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流输入对大比降入湖三角洲演化的影响评估试验
1
作者 宋晓龙 徐海珏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41,共8页
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或入海时泥沙沉积形成的一种河口地貌。当三角洲上游地势相对较高、整体纵比降较大时,局部沉积体具有冲积扇的特性,三角洲演化过程表现出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进行重复自然模型试验,评估了两种不同流量水... 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或入海时泥沙沉积形成的一种河口地貌。当三角洲上游地势相对较高、整体纵比降较大时,局部沉积体具有冲积扇的特性,三角洲演化过程表现出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通过进行重复自然模型试验,评估了两种不同流量水流输入对大比降三角洲沉积体形成演化的影响。基于三角洲沉积体横断面结构的多峰高斯函数拟合及其特征参数时变波动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小流量条件下三角洲上游堆积体具有多方向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大流量条件下堆积体具有纵向多层级结构化发展的不确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输入 大比降入湖三角洲 冲积扇特性 堆积结构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不同流量入湖三角洲演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珏 刘欣悦 +1 位作者 宋晓龙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36,58,共8页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流量、下游水位及上游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后二者的影响规律研究基础上,为探索不同流量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演变特征,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三角洲的河道面积占比、摆动角度、河道长度、泥沙堆积等...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流量、下游水位及上游来沙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后二者的影响规律研究基础上,为探索不同流量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演变特征,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三角洲的河道面积占比、摆动角度、河道长度、泥沙堆积等几何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流量对入湖三角洲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整体上遵循"冲-淤-冲"的发育模式;相比低流量,河道在高流量下稳定性更高且更明显,面积占比较大;泥沙堆积对流量响应敏感,大流量下沙体更加散乱且展布面积更大,小流量下泥沙更加聚集,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摆动角度 流场 河道演变 泥沙淤积
下载PDF
入湖三角洲水道结构对流量的随机响应试验研究
3
作者 徐海珏 宋晓龙 白玉川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在温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形态演变过程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机特性,这给河-湖区域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传统确定性的调查方法基础上,通过设置两种不同量级流量条件并分别重复两次的物理模型试验,... 在温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入湖三角洲的形态演变过程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机特性,这给河-湖区域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传统确定性的调查方法基础上,通过设置两种不同量级流量条件并分别重复两次的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入湖三角洲水道结构对流量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响应规律研究.对准周期相似的三角洲水道的几何特征进行定性观察及其波动变化进行定量统计,一方面,确定性地揭示出随流量的变化,主流水道长度指标与它的正相关性,和三角洲中游各阶汊道分汊位置指标的波动特征、高阶汊道各项几何特征指标的平均波动周期的与它的非正相关性;另一方面,非确定性地分别揭示出低流量条件下三角洲上游分汊位置指标和汊道长度指标的平均波动周期与其均值的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本研究提升了对三角洲水道分汊不确定性规律的认识,并为三角洲形态发展的随机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流量 水道结构 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西北缘一典型入湖三角洲剖面露头简介——测老庙拗陷地质研究和实习基地典型露头之二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洪波 章雨旭 +9 位作者 张海春 冯雪东 秦贝贝 陈康力 郑大燃 李莎 张琦 董晓朋 唐轲 朱桂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4,共6页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 内蒙古西部狼山以北的测老庙拗陷中主要充填着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陆相碎屑岩。拗陷的西部边缘主要出露灰黑色页岩,偶见巨厚层砂砾岩为主构成的河流相三角洲入湖沉积体。一条近南北向延伸100多米、深达20余米的冲沟切割出一个非常完整的三角洲入湖砂体纵剖面,从下而上依次显示出由灰黑色页岩夹泥灰岩组成的底积层,由砂砾岩组成的前积层和相似组分的顶积层,而在顶积层之上还见上覆旋回的部分前积层下部层序。根据顶积层和前积层产状判断,露头点处古流向为SSW,说明物源区在北侧,而湖泊主体在南部。根据三角洲顶积层和前积层特征判断,该早白垩世入湖三角洲应为辫状河三角洲。完整的三角洲天然露头十分罕见,研究者往往借助于地震或雷达等手段间接地探讨三角洲的结构特征,而本露头为人们野外现场观察三角洲的结构层特征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天然露头 乌拉特后旗测老庙拗陷 白垩纪
下载PDF
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沉积演变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辛玮琰 白玉川 +1 位作者 刘万利 张明进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3-56,共14页
三角洲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河流演变和河流地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入湖三角洲在阶段性水沙供给条件下其沉积演变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本文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以赣江三角洲年内上下游水沙阶段性变化特点为研究背景,考虑了水沙运动相似... 三角洲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河流演变和河流地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入湖三角洲在阶段性水沙供给条件下其沉积演变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本文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以赣江三角洲年内上下游水沙阶段性变化特点为研究背景,考虑了水沙运动相似,通过控制实验三角洲上游来水来沙和下游湖水位条件,呈现了实验室尺度的入湖三角洲阶段性沉积演变过程,反映了三角洲及其水道系统对变动水沙条件的响应过程。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的阶段性沉积特点与天然三角洲年内演变特点相似,表明实验尺度下分阶段控制水沙和湖水位条件以探究入湖三角洲在自然条件下的演化规律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阶段性 沉积演变 实验研究 赣江三角洲
下载PDF
青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形成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春晖 方小敏 +1 位作者 师永民 王新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2-120,共9页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高原微咸水断陷湖泊 ,是研究现代湖三角洲沉积的理想地区 .按河流与湖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 ,将其三角洲分为 3种类型 :鸟足形 (河控型建设性 )三角洲、扇形 (河浪控型 )三角洲和平直滨岸形 (浪控型破坏性 )...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高原微咸水断陷湖泊 ,是研究现代湖三角洲沉积的理想地区 .按河流与湖水动力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 ,将其三角洲分为 3种类型 :鸟足形 (河控型建设性 )三角洲、扇形 (河浪控型 )三角洲和平直滨岸形 (浪控型破坏性 )三角洲 .前者沿青海湖断陷盆地长轴分布 ,是湖区最大和最典型三角洲 ;后者沿盆地短轴分布 ,形成规模小且发育不齐全 .鸟足形三角洲发育完整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 3个亚相 ,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由分流河道、废弃河道、洪泛平原、泥沼、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组成 ,三角洲前缘亚相由河口沙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组成 ,与国内外其它湖三角洲相比 ,以发育沿岸沙坝和风成沙丘为其特征 ;平直滨岸形三角洲主要由三角洲平原部分构成 ,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 (属滨岸沉积 ) ;湖泊三角洲的形成受气候、构造、地形、河流作用与湖泊作用相对强度以及注入河水与盆地湖水在河口地区的混合方式等因素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类型 沉积相 控制因素 青海
下载PDF
入湖三角洲形成过程与淤积形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海珏 胡晓 +3 位作者 白玉川 杨浩俊 邹大胜 白洋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62,共11页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冲积河流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尾闾水道生成、地貌演变机理更是河流动力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利用自然模型法对入湖三角洲形成与形态发展过程进行模型试验,通过改变上游来沙和下游水位探究不同边界条... 入湖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冲积河流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尾闾水道生成、地貌演变机理更是河流动力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利用自然模型法对入湖三角洲形成与形态发展过程进行模型试验,通过改变上游来沙和下游水位探究不同边界条件对三角洲平面形态、纵向推进、横向展宽及垂向抬高的影响。三角洲堆积体先呈舌状推进,随后随朵体的生长而变化,其长宽比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上游来沙量越大,三角洲长宽比越小,下游水位越高对三角洲尺寸抑制越明显。三角洲纵向推进和横向展宽都呈现先迅速增长,后进入相对平稳期,并出现"台阶式"增长的趋势。来沙越多,横纵推进速度越快,越早出现突变式的增长。水位越高,三角洲越早以较小尺寸进入平稳期,突变周期越长,增长值越小。泥沙主要落淤在三角洲中下游,但较多来沙量会促使泥沙淤积在上游,并使上游河槽深度减小,中下游横截面坡度增大,三角洲整体纵向坡度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自然模型法 平面形态 纵向推进 横向展宽 水位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分带及成因分析——以定边-安边地区延长组长6油组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凤杰 蒋斌 赵俊兴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7,共7页
运用沉积相分析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进行系统研究,共识别出其组合形式有: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以及河口坝与远砂坝、... 运用沉积相分析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坳陷湖盆缓坡型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进行系统研究,共识别出其组合形式有: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以及河口坝与远砂坝、席状砂的叠加组合等4大类9种类型。并深入研究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以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为界,将三角洲前缘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三部分,各部分有独特的沉积微相组合形式。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原理和沉积物体积分配原理表明:短期基准面的规律性变化影响着储层砂体的成因类型、叠加组合形式和空间分布规律,据此建立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组合的成因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组合 成因分布模式 “台型前缘” “坡型前缘” 和“盆型前缘”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湖盆扇三角洲露头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勇 钟建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I0009,I0010,共8页
湖盆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靠山地前缘或构造形成的深大断裂、陡崖一侧,断裂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分,山间急流发育,为扇三角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潮水盆地红柳沟下白垩... 湖盆扇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靠山地前缘或构造形成的深大断裂、陡崖一侧,断裂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分,山间急流发育,为扇三角洲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潮水盆地红柳沟下白垩统庙沟群以及滦平盆地桑园营子侏罗系扇三角洲露头的实地考察,共观测到3个亚相、8个微相: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为扇三角洲水上部分,结构特征与沉积构造表现为冲积扇环境,以粗粒重力流沉积为特征;岩性主要为互层砾岩和砂岩,前部废弃河道和河道间见紫红色泥质层等暴露标志;分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间和泥石流沉积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扇三角洲沉积的主体,分布范围最大,具有成因类型多,沉积构造丰富,泥岩、砂岩、砾岩呈不规则透镜状分布等特征;沉积物整体偏细,结构和成分成熟度均偏高;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河道间微相。前扇三角洲亚相处于较深湖地带,物源区的水流很难到达该区域,主要为悬浮质进入较深水中的静水沉积物,局部地区夹杂有滑塌浊积岩沉积;分为深湖—半深湖和滑塌浊积岩微相。研究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为近源、快速、杂乱堆积,不稳定组分和填隙物含量高,储层物性相对较差;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砾岩、砂岩受河流及沿岸流等多种水流的综合作用,泥岩细粒沉积物被淘洗干净,储集物性整体较好,该处形成的砾岩、砂体常与较深湖暗色生油岩呈指形交互状,且位于油气运移的上倾方向,非常有利于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捕获到生油洼陷所生成的大量油气,便于成藏;前扇三角洲亚相深湖—半深湖中滑塌浊积岩通常被包裹在前缘生油泥岩中,亦便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前扇三角洲 微相 露头特征
下载PDF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及其分带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75-778,788,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研究了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和微相组合,共识别出截削式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5种沉积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 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研究了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构成和微相组合,共识别出截削式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5种沉积微相和水下分流河道叠加组合、河口坝叠加组合、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叠加组合、河口坝与远砂坝、席状砂的叠加组合等4类微相组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组合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以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为界,将三角洲前缘分为“台型前缘”、“坡型前缘”和“盆型前缘”3部分,各部分有独特的沉积微相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构成 分带性 台型前缘 坡型前缘 盆型前缘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入湖浅水三角洲形成过程实验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玉川 胡晓 +2 位作者 徐海珏 邹大胜 白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9-560,共12页
本文基于自然模型法,对入湖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实验模拟,从河型和流场变化的角度,分析其河道演变过程规律。通过改变上游来沙和下游水位,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对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道摆动及河型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河槽... 本文基于自然模型法,对入湖浅水三角洲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实验模拟,从河型和流场变化的角度,分析其河道演变过程规律。通过改变上游来沙和下游水位,研究不同边界条件对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道摆动及河型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河槽在顺直、分汊及无河槽的形态间交替演变,下游淤积的河坝会导致地形抬高、反水压力以及溯源淤积现象,促进河道发生周期性横向摆动。(2)三角洲表面流场形态及流速大小随河型变化,且与演变阶段有关。(3)上游多沙和下游高水位,都能使河型周期历时变短,主流摆动角度变大,摆动点位置向上游移动,较多来沙可以使河道形态由鸟足状向辐射状发育。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来沙影响占主导而水位影响居次要,水位变化条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河道形态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自然模型法 河型 流场 周期性演变
下载PDF
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限制性湖盆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帆 卞保力 +4 位作者 刘慧颖 姚宗全 尤新才 刘海磊 卫延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2,共10页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等,利用古地貌、岩相特征、单井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的沉积背景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可容空间控制,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岩性多为砂砾岩...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和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等,利用古地貌、岩相特征、单井相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的沉积背景和沉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可容空间控制,玛湖凹陷二叠系夏子街组岩性多为砂砾岩,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构造运动形成的古地貌使得玛湖凹陷夏子街组的沉积空间受到限制,最终表现为“北断、西剥、东南超”的构造格局;②玛湖凹陷夏子街组发育四大物源沉积体系:北部地区为长轴远物源,砂地比低,储层较薄;西部、南部、东部等地区主要为短轴近物源,快速沉积,垂向厚度大,相带平面展布较窄,但在南部地区存在1套近南北向的长轴远物源;③玛湖凹陷夏子街组主要为粗砾岩和中砾岩,分选性较差,磨圆度中等,杂基含量较高,主要分布于坡折带附近,并发育于辫状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内;④夏子街组沉积时期,玛湖凹陷靠山一侧可容空间大,发育巨厚的扇三角洲砂砾体且延伸较局限,玛南地区的狭长沟谷地貌为沉积物搬运至玛湖凹陷中部提供了通道,这种长轴远物源沉积体系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有效储层,砂地比可超过50%,沉积物分选性、磨圆度均相对较好,是有利储层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古地貌特征 物源 可容空间 限制性盆扇三角洲 夏子街组 二叠系 凹陷
下载PDF
A/S对断陷湖盆三角洲时空演化的控制及数值模拟——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威 李磊 +5 位作者 邱欣卫 龚广传 程琳燕 高毅凡 杨志鹏 杨蕾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湖盆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给的比值(A/S)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的层序结构及其在剖面上的叠置样式存在重要关联。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基于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与沉积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 湖盆可容空间与沉积物供给的比值(A/S)与三角洲沉积地层的层序结构及其在剖面上的叠置样式存在重要关联。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钻测井资料,基于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与沉积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古近系文昌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并结合沉积数值模拟技术探索了A/S对断陷湖盆三角洲时空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陆丰22洼文昌组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1,SQ2,SQ3,SQ4和SQ5+6,发育了杂乱前积型、下超前积型、斜交前积型、叠瓦前积型等4类三角洲沉积体系;(2)文昌组SQ3和SQ4层序沉积体系具有明显差异。SQ3层序沉积期,A/S大于1,湖盆三角洲多为近源沉积,洼陷内部发育大面积半深湖—深湖沉积;SQ4层序沉积期,A/S小于等于1,三角洲发育规模扩大,向湖盆中心推进,洼陷内部广泛发育滨浅湖沉积;(3)选择研究区文昌组SQ3和SQ4层序开展三角洲沉积体系数值模拟,在软件中设置可容空间、沉积物供应和搬运方式等3个主要参数,模拟结果与实际地质认识较一致,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砂体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容空间 沉积物供给 断陷三角洲 数值模拟 文昌组 古近系 陆丰22洼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小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等时格架划分方案——以南堡4-3区东二段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彦泽 王志坤 +1 位作者 商琳 王雨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9-1086,共8页
南堡油田4-3区东二段原有开发方案以传统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在层状模型的基础上依"相似性"原则划分地层单元、建立注采关系,但实际开发效果不佳,突出表现为:油水界面难统一,水驱油效率低.通过研究对比现代沉积学,综合... 南堡油田4-3区东二段原有开发方案以传统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为指导,在层状模型的基础上依"相似性"原则划分地层单元、建立注采关系,但实际开发效果不佳,突出表现为:油水界面难统一,水驱油效率低.通过研究对比现代沉积学,综合岩芯和地球物理资料,确定东二段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研究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沉积构造背景为断阶带下的浅水小湖盆.与大湖盆缓坡浅水三角洲相比,沉积特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变化明显,河道砂由分选差磨圆中等的次成熟中细砂岩组成,搬运距离相对较近,沉积构造以块状、平行、交错层理为主,沉积韵律表现为交互式的正旋回沉积.综合地震沉积学指导下的地震响应特征,证实该区为多条水动力较强的分流河道频繁横向摆动、改道而形成三角洲复合朵体,因此难以统一水流线和细分沉积微相.单河道摆动形成具有层状等时特征的单个沉积朵体,构成了三角洲沉积的基本单元.多个单朵体在三维空间叠置、拼接成更高一级的、内部空间复杂的复合朵体,则不具有层状等时特征,且朵体的接触关系及接触界面的渗流能力对注水开发效果影响明显.通过地震识别,受分辨率约束可识别高级次朵体,在其顶底界面约束下进一步利用测井识别,逐级解剖细化至具层状特征的朵体单元.依次识别出相当于砂组级别的3个朵体单元,相当于小层级别的28个朵体单元.并在朵体单元的基础上,重构注采对应关系,水驱采油效果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浅水三角洲 三角洲朵体 沉积相 沉积特征
下载PDF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被引量:169
15
作者 张昌民 尹太举 +1 位作者 朱永进 柯兰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3-944,共12页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庭湖和鄱阳湖、尕斯N1—N21油田、BZ28和BZ26区块三维地震属性)。枝状三角洲骨架砂体发育的主体为天然堤,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各朵体分散、朵体间不连接或通过决口水道连接。三角洲整体上不具备广阔的平原相带,呈现出窄条状的特征。分流砂坝型三角洲发育的主体是分流砂坝,砂呈现朵状、坨状,朵体发育集中,基本上呈现片状分布,在各朵体之间部位会发育分流间湾沉积,但常常因朵体增长而被填充,最终常表现为浅水沼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分流砂坝 分支河道 砂体形态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淮河入洪泽湖段岸滩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世雄 徐国宾 +1 位作者 刘源 刘翊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分析近30年淮河入洪泽湖段岸滩的变化趋势,基于1985—2019年间9幅非汛期(10月—次年1月)的遥感图像,对淮河入洪泽湖段的岸滩进行了快速的水边线提取。结果表明:以八段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30多年间前段洲滩面积缓慢增长了3%,增长速度约... 为分析近30年淮河入洪泽湖段岸滩的变化趋势,基于1985—2019年间9幅非汛期(10月—次年1月)的遥感图像,对淮河入洪泽湖段的岸滩进行了快速的水边线提取。结果表明:以八段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30多年间前段洲滩面积缓慢增长了3%,增长速度约0.056km~2/a,平面形态基本稳定,只是大部分洲滩的洲头洲尾有所延伸;后段洲滩的扩张比较明显,面积增长34.55 km~2约占变化前的67%,增长速度为1.016 km~2/a;前后段洲滩的破碎度逐渐减小和岸线发育系数降低,重心偏移方向为东北;左侧岸线的发育形式主要为并滩增长式,右侧岸线发育形式主要为围垦圈圩,左汊淤积较为明显,围垦圈圩多发生在岸线曲折处,对于岸线的监测已有必要;前后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入湖沙量的减小和围垦面积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三角洲 遥感 洪泽 洲滩 岸线
下载PDF
入湖河流三角洲形成发展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飞 张小峰 +1 位作者 邓安军 董占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3-954,共12页
通过概化水槽试验对水流泥沙从河流进入浅水湖泊层后的三角洲堆积体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规律.平面形态变化:第一阶段,三角洲堆积体在初期按水下舌状、扇状和树枝状形态形成发展,其表面有明显的主河槽且两侧区域有较多串沟;第... 通过概化水槽试验对水流泥沙从河流进入浅水湖泊层后的三角洲堆积体形成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如下规律.平面形态变化:第一阶段,三角洲堆积体在初期按水下舌状、扇状和树枝状形态形成发展,其表面有明显的主河槽且两侧区域有较多串沟;第二阶段,三角洲堆积体表面依次形成顺直河槽、分汊河槽和微弯河槽,水流泥沙沿不同河槽的主流方向以不同方式向前推进.纵向推进速率变化:第一阶段初始较大,受横向展宽影响纵向推进逐渐减弱;第二阶段以相对稳定的速率推进.垂向变化:堆积体的淤积抬高速率初始较大,随历时增加逐渐减小并保持稳定,整体上不断淤积抬高.横向变化:受河槽底部泥沙淤积抬高的影响,水流泥沙向两侧区域漫流;随堆积体纵向推进长度变长,水流泥沙在河槽主流中出现横向泥沙输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 形成发展规律 纵向推进速率 造床试验
原文传递
板桥凹陷东营组热储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瑞军 杨玉新 +2 位作者 刘洋 张芬娜 申作存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26期5-6,共2页
板桥凹陷是黄骅坳陷的次级凹陷,在古近纪属滨海湖沉积环境。通过岩相、沉积建造以及介形虫等分析,认为东营二段下部属古蓟运河三角洲滨海湖沉积,前积层厚度大于100m,上覆地层达大于1800m,具有地热地质"储""盖"条件。
关键词 板桥凹陷 滨海湖三角洲 沉积建造 热储预测
下载PDF
坝上河-滩坝微相组合特征——以柴北缘南八仙油气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为例
19
作者 张振铎 姚宗全 +2 位作者 穆波宇 涂加沙 潘品百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2-955,共14页
为了深入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油气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砂体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及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目标,在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综合分析,再结合单... 为了深入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油气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砂体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及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目标,在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综合分析,再结合单井相及连井相对比,精细刻画出南八仙油气田下油砂山组坝上河-滩坝微相组合沉积特征,并剖析了研究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新近系下油砂山组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体系,并主要发育坝上河-滩坝微相组合;坝上河可分为以河为主式、对称式和以坝为主式3种类型,并随着河流作用由强到弱,湖水阻力由弱到强,组合逐渐由以河为主式演变为对称式进而演变为以坝为主式;滩坝区别出有滩无坝及滩坝共生2种类型,其中有滩无坝的远岸滩砂发育规模较小,分布范围局限且较为零散,滩坝共生的近岸砂体面积较大呈席状分布,远岸砂体多孤立呈土豆状分布。最后,根据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沉积相模式,研究区的水下分流河道、周边的坝上河复合砂体及近岸滩坝是主要的优势储层。研究可为油气田下一步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河 滩坝 微相组合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 下油砂山组 沉积特征
下载PDF
靖安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技术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启贵 胡勇 +1 位作者 王德玉 司尚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1,76,共5页
靖安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继安塞油田之后于 2 0世纪 90年代发现的 3亿t级特低渗透油田 ,属典型的大型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湖盆三角洲沉积微相和沉积序列组合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是油田成功开发的基础。适应油藏低压、低渗透特点的先期注... 靖安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继安塞油田之后于 2 0世纪 90年代发现的 3亿t级特低渗透油田 ,属典型的大型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湖盆三角洲沉积微相和沉积序列组合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是油田成功开发的基础。适应油藏低压、低渗透特点的先期注水技术有效地抑制了高泥质含量 (2 0 % )碎屑岩地层压降区粘土膨胀堵塞喉道的负面影响 ,建立油藏早期的有效驱替系统的开发方式 ,使单井产量稳定提高 ;应用油藏水动力受效单元和平面径向调差技术、油藏数值模拟跟踪研究技术 ,尤其是特低渗透油藏整体开发压裂技术、注气及气水交注开发方式的实践 ,进一步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水平 ,该油藏已成功地实现了 6年低含水采油 ,采收率由方案设计的 17%提高到了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安油田地质 油藏工程 低渗透油田 三角洲 层序地层学 整体压裂 注气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