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史实梳理中拓展旅游美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章海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7-12,共6页
本文从对中国古代文士们旅游审美活动的简单梳理中 ,得出旅游审美是主体参与性感悟世界和自然的活动 ,并从旅游美学深入到人文精神价值、休闲道德和生态伦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中 ,突现出旅游美学对人性与天地自然共臻完善。
关键词 游美 人文精神 休闲道德 生态伦理
下载PDF
清游美学务处档案史料 被引量:3
2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3-78,共16页
关键词 学务处 外务部 游美 提学使 宣统元年 留美学生 档案史 赴美留学 北洋大臣 年经费
下载PDF
吴宓游美之前的知识结构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彦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1918年,吴宓在梅光迪的介绍下,师从白璧德先生并终身服膺其"新人文主义"的思想,绝非一种历史的偶然。考论吴宓早年对文学的极大兴趣,与报业的渊源及其办报的初步实践,在"新关学"的影响下形成的道德自律,以及清华7... 1918年,吴宓在梅光迪的介绍下,师从白璧德先生并终身服膺其"新人文主义"的思想,绝非一种历史的偶然。考论吴宓早年对文学的极大兴趣,与报业的渊源及其办报的初步实践,在"新关学"的影响下形成的道德自律,以及清华7年对西方人文传统的倾向性接受等,初步构成了他的知识框架,呈现出好德内省、新旧兼蓄、中西会通的思想取向。这些不仅是吴宓游美期间(1917—1921)接受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种子因",而且也为此后吴宓及其同仁创办《学衡》杂志埋下了伏笔。从这个意义上看,吴宓游美之前的知识结构可视为"学衡派"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宓 游美之前 前语境 知识结构 种子因
下载PDF
商人外交与中国形象建构——以1915年中华游美实业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蒙应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19,共7页
清末民初,美国商会数次诚邀华商访美考察,事不果行。一战爆发,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美国欲重构世界秩序,中国期以新国家身份走向世界,游美之行重启。中华游美实业团是中美政府主导、商人组织参与的一场国民外交活动。中美双方不仅以经贸方... 清末民初,美国商会数次诚邀华商访美考察,事不果行。一战爆发,国际环境发生变化,美国欲重构世界秩序,中国期以新国家身份走向世界,游美之行重启。中华游美实业团是中美政府主导、商人组织参与的一场国民外交活动。中美双方不仅以经贸方式增进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在互动过程中,有意地共同建构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极具西方现代性的中国形象。“进步”的中国形象彰显出美国对中国具有家长式庇护的责任并起到支撑美国帝国身份的作用,亦表现出中国以新国家身份从传统转向现代、主动融入到由西方现代性主导的世界秩序,实现民族独立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外交 中华游美实业团 中国形象 现代性话语
下载PDF
狄更斯的《游美札记》——一部富有文学和史学价值的游记名作
5
作者 骆琪 《快乐阅读(开心辞典)(上)》 2011年第4期127-128,共2页
《游美札记》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游记以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战斗性征服了读者,而且叙述流畅、描写多采、议论富有说服力。其中对美洲大陆自然风光的描绘,对奴隶制度的抨击,表现了狄更斯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美... 《游美札记》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游记以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战斗性征服了读者,而且叙述流畅、描写多采、议论富有说服力。其中对美洲大陆自然风光的描绘,对奴隶制度的抨击,表现了狄更斯一以贯之的人道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游记 游美札记》
下载PDF
雨花石西游美国
6
作者 姚大奎 《华人时刊》 2000年第12期28-28,共1页
花容月貌藏在深闺少人知 我终于来到了美国准备举办“雨花石珍品展”,将故乡南京独有的雨花石在异国他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丰姿。 到纽约后就常找报纸上登载的有关展览的资料,联系各展览馆、美术馆,但有关人士都不知雨花石的真面目,估... 花容月貌藏在深闺少人知 我终于来到了美国准备举办“雨花石珍品展”,将故乡南京独有的雨花石在异国他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丰姿。 到纽约后就常找报纸上登载的有关展览的资料,联系各展览馆、美术馆,但有关人士都不知雨花石的真面目,估计不出其展览的效果如何,所以多次联系皆无所获,有的展厅虽可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花石 《红楼梦》 游美 《石头记》 参观者 恋恋不舍地离开 诸葛亮形象 天然瑰宝 新泽西州 展览馆
下载PDF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之比较
7
作者 刘佳 《教育史研究辑刊》 2009年第2期15-18,77,共5页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是清末两次大规模赴美留学运动中重要的留美预备学校。本文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学校职能、发展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在清末中美两国教育交流中,中国对待美国...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是清末两次大规模赴美留学运动中重要的留美预备学校。本文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时代背景、基本情况、学校职能、发展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在清末中美两国教育交流中,中国对待美国教育的态度以及中国自身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洋肄业局 游美肄业馆 留美预备学校 中美教育交流
原文传递
退还庚子赔款与清末留美学生的派遣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新宪 《教育科学》 1987年第4期50-54,共5页
提起清末的留学教育,人们便会自然想到庚子赔款,确实庚子赔款与留美学生的选拔、派遣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认真探讨和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游美 “庚子赔款” 留美学生 学务处 庚款 外务部 赴美留学 清华学堂 清政府 学部
下载PDF
1903年美国之行与梁启超国家结构观的转变
9
作者 张继才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
1903年梁启超美国本土之行是他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考察之旅。其考察重点是美国政治制度,包括联邦制度。他对于联邦制度的认识富有现代性,显示出一个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为同时代的中国政治精英所不及。此次考察也是他... 1903年梁启超美国本土之行是他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全面考察之旅。其考察重点是美国政治制度,包括联邦制度。他对于联邦制度的认识富有现代性,显示出一个政治家非凡的洞察力,为同时代的中国政治精英所不及。此次考察也是他的一次思想转变,即弃卢梭民权主义,而尚波伦哈克、伯伦知理国家主义;弃革命,而重尚改良;弃民主共和,而重尚君主立宪;弃联邦制,而重尚单一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游美 转变 联邦制 单一制
下载PDF
“庚款兴学”与中国留美学生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碧莹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45-50,共6页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俄、英、美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000万两,这就是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美国从中分得32939055两(合24440778.81美元...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俄、英、美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000万两,这就是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美国从中分得32939055两(合24440778.81美元),占总数的7.3%,外加年息4厘,到1940年止,本利共53351511.15美元。1909年,美国正式开始向中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并用于中国教育和派遣留美学生。本文探讨的正是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与中国留美学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美学生 庚款兴学 庚款留学生 庚子赔款 清华学校 清政府 留美生 侯德榜 清华学堂 游美
下载PDF
庚款办学中的中美关系考论——以清华学堂为个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宏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0-84,共5页
清华大学自清华学堂而始,由庚款溢款创办而成新制留美预备学校,几经艰苦努力,逐渐回归国内教育体系并发展成为著名大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领域多有执牛耳的地位和极重要的贡献。抚今追昔,建校之初种种情状往往被人淡忘,可是庚款... 清华大学自清华学堂而始,由庚款溢款创办而成新制留美预备学校,几经艰苦努力,逐渐回归国内教育体系并发展成为著名大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各个领域多有执牛耳的地位和极重要的贡献。抚今追昔,建校之初种种情状往往被人淡忘,可是庚款办学以及蕴于其中的中美关系和清华九十年的奋斗史天然的联系自然脉络不断。以清华学堂的建立和初期的运作为个案,考证庚款退款过程中的中美双方的互动,重点分析驻美公使梁诚的突出作用,并进而揭示这个重要事件对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子赔款 梁诚 清华学堂 游美肄业馆
下载PDF
宣统年间清廷遣派赴美留学生史料选 被引量:3
12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4,共6页
关键词 赴美留学 外务部 学务处 留美学生 宣统元年 游美 等学校 史料 江苏吴县 考试
下载PDF
清华园就要一所洋学堂
13
作者 黄晓 刘珊珊 于瑞永(摄影) 《中华遗产》 2012年第6期62-85,共24页
这座欧洲巴洛克风格的砖砌拱门,是1909年游美肄业馆的正门。门上“清华园”三字为清末军机大臣那桐所题。以前校门前小桥流水,常有脚夫系几匹小毛驴于桥头。“文革”中二校门被夷为平地,1991年才按老照片的模样重新修建起来。
关键词 清华园 学堂 巴洛克风格 游美肄业馆 军机大臣 “文革” 老照片 校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