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生态环境材料湖藻吸音减振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芮延年 杨建明 +2 位作者 沙香玉 卢春进 高玮玮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3年第2期36-41,共6页
湖藻是水体中的一种浮游生物,是鱼虾的基本饲料。在显微状态下,它显多孔海绵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军事上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这种新型生态材料吸音减振作用机理的研究,推导建立了其吸音减振数学模型,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 湖藻是水体中的一种浮游生物,是鱼虾的基本饲料。在显微状态下,它显多孔海绵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军事上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这种新型生态材料吸音减振作用机理的研究,推导建立了其吸音减振数学模型,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藻 吸音减振 作用机理 生态材料 数学模型 新材料
下载PDF
大庆湖藻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2
作者 刘玉 杨庆丽 +3 位作者 姬妍茹 刘宇峰 高媛 王月明 《黑龙江科学》 2012年第5期41-43,共3页
本研究将大庆13种藻种干粉进行油脂提取和含量测定,再将所测得的油脂含量最高的藻粉按照索氏抽提法进行油脂大量提取,并进行气相一质谱联用定性分析,确定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编号HY-2藻种油脂含量(38.9%)最高,其... 本研究将大庆13种藻种干粉进行油脂提取和含量测定,再将所测得的油脂含量最高的藻粉按照索氏抽提法进行油脂大量提取,并进行气相一质谱联用定性分析,确定其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编号HY-2藻种油脂含量(38.9%)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为C12:0、C13:0、C15:0、C15:1、C16:0、C16:1、C17:0、C17:1、C18:2、C18:3、C20:5、C22:6、C22:2和C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湖藻 油脂含量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太湖藻型湖区CH4冒泡通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蒲旖旎 贾磊 +4 位作者 杨诗俊 秦志昊 苏荣明珠 赵佳玉 张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14-3924,共11页
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 冒泡是甲烷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量化太湖藻型湖区CH_4冒泡通量及其占总通量的比例,本研究采用静态箱—便携式温室气体自动分析仪方法对春、夏季太湖梅梁湾进行了多日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太湖藻型湖区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均存在白天高于夜间的日变化特征.春、夏季CH_4冒泡通量分别为1.843、104.497nmol/(m^2·s),占总通量的比例分别为31.2%和68.6%,即冒泡是夏季CH_4排放的主要方式,而春季CH_4排放则以扩散为主.在小时及日尺度上,CH_4冒泡通量与温度(气温、表面水温和底泥温度)和气压显著相关,且随着温度升高、气压降低,CH_4冒泡排放分别呈指数增加和线性增加趋势.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太湖流域CH_4总排放量及明确我国湖泊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藻 箱式法 甲烷通量 冒泡通量 冒泡通量比例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长湖草/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叶飞 李滔 +3 位作者 张露 胡琴 刘章勇 杨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研究长湖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长湖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根据长湖形态特征共设5个采样点,于2020年4、7、10月和2021年1月进行采样调查,测定水化学指... 研究长湖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长湖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根据长湖形态特征共设5个采样点,于2020年4、7、10月和2021年1月进行采样调查,测定水化学指标并鉴定浮游植物样品,通过对湖泊内草型湖区(水生植物为主)和藻型湖区(水生植物分布较少或无水生植物覆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80种和91种,以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分别为38种和50种。两类湖区均以小球藻属(Chlorella)和小环藻属(Cyclotella)为主要优势属。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浮游植物丰度分别为0.59×10^(7)~2.34×10^(7)个/L和0.73×10^(7)~3.06×10^(7)个/L,生物量分别为8.98~18.98 mg/L和10.08~28.25 mg/L。藻型湖区多样性指数略高于草型湖区,两湖区水质整体为轻污染到中污染。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草型湖区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受水温、DO、TN、TP和水位影响,藻型湖区主要受DO、TN、氮磷比和水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草型
下载PDF
太湖藻型及草型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释放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曼 殷鹏 +2 位作者 支鸣强 周珺 尹洪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7-257,共11页
太湖是一个多生态类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不同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释放特征差异显著.以太湖草型湖区贡湖湾和藻型湖区竺山湾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草/藻型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其释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底泥(0~10 cm)总氮(... 太湖是一个多生态类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不同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释放特征差异显著.以太湖草型湖区贡湖湾和藻型湖区竺山湾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草/藻型湖区底泥内源污染及其释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底泥(0~10 cm)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藻型湖区底泥TN、TP含量在冬季较高,但在夏季急剧降低,而草型湖区底泥TN、TP含量在春季急剧降低.总体来说,藻型湖区碳、氮、磷含量年际波动均高于草型湖区,约是其含量的1.25倍.草型湖区沉积物间隙水中可溶性磷酸盐(SRP)在冬、春、夏季的均值分别为0.07、0.08、0.18 mg·L^(-1),间隙水中氨氮(NH_(4)^(+)-N)在冬、春、夏季的均值分别为1.41、1.59、3.19 mg·L^(-1),Fe^(2+)浓度分别为0.14、0.80、0.13 mg·L^(-1).藻型湖区沉积物间隙水中SRP在冬、春、夏季的均值分别为0.51、1.47、2.07 mg·L^(-1),间隙水中NH_(4)^(+)-N在冬、春、夏季的均值分别为1.45、1.84、3.56 mg·L^(-1),Fe^(2+)浓度分别为0.37、0.59、0.06 mg·L^(-1).草/藻型湖区底泥NH_(4)^(+)-N在冬、春、夏季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34、2.36、3.23 mg·m^(-2)·d^(-1)(草型湖区)和2.50、3.66、2.96 mg·m^(-2)·d^(-1)(藻型湖区),磷酸根(PO43-)在冬、春、夏季的释放速率分别为0.01、0.07、0.22 mg·m^(-2)·d^(-1)(草型湖区)和0.79、4.41、5.03 mg·m^(-2)·d^(-1)(藻型湖区).藻型湖区沉积物氨氮释放速率的年均值为草型湖区的1.54倍,磷酸根释放速率是草型湖区的34.72倍.底泥磷形态分析表明,藻型湖区活性磷是草型湖区的1.74倍,且主要以铁磷构成为主,而草型湖区主要以惰性的钙磷为主,占TP的43.53%.草/藻型湖区底泥磷组分构成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底泥释放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草/藻型湖区内源污染及其活化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型 内源污染 释放机制
原文传递
藻型湖区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廖远珊 肖启涛 +4 位作者 刘臻婧 胡正华 张弥 肖薇 段洪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湖泊等内陆水体是大气N_(2)O潜在的重要排放源,也是全球N_(2)O收支估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等问题,明晰藻型湖泊N_(2)O排放强度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对准确估算湖泊N_(2)O排放和预测其未来变化至关重要... 湖泊等内陆水体是大气N_(2)O潜在的重要排放源,也是全球N_(2)O收支估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和蓝藻暴发等问题,明晰藻型湖泊N_(2)O排放强度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对准确估算湖泊N_(2)O排放和预测其未来变化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太湖藻型湖区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湖心区作为对比区域,基于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为期2年的逐月连续观测,探讨藻型湖区N_(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藻型湖区呈现极强的N_(2)O排放,其排放通量为(4.88±3.05) mmol/(m^(2)·d),是参考区域(湖心:(2.10±4.31) mmol/(m^(2)·d))的2倍多。此外,在藻型湖区中不同点位N_(2)O排放差异显著,受河流外源输入影响,近岸区是N_(2)O的热点排放区,其年均排放通量高达10.93 mmol/(m^(2)·d)。连续观测表明N_(2)O排放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模式,但在不同区域调控N_(2)O排放时间变化的因子有所不同。其中,近岸区N_(2)O排放主要受氮负荷影响,其他区域N_(2)O排放变化受水温和氮负荷等多因子影响。氮素富集是藻型湖区N_(2)O高排放的直接原因,水体氮负荷可以作为N_(2)O排放热点的重要指示因子。但藻型湖泊N_(2)O排放极其显著的时空变异等在未来研究中应得到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通量 空间变化 时间变化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西北盐碱地养虾塘接种微藻后藻类种群结构及水质变化
7
作者 赵治钦 卢军浩 +5 位作者 刘哲 宋国林 权金强 王建福 付廷斌 张建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0,共14页
【目的】掌握西北盐碱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的变化规律,探究接种湖生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池塘藻相和水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对照组... 【目的】掌握西北盐碱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的变化规律,探究接种湖生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对池塘藻相和水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对照组不接种藻类,处理A、B组根据池塘水体体积按2 mg/L的质量浓度分别接种湖生卵囊藻和普通小球藻。3口池塘除接种藻外其他管理均一致,每5 d每口池塘取3个水样做微藻定量、多性样分析、群落结构分析以及水质理化因子与微藻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等。【结果】在养殖周期内,对照组蓝藻暴发,蓝藻生物量最高值达到58.77 mg/L,而处理A、B蓝藻生物量均在11.13 mg/L以下,并在后期形成了稳定的绿藻藻相。对照组和处理A、B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依次为:3.89、4.66和4.02,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依次为:0.69、0.83和0.72。结合变化趋势分析:处理组微藻多样性优于对照组,且处理A优于处理B。群落结构的多元统计分析和一致性分析表明,处理组微藻群落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且处理B与对照组之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BIOENV (Biota-Environment)分析结果显示,单因子中,解释微藻群落结构变化最好的环境因子为透明度(r_(m)=0.893);多因子组合中NH_(4)^(+)-N、NO_(2)^(-)-N和透明度组合最佳解释了微藻群落结构的变化(r_(m)=0.893)。养殖末期产量分析显示,对照组蓝藻暴发后,对虾成活率和产量明显下降,蓝藻对养殖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损失。【结论】在西北盐碱地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接种湖生卵囊藻和普通小球藻后避免了蓝藻暴发,降低了养殖风险。相对于湖生卵囊藻,普通小球藻体现出更好地抑制蓝藻的作用且接种后对藻相影响大于接种湖生卵囊藻,而接种湖生卵囊藻后藻相多样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盐碱地 凡纳滨对虾 生卵囊 普通小球 类种群结构 水质
下载PDF
大庆湖藻的分离、鉴定和高油脂含量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万鹏 刘玉 +4 位作者 刘宇峰 姬妍茹 王莹莹 石杰 周广麒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对大庆6个典型湖泊的湖藻进行分离和鉴定,筛选出高油脂含量的大庆湖藻。方法:采用吸管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平板划线法共分离出8株硅藻和5株绿藻,并利用化学方法对所分离的湖藻进行油脂含量测定。结果:所分离13株藻种名称和油... 目的:对大庆6个典型湖泊的湖藻进行分离和鉴定,筛选出高油脂含量的大庆湖藻。方法:采用吸管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和平板划线法共分离出8株硅藻和5株绿藻,并利用化学方法对所分离的湖藻进行油脂含量测定。结果:所分离13株藻种名称和油脂含量分别为GF-1四尾栅藻9.3%、GF-2鼓藻2.7%、GF-3布朗葡萄藻20.9%、GF-4布纹藻32.6%、HY-1卵囊藻5.5%、HY-2舟形藻37.1%、HY-3二形栅藻6.4%、YL-1舟形藻32.2%、YL-2刀形布纹藻38.3%、YL-3舟形藻34.5%、HQ-1脆杆藻36.6%、QY-1盒形藻33.8%、CY-1脆杆藻29.4%。结论:筛选出YL-2、HY-2和HQ-1三株高油脂含量的大庆湖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湖藻 分离 鉴定 油脂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湖相藻(蓝细菌)灰岩储层成因类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贤正 陈子炓 +2 位作者 陈洪德 寿建峰 施泽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湖相藻 (蓝细菌 )灰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两类 :滨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丘灰岩。滨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丘灰岩具有完全不同的沉积特征、岩...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湖相藻 (蓝细菌 )灰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两类 :滨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丘灰岩。滨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 (蓝细菌 )丘灰岩具有完全不同的沉积特征、岩石类型和储层特征。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 (蓝细菌 )灰岩储层分布较广 ,是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目前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 (蓝细菌 )灰岩储层主要见于西部地区的跃西、跃东、七个泉、狮子沟、花土沟、尖顶山、南翼山和大风山等地区 ,层位上从下干柴沟组上段 (E23 )至上油砂山组 (N22 )均有分布。E23 和N1的藻 (蓝细菌 )灰岩主要分布于英雄岭凹陷以西 (西南 )地区 ,N12 和N22 的藻 (蓝细菌 )灰岩主要分布于英雄岭凹陷以东(东北 )地区 ,这与柴达木盆地的湖水进退、沉积中心的迁移及盆地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滨湖亚相藻 (蓝细菌 )坪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溶缝为主 ,溶孔和溶缝的形成与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有关。浅湖亚相藻 (蓝细菌 )丘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溶缝为主 ,同时也发育原生枝管状钙藻 (绿藻门的松藻科 )的藻管孔 ,溶孔和溶缝的形成与晚期沿断裂带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及有机酸的溶解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沉积学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太湖藻型湖区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贾磊 蒲旖旎 +3 位作者 杨诗俊 苏荣明珠 秦志昊 张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16-2329,共14页
为明确太湖藻型湖区温室气体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改进的静态箱法,对太湖梅梁湾春、夏季的CH_4、CO_2通量进行观测,并分析其影响要素.主要结果为:观测地点春、夏季CH_4、CO_2通量具有明显日... 为明确太湖藻型湖区温室气体CH_4、CO_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改进的静态箱法,对太湖梅梁湾春、夏季的CH_4、CO_2通量进行观测,并分析其影响要素.主要结果为:观测地点春、夏季CH_4、CO_2通量具有明显日变化动态.春季,CH_4通量白天大于夜间,夏季夜间大于白天;春、夏季,CO_2吸收通量均白天大于夜间.梅梁湾藻型湖区春、夏季为CH_4源,且CH_4释放通量在夏季明显高于春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4.047 nmol·(m^2·s)^(-1)和40.779 nmol·(m^2·s)^(-1);该区域春、夏季为CO_2汇,且春季CO_2吸收大于夏季,春、夏季的平均通量分别为-0.160μmol·(m^2·s)^(-1)和-0.033μmol·(m^2·s)^(-1).在小时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气温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r=0.34,P<0.01),当风速<6 m·s-1时,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CO_2吸收通量与气温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14,P<0.01;r=0.33,P<0.05),与气压和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r=-0.35,P<0.01);CO_2释放通量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5),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r=-0.35,P<0.01).在日尺度上,CH_4释放通量与水温和气温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r=0.78,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藻 静态箱法 温室气体 通量 排放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厚度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永平 朱广伟 +1 位作者 洪大林 秦伯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在太湖草、藻型湖区采样,分别测定了1,3,5,10,15cm 5层沉积物和沉积物表面以上5,20,35cm处及水表面以下20cm处4层水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草型湖泊水柱中SS总、SS有机、Chl-a、TN、TDN、TP和TDP等指标显著低于藻型湖区;草型湖区水柱中S... 在太湖草、藻型湖区采样,分别测定了1,3,5,10,15cm 5层沉积物和沉积物表面以上5,20,35cm处及水表面以下20cm处4层水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草型湖泊水柱中SS总、SS有机、Chl-a、TN、TDN、TP和TDP等指标显著低于藻型湖区;草型湖区水柱中SS总、SS有机、TN、TDN和TP都呈现出越往下浓度越高的趋势,而藻型湖区各水层间差异不明显.两类湖区沉积物的TN、TP、TOC和粒径都在3~5cm处出现拐点;草型湖区沉积物溶解氧层厚度(〈1mm)小于藻型湖区(〈2.5mm).可见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以及不同的指标体系下,沉积物-水界面的厚度也相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厚度 草型
下载PDF
太湖草/藻型湖区沉积物-水界面环境特征差异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永平 朱广伟 +1 位作者 洪大林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在太湖草、藻型湖区进行冬、夏两季多点采样,分别对采样点的水环境特征、泥面以上5 cm上覆水中营养盐以及沉积物的含水量、中值粒径、有机碳、氮、磷、金属元素和溶解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藻型湖区表层水体pH高于中、底层,冬季草型... 在太湖草、藻型湖区进行冬、夏两季多点采样,分别对采样点的水环境特征、泥面以上5 cm上覆水中营养盐以及沉积物的含水量、中值粒径、有机碳、氮、磷、金属元素和溶解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夏季藻型湖区表层水体pH高于中、底层,冬季草型湖区各层水体pH高于藻型;草型湖区水体浊度夏季低于藻型,冬季反之;藻型湖区上覆水中的硝态氮和磷酸根浓度显著高于草型;草型湖区沉积物中含水量冬季显著高于夏季;草型湖区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显著高于藻型;Fe、Zn、Ca、Pb、Na和K等元素在草、藻型湖区间差异显著;沉积物中溶解氧表现为冬季深于夏季,藻型深于草型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草型
下载PDF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以太湖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未 秦伯强 +1 位作者 张运林 朱广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1-709,共9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选取表征藻源性湖泛的代表性指标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天气预报中的风场为驱动力,求解浅水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计算未来3 d浅水湖泊叶绿素a和... 本文建立了一种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藻源性湖泛的短期数值预报方法.选取表征藻源性湖泛的代表性指标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作为预测变量,以天气预报中的风场为驱动力,求解浅水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值模型,计算未来3 d浅水湖泊叶绿素a和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分布,然后结合未来3 d的气象因子信息建立经验公式,计算湖泛易发水域发生湖泛的概率,并进一步确定湖泛发生位置和面积.以太湖为例,采用构建的方法于2013 2014年夏、秋季对太湖7段湖泛易发水域的湖泛发生概率及发生面积进行未来3 d的预测预报,预报正确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 数值模型 短期预报 浅水
下载PDF
冬季太湖草、藻型湖区N2O的生成与排放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小兰 刘敏 +2 位作者 文帅龙 刘德鸿 钟继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3-693,共11页
对太湖典型草(包括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水柱溶存浓度、泥-水界面通量以及3个湖区的水柱及沉积物理化性质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实验室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的微... 对太湖典型草(包括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湖区)、藻型湖区水-气界面N_2O排放通量、水柱溶存浓度、泥-水界面通量以及3个湖区的水柱及沉积物理化性质进行了原位观测及实验室分析研究,并针对影响N_2O生成与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室内的微环境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气界面N_2O释放通量及泥-水界面N_2O释放通量为藻型湖区>沉水植物湖区>挺水植物湖区((123.10±11.43)μg/(m^2·h),(79.19±4.90)μg/(m^2·h),(53.45±4.22)μg/(m^2·h)和(29.60±0.20)μmol/(m^2·h),(10.89±1.66)μmol/(m^2·h),(3.83±0.30)μmol/(m^2·h));水体溶存N_2O浓度均为藻型湖区>挺水植物湖区>沉水植物湖区((0.0247±0.0003)μmol/L,(0.0236±0.0003)μmol/L,(0.0219±0.0001)μmol/L);室内微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升高温度能够显著地提高N_2O的生成潜力,高盐度对3种生态类型湖区沉积物N_2O的生成速率总体表现出抑制作用,藻型湖区及挺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释放潜力在添加Cl—组明显高于控制组,氮盐度过高会抑制沉积物N_2O产生,而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N_2O产生受到抑制;随添加NH_4^+-N和NO_(—3)-N等营养盐浓度升高,藻型湖区及沉水植物湖区沉积物中N_2O生成速率增加,挺水植物湖区N_2O生成速率降低,而乙酸盐作为微生物活动的碳源和能源对N_2O生成表现出抑制作用.冬季太湖典型草、藻型湖区N_2O排放存在显著差异,冬季草/藻型湖区N_2O生成主要受冬季低温的限制,另外也受水柱无机氮形态及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 沉积物 N2O 营养盐添加
下载PDF
湖北大学校园绿藻再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列爵 刘国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8-19,共12页
作者于1991.12.~1992.7.在湖北大学校园内采得藻类标本56号及一些未列号者。经初步鉴定,共得到绿藻31属42种,除与上次报告重复的外,又增加了29种,分属于21属,其中有我国新记录9种。 本次报告的藻类名单如下:1.实球藻(Pandorina morum)... 作者于1991.12.~1992.7.在湖北大学校园内采得藻类标本56号及一些未列号者。经初步鉴定,共得到绿藻31属42种,除与上次报告重复的外,又增加了29种,分属于21属,其中有我国新记录9种。 本次报告的藻类名单如下:1.实球藻(Pandorina morum);2.湖生绿星球藻(Asterococcus lemueticus);3.胶四孢藻(Tetraspora gelatinosa);4.水网藻(Hydrodictyon reticulatum);5.粘性伪绿匣藻(Pseudochlorothecium mucigenum);6.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7.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iquus);8.四尾栅藻(S.quadricauda);9.筒藻(Cylindrocapsa geminella);10.池生微孢藻(Microspora staguorum);11.裂线藻(Schizomeris leibleinii);12.非洲尾丝藻(Uronema africanum);13.尾丝藻|(U.confervicolum);14.极大尾丝藻(U.gigas);15.中型尾丝藻(U.intermedium);16.简单尾丝藻(U.simplicissimum);17.隐毛藻(Aphanochaele repens);18.多形内枝藻(Endoclonium polymorphum);19.常见原皮藻(Protoderma frequens);20.原皮藻(P.viride);21.夏毛枝藻(Stigeoclonium aestivale);22.基枝藻(Basicladia crassa);23.硬枝毛枝藻(Cladophora sterrocladia);24.黑孢藻(Pithophora oedogonia);25.孤枝根枝藻(Rhizoclonium hieroglyphicum);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实球 生绿星球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铁形态分布特征及磷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文斌 唐皓 +1 位作者 韩超 丁士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5-1156,共12页
通过对太湖藻型湖区、草藻过渡型湖区、草型湖区柱状沉积物进行铁的形态分级分析沉积物中不同提取态磷铁含量,获得不同形态铁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总铁含量藻型湖区31.57mg/g(SD=8.51)>过渡型湖区30.34mg/g(SD=11.97)>... 通过对太湖藻型湖区、草藻过渡型湖区、草型湖区柱状沉积物进行铁的形态分级分析沉积物中不同提取态磷铁含量,获得不同形态铁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总铁含量藻型湖区31.57mg/g(SD=8.51)>过渡型湖区30.34mg/g(SD=11.97)>草型湖区25.25mg/g(SD=4.59),不同湖区沉积物中铁形态的含量依次为可还原(晶型)铁氧化物Fe_(ox2)>碳酸盐铁Fe_(carb)>易还原(无定形)铁氧化物Fe_(ox1)>低活性硅酸铁Feprs>磁铁矿Femag>可吸附性Fe(Ⅱ),Fe_(carb)、Fe_(ox1)、Fe_(ox2),3种铁形态属于高活性铁Fe(III),含量为7.79,6.16,8.18mg/g,分别占总铁含量的28.56%,21.54%,29.53%,表明高活性铁(III)是沉积物中最主要的铁形态;沉积物中各提取态磷含量大小比较为NH_2OH·HCl-P>MgCl_2-P>NaAc-P>Na_2S_2O_4-P>浓HCl-P>(NH_4)_2C_2O_4-P,含量较高的MgCl_2-P(0.067mg/g)、NaAc-P(0.061mg/g)、NH_2OH·HCl-P(0.068mg/g),分别占总提取磷的35.28%、31.97%和22.55%,是沉积物铁分级提取态磷中最主要的形态.磷-铁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进一步从铁形态分级角度证实铁是沉积物內源磷释放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形态分级 过渡型 草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疏浚对湖泛的影响:以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水域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超 钟继承 +2 位作者 范成新 申秋实 刘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71-2077,共7页
通过采集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与未疏浚沉积物柱状样于室内模拟"湖泛"的发生与消退过程来研究底泥疏浚对藻源性"湖泛"形成和消退的影响.结果发现,疏浚能有效的延缓"湖泛"发生的时间,八房港和闾江口... 通过采集太湖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与未疏浚沉积物柱状样于室内模拟"湖泛"的发生与消退过程来研究底泥疏浚对藻源性"湖泛"形成和消退的影响.结果发现,疏浚能有效的延缓"湖泛"发生的时间,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柱状样水体色度均要低于未疏浚对照样,水体泛黑的时间也分别比未疏浚对照样延迟6d和2d.疏浚沉积物对上覆水柱中营养盐的含量也有较好的控制,试验过程中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柱状样水体中NH4+-N的含量仅分别未疏浚对照组的40%和77.1%,PO43--P的含量也仅分别为未疏浚对照组的41.4%和78.1%.值得注意的是,疏浚沉积物所对应的水柱中Fe2+和S2-的含量均要高于未疏浚对照组.八房港和闾江口疏浚沉积物中亚铁的含量分别是未疏浚对照样的78.1%和76.4%,而闾江口疏浚后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含量则是未疏浚对照的1.36倍.沉积物中铁、AVS的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垂向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疏浚 源性
下载PDF
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枝角类组成和丰度长期变化的差异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龙娟 姚书春 +2 位作者 薛滨 李玲玲 刘金亮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70-1684,共15页
枝角类作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之一,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本文分析了太湖西、中和东部等湖区的钻孔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以及春夏秋季活体枝角类的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活体枝角类组成以象鼻溞(Bosmina spp.)为优势种,... 枝角类作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之一,对生存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本文分析了太湖西、中和东部等湖区的钻孔沉积物、表层沉积物以及春夏秋季活体枝角类的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活体枝角类组成以象鼻溞(Bosmina spp.)为优势种,秋季枝角类属种数量最多.太湖不同生态型湖区表层沉积物枝角类组成均以象鼻溞为优势种,其中西部与中心湖区的枝角类组成与丰度较为相似,种类单一,枝角类绝对丰度高;东部湖区枝角类属种较为丰富,绝对丰度低,优势种由浮游种象鼻溞以及沿岸种圆形盘肠溞(Chydorus sphaericus sl)和西方笔纹溞(Graptoleberis testudinaria)等种属构成.百年以来,太湖枝角类组成与丰度随着营养水平增加而改变,富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rostris)丰度的增加与贫营养指示种(Bosmina longispina)丰度的下降,响应了湖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1970s末期,太湖西部与中心湖区在进入富营养化阶段,枝角类组成单一,象鼻溞占有绝对优势,与东部湖区相比,沿岸种、底栖种稀少.东部湖区在1960s以后,枝角类属种数量增加,但丰度下降,响应了1960s以来该区域营养水平提高、沉水植被生物量增加以及沼泽化加剧的环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型 富营养化 枝角类 象鼻溞
下载PDF
太湖夏季不同类型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爱春 徐兆安 吴东浩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2010年9月对太湖不同类型湖区3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0种浮游植物,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有站点都有微囊藻出现,微囊藻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数量单一优势种,导致31个... 2010年9月对太湖不同类型湖区31个站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0种浮游植物,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物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有站点都有微囊藻出现,微囊藻是草型湖区和藻型湖区的数量单一优势种,导致31个站点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在环境变量的作用下,31个站点被分为3种类型,即草型湖区(组Ⅰ)、藻型湖区(组Ⅱ)和五里湖(组Ⅲ)。草型湖区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浮游植物密度和营养盐浓度较低,总磷(TP)浓度极显著低于藻型湖区(t=-3.84,P=0.00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囊藻密度随着悬浮物(SS)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太湖生态修复应以降低水体悬浮物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目标,为草型湖泊生态系统的培植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草型
下载PDF
TO THE AUTHORS
20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M004-M004,共1页
关键词 期刊 海洋 湖藻 出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