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啤酒中游离酚酸的HPLC-ECD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曹炜 索志荣 +2 位作者 陈卫军 宋纪蓉 郑建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了5种啤酒中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丁香酸、p-香豆酸和阿魏酸等6种游离酚酸的含量。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mm×4.0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2%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了5种啤酒中的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咖啡酸、丁香酸、p-香豆酸和阿魏酸等6种游离酚酸的含量。在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250mm×4.0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2%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电压为700mV,柱温为30℃的条件下,啤酒中的6种酚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啤酒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游离酚酸 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浆游离态酚酸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雪 王毕妮 +2 位作者 张富新 彭海霞 邵玉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采用5种不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植物乳杆菌)对红枣浆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红枣浆的游离态酚酸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乳酸菌发酵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红枣浆中的游... 采用5种不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植物乳杆菌)对红枣浆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红枣浆的游离态酚酸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乳酸菌发酵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红枣浆中的游离态酚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及FRAP抗氧化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在发酵红枣浆的过程中,其提高红枣浆中游离态酚酸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种,发酵24 h后红枣浆中游离态酚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FRAP抗氧化能力与未发酵前相比分别增加了41.7%、139.3%、53.8%,水杨酸、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含量增加了22.8%~1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浆 游离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在红枣汁中乳酸菌、酵母菌单一及偶联发酵特征物质差异分析
3
作者 张江宁 叶峥 杨春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2,共9页
该试验以红枣为原料,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单一及偶联发酵对枣汁总糖、总酸、总酚、黄酮和酒精含量的影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技术进行游离型酚酸差异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该试验以红枣为原料,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单一及偶联发酵对枣汁总糖、总酸、总酚、黄酮和酒精含量的影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技术进行游离型酚酸差异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Ion Migration Spectrum,GC-IMS)技术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原枣汁无论是单一菌种发酵还是混合菌种发酵,总糖、黄酮含量降低,总酸、总酚含量、酒精度均增加,反式阿魏酸、4-羟基苯甲酸、氢化肉桂酸、香草酸、苯甲酸、丁香酸增加;酵母菌发酵枣汁总酚、黄酮、酒精度、苯丙氨酸、儿茶素、表儿茶素、丁香酸、芥子酸含量均高于乳酸菌发酵枣汁,总酸含量低于乳酸菌发酵枣汁;经混菌偶联发酵,糖类物质降解效率、产酸效率、总酚生成率、黄酮留存率以及产酒精效率更高;游离型酚酸反式阿魏酸、反式肉桂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苯甲酸、原儿茶酸、咖啡酸、丁香酸较单菌发酵样品高;挥发性成分53种,包括11种醇类化合物、9种酯类化合物、8种酮类化合物、8种醛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2种吡嗪吡嗪类化合物,混菌发酵样品中风味物质酯类、醇类、醛类分别占17.2%、58.2%、和1.3%,酯类和醛类显著高于乳酸菌发酵样品、酵母菌发酵样品及原枣汁,香味浓烈,因此采用酵母菌、乳酸菌混合发酵,可以有效地增强发酵枣汁的品质,丰富口感,该研究为推动混菌发酵在红枣酵素发酵生产行业的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混菌发酵 游离 风味物质
下载PDF
甘蔗不同组织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酸的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扶雄 周惠芳 +2 位作者 李超 赵振刚 于淑娟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2,共6页
为了探讨甘蔗不同组织中酚酸的存在形式,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蔗汁、蔗叶及蔗渣三个组织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酚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组织中的酚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但其在甘蔗三个组织中的含... 为了探讨甘蔗不同组织中酚酸的存在形式,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蔗汁、蔗叶及蔗渣三个组织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酚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甘蔗组织中的酚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但其在甘蔗三个组织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有差别。甘蔗叶、蔗渣中游离的酚酸含量最高,蔗汁较低。蔗汁、蔗叶及蔗渣中总游离态酚酸含量分别为317.18 mg/kg(干固物),1568.37 mg/kg(干基)及1504.57 mg/kg(干基);总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为740.32 mg/kg(干固物),2725.41 mg/kg(干基),2452.13 mg/kg(干基)。在蔗汁中,咖啡酸、没食子酸主要以游离态存在,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存在,而在蔗叶和蔗渣中,咖啡酸、阿魏酸、香豆酸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甘蔗不同组织中游离态酚酸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优于结合态酚酸,不同组织中的游离态酚酸和结合态酚酸含量分别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游离 结合态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涛 罗春梅 +5 位作者 黄志芳 刘玉红 刘云华 陈燕 汤依娜 易进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0-1096,共7页
丹参干燥前后,新鲜和干燥丹参中酚酸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即在干燥过程中随脱水增加,丹参酚酸含量显著增加。为探究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含量的差异及转化,该实验对丹参酚酸水解方法、水解产物、水解规律等进行研究,采用UPL... 丹参干燥前后,新鲜和干燥丹参中酚酸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即在干燥过程中随脱水增加,丹参酚酸含量显著增加。为探究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含量的差异及转化,该实验对丹参酚酸水解方法、水解产物、水解规律等进行研究,采用UPLC测定丹参结合型酚酸4种主要水解产物丹参素、咖啡酸二聚体(SMND-309)、咖啡酸、甘西鼠尾草酸甲(原紫草酸)以及丹参中3种主要游离酚酸成分(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显示,丹参酚酸的碱水解效果显著优于酸水解,优选的碱水解条件为用含有1%抗坏血酸的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于70℃水解4 h;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的水解产物相同;新鲜丹参中游离酚酸含量较低,结合酚酸含量较高,而干燥丹参却相反。提示丹参生长过程中已积累储存了大量的结合型酚酸,主要以酯键与细胞壁多糖结合形成了不溶性酚酸,常规方法不易检出,在干燥脱水过程中,结合型酚酸或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化生成大量的游离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游离 结合型 水解 含量 UPL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