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濂溪中和论性思想及其对儒家人性论的独特贡献——兼论其对湖湘学派的影响
1
作者 周接兵 李晓莹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聚讼不已的重要问题.濂溪以“中正”“中和”“太和”为核心范畴、主要特征和终极依归,并以此为基点,做了上下打通的工作,其人性论上通既存有又活动的太极“太和”原初本体,下通未发已发中和中节的德性修...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聚讼不已的重要问题.濂溪以“中正”“中和”“太和”为核心范畴、主要特征和终极依归,并以此为基点,做了上下打通的工作,其人性论上通既存有又活动的太极“太和”原初本体,下通未发已发中和中节的德性修养工夫,并由此扩充为“中正仁义”的伦理政治制度安排,可谓天人相合、内外相通、本末兼赅、有体有用.濂溪中和论性思想对儒家人性论有着独特的贡献,尤其深刻影响了湖湘学派,使得湖湘学具备了独具一格的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濂溪 周敦颐 人性论 中和 湖湘学
下载PDF
闽学与湖湘学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立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69,共7页
闽学与湖湘学都是二程洛学在南宋的流衍与发展。两个理学流派从各自初创时起 ,便有着极其密切而友好的学术关系 ,他们互相切磋 ,彼此诱发 ,推动各自的发展 ,也促进了南宋理学的繁荣。但到了朱子时代 ,两个学派关系之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 闽学与湖湘学都是二程洛学在南宋的流衍与发展。两个理学流派从各自初创时起 ,便有着极其密切而友好的学术关系 ,他们互相切磋 ,彼此诱发 ,推动各自的发展 ,也促进了南宋理学的繁荣。但到了朱子时代 ,两个学派关系之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讲友变成了论敌。尤其在张南轩过世以后 ,闽学以老大的姿态凌驾于湖湘学之上 ,遏制了湖湘学派的发展并相当程度地造成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理 湖湘学
下载PDF
论婺学、湖湘学的交流与共识
3
作者 朱汉民 徐艳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5,160,共8页
婺学与湖湘学均是宋代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性学派,两派各有自己不同的地域学术背景和学术思想。但是考察这两大地域性学派,会发现它们一直有着密切交往和相互影响,故而两派具有相通的学术旨趣,并且在学术交流中形成了许多学术共识。婺学... 婺学与湖湘学均是宋代具有鲜明特征的地域性学派,两派各有自己不同的地域学术背景和学术思想。但是考察这两大地域性学派,会发现它们一直有着密切交往和相互影响,故而两派具有相通的学术旨趣,并且在学术交流中形成了许多学术共识。婺学与湖湘学不仅在“重建内圣外王之道”的学术旨趣上有相通性,同时在道兼体用、经史通贯、经世致用等方面有许多学术共识。探讨婺学与湖湘学两派在学术上的渊源、相通与共识,可以深化对宋学地域性衍化过程的理解,丰富对宋代儒学多元化发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 术共识 道兼体用 经史通贯
下载PDF
略谈湖湘学与湖湘文化的异同
4
作者 巫瑞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1-82,共2页
近年来刊载的湖湘文化研究文章中,有些作者用“湖湘文化”,有些论文则是“湖湘学”,甚至还有一篇之内二者前后互见,似乎“湖湘学”与“湖湘文化”系同物异名。显然,这是把一个学派同一种地域文化混淆起来,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在此,略作辩... 近年来刊载的湖湘文化研究文章中,有些作者用“湖湘文化”,有些论文则是“湖湘学”,甚至还有一篇之内二者前后互见,似乎“湖湘学”与“湖湘文化”系同物异名。显然,这是把一个学派同一种地域文化混淆起来,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在此,略作辩正,以利于学术讨论的纵深进展。湖湘学,是宋代至清代理学中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批判承继的一个重要学派。这一学派,以其主要倡导者、发展者(如周敦颐,胡安国,朱熹,王夫之等)先后曾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学(或求学)作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以民族斗争中的基本态度(主张抗敌御侮)以及治学的基本方法(崇向实学,严谨勤奋)相近作为承前启后的主旨;当然,在古代哲学“气”与“理”的阐发上,他们是有异有同、对立统一的。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文化 湖湘学 文化研究 地域文化 南长沙 基本态度 我国古代 同物异名 语言 对立统一
下载PDF
元代湖湘学术源流考论--基于学记文中的记述
5
作者 彭曙蓉 《地方文化研究》 2021年第4期19-29,共11页
元代是湖湘学术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元代湖南学人在其学记文中,往往借梳理湖湘学术源流,把周敦颐确立为理学奠基人、湖湘学术创始人和元代道统谱系中的首位传人,进而提出“湖南道学”说,旨在传续湖湘学脉、发扬湖湘学术和... 元代是湖湘学术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元代湖南学人在其学记文中,往往借梳理湖湘学术源流,把周敦颐确立为理学奠基人、湖湘学术创始人和元代道统谱系中的首位传人,进而提出“湖南道学”说,旨在传续湖湘学脉、发扬湖湘学术和开拓湖湘学派。元代湖湘学术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由此成为湖湘学派的共同旨归,湖湘学术开始进入教化百姓的现实层面。践行湖湘学术,反对科举利禄,深刻地影响到了元代湖南学校的立学宗旨。元代湖湘学术是理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也是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致知力行、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对于后世湖南学人和湘学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湖湘学 源流 儒家道统 湖湘学 记文
下载PDF
湖湘学与曾国藩的人才教育观
6
作者 杨欣改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28-30,共3页
湖湘学是宋代之后非官方的儒学流派在湖湘地区逐渐积淀而成的地方文化 ,以经世致用的事功特色区别于其它学派。在湖湘学浸染下曾国藩形成以转移风气为宗旨的系统人才教育观 ,把湖湘学经世致用、以外王达于内圣的思维倾向融入了他的人才... 湖湘学是宋代之后非官方的儒学流派在湖湘地区逐渐积淀而成的地方文化 ,以经世致用的事功特色区别于其它学派。在湖湘学浸染下曾国藩形成以转移风气为宗旨的系统人才教育观 ,把湖湘学经世致用、以外王达于内圣的思维倾向融入了他的人才教育观中。曾国藩的人才教育观体现了近代社会中国士人在教育近代化发轫阶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对抗西学冲击的文化自危、自省、自卫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 曾国藩 人才教育观
下载PDF
洛学、湖湘学、闽学与荆楚之地
7
作者 文碧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0-155,共6页
洛学、湖湘学、闽学尽管是以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来命名的,但它们又绝非只影响一时一地的地域性学派,这三个学派的影响在当时就远远越出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而幅射全国。本文试图对洛学、湖湘学、闽学在荆楚地区的影响以及在... 洛学、湖湘学、闽学尽管是以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来命名的,但它们又绝非只影响一时一地的地域性学派,这三个学派的影响在当时就远远越出其创始人所主要活动的地域而幅射全国。本文试图对洛学、湖湘学、闽学在荆楚地区的影响以及在该地区这三个学派之间所发生的关联作一探讨,以说明洛学、湖湘学、闽学这三个学派的话语系统是如何成为宋元明清时期主导士人精神生活的主流话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 荆楚之地
下载PDF
湖湘学人
8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龙青然,1954年生,湖南省武冈市人。199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邵阳学院中文系教授,汉语教研室主任。
关键词 湖湘学 1954年 教研室主任 南开大 硕士 武冈市 南省 研究生
下载PDF
湖湘学人
9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华玉明,男,1957年出生,教授、博士。邵阳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全国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精品课程(现代汉语)负责人,邵阳市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关键词 湖湘学 中国语言 现代汉语 研究会 常务理事 精品课程 社会科 南省
下载PDF
湖湘学人
10
《船山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曹石珠,1954年出生,湖南永兴人,中共党员。1973年任民办教师,曾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进修于北京大学。历任原郴州师专办公室副主任、高教研究室主任、学报主编、中文系主任、教... 曹石珠,1954年出生,湖南永兴人,中共党员。1973年任民办教师,曾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85年进修于北京大学。历任原郴州师专办公室副主任、高教研究室主任、学报主编、中文系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校长。2003年7月任湘南学院院长,200()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9月起任湖南师大兼职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 南师范大 汉语言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 兼职教授 1954年 研究室主任 硕士生导师
下载PDF
湖湘学人
11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胡遂,1956年11月出生,湖南益阳人。1985年考入湖南师大中文系读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毕业并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年入湖南大学文学院工作。
关键词 湖湘学 南师范大历史系 书画作品 书法绘画作 南大 《文评论》 胡遂 行草书法 出版
下载PDF
南宋湖湘学与浙学的互动
12
作者 刘玉敏 《船山学刊》 2020年第2期58-66,共9页
作为南宋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湖湘学与浙学从两宋之际的张九成与胡安国父子开始便进行交往、互动,至乾淳时期张栻与吕祖谦等人的交流达到全盛。两派在心性本体、治学、修养工夫、政治观上都有互相借鉴与吸收。两派的交流是平等坦诚、尊... 作为南宋有影响力的两大学派,湖湘学与浙学从两宋之际的张九成与胡安国父子开始便进行交往、互动,至乾淳时期张栻与吕祖谦等人的交流达到全盛。两派在心性本体、治学、修养工夫、政治观上都有互相借鉴与吸收。两派的交流是平等坦诚、尊重包容的,思想上是兼容并蓄的。所不同者在于哲学基础、实现外王的途径不同。正因为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开拓,才使得学术交锋异常激烈,思想火花不断迸发。也正缘于这些学者问道之勤,来往之频,研讨之广,才铸就了乾淳时期的学术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湖湘学 张栻 吕祖谦 胡安国 张九成
下载PDF
湖湘学人
13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湖湘学 毛炳汉 中国屈原 陀思妥耶夫斯基 炎黄文化 中华文化 成果奖
下载PDF
湖湘学人
14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肖浩辉,1934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60年参加湖北大学函授班,逐步成为一个业余的理论爱好者和研究者。
关键词 湖湘学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南省 北省武汉市蔡甸区 社科基金课题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泛珠三角 课题研究 理论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主编 编辑人员
下载PDF
千年湖湘学之源——碧泉书院
15
作者 谢振华 《新湘评论》 2014年第23期52-54,共3页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温酒斩华雄,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第一联记载的是湖湘学人王闽运讲学江浙,江浙官员有意试探王的学识,王不经意间念出的对子。对子一出,四座皆惊。此联...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温酒斩华雄,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第一联记载的是湖湘学人王闽运讲学江浙,江浙官员有意试探王的学识,王不经意间念出的对子。对子一出,四座皆惊。此联既有对湘学的无尽推崇,又似乎有对江学的些许轻视。第二联为湖湘学人陶澍在两江总督任上,谒南京关王庙时所题。联中明为誉关王爷豪气干云,睥睨群雄:实为誉湖湘文化独标高际,光灿九州。从此二联,可见湖湘学之隆盛及湖湘学子对湖湘学之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学 碧泉书院 两江总督 文化 江浙 对子
下载PDF
柳思维:谱写“湖南崛起”美丽诗篇的湖湘学人
16
作者 刘子豪 彭文忠 《湘潮》 2013年第9期36-38,共3页
他长期致力于市场、流通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学术成就丰厚,深受学界同行的推崇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是一位为人师表、备受称颂的高校教师,是一位面向社会、关注现实、积极参政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用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经... 他长期致力于市场、流通及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学术成就丰厚,深受学界同行的推崇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是一位为人师表、备受称颂的高校教师,是一位面向社会、关注现实、积极参政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用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经济强省”、“经济强国”这一美丽诗篇的湖湘学人。他就是现任湖南商学院教授、经济与贸易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柳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商 湖湘学 诗篇 思维 政府特殊津贴 经济管理 政府参事 博士生导师
下载PDF
今年招生规模继续扩大 10万湖湘学子可望进高校
17
作者 何国庆 任琼瑨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0年第9期3-3,共1页
关键词 招生规模 湖湘学 普通高校 招生计划 新高职 应届高中毕业生 本科 部委院校 专科院校 高考录取
下载PDF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湖湘學脈”考察
18
作者 陳逢源 《诸子学刊》 2015年第2期109-125,共17页
朱熹從學李侗,接續道南一脈修養法門,從摻雜佛道的路徑而歸於純粹,在儒學當中獲致生命的依歸,只可惜從學日短,無法瞭解默坐澄心之教,窮無所歸之際,旁求張栻傳湖湘之學,開展匯聚衆流的階段。在'道南'與'湖湘'學脈之中,... 朱熹從學李侗,接續道南一脈修養法門,從摻雜佛道的路徑而歸於純粹,在儒學當中獲致生命的依歸,只可惜從學日短,無法瞭解默坐澄心之教,窮無所歸之際,旁求張栻傳湖湘之學,開展匯聚衆流的階段。在'道南'與'湖湘'學脈之中,朱熹頓悟'中和'之旨,納'察識'於'致知'之中,揭櫫程頤'涵養須是敬,進學則在致知'主張,'主敬'、'窮理'交相為用,確立一生學術方向。朱熹與張栻同(5論交,化解動静紛擾,究察日用功效,一生相互欣賞,二程歧異得以釐清,張栻的引介與啓發,居功厥偉,湖湘學脈也在朱熹與張栻的努力之下,得以轉折存續,留存於經典詮釋當中。兩位領袖人物,無嫌隙,無偏狹,整合歧異,以聖學為究竟,持平而公的態度,正是南宋儒學得以開拓的關鍵,也是《四書章句集注》義理詮釋的重要來源,列舉觀察,以供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張栻 四書 之學 中和之旨
下载PDF
当代湘湖学研究学院派的形成及其贡献
19
作者 陈志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在当代湘湖学研究中,学院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派,该学派于20世纪80年代初显雏形,至21世纪初真正形成。2010年湘湖研究院建立后,学院派得到巩固与扩大,除杭州、上海两处主阵地外,学者的地域范围扩大至江苏、北京、重庆、四川、天津、... 在当代湘湖学研究中,学院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派,该学派于20世纪80年代初显雏形,至21世纪初真正形成。2010年湘湖研究院建立后,学院派得到巩固与扩大,除杭州、上海两处主阵地外,学者的地域范围扩大至江苏、北京、重庆、四川、天津、山东、贵州等地,研究队伍进一步巩固扩大,并形成了研究湘湖的特色,即非常重视考据,以多学科视域开展对湘湖学的研究。学派中出现众多湘湖学研究的痴迷者,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力地推动湘湖学的形成与发展,助推湘湖的开发与利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院派 研究特征 意义
下载PDF
朱子学与湖湘学的融合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代湘 《朱子学刊》 2016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湖湘学与朱子学有非常复杂的学术关系,相互影响很深。朱熹在'性为万物之源'、性一理殊、万物皆有性、格物、居敬等问题上受益于胡宏。朱熹在性之善恶、心性关系、涵养察识以及仁说等问题上对张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朱子 湖湘学 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