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捷 施扬华 +1 位作者 谭桢 薄占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73-3379,共7页
背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有效保髋治疗手段,但其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和病变严重程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集吻合血管游离... 背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有效保髋治疗手段,但其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和病变严重程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采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3例(共73髋)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髋关节的临床疗效评分。按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标准分为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参照Ficat分期标准分为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分析病因分类和病变程度对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各阶段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各阶段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②在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中,除激素性组术后2,3年,其余各组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③在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中,FicatⅡ期和FicatⅢ期各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FicatⅣ期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患者髋部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其疗效可能不受病因的影响,而受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保髋治疗 游离腓骨移植 病因分类 Ficat分期 临床疗效 力学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晚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2例报道
2
作者 曹弘薇 姜菲菲 +3 位作者 于寒冰 解金晓 阎艾慧 卢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3-1136,共4页
报道2例晚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后采用一期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的病例。2例患者皮瓣均成活,面容恢复满意,随访3年无复发。表明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可良好重建上颌骨缺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修复晚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 报道2例晚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扩大切除后采用一期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的病例。2例患者皮瓣均成活,面容恢复满意,随访3年无复发。表明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可良好重建上颌骨缺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修复晚期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的理想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游离腓骨肌皮瓣 上颌窦鳞状细胞癌 修复 上颌骨
下载PDF
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外伤后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明光福 石小田 +1 位作者 汪坤菊 邱勋永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皮瓣移植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因外伤导致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所有患者急诊时均行外伤清创等相关治疗,创面感染控制满意后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修复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同侧腓骨下段长度7~11 cm,携带游离皮瓣大小为5 cm×8 cm~10 cm×18 cm。腓骨植入骨缺损处后采取钛板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结果11例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均获得18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患者的移植腓骨与前臂骨缺损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9个月。11例患者中前臂功能优3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切取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的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功能好,未出现特别不适。结论带腓动脉穿支的游离腓骨皮瓣技术是治疗前臂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一次性解决了骨和皮肤同时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腓骨皮瓣 腓动脉穿支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玉龙 王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50例早中期ONFH患者,其中25例患者进行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牵开治疗,设为治疗组;另外25... 目的探究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50例早中期ONFH患者,其中25例患者进行FVFG联合髋关节外固定架牵开治疗,设为治疗组;另外25例仅进行单纯FVFG,设为对照组。观察各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及X线分级评定的改善情况,分析相关影像学指征。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X线分级评定显示观察组96%患者有效,而对照组84%的患者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VFG联合髋关节外架牵开治疗早中期ONFH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 髋关节外架牵开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和髋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柴利军 赵志鹏 +2 位作者 白登彦 朱涛 张海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5-0008,共4页
讨论落实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髋关节外固定架方案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人群的总体获益情况。方法 经过1年(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的精心筹备、缜密规划,确定在时间窗口内,启动样本收集工作。在此期间,始终坚守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 讨论落实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髋关节外固定架方案后,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人群的总体获益情况。方法 经过1年(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的精心筹备、缜密规划,确定在时间窗口内,启动样本收集工作。在此期间,始终坚守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纳入排除准则,通过严格筛选,成功获取64份优质样本,且均为早中期的病例。为更深入地探索治疗方案在特定人群中的实际应用成效,遵循随机抽样原则,精心设计研究小组的结构。参照组的研究中,纳入32份样本,并实施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的操作。剩余32份样本则自动被分配至试验组,联合应用髋关节外固定架干预。在研究过程中,严谨地记录了两组的关键数据,并评价最终成果。结果 联合治疗方案的有效落实,促使试验组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趋势更为突出,P<0.05。通过不同的手术治疗操作,在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维度,联合干预的一组有着更为理想的结果,P<0.05。结论 基于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操作,配合髋关节外固定架方案,促使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人群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此种干预形式还可提高患者总体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期股骨头坏死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 髋关节外固定架
下载PDF
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 被引量:11
6
作者 毛驰 彭歆 +4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滨 张益 黄敏娴 马大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可靠性。方法 :对 5 5例携带皮岛的游离腓骨骨皮瓣 ,分析所采用皮岛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及存活情况。结果 :5 5例游离腓骨骨皮瓣共携带皮岛 5 7块 ,其中37块由 1个穿支供血 ...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及可靠性。方法 :对 5 5例携带皮岛的游离腓骨骨皮瓣 ,分析所采用皮岛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及存活情况。结果 :5 5例游离腓骨骨皮瓣共携带皮岛 5 7块 ,其中37块由 1个穿支供血 ,18块由 2个穿支供血 ,2块由 3个穿支供血。 5 7块皮岛中 ,用于口内缺损修复 2 8块 ,口外缺损修复 7块 ,口内和口外软修复 1块 ,面部软组织充填 2块 ,单纯用于游离腓骨骨皮瓣术后血供监测 19块。 5 5例腓骨瓣中 ,除 1例因静脉血栓经抢救无效后去除外 ,其余的 5 4例 5 6块皮岛均获得 10 0 %成活。结论 :游离腓骨骨皮瓣皮岛的血供安全可靠 ,其在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外 ,还可以作为游离腓骨瓣术后的观察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骨皮瓣 皮岛 显微外科 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游离腓骨瓣皮岛的血供来源及其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瓣皮岛的血供来源及其可靠性。方法 对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3月所完成的178例游离腓骨瓣作回顾性分析 ,分析腓骨瓣所携带皮岛穿支血管的类型及皮岛的成活情况。结果  178例游离腓骨瓣中 ,3例因术中未发现明确...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瓣皮岛的血供来源及其可靠性。方法 对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3月所完成的178例游离腓骨瓣作回顾性分析 ,分析腓骨瓣所携带皮岛穿支血管的类型及皮岛的成活情况。结果  178例游离腓骨瓣中 ,3例因术中未发现明确的皮肤穿支血管而未制备皮岛 ,其余的 175例术中均发现有明确的穿支血管 ,除3例为肌皮穿支外 ,其余均为隔皮穿支。 2例患者因术中损伤穿支血管而放弃皮岛 ,其余 173例均完成皮岛的制备和转移 ,其中 8例为双皮岛转移 ,皮岛最大面积 2 2cm× 8cm ,最小 2cm× 1cm。 178例腓骨瓣中 ,2例因术后腓静脉栓塞而将皮岛连同腓骨瓣一起去除 ,其余的 176例腓骨瓣的 179块皮岛均获得 10 0 %的成活。结论 绝大多数患者的游离腓骨瓣均可制备有明确穿支血管供应的皮岛 ,且绝大多数的穿支血管为隔皮穿支。只要有明确的穿支血管 ,游离腓骨瓣皮岛的血供十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 血管 血供 术中 患者 成活 转移 制备 去除 可靠
下载PDF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歆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对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腓骨瓣中 41例用于下... 目的 对 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血管吻合方式和技术、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有可能影响皮瓣成活的各种因素。结果  46例腓骨瓣中 41例用于下颌骨重建 ,5例用于上颌骨重建 ,其中 44例获得成活 ,成功率为 95 .7%。 1例腓骨瓣因术中损伤血管而改用游离腓骨移植 ,另 1例因静脉血栓而失败。组织瓣移植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为 8.7%,抢救成功率为 5 0 %;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1.7%,除了 4例供区并发症外 ,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 ,没有造成明显的后果 ;吸烟、饮酒、放疗和年龄 (高龄和儿童 )等均非影响游离组织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颌骨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安全可靠 ,制备简便 ,供区并发症少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 显微外科 重建 口腔颌面部
下载PDF
改良游离腓骨瓣塑形方法修复双侧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劲松 潘朝斌 +4 位作者 王建广 黄洪章 杨朝晖 张彬 黄志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的改良方法。【方法】对7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跨中线的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在腓骨瓣的制备、塑形和定位固定等方面进行改良。【结果】移植腓骨瓣全部成活,固...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的改良方法。【方法】对7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跨中线的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在腓骨瓣的制备、塑形和定位固定等方面进行改良。【结果】移植腓骨瓣全部成活,固位稳定。随访6个月至2年,面下部外形恢复良好,上下颌相对位置正常,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较满意。【结论】改良的腓骨复合组织瓣克服了常规方法的缺陷,对腓骨瓣的损伤更轻微,对血供损害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游离腓骨瓣塑形法 下颌骨缺损 咬合关系 咀嚼功能 腓骨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毛驰 俞光岩 +2 位作者 郭传瑸 黄敏娴 彭歆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对 5例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应...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 对 5例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分析上颌骨缺损的范围、所采用腓骨瓣的设计、受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应用游离腓骨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6~ 6 5岁 ,其中 3例为双侧上颌骨缺损 ,所采用的游离腓骨复合瓣骨中 ,腓骨长度 5~ 11cm(平均 8.7cm) ,皮岛大小 8~ 12 cm× 4~ 8cm(平均 9.6 cm× 6 .2 cm) ,腓骨的截骨部位为 0~ 2 (平均 1.4) ,血管蒂长度为8~ 11cm(平均 9.6 cm) ,5例游离腓骨复合瓣术后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 ,均获得成活 ,皮岛也全部成活。除了一例小腿创面植皮感染坏死外 ,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 ,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在术后短期内均得到基本恢复。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 ,成功率高 ,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游离腓骨 重建
下载PDF
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杏泉 王少东 +3 位作者 范清宇 马保安 周勇 张明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 ,行病灶彻底切除 ,所遗骨缺损以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移植腓骨长 6cm~ 2 6cm ,平均 14 .2cm。术后随...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 2 7例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 ,行病灶彻底切除 ,所遗骨缺损以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移植腓骨长 6cm~ 2 6cm ,平均 14 .2cm。术后随访 2年~ 12年 ,平均 6 .6年。结果 移植的腓骨术后平均 4 .2个月 (3~ 8个月 )达到骨性愈合 ,双下肢等长 ,功能接近正常。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胫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切除后骨缺损 ,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病灶切除术 骨缺损 游离腓骨移植 吻合血管
下载PDF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歆 毛驰 +2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瑸 朱恒山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对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了解重建上颌骨的承力情况及应力分布。方法应用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骨切除,腓骨瓣修复,分析新的上颌骨复合体在承受咀嚼压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重建上颌... 目的对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进行生物力学研究,了解重建上颌骨的承力情况及应力分布。方法应用上颌骨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上颌骨切除,腓骨瓣修复,分析新的上颌骨复合体在承受咀嚼压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特点。结果重建上颌骨的应力传导束集中在颧牙槽嵴;水平截面上,重建上颌骨模型的平均等效应力、最大等效应力和正应力较正常上颌骨模型有显著增加,而矢状截面上的应力增加幅度不及水平截面。结论颧牙槽嵴是腓骨瓣上颌骨重建后咀嚼压力的主要受力部位,腓骨瓣上颌骨重建时要加强颧牙槽嵴的固定,重建骨性颧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上颌骨重建 游离腓骨
下载PDF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游离腓骨瓣皮岛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驰 彭歆 +3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游离腓骨瓣皮岛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骨后缘中下份小腿外侧皮肤的腓动脉穿支 ,根据穿支的位置设计腓骨复合瓣的皮岛 ,结合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 ,并观察术后皮岛的存活情况...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在游离腓骨瓣皮岛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骨后缘中下份小腿外侧皮肤的腓动脉穿支 ,根据穿支的位置设计腓骨复合瓣的皮岛 ,结合术中所见情况进行比较 ,并观察术后皮岛的存活情况。结果  3 1侧腓骨后缘中下份的小腿外侧皮肤共测得腓动脉穿支 89支 ( 1~ 4支 /侧 ,平均 2 .87支 /侧 ) ,术中发现穿支的总数为 87支 ( 1~ 4支 /侧 ,平均 2 .8支 /侧 )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腓动脉穿支的准确率为 91.0 % ,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分别为 8.98%和 6.90 %。皮岛面积最大 12cm× 8cm ,最小 3cm×1.5cm。 3 1例腓骨瓣中 ,1例因静脉血栓经抢救无效后去除 ,其余的 3 0例均获得成活 ,所有的皮岛均获得 10 0 %成活。结论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可以较为准确地探测到小腿外侧的腓动脉穿支血管 ,提高了游离腓骨瓣皮岛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皮岛设计 临床应用 下颌骨重建
下载PDF
外科模板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上颌骨缺损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旭亮 彭歆 +3 位作者 孟兆强 毛驰 胡晓阳 俞光岩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科模板在上颌骨切除同期自体腓骨瓣移植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  7例因上颌骨肿瘤需行上颌骨切除术并同期自体腓骨瓣修复的患者 ,术前取研究模型 ,根据拟行的手术范围进行模型外科设计 ,确定牙槽突缺损范围 ,并将模型修整成... 目的 探讨外科模板在上颌骨切除同期自体腓骨瓣移植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  7例因上颌骨肿瘤需行上颌骨切除术并同期自体腓骨瓣修复的患者 ,术前取研究模型 ,根据拟行的手术范围进行模型外科设计 ,确定牙槽突缺损范围 ,并将模型修整成需要重建的理想解剖形态 ,制作模板。外科医生在术中根据模板对腓骨瓣塑形 ,并确定腓骨瓣固定的位置。术后取研究模型观测腓骨瓣的就位情况 ,三维CT评价腓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经过外科模板的术中定位 ,腓骨瓣与下颌骨达到正常相对位置关系 ,垂直向间隙适合常规义齿或种植义齿修复。患者戴用义齿后的咀嚼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外科模板是修复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有效的交流载体 ,为患者术后功能和外形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模板 游离腓骨 修复 上颌骨缺损 上颌骨重建
下载PDF
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旭兵 柳兆刚 +1 位作者 袁建兵 田宏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探讨在游离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CAD/CAM)的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成釉细胞瘤8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牙龈癌2例)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患者下颌骨实... 目的 :探讨在游离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CAD/CAM)的方法。方法 :对11例患者(成釉细胞瘤8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牙龈癌2例)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患者下颌骨实际大小和外形完全一致的实体模型和手术辅助导板,在模拟修复完成的下颌骨模型上预成形重建钛板。手术中,一组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方案切除病变下颌骨;另一组利用辅助导板在不断蒂状态下对腓骨进行精确的分段截骨,将截开的腓骨段准确塑形后,用预成形重建钛板加以固定,待受区准备完成后断蒂移植。结果:11例患者移植的腓骨肌(皮)瓣均存活,术中移植腓骨所截取的长度合适,截骨、塑形、定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随访1~24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下颌骨重建形态及固位良好,颞下颌关节就位准确,口内检查剩余牙列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节省手术时间,还可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拟技术 游离腓骨 下颌骨缺损 快速原型技术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曙光 艾伟健 +5 位作者 栾修文 周会喜 曾曙光 郑俊发 王治平 李志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因鼻咽癌放疗后致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其中4例为游离腓骨肌皮瓣,4例为游离腓骨瓣。...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因鼻咽癌放疗后致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患者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其中4例为游离腓骨肌皮瓣,4例为游离腓骨瓣。结果8块游离腓骨肌(皮)瓣全部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及组织瓣的全部或部分坏死。全部患者术后放射性骨坏死的症状均完全缓解,外形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期间未见放射性骨坏死复发。结论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 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显微外科
下载PDF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与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患者的语音功能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曙光 艾伟健 +3 位作者 栾修文 周会喜 翁小玲 黄元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骨切除后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与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2种方法对患者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因良性或恶性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手术同期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组12例和术... 目的评价上颌骨切除后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与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2种方法对患者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因良性或恶性肿瘤行上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手术同期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组12例和术后二期行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组12例两组,通过鼻咽纤维镜检查手术重建组患者的腭咽闭合、软腭动度和鼻漏气程度,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结果 12例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组的患者无一例出现腭咽闭合不全,所有患者软腭动度良好,其语音清晰度为(96.72±1.41)%;12例行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组的患者语音清晰度为(87.82±5.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血管化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较传统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口鼻腔的封闭性,保证口腔发音器官的完整性,恢复腭部形态和软腭功能,可更好地恢复患者的语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建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 赝复体 语音功能 语音清晰度
下载PDF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彭歆 毛驰 +4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张益 马大权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279-280,284,共3页
目的 分析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对22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和14例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并对腓骨瓣重建上颌骨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存... 目的 分析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对22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和14例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价,并对腓骨瓣重建上颌骨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存质量进行纵向比较。结果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上颌骨重建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赝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骨瓣重建上颌骨患者术前和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游离腓骨复合瓣上颌骨重建能显著提高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是上颌骨重建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 上颌骨重建 术后 生存质量 评价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毛驰 彭歆 俞光岩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 目的介绍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改良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分析腓骨血供的解剖学特点,设计一种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方法。手术时,按外侧面、前面、后面和内侧面的顺序依次剥离附丽于腓骨四周的肌肉,重点是腓骨后方拇长屈肌和腓骨内侧面胫后肌的剥离,应仔细分离、切断和结扎腓动脉发至上述两块肌肉的细小分支。结果采用此方法共完成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35例,全部腓骨瓣均在1小时内完成制备,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术后全部腓骨瓣及其所携带的皮岛均获得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和受区血肿,无一例出现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下肢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传统腓骨瓣术后的患者。结论不携带肌袖的游离腓骨瓣制备技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腿肌肉的完整性,减少了术后受区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不会影响腓骨瓣血供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 携带 肌袖 并发症 术后 血供 肌肉 制备技术 制备方法 切断
下载PDF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被引量:10
20
作者 侯劲松 廖贵清 +7 位作者 潘朝斌 陶谦 王建广 张彬 杨辛 王成 陈沐 黄洪章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和下颌骨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下颌骨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肌皮瓣,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5例患者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创口愈合良好,下颌骨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结论: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骨缺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下颌骨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也为种植体植入及咬合功能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快速原型技术 游离腓骨肌皮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