祥 +2 位作者 肖颖峰 张洪军 王全震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690-369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的27例手足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采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的27例手足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皮瓣成活率、臃肿率、手足功能优良率及皮瓣部位感觉功能评估结果。结果患者的皮瓣成活率达到100.00%,手足功能优良率达到100.00%,皮瓣部位感觉功能持续改善,无一例皮瓣臃肿发生。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小创面的临床价值较高,患者治疗后的手足功能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足小创面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严俊峰 林尊文 +1 位作者 曹钟义 熊欣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734-7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资料,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4.0cm-4.0cm&...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科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资料,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4.0cm-4.0cm×8.0cm。结果 10例皮瓣全部移植成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术后效果满意,供区无明显后遗症。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运可靠,对供区影响小,皮瓣厚薄适中,制取简单、方便,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重建 缺损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丽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游离胸脐皮瓣组)30例和观察组(游离腓动脉穿支...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游离胸脐皮瓣组)30例和观察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30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手部功能、感觉及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手功能优良率及感觉功能S3~S4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1、3、10d的微循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手背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更为快速且有效地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永上 周卓 黎先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目的分析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手足外科收治的6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两组。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带蒂腹部皮... 目的分析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手足外科收治的6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两组。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对比两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后的局部感觉功能评分、治疗后手部外观满意度评分、手部血液灌流量、血液流态积分、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局部感觉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局部感觉功能 效果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远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疾病,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 目的探讨对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疾病,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则实施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手术预后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891),而在下床时间、缺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总体分布情况有差异,观察组感觉正常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 手足部软组织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关华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3期48-49,共2页
目的:针对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了2013~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20例,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方式保证动脉血管蒂和受区采用端侧吻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60例... 目的:针对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了2013~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20例,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方式保证动脉血管蒂和受区采用端侧吻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60例。结果术中所有治疗组的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患者出现了动脉危象。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可修复手足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四肢软组织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江丽兵 黄欢 +2 位作者 沈锋 张国良 陈彬祺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带蒂皮瓣修补...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带蒂皮瓣修补法,治疗组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恢复情况、皮瓣感觉功能、手术前后的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皮瓣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瓣感觉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美国骨科足跺协会(AOFAS)评分及AOFA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的AOFAS评分及AOFAS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治疗组的AOFAS评分及AOFA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感染溃疡性创面患者血供可靠,厚薄适中,手术后感觉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且预后佳,能有效恢复患者足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感染性溃疡创面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感觉功能 足功能
下载PDF
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
8
作者 周海洋 程勇 +1 位作者 李建军 王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224-226,230,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术,实验... 目的探讨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术,实验组给予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实验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0%,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需要给予植皮修复治疗,而与传统修复术进行对比,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所能够达到的修复效果更为理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肠外侧神经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足前部软组织缺损 愈合质量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浩 王杰 +2 位作者 黄飞 黄荣华 李和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1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23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不同程度肌腱、骨组织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基于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缺损软...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23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伴不同程度肌腱、骨组织外露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基于显微外科技术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缺损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随访,统计皮瓣成活率,观察皮瓣外观外形,感觉与足功能恢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统计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22例患者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顺利成活,1例轻度血管危象,经探查与蒂部缝合过紧有关,后经手术处理后血运恢复,血管危象发生率4.35%,皮瓣成活率100%。2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溃破感染,皮瓣与受区Ⅰ期愈合。随访观察,22例患者皮瓣外观良好,无明显畸形及运动功能障碍。1例肥胖病例术后皮瓣略臃肿,行Ⅱ期皮瓣修薄术后获得满意效果。患者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91.30%(21/23),足功能优良率100.0%(23/23),患者治疗满意度95.65%(22/23)。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术后外观理想,皮肤感觉与足功能恢复良好,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效果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胡小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3期159-159,共1页
目的研究及观察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选取部位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以游离胸脐皮瓣进行修复,... 目的研究及观察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皮瓣选取部位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以游离胸脐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则以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的局部感觉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局部感觉功能状态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局部感觉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好,对此类患者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局部感觉功能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效果研究
11
作者 崔连锋 闫学永 《大医生》 2019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并于... 目的观察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皮瓣成活情况,并于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观测患者的足部功能以及皮肤颜色和外形满意情况。结果入组的12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经过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后,11例患者的手术创口均为一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轻微感染,在手术5周后愈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并且未发生血管危象;对患者随访6个月~1年发现,患者皮瓣质地柔软,未出现明显臃肿,且未发生磨损、破溃或坏死,患者的足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均能够正常行走和负重,未出现跛行病例;同时患者的供区植皮成活状况良好,患者对临床治疗效果、皮肤颜色和外形均满意。结论在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治疗中,合理使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且皮瓣修复的质量较高,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足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治疗 应用价值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忠义 于宁 +3 位作者 李晓芳 韩超 周仁义 冀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981-398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及其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为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58例手部小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和观察组(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组)2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感染率及术前、术后3、7d的促炎细胞因子及其他炎性应激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术后3d及7d观察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及IL-8水平分别为(11.01±1.38)pg/ml、(22.32±2.53)pg/ml、(3.53±0.52)ng/ml、(13.82±1.55)pg/ml及(8.24±1.19)pg/ml、(16.86±1.71)pg/ml、(2.24±0.35)ng/ml、(10.25±1.37)pg/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手部小创面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也相对更好,其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小创面 感染 相关血液指标
原文传递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小创面感染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成锋 习耀峰 +2 位作者 陈荣 贾伟 刘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7期3355-335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 目的:探讨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在手部小创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90例手部小创面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行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观察组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血清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介素(IL)-6、IL-8、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积率(ES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39/45)vs64.44%%(29/45)](P<0.05),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2%(1/45)vs17.78%(8/45)](P<0.05)。结论: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炎症反应轻,感染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小创面 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感染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家林 黄腾立 +4 位作者 高涛 鲍丙波 林俊卿 钟万润 郑宪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58岁,平均45岁。缺损部位:踝部2例,后足4例,中足5例...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1~58岁,平均45岁。缺损部位:踝部2例,后足4例,中足5例,前足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机器伤4例,内固定术后感染坏死3例。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为12~48 d,平均24 d。创面缺损范围为3 cm×3 cm~15 cm×8 cm,皮瓣范围为4 cm×3 cm~16 cm×9 cm。记录患者皮瓣切取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随访期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患者满意度,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皮瓣切取时间15~33 min,平均22 min;手术时间120~16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90~180 mL,平均120 mL。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其中动脉危象2例,经血管探查、静脉移植桥接修复后成活;静脉危象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多次清创后植皮覆盖创面。余15例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均获6个月随访,皮瓣外形良好,无明显臃肿;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足部功能,获优5例、良10例、中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易于切取,皮瓣形状及大小易于设计,不损伤肢体主干血管,肢体术后外观及功能可,可广泛应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11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刚 王五洲 +4 位作者 刘兴龙 张鹏 蒋泽辉 王福宁 王剑利 《人民军医》 2015年第2期201-202,共2页
<正>手作为人类重要的劳动器官,在日常工作中极易受到损伤。手腕部损伤会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目前,临床多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局部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瓣移植方式修复手腕部创面[1]。2009年12月—2014年3月,我们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 <正>手作为人类重要的劳动器官,在日常工作中极易受到损伤。手腕部损伤会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目前,临床多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局部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瓣移植方式修复手腕部创面[1]。2009年12月—2014年3月,我们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1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63岁,平均40岁。其中冲床轧伤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腕部创面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0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鹏 欧治平 +1 位作者 谢沛军 叶锦发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0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带蒂腹... 目的研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部功能、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微循环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使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功能显著改善,病程较短,无需二次手术,病人痛苦少,费用低,供区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软组织缺损 动脉穿游离 移植修复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凌 孙圣亮 +1 位作者 赵刚 王剑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0月,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面30例并观察移植修复的效果.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 目的 观察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10月,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创面30例并观察移植修复的效果.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良,皮肤组织弹性良好耐磨,无溃疡发生,未出现严重瘢痕挛缩,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该皮瓣切取方便,穿支血管较为恒定,皮瓣外形好,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有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35例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观察组35例行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均全部成活。治疗后10 d,观察组BFPI、WMT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U、VR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部活动范围、手部感觉功能、修复后手部外观情况、整体治疗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部感觉功能S_3~S_4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S_2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情况良好,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均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肤软组织缺损 动脉穿游离移植修复术 感觉功能
下载PDF
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德斌 栗鹏程 +3 位作者 邱勋永 吴开丘 陈鹏 王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和研究组(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和研究组(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手部功能及甲襞微循环指标均持续改善,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在血供、感觉及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更好,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游离胸脐穿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效果 功能改善
下载PDF
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安才 陈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4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析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于200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 目的:探析不同超薄游离穿支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于200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超薄游离胸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手部微循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 d,两组患者的手部微循环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血液灌流量、红细胞流速、血液流态积分、白微栓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中运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同时可改善患者的手部微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游离胸脐穿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