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沅水流域白垩红层碎屑锆石及其对金刚石找矿的指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瀚 丘志力 +2 位作者 邓小芹 马瑛 李子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60-1171,共12页
湖南沅水流域的白垩系陆相红层是发现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的重要层位。金刚石和锆石共同参与沉积过程,研究白垩系红层中的碎屑锆石对追踪和揭示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及其沉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3组来自湖南沅水流域... 湖南沅水流域的白垩系陆相红层是发现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的重要层位。金刚石和锆石共同参与沉积过程,研究白垩系红层中的碎屑锆石对追踪和揭示砂矿金刚石的来源及其沉积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A-ICP-MS技术对3组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白垩系红层的共240颗碎屑锆石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3组样品的锆石U-Pb年龄频谱特征接近扬子型(年龄集中于~800 Ma、~2000 Ma和~2500 Ma),表明锆石来源于扬子克拉通内部,结合沅水流域部分金刚石近源搬运的特点,指示砂矿金刚石源区也可能来自克拉通内部,甚至是湖南境内。本次研究还发现其中2颗锆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属于钾镁煌斑岩型,其U-Pb年龄分别为788±11 Ma和869±13 Ma,暗示研究区在新元古代中期曾发育过钾镁煌斑岩。由于目前已发现的中生代钾镁煌斑岩中只含有极少量的微粒金刚石,不可能是砂矿大金刚石的补给源,因此尚未发现的元古代钾镁煌斑岩可能才是金刚石的携带者。另外,3组样品中80%以上的锆石年龄为元古代和太古代,指示研究区大部分的岩浆构造热事件主要发生在前寒武纪。南华系江口组是湖南地区发现砂矿金刚石的最古老地层,与下伏板溪群呈假整合接触。因此,其下伏的、未出露的板溪群中存在的钾镁煌斑岩可能是进一步寻找金刚石原生矿的重要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红层 碎屑锆石 砂矿金刚石 找矿 湖南沅水流域
下载PDF
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空间分布与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琳 胡希军 +2 位作者 韦宝婧 龙郡 罗紫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119,共8页
以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中的392个传统村落与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遗产源,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分析遗产源的空间分布与水系、交通、距中心城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土地覆盖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地理... 以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中的392个传统村落与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遗产源,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分析遗产源的空间分布与水系、交通、距中心城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土地覆盖类型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计算各因子对遗产源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MCR模型对沅水流域进行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旨在为湖南沅水流域传统聚落整体性保护与遗产廊道构建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结果表明,沅水流域内的遗产源呈“小聚集,大分散”的分布特征;大部分的遗产源分布在河流附近,交通较为便捷,距中心城市距离适中的低海拔丘陵与盆地的缓坡地带,遗产廊道适宜性较高。根据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廊道规划建设措施,从而促进区域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沅水流域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MCR模型 遗产廊道适宜性
下载PDF
古航道视角下聚落地名文化景观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湖南沅水流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思文 胡希军 +4 位作者 金晓玲 杜心宇 汤佳 张俊颖 洪咏仪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35,共22页
古航道作为军事、漕政和商贸的主要通道,孕育了沿线的聚落,其地名是解读流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等动态发展规律的重要切入点,对重新审视和发掘流域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名层分析、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和... 古航道作为军事、漕政和商贸的主要通道,孕育了沿线的聚落,其地名是解读流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等动态发展规律的重要切入点,对重新审视和发掘流域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地名层分析、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湖南沅水流域233个聚落地名语源的产生、嬗变和存续划分地名层,探讨其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沅水233个聚落地名以自然景观型为主,沿航道呈“串珠式条带状”分布,具有“名称化的水文”特征;以人文景观型为辅,沿航道、古道呈“西密东疏团块状”分布格局。②以聚落地名产生时序为轴,其演进揭示沅水流域开发过程,总体上呈现自北向南、自东向西的变化路径。③沅水聚落地名景观类型变更方式主要有4种,地名呈现层积性、功能性,航道、驿道沿线地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④沅水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分布和演变是自然环境、航道辐射和社会发展3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距码头0~13000 m、高程100~400 m、气温18~19℃、降水量1400~1600 mm、人口集聚、经济较为发达、通航河道密布的地区稳定性较高。航道辐射因素对聚落地名产生、变更和存续影响深远。基于沅水航道的自然属性和人文轨迹,系统开展多层次时空序列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期深化和提升地名普查成果,为今后跨区域聚落地名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航道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地名层 湖南沅水流域
原文传递
流域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及群系特征——以湖南沅水流域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思文 胡希军 +3 位作者 汤佳 郑霞 金晓玲 韦宝婧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20-3042,共23页
聚落地名是历史时期村镇等地名的延续与嬗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信息,是挖掘聚落景观文化内涵和地方性特征的重要切入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研究日渐深入,而较少系统性地从景观基因图谱视角探索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及... 聚落地名是历史时期村镇等地名的延续与嬗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信息,是挖掘聚落景观文化内涵和地方性特征的重要切入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研究日渐深入,而较少系统性地从景观基因图谱视角探索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及群系特征。对此,本文首先根据景观基因图谱相关理论提出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的概念,并选取聚落地名中的古城镇地名为研究对象,阐述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的分类和构成。其次,从语源特征、环境特征、载体特征、层级特征四个方面,构建流域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基因挖掘指标体系。以湖南沅水流域233个古城镇地名为例,识别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的类型特征有军权型、经济型和民生型3种,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其具有县域集聚式、条带状和组团式的分布规律,并探讨前述类型的空间关系特征,进而总结并提炼了各类型分别具有县域收缩式、多向扩张式和向心收缩式的演变规律。最后,选取湖南沅水流域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群系分类指标,采用谱聚类方法,划分为沅水汉族水文景观群、驿路汉族人文景观群、武水苗族人文景观群、酉水土家族自然景观群和渠水侗族自然景观群五大景观群系,并分析古城镇地名文化景观群系特征。本研究是加强地名文化遗产发掘和历史文化传承体系保护工作的创新实践,旨在丰富和推动传统聚落和聚落地名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探索地名文化景观分区等基因图谱和地学信息图谱拓展到更多领域等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 古城镇地名 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 群系特征 谱聚类 湖南沅水流域
原文传递
湖南沅水流域人口变迁的历史特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罗运胜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5,共6页
湖南境内各流域的历史人口变迁是很不平衡的。自汉代至明代,沅水流域的人口增长缓慢,从清代至二十世纪后期,人口呈现空前加速增长态势,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下,流域人口在各个时期的分布重心虽然逐渐移至下游,但... 湖南境内各流域的历史人口变迁是很不平衡的。自汉代至明代,沅水流域的人口增长缓慢,从清代至二十世纪后期,人口呈现空前加速增长态势,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下,流域人口在各个时期的分布重心虽然逐渐移至下游,但也存在复杂的变动现象。地理条件、政治环境、移民和少数民族等因素明显地制约着沅水流域的人口变迁。沅水流域人口变迁的这些特征影响着流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沅水流域 人口变迁 历史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