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心亭看雪》中的探梦之旅
1
作者 赵效显 《山东教育》 2024年第11期53-54,共2页
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小品文,文章用一百多字呈现出张岱在雪夜之时,乘舟飘荡西湖之上,邂逅金陵客举杯畅饮的情景。我们顺着文字的蛛丝马迹逆流而上,去感受西湖的雨雪苍茫,去感受张... 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一篇小品文,文章用一百多字呈现出张岱在雪夜之时,乘舟飘荡西湖之上,邂逅金陵客举杯畅饮的情景。我们顺着文字的蛛丝马迹逆流而上,去感受西湖的雨雪苍茫,去感受张岱的情深意长,抵达他心中的梦的彼岸。《湖心亭看雪》中的“看”字,耐人寻味,它表明这篇文章有一个不同寻常的观景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语文教材 情深意长 张岱 九年级 小品文 西湖 明末清初
下载PDF
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浅谈文本教学的三重建构
2
作者 徐丽智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10期23-24,共2页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文本教学是一场体验精妙语言的旅程,也是一场建构系统化学习框架的过程。然而,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文本教学是一场体验精妙语言的旅程,也是一场建构系统化学习框架的过程。然而,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文本教学三重建构的递进关系,或者片面化采用纯灌输的讲解模式,导致学生的语文理解、剖析、总结、领悟能力不足。本文在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文本教学三重建构的具体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教学 自身教学经验 中学语文教学 领悟能力 递进关系 湖心亭看雪》 三重 片面化
下载PDF
《湖心亭看雪》情境化教学策略探析
3
作者 王琼 《新校园》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教学一直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有效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本文旨在探讨《湖心亭看雪》情境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多维度的分析与实... 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教学一直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有效教学策略。情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本文旨在探讨《湖心亭看雪》情境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多维度的分析与实践,挖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教学 经典文学作品 有效教学策略 湖心亭看雪》 策略探析 策略与方法 多维度 欣赏文学
下载PDF
入景 共情 移情——论《湖心亭看雪》的情境化教学
4
作者 李青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的游记散文,虽篇幅短小,却写出了复杂的意蕴情思,雪后奇景的刻画中暗含着作者的独孤与感慨,作品中的情境和情感都极具考究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合通过情境化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表达与艺...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的游记散文,虽篇幅短小,却写出了复杂的意蕴情思,雪后奇景的刻画中暗含着作者的独孤与感慨,作品中的情境和情感都极具考究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合通过情境化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化教学 湖心亭看雪》 复杂情思 策略
下载PDF
境由心造,意由心生——《湖心亭看雪》文本解读
5
作者 沈虹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湖心亭看雪》所呈现的冰雪之境、幽冷之意,是由作者张岱忆叙前朝往事时的心绪所致,可谓境由心造,意由心生。营造的冰雪之境,蕴含的是故国之思与出尘之志;传递的幽冷之意,表达了聚散无常的感伤,彰显了忠于故国的铮铮风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湖心亭看雪》 故国之思 风骨
下载PDF
于“无理”处着力:《湖心亭看雪》的艺术魅力
6
作者 敬军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湖心亭看雪》中的“无理”处实则是写作对象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导致的变异、变形,体现为与“事理”和“情理”的冲突,这些地方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是阅读的生长点,是文本解读的突破点。将《湖心亭看雪》中“无理”处的原初状态和艺术形象... 《湖心亭看雪》中的“无理”处实则是写作对象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导致的变异、变形,体现为与“事理”和“情理”的冲突,这些地方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是阅读的生长点,是文本解读的突破点。将《湖心亭看雪》中“无理”处的原初状态和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分析,能够让文章的艺术手法和作者真实的情感得以显露,从而体会本文“无理而妙”和“痴而入妙”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理” 还原比较 湖心亭看雪》 痴而入妙
下载PDF
文以教理 化而育心——文化渗透下的《湖心亭看雪》教学建议
7
作者 陈益虹 刘春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8期58-62,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易于发挥育人功能;文化渗透下的文言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易于发挥育人功能;文化渗透下的文言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文言美文《湖心亭看雪》蕴含家国情怀、人格修养、水墨风韵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是初中文言山水小品典范之一,选择文化视角深入解读作者之“痴”,感悟其文化情怀,进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这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 湖心亭看雪》
下载PDF
于溯源中品《湖心亭看雪》量词之运用
8
作者 何荣海 《文教资料》 2024年第4期147-149,157,共4页
《湖心亭看雪》一文仅用159字便将杭州西湖雪景的全貌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该篇课文第一段“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词精妙,一直以来也被作为教学重点。本文从汉语言文字学的视角对这四个量词展开分析,探究其本义,总... 《湖心亭看雪》一文仅用159字便将杭州西湖雪景的全貌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读者眼前。该篇课文第一段“痕”“点”“芥”“粒”四个量词,用词精妙,一直以来也被作为教学重点。本文从汉语言文字学的视角对这四个量词展开分析,探究其本义,总结其词义的演变过程,并基于此提出教学策略,以期填补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能存在的理论空白,助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 湖心亭看雪》 量词运用
下载PDF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语言义理解言语义——以《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为例
9
作者 罗宇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词的语言义理解言语义。正确理解《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对解读全文主旨至关重要。“沸”的本义为“泉水奔涌貌”,通过移就修辞,赋予炉火旺盛貌。“强”为“特意、尽力”义,表现作... 教材文本解读应正确结合词的语言义理解言语义。正确理解《湖心亭看雪》中“沸、强、痴”等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对解读全文主旨至关重要。“沸”的本义为“泉水奔涌貌”,通过移就修辞,赋予炉火旺盛貌。“强”为“特意、尽力”义,表现作者的豪爽。“痴”意为“痴迷”,作者借舟子之口,概括自己和金陵客僻境观雪的独特审美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语言义 言语义
下载PDF
闲人入迷,痴人入梦——《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差异评析
10
作者 谢依晨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9期37-39,共3页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堪称游记类小品文中的两轴精品。纵观这两篇作品,从逆境抒怀的背景,到绘景寄情的手法,再到知己知心的情节,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对照联想。但苏子瞻和张宗子之间,《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堪称游记类小品文中的两轴精品。纵观这两篇作品,从逆境抒怀的背景,到绘景寄情的手法,再到知己知心的情节,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对照联想。但苏子瞻和张宗子之间,《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之间,毕竟隔着五百多年的人事变迁、朝代更迭,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在主题、结构和写作手法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苏轼 张岱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一体四面”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11
作者 王玉峰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6期48-49,共2页
传统文言文教学纯粹指向应试,过度强调文言知识传授与解题技能的提升,违背了文道统一的文言文的本质特征。传统文言文教学只是以言带文,注重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忽略了深入品味文言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王荣生老师提出的“... 传统文言文教学纯粹指向应试,过度强调文言知识传授与解题技能的提升,违背了文道统一的文言文的本质特征。传统文言文教学只是以言带文,注重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忽略了深入品味文言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王荣生老师提出的“一体四面”的文言文教学法,作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新的研究视角,在文言、文章的基础上,融入文学和文化的角度研读文言文,为“双减”政策下的新课程改革注入了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解题技能 文言文教学 文道统一 湖心亭看雪》 文言知识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湖心亭看雪》中的孤独与审美
12
作者 马小娟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1期60-61,共2页
在文言文教学中,立足于文言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要素,对其深刻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是探究其审美和文化意蕴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挖掘文言文的隐藏信息。本文以《湖心亭看雪》为例,从披文入情、品味词句两个主要角度,融入知... 在文言文教学中,立足于文言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要素,对其深刻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是探究其审美和文化意蕴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挖掘文言文的隐藏信息。本文以《湖心亭看雪》为例,从披文入情、品味词句两个主要角度,融入知人论世的文学评论方法,对文言文中的孤独情感和审美意蕴展开深层鉴赏和解读,从而准确分析文言文蕴藏的主观情感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孤独 审美
下载PDF
“象思维”视角下初中古代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以《湖心亭看雪》为例
13
作者 王欣欣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9期38-39,共2页
“象思维”是一种动态、直观、整体性思维,提倡将认知主体与被探究事物纳入动态整体当中,在“流动与转化”的过程中展开行与思,最终形成对事物本质的启新与开悟,是一种引发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因此也被称作“非理性思维”。于语文教学而... “象思维”是一种动态、直观、整体性思维,提倡将认知主体与被探究事物纳入动态整体当中,在“流动与转化”的过程中展开行与思,最终形成对事物本质的启新与开悟,是一种引发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因此也被称作“非理性思维”。于语文教学而言,“象思维”着眼于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物本质 非理性思维 整体性思维 语文教学 象思维 形象思维能力 散文阅读教学 湖心亭看雪》
下载PDF
文史会通视域下的《湖心亭看雪》解读
14
作者 袁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11期20-23,共4页
张岱文史兼备,其史得文之要,其文有史之魂。从文史会通视域下层层解读《湖心亭看雪》。文史互证,从宏观上可见张岱将故国情怀融入创作的心态;文史相参,展现《湖心亭看雪》冰雪意境背后张岱孤傲不屈的痴心;理论互通,取张岱历史观与文学... 张岱文史兼备,其史得文之要,其文有史之魂。从文史会通视域下层层解读《湖心亭看雪》。文史互证,从宏观上可见张岱将故国情怀融入创作的心态;文史相参,展现《湖心亭看雪》冰雪意境背后张岱孤傲不屈的痴心;理论互通,取张岱历史观与文学观中重神而非形的共同之处,呈现其曲寄言外的思维方式,展现易代之际身为遗民的深情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文史会通 曲寄言外
下载PDF
《湖心亭看雪》 教学策略研究
15
作者 刘可凡 《小作家选刊》 2023年第29期82-85,共4页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的一篇小品文,以其婉约、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湖心亭雪景的美丽画面,作者张岱所处明末这一特殊时期,这让他笔下的景蕴涵的情意味更为深长。本文结合当前《湖心亭看雪》教学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讨,结合学情...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张岱的一篇小品文,以其婉约、清丽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湖心亭雪景的美丽画面,作者张岱所处明末这一特殊时期,这让他笔下的景蕴涵的情意味更为深长。本文结合当前《湖心亭看雪》教学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讨,结合学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为该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心亭看雪》 教学策略 文言文
下载PDF
阅读视野: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的有效点——以《湖心亭看雪》的备课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可心 刘延君 《教学月刊(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5-48,共4页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野是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观察和认识的领域。“阅读视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HansRobertJauss)在他的专著《关于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野是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同时也指观察和认识的领域。“阅读视野”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HansRobertJauss)在他的专著《关于接受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而最早关注到“视野”问题并加以专门讨论的则是德国哲学家、阐释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人在诠释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视野”问题。在伽达默尔看来,这个“视野”应当包括“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一种合成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视野 湖心亭看雪》 教师备课 中学语文 《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文艺理论家 获取信息
下载PDF
情趣盎然品文言——《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及评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君 王方鸣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背诵 湖心亭看雪》 评析 教学 同学 诗句 实录 文言 情趣
下载PDF
审美湖心亭——《湖心亭看雪》文本细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1-55,共5页
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描绘了一个冰雪西湖,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张岱利用陌生化的语言,试图延缓审美过程,强化景物之间的空间转换和组合关系,建构音乐美和节奏感。著名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描绘了一个冰雪西湖,显示了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张岱利用陌生化的语言,试图延缓审美过程,强化景物之间的空间转换和组合关系,建构音乐美和节奏感。著名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涉及空间的远近、语序的重点、量词的移就、名词的量化、白描的减省与夸张、审美的点线面与主客互换。张岱带着"五重喜悦"前往湖心亭,他拥有纯粹、空灵、寂寞的"痴趣",耽于癖好的"痴情",一生追忆的"痴梦",这一切成就了崇祯五年在湖心亭看雪的"痴人",也成就了这篇含蓄隽永的晚明小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湖心亭 审美 陌生化 白描
下载PDF
两重视角与知人论世:解读《湖心亭看雪》的密钥 被引量:2
19
作者 毋小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5,共4页
委合理解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从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两重叙述视角对文本进行分析,并做好知人论世工作,是解读好文本的关键。作为经验自我的张岱在湖心亭看雪过程中基本上是欣喜的,而作为叙述自我的张岱在... 委合理解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从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两重叙述视角对文本进行分析,并做好知人论世工作,是解读好文本的关键。作为经验自我的张岱在湖心亭看雪过程中基本上是欣喜的,而作为叙述自我的张岱在回忆湖心亭看雪这件往事时内心却是悲病的。只从单一叙述视角出发解读文本。甚至将文本中的两重叙述视角混淆起来,或对张岱其人及具体写作情境不了解,都很容易造成不可接受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重视角 知人论世 湖心亭看雪》
下载PDF
从《湖心亭看雪》观照张岱的审美趣味及其文化心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新民 杨诏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30-34,44,共6页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山水小品代表之作,审视其西湖幽赏的反季节性及其游具配件,解读其笔下西湖雪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勾连其国破家亡的人生际遇,我们可以关照张岱超尘脱俗的审美趣味及其寄情明洁的文化心态。张岱深得魏晋风韵,任性重情...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山水小品代表之作,审视其西湖幽赏的反季节性及其游具配件,解读其笔下西湖雪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勾连其国破家亡的人生际遇,我们可以关照张岱超尘脱俗的审美趣味及其寄情明洁的文化心态。张岱深得魏晋风韵,任性重情,放浪山水,注重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其移情于雪、托志于雪所折射的文化心理,是对人生存在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探寻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湖心亭看雪》 审美趣味 文化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