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30年来鄱阳湖湖盆地形演变特征与原因探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桂平 刘元波 范兴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8-1176,共9页
利用鄱阳湖1980、1998和2010年3期湖盆水下地形数据,结合出、入湖泥沙输移数据以及流域水土流失、水库建设等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鄱阳湖近30年来湖盆冲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980-1998年,松门山以南主湖体位置淤积现... 利用鄱阳湖1980、1998和2010年3期湖盆水下地形数据,结合出、入湖泥沙输移数据以及流域水土流失、水库建设等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鄱阳湖近30年来湖盆冲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980-1998年,松门山以南主湖体位置淤积现象明显,平均淤高0.82 m,该淤积主要是由这一阶段内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所引起的;1998-2010年,在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淤积现象减缓.但是在入江水道上湖盆高程显著下降,平均下降速率高达30.75 cm/a,这与入江水道处持续采砂和水流冲刷等因素有关;近30年来,"五河"入湖的洲滩区域冲淤变化及趋势有所差异,修水、抚河及赣江三角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饶河入湖漫滩总体上以淤积为主,且地形坡度趋于变缓.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及航运管理等均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 湖盆地 冲淤变化 GIS 影响机制
下载PDF
新湖盆地地层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2
作者 杨义刚 李鹏 《黑龙江科学》 2013年第9期35-37,共3页
新湖盆地位于第四系生物气一级生气范围内,气源条件十分优越。本研究根据新湖盆地第四系沉积地层特点,从信息获取系统设计、激发技术、静校正技术等方面研究了地层信息的获取采集方法,为相似地层的信息采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湖盆地 设计 技术
下载PDF
覆盖区岩溶溶洞的微动探测试验研究——以福建永安大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黄光明 徐佩芬 +6 位作者 李长安 凌甦群 赵举兴 杜亚楠 游志伟 江秋明 李传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544,共9页
基于岩溶发育位置及程度等规律对现代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二维微动剖面探测方法开展灰岩岩溶区地层结构探测,获得关于隐伏岩溶洞穴发育规律的新认识。二维微动探测方法利用天然源面波的优势,不受人文居住环境干扰限制,在浅层地... 基于岩溶发育位置及程度等规律对现代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利用二维微动剖面探测方法开展灰岩岩溶区地层结构探测,获得关于隐伏岩溶洞穴发育规律的新认识。二维微动探测方法利用天然源面波的优势,不受人文居住环境干扰限制,在浅层地质结构探测方面凸显出优势。利用该方法研究覆盖区岩溶发育规律,在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孔旁,通过钻孔孔内S波速度波速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地层速度规律,同时二维微动剖面探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对比揭示,灰岩岩溶发育、不发育段的视S波速度分别为1 000~1 600 m/s,1 700 m/s以上,灰岩中溶洞的视S波速度为300~850 m/s,存在显著差异。利用微动视S波速度剖面,进一步揭示坑边和霞鹤地区地下岩溶洞穴虽整体发育形态表现为层状,但其发育形式主要为岩溶管道型;区内岩溶深度达160 m,发育深度与地形起伏有一定相关性。基于2处试验区的总结性规律,分析了大湖盆地内另一微动测线处的岩溶发育规律并得到验证。由此可见,通过微动剖面结果与钻孔对比分析规律,可利用该规律以微动剖面结果为基础推测该区域其他无钻孔区域的岩溶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微动探测能较直观地探测覆盖型岩溶区地下灰岩溶洞的发育及空间分布情况,并可追踪分析岩溶的横向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探测 视S波速度 覆盖型岩溶 永安大湖盆地
下载PDF
甘肃敦煌疏勒河流域伊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逯娟 王惠榆 +2 位作者 刘天柱 于浩 陈香泽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第8期36-38,共3页
水文地质研究是评判区域地质及地下水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调查甘肃敦煌市水资源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敦煌疏勒河流域伊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具备封存储备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的有利地质条件,且未有成... 水文地质研究是评判区域地质及地下水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调查甘肃敦煌市水资源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敦煌疏勒河流域伊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具备封存储备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的有利地质条件,且未有成规模承压水开采、水体未受污染,具有富水性较好、厚度大、水质良好的特点,初步判断该区域具备良好的开发潜力,为敦煌市寻找地下水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疏勒河流域 伊塘湖盆地 水资源 水文地质条件
下载PDF
澎湖盆地油气潜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萧宝宗 赵国先 《台湾石油通讯》 1992年第2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盆地 湖盆地 油气潜力 评价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明亮 邹俊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148-148,共1页
本文对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影响和控制储层空间发育程度的主要地质因素-构造运动、岩性岩相和成岩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凹陷 火山岩储层 储集空间类型 孔隙特征 成岩作用
下载PDF
汪清金仓砂金矿床与罗子沟白垩纪湖盆地成因上的联系
7
作者 刘培喜 《吉林地质科技情报》 1995年第5期9-13,共5页
关键词 金矿床 砂金矿 白垩纪 湖盆地 成因
下载PDF
岩溶区地下溶洞综合物探探测试验研究——以福建省永安大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37
8
作者 黄光明 赵举兴 +1 位作者 李长安 林淑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4-1191,共8页
基于隐伏岩溶区地下溶洞的发育特征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开展灰岩区地下溶洞探测试验研究,获得地下溶洞探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包括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 基于隐伏岩溶区地下溶洞的发育特征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开展灰岩区地下溶洞探测试验研究,获得地下溶洞探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对包括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内两处岩溶国家地下水监测井钻孔旁在内的三条综合物探剖面选用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探测法进行试验,并与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岩溶物性特征,为探测地下溶洞提供物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溶洞在电测深和高密度电法勘探结果上主要表现为低阻异常,在微动探测成果上表现为S波速度低速异常;视S波速度为300~850 m/s及视电阻率小于100Ω·m的半圈闭低阻异常,可作为研究区判断地下溶洞的地球物理依据.上述三种地面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溶洞的有效性依次是:电测深法<高密度电法<微动探测法.对隐伏岩溶大范围进行地面探测时应结合测区的实际条件(如地质构造、地下水、溶洞充填物等情况)选用综合物探方法,并进行对比映证,从而揭示研究区的隐伏溶洞的分布发育规律,以此来指导岩溶区工程勘察,为钻探孔布置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减少钻探工程量和缩短探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微动 视S波速度 地下溶洞 永安大湖盆地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湖相盆地类型演化与烃源岩发育 被引量:46
9
作者 刘庆 张林晔 +2 位作者 沈忠民 孔祥星 李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5,共4页
对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 3套主力烃源层的地层层序、岩性组合、微观结构特征和有机质丰度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湖相盆地类型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东营凹陷在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为均衡补偿盆地 ,受气候... 对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下亚段和沙四段上亚段 3套主力烃源层的地层层序、岩性组合、微观结构特征和有机质丰度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湖相盆地类型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东营凹陷在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下亚段沉积时期为均衡补偿盆地 ,受气候的影响显著 ,因而这两个层段岩性组合易于变化、非均质性强 ,表现为由纹层理发育的泥页岩与块状泥岩形成的不等厚互层沉积 ,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 ,且频率分布曲线上呈现双峰形特征。相应地 ,在微观尺度上 ,固体颗粒有机质赋存方式以“富集有机质”为主。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 ,表现为过补偿盆地 ,受气候影响较小 ,烃源岩非均质性不明显 ,“富集有机质”含量低 ,有机质丰度低于前两个层段 ,且其频率分布呈现单峰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烃源岩 盆地类型 演化 有机质丰度 富集有机质
下载PDF
湖相盆地中的层序、体系域与隐蔽油气藏 被引量:20
10
作者 薛良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湖相盆地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升降、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变化。叠合盆地区域构造体制的转换是划分一级层序的基础 ,构造幕的产物构成了二级层序 ,三级以上层序主要反映岩相古地理与沉积风格的变化。湖相盆地的体系域... 湖相盆地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升降、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变化。叠合盆地区域构造体制的转换是划分一级层序的基础 ,构造幕的产物构成了二级层序 ,三级以上层序主要反映岩相古地理与沉积风格的变化。湖相盆地的体系域在不同条件下等时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一个沉积物源控制的“沉积场”或多个物源控制的多个“沉积场”的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变化的比值都小于 1或都大于 1时 ,所定义的体系域是等时的。但在不同的“沉积场”之间的可容空间与沉积速率的变化存在明显的非均一性时 ,在同一等时单元内 ,可以有不同体系域共生。湖相盆地中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主要为断陷型盆地坡折 (带 )下方的低位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层序 隐蔽油气藏 体系域
下载PDF
Sentinel-2和ICESat-2密集时序数据反演浅平型内陆湖泊水量变化
11
作者 吴浩儒 李均力 +2 位作者 包安明 张久丹 马英莲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78-2088,共11页
干旱区内陆尾闾湖泊由于湖盆地形浅平、岸线复杂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水位-面积关系法难以反演高精度的水量变化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时序ICESat-2和Sentinel-2数据反演浅平型内陆湖泊湖盆地形和重建水量时序的方法。本文方法利用... 干旱区内陆尾闾湖泊由于湖盆地形浅平、岸线复杂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水位-面积关系法难以反演高精度的水量变化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时序ICESat-2和Sentinel-2数据反演浅平型内陆湖泊湖盆地形和重建水量时序的方法。本文方法利用浅平型湖泊季节性变化显著的特性,筛选和计算不同时期湖盆内非水面区域的所有ICESat-2激光光子点的高程信息,并根据水面等高的特性内插得到Sentinel-2不同时相水面线的高程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些加密的高程点构建高精度湖盆地形信息,并结合水面时序重建湖泊的水量变化。以新疆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为试验区,基于132期Sentinel-2卫星影像和28个时相的ICESat-2激光脉冲数据,重建了2016—2022年的湖泊水量时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获取的湖盆地形高程中误差为0.103 m,可为无资料浅平型湖泊水量信息的时序重建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盆地 内陆 水量 时序重建 ICESat-2
下载PDF
中国和东南亚湖相盆地勘探-AAPG研讨会概要
12
作者 BaryJ.Katz LinXingcai 胡惠娟 《海洋石油》 CAS 1999年第2期54-60,共7页
关键词 油田 地质勘探 盆地 AAPG研讨会
下载PDF
湖泊类型对非海相盆地中油源岩潜力的控制
13
作者 AlanR.Carroll 吴官生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2002年第1期1-18,共18页
在对湖相盆地岩层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湖相组合,解释了湖相油源岩最重要的特征,并提供了一个非海相盆地勘探的预测框架,但在此湖相勾划的并不完善。(1)河流-湖泊岩相组合以淡水湖相泥岩与河流-三角洲沉积互... 在对湖相盆地岩层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湖相组合,解释了湖相油源岩最重要的特征,并提供了一个非海相盆地勘探的预测框架,但在此湖相勾划的并不完善。(1)河流-湖泊岩相组合以淡水湖相泥岩与河流-三角洲沉积互层为特征,通常含有煤。海岸线前积控制了盆地充填,导致旋回快速但不明显的叠加达到10m厚。在图件中,区域上的沉积可能较广,但横向上不连续,且包含了强烈的岩相差异。输送的陆地有机物质形成了混合的Ⅰ-Ⅲ型干酪根,生成了含蜡油(Ⅰ型干酷根富含氢,倾向于生油;Ⅲ型干酪根贫氢,主要倾向于生气)。绿河组的Luan舌状体(怀俄明洲)和红雁池组(中国准噶尔盆地)提供了这种岩相组合的实例,另外这种岩相组合也出现在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中苏曼达拉盆地和非洲中西部的白垩纪Doba/Doseo盆地。(2)这种波动的深湖岩相组合表示了前积和加积盆地充填的共同作用,包括了一些世界上最丰富的源岩。在图中,沉积区域上扩展,并具有相对同源的岩相,含有倾向于生油的Ⅰ型干酪根。实例有绿河组的Laney单元(怀俄明洲)、芦草沟组(中国准噶尔盆地)、Bucomazi组(非洲西海岸)和Lagoa Feia组(巴西Campos盆地)。(3)蒸发岩相组合表示了以与盐湖到超盐湖中的干燥周期有关的加积充填为主,可能包含蒸发岩和风成岩沉积。潮下富有机质泥岩相相对较薄,但可能非常丰富且分布广泛。最丰富的有机质富集与湖泊的最深时期相对应。陆上植物有机物质的低供给造成有机物含量横向上的细小差异。在某些情况下,特殊的含硫Ⅰ型干酪根(富硫)在热成熟度至0.45%镜质体反射率时还可以生成石油。这样的实例包括绿河组的Wilkins Peak单元(怀俄明洲)、井井子沟组(中国准噶尔盆地)、江汉和柴达木盆地(中国)和Blanca Lila组(阿根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类型 非海相盆地 油源岩 盆地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复合驱动机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叶许春 吴娟 李相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2-361,共10页
基于对鄱阳湖开放水文系统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通过构建一组联合的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辨识了包括湖盆地形变化、三峡工程作用、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分量、时空差异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基于对鄱阳湖开放水文系统特点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通过构建一组联合的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辨识了包括湖盆地形变化、三峡工程作用、长江流域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分量、时空差异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相对于1980—1999年,2003—2014年鄱阳湖湖盆地形变化、三峡工程运行、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对湖泊水位降低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0%、18%和32%。由于影响机制的不同,湖泊水位对这3个驱动因子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冬、春季节湖泊水位降低主要由湖盆地形变化引起,而夏、秋季节的水位降低则主要归因于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湖盆地形变化对湖泊水位的影响在湖区都昌站附近最为突出,并且该影响仍呈长期增加趋势。三峡工程引起的湖泊水位变化在湖口处最大,向南部湖区逐渐减弱,其长期变化趋势日渐稳定。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的作用值得特别注意,该影响年际间波动较大,在某些年份里(如2006年、2011年)可成为湖泊水位降低的主导因素,但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盆地 三峡工程 气候变化 BP神经网络 水位下降 鄱阳
下载PDF
SDIP六臂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15
作者 詹宏伟 《国外测井技术》 202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SDIP六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是在美国ATLAS公司ECLIPS-5700六臂地层倾角仪器的基础上研发的国产化仪器,以电阻率测量为基础,测量流出主电极的电流,通过计算得到地层原始电阻率的值。本文根据六臂地层倾角仪器在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地区实际... SDIP六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是在美国ATLAS公司ECLIPS-5700六臂地层倾角仪器的基础上研发的国产化仪器,以电阻率测量为基础,测量流出主电极的电流,通过计算得到地层原始电阻率的值。本文根据六臂地层倾角仪器在银额盆地拐子湖凹陷地区实际获取的地层倾斜方向、古水流方向等地质参数,来介绍该仪器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IP六臂地层倾角测井仪 电阻率 主电极的电流 银额盆地拐子凹陷地区 地质参数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中可容空间变化特征探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世奇 纪友亮 +1 位作者 王金友 任延广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以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统地层为例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和岩心资料对陆相断陷湖盆的可容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可容空间的产生方式主要取决于断陷盆地中边界断层的活动方式 :原地式断陷主要从垂向上来扩大盆地的可容空间 ,而... 本文以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统地层为例 ,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和岩心资料对陆相断陷湖盆的可容空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可容空间的产生方式主要取决于断陷盆地中边界断层的活动方式 :原地式断陷主要从垂向上来扩大盆地的可容空间 ,而后退式断陷主要从横向上来扩大盆地的可容空间。水下可容空间增量与同期供给的沉积物体积之间的对比关系控制层序的演化和体系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断陷盆地 层序地层学 可容空间 体系域 边界断层 活动方式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界面识别标志 被引量:23
17
作者 操应长 姜在兴 +2 位作者 王留奇 钱峥 罗东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1-5,共5页
以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识别标志。湖盆沉积按湖平面的变化特征可划分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等层序地层单元.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 以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识别标志。湖盆沉积按湖平面的变化特征可划分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等层序地层单元.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中均有特征性反映.通过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的识别,可以建立起层序地层格架.进而研究每一单元的地层展布及沉积学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划分 地层界面 断陷盆地 盆地
下载PDF
银根—额济纳旗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40
18
作者 刘春燕 林畅松 +2 位作者 吴茂炳 巩固 郑孟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28-1335,共8页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前中生代岩石构成盆地基底。晚三叠世—侏罗纪进入了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早白垩世为断陷盆地全面发展期,晚白垩世为坳陷期,其后表现为挤压抬升状态。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含油气系统,部分...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前中生代岩石构成盆地基底。晚三叠世—侏罗纪进入了断陷盆地发育阶段,早白垩世为断陷盆地全面发展期,晚白垩世为坳陷期,其后表现为挤压抬升状态。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含油气系统,部分坳陷生、储、盖条件及其组合十分优越,勘探实践证实有过油气运聚,显示了盆地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需要抓住勘探重点,从有利区带和圈闭入手,注重湖相沉积演化的特点和岩浆岩对烃源岩演化及油气成藏的影响,寻找突破口,打开该区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断陷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 含油气系统 勘探方向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81
19
作者 张世奇 纪发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0-23,共4页
根据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结构,归纳出4种结构类型。这些地层结构很难用湖平面变化来解释其成因,因此提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为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发育主控因素的观点,划分出构造层序与... 根据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结构,归纳出4种结构类型。这些地层结构很难用湖平面变化来解释其成因,因此提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为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发育主控因素的观点,划分出构造层序与气候层序两大类。构造层序又分简单断坳层序、同生断坳层序和多期断坳层序。它们具有不同的层序地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断陷盆地 层序地层学 石油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的形成机理及其识别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世奇 肖焕钦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是由于沉积物表面高出沉积基准面或盆地基准面、沉积物发生剥蚀或无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其产生机理主要有边界断层停止活动、断块翘倾活动、湖盆整体抬升和湖平面下降。层序边界在地震特征上、测井曲线上、钻井剖... 陆相断陷湖盆中层序边界是由于沉积物表面高出沉积基准面或盆地基准面、沉积物发生剥蚀或无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其产生机理主要有边界断层停止活动、断块翘倾活动、湖盆整体抬升和湖平面下降。层序边界在地震特征上、测井曲线上、钻井剖面中的岩性、岩相特征、古生物组合、微量元素的变化上均有明显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在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中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层序边界 形成机理 识别 特征 研究 油气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