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生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生愿 张万顺 +2 位作者 吴扬 刘浩 曾子龙 《河南科学》 2015年第5期814-818,共5页
探析水生植物的生长机理及与外部环境物质的交换过程,凝练水生植物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底泥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的动力特征,基于营养物质在植物-底泥-水体界面的迁移转化理论以及湖泊水动力对水生植物生长过程的响应机理,建立了水-植物-... 探析水生植物的生长机理及与外部环境物质的交换过程,凝练水生植物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底泥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的动力特征,基于营养物质在植物-底泥-水体界面的迁移转化理论以及湖泊水动力对水生植物生长过程的响应机理,建立了水-植物-底泥耦合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水动力水生态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水动力水质模型 水生植物生长模型 营养物质迁移转化模型
下载PDF
流域干旱对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青 严登华 +2 位作者 翁白莎 袁勇 杨志勇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3,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一些湿地严重退化。其中,流域干旱问题是导致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干旱严重制约着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一方面,干旱通过造成湿地水量亏缺和水分条件改变,来影响湿地生物和生境条件;另一方面,湿地...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一些湿地严重退化。其中,流域干旱问题是导致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干旱严重制约着湿地的生态水文过程。一方面,干旱通过造成湿地水量亏缺和水分条件改变,来影响湿地生物和生境条件;另一方面,湿地中的生物对干旱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个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适应等来避免干旱造成的伤害;同时,这一过程还伴随着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生物量、分布以及群落的组成、数量、生物量、分布等特征的变化;最终干旱对湿地的影响将体现在湿地规模、构成、格局和功能的变化上。在理论上,干旱作为一种扰动对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耐旱性有一定积极影响,但由于缺少长期的湿地恢复过程研究,这一学术观点并未被广泛认知;长时间的严重干旱则会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导致其退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干旱 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湖泊湿地土壤有机碳形成、周转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金婷 张珊 +3 位作者 赵蕾 余冠军 马燕天 吴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996-9010,共15页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陆地碳汇之一,其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变化将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湿地经历的水位降低、水域面积缩小等生态问题使其碳汇功能面临严重威胁。尽管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湖泊湿地SOC的...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作为重要的陆地碳汇之一,其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变化将对全球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湿地经历的水位降低、水域面积缩小等生态问题使其碳汇功能面临严重威胁。尽管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了湖泊湿地SOC的动态变化,但由于研究地点、实验方法和关注重点的不同,难以形成一致的结论,因此详细阐明湖泊湿地SOC存储和转化过程的演化趋势尤为重要。综述国内外湖泊湿地SOC的研究成果,从其形成、周转及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现阶段湖泊湿地SOC的研究热点和不足,并结合当前湖泊湿地面临的现状,阐述影响其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因素。现有研究表明,植物源碳尤其是凋落物碳是湖泊湿地SOC的主要来源,但微生物碳在湖泊湿地SOC形成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且植物和微生物碳对湖泊湿地碳储量的贡献比可能具有空间异质性。湿地SOC周转主要受微生物的调控,但中小型区系的土壤动物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能既是驱动者也是贡献者,研究提示将土壤动物纳入湿地SOC的周转模型才可更准确地评估湖泊湿地的碳周转过程。有机物-矿物化学结合态保护是维持湖泊湿地SOC稳定的最重要机制,多种生物和非生物(气候、水环境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SOC的稳定储存。目前维持湖泊湿地SOC稳定性的机制仍延用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需进一步评估其在湖泊湿地中的适用性。研究旨在总结湖泊湿地中SOC形成和转化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植物凋落物 微生物残体碳 矿物结合有机碳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湿地+研学+体验”在白云湖里开讲“泉城生态故事”
4
作者 高宏璟 韩林燕 孟凡庚 《绿色中国》 2023年第21期68-71,共4页
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白云湖街道境内,总面积1627.5公顷,湿地率83.2%,环湖大堤20公里。鱼类、两栖类物种繁多,更是荷的世界、鸟的天堂。济南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保护和修复白云湖自然湖... 济南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白云湖街道境内,总面积1627.5公顷,湿地率83.2%,环湖大堤20公里。鱼类、两栖类物种繁多,更是荷的世界、鸟的天堂。济南市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保护和修复白云湖自然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白云湖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 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济南市 保护和修复 鸟的天堂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姣 张灿明 罗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3,共7页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概述了湖区基本状况,并主要分析了近些年该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湖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湖区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国际... 基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概述了湖区基本状况,并主要分析了近些年该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的新变化。提出湖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并根据湖区生态系统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关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律法规等,分析了湖区生态功能区划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区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区;根据一级生态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亟待保护的内容和程度、生态需求与修复目标的区域差异性等,将一级生态区划分为10个生态亚区和32个生态功能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置法,绘制了生态功能区划图,阐明了不同生态区的区划范围、功能定位、保护建设重点,为促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保障区域安全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功能区划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