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水之喻与善的必然性——孟子与告子“湍水之辩”释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美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孟子与告子经过湍水之辩揭示了善的必然性,首先在于告子错误地理解了水和人,即抽象割裂地视水为脱离大地的分离存在,相应地也将人视为抽象的孤立存在物。告子将人视为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在能动字义上将性理解为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孟子与告子经过湍水之辩揭示了善的必然性,首先在于告子错误地理解了水和人,即抽象割裂地视水为脱离大地的分离存在,相应地也将人视为抽象的孤立存在物。告子将人视为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在能动字义上将性理解为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此即善之必然性的要义。如此必然性,是在与他物构成的整体中,不断由否定而实现自身肯定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水 必然性
下载PDF
《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波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25,共1页
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10月出版本书以"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为题讨论中国哲学内部有关人性论的问题。儒家人性论本是老生常谈,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孟、告之辨的湍水之喻为引子,将重点聚焦于理学兴起... 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10月出版本书以"由湍水之喻到幽暗意识:理学视域下的人性善恶论新探"为题讨论中国哲学内部有关人性论的问题。儒家人性论本是老生常谈,本书的特色在于以孟、告之辨的湍水之喻为引子,将重点聚焦于理学兴起之后宋明儒者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学人性论的过程中,在佛老影响下所凸显出的不同理论范式和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善恶论 上海三联书店 幽暗意识 儒学人性论 解释框架 湍水 理学 儒家人性论
原文传递
养气、循道、净身:水象视阈下的孟子人格思想探析
3
作者 章亮亮 《巢湖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0-45,共6页
从湍水之辩到理想人格的六种境界之说,孟子借助水,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次上阐述其人格思想,构建由体认本源到固本充盈再到泽被万物的理想人格,最终生成观水以养气、治水以循道、濯水以净身的价值内核。对于孟子人格思想中的水象,... 从湍水之辩到理想人格的六种境界之说,孟子借助水,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次上阐述其人格思想,构建由体认本源到固本充盈再到泽被万物的理想人格,最终生成观水以养气、治水以循道、濯水以净身的价值内核。对于孟子人格思想中的水象,历来研究者重宏观之水的积极色彩,轻微观之水的消极意义,缺乏对水功用、流向的探讨。厘清上述问题,对深入理解孟子的人格思想、塑造理想人格、求得当前社会生存焦虑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水之辩 六重境界 养气 循道 净身
下载PDF
观水有术:孟子与水
4
作者 靳怀堾 《中国三峡建设》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如同孔孟之道一脉相承一样,孔孟的"爱水情结"也是一脉相承。孟子对水的观察、思考,以及由水而生的感悟,丝毫不逊色于孔子。作为亚圣,孟子深得孔子的精髓。
关键词 沟浍皆盈 油然作云 湍水 声闻过情 七八月 “性善论” 性善说 志于道
下载PDF
孟子散文论辩技巧浅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颜廷文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93-97,共5页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家大师,在当时他是以继承孔子自居的,他自己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他对孔子也备极颂赞:“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可是在战国中期,儒家之...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家大师,在当时他是以继承孔子自居的,他自己就曾经明确地说过:“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下》,)所以,他对孔子也备极颂赞:“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上》)可是在战国中期,儒家之道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时随着社会的急遽变革,诸子蠭起,出现了一些与儒家相对立的学派,而且其中某些学派的影响又非常之大,对于这些,孟子看得很清楚,所以他曾不无感慨地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滕文公下》)这种形势就逼使他为捍卫孔子之道而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孙丑 战国中期 滕文公 杨朱 齐桓晋文之事章 以羊易牛 湍水 散文写作 性善说
下载PDF
乡痕
6
作者 梁尚端 《农村农业农民》 2016年第8期63-63,共1页
姑苏行,心系宛(南阳简称),我的故乡新野家园,襁褓湍水西岸边,风浸润,俗濡染,帝王足迹,艺术屐痕,人文景观,似杜康、杯斟满。王莽未发迹,封邑新野县,两省交界,唐河西岸,九女儿城,梅家湾。诸葛刘备议事台,国是参,御曹操,为扶汉。甘夫人,... 姑苏行,心系宛(南阳简称),我的故乡新野家园,襁褓湍水西岸边,风浸润,俗濡染,帝王足迹,艺术屐痕,人文景观,似杜康、杯斟满。王莽未发迹,封邑新野县,两省交界,唐河西岸,九女儿城,梅家湾。诸葛刘备议事台,国是参,御曹操,为扶汉。甘夫人,生刘禅,太子阁,为纪念,碑文镌,有地点有时间。名胜古迹依然在,议当年,论忠奸,智者见智,戏说谈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苏行 刘禅 人文景观 湍水 刘秀 四言体 三百篇 阴丽华 楚风 《通鉴》
下载PDF
梁庄十年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鸿 《十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3,共80页
2020年7月,在连续十几天的暴雨之后,和其他任何一个年份的这时刻都一样,湍水又涨了。只不过,这一次,湍水有鱼。在前面将近三十年间,揣水一直重度污染,大鱼几近消失,只有在一些分散的小水洼里,能够见到像小棱子一样的野鱼苗,一段时间后,... 2020年7月,在连续十几天的暴雨之后,和其他任何一个年份的这时刻都一样,湍水又涨了。只不过,这一次,湍水有鱼。在前面将近三十年间,揣水一直重度污染,大鱼几近消失,只有在一些分散的小水洼里,能够见到像小棱子一样的野鱼苗,一段时间后,这些野鱼苗也会消失不见。这几年,湍水渐清,站在水边,经常能看到水中大鱼跃起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污染 湍水 梁庄 鱼苗 消失 三十年
原文传递
孟子与柏拉图对话体比较谈
8
作者 郭丹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1X期1-1,共1页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大抵相当于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二者的著作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体方式,研究二者对话体的不同,可以从中窥见中西方思想起源的差异,寻找中西文化发展脉络的源头,揭示中西文化的互补性。一、对话双方地...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大抵相当于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二者的著作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体方式,研究二者对话体的不同,可以从中窥见中西方思想起源的差异,寻找中西文化发展脉络的源头,揭示中西文化的互补性。一、对话双方地位不同《孟子》一书中对话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一,在社会地位上,孟子属于"无恒产而有恒心"的士阶层,以为诸侯大夫出谋划策为生。而他的对话对象则是掌握着国家权力的诸侯大夫。如果士说话不符合诸侯的心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体 士阶层 西方思想史 思想起源 社会地位 灌输式教育模式 理念论 语言风格 湍水 大希庇阿斯
原文传递
孟子性善论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影响
9
作者 赵希望 《才智》 2008年第24期251-251,共1页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一)"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开始谈人性问题,是由与告子驳难引发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一)"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开始谈人性问题,是由与告子驳难引发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认为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饮食欲望,男女的自然本能,无所谓善恶问题。"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上》)可见,孟子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层面谈论性的,他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并不等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不能决定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我们不能把告子的"生之谓性"的"性"理解成"人的本质属性"。事实上,告子并没有否认人的社会属性,他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讨论人的本质属性。"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 生之谓性 人的本质属性 当代德育 人性问题 湍水 善恶问题 自然本能
原文传递
四个女子一条鱼
10
作者 刘书康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年第6期5-24,共20页
往事往事须从一条小河说起,因为要想把一条鱼的事儿说清楚,就必须先说说这条穿城而过的小河,没有河哪里会有鱼呢;可是说河又不单单是为了鱼的事儿,因为四个女子也是被小河招呼着来到这里的。其实呢,它实在算不上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 往事往事须从一条小河说起,因为要想把一条鱼的事儿说清楚,就必须先说说这条穿城而过的小河,没有河哪里会有鱼呢;可是说河又不单单是为了鱼的事儿,因为四个女子也是被小河招呼着来到这里的。其实呢,它实在算不上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早年的时候它是被人们称做一干渠的,建国初期,为了全县百多万亩土地旱涝保收,就全县群众齐动员挖了一道通往卫河的人工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湍湍水流日夜不息地从这条渠里穿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立 美容店 就这样 敲门声 湍水 疑惑不解 姜海山 屁股坐 给你 音像店
原文传递
尽忠报国vs国报忠尽
11
作者 宰华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2013年第12期15-16,共2页
在思想多元化、多样价值观相互激荡与碰撞的社会背景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易被时下各种思潮所影响,产生"性犹湍水,决诸东西"的现象。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宰华平同志提出的三种引导和修正中学生非... 在思想多元化、多样价值观相互激荡与碰撞的社会背景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易被时下各种思潮所影响,产生"性犹湍水,决诸东西"的现象。这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宰华平同志提出的三种引导和修正中学生非理性、不成熟思想价值观的科学策略,对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思想导向,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我们期待着,期待思想品德教师"搏而跃之,激而行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报 VS 思想品德教师 思想多元化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导向 湍水 华平 教育力量 教育过程
原文传递
人性本善本恶的论争
12
作者 周冠生 《书城》 1994年第11期8-10,共3页
早在两千三百余年前,我国学术论坛上就发生过一场人性本善、本恶、本无善恶之争。思想家告子提出了"人性无善不善"论。关于人性的见解,他提出五个要点:第一,人性是生而有之:"生之谓性";第二,人的生存需要正是人的本... 早在两千三百余年前,我国学术论坛上就发生过一场人性本善、本恶、本无善恶之争。思想家告子提出了"人性无善不善"论。关于人性的见解,他提出五个要点:第一,人性是生而有之:"生之谓性";第二,人的生存需要正是人的本性:"食、色,性也";第三,人的自然本性无善恶的差别:"性无善无不善也";第四,不能混淆人的"生性"与"习性"的差别:"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第五,人性不存在善与恶的方向;"性犹湍水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本善 杯棬 生之谓性 性无善恶 湍水 人的社会属性 意向活动 善无 颅相学 人性观
原文传递
《<孟子>选讲》读后感
13
作者 高树帜 《群言》 1991年第8期37-37,共1页
最近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清华大学教授刘鄂培先生编著的《【孟子】选讲》一书,是一本便于理解孟子思想精华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书。它选取了《孟子》一书中关于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教育等方面精华的122章。
关键词 孟子思想 刘鄂培 生僻字 性善 羞恶之心 生之谓性 一本 湍水 中华民族历史 公孙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