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款蹙”补证 被引量:2
1
作者 呼叙利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17,35,共8页
"款蹙湘裙"之"蹙"字所记录的为"蹴"词,而非其本来所记录的"蹙"词,二者只是古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却毫无关涉。文献中有关"蹙"字的用例,首先要辨别清楚其到底记录"蹙"词还是&... "款蹙湘裙"之"蹙"字所记录的为"蹴"词,而非其本来所记录的"蹙"词,二者只是古音相同或相近,意义却毫无关涉。文献中有关"蹙"字的用例,首先要辨别清楚其到底记录"蹙"词还是"蹴"词,再根据相应义项来释义。湘裙的摆动、移动、晃动、飘动等是由行为主体实施"蹴"的动作引起的客观现象,而非"蹴"的引申义。具体用例中的词语都是概括义与具体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湘裙 引申 引起 概括义 具体义
下载PDF
《聊斋志异》中的死亡
2
作者 石育良 《蒲松龄研究》 1991年第2期82-95,共14页
与一般小说人物不同的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都是已经死去或曾经死过的人。由死者转化而成的形象通常被称作“鬼”。《礼记·祭法》曰:“人死曰鬼。”又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说文解字》九上鬼部也说:“人所... 与一般小说人物不同的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都是已经死去或曾经死过的人。由死者转化而成的形象通常被称作“鬼”。《礼记·祭法》曰:“人死曰鬼。”又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说文解字》九上鬼部也说:“人所归为鬼。”《聊斋》里的聂小倩(卷二《聂小倩》)、小谢、秋容(卷六《小谢》)、章阿端(卷五《章阿端》)等等,都直接被称之为“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章阿端 聂小倩 小说人物 秋容 湘裙 祭法 活着 宦娘 鲁公女
下载PDF
蒲松龄辑录《聊斋杂记》考
3
作者 康尔平 《图书馆学刊》 1984年第4期69-75,共7页
《聊斋杂记》(以下简称“《杂记》”)与蒲松龄先生所著《聊斋志异》半部原稿(以下简称“《志异》半部原稿”)均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志异》半部原稿一九五五年已由文学古籍刊行社付诸影印,出版发行,而《杂记》自入藏原东北图书馆(现辽... 《聊斋杂记》(以下简称“《杂记》”)与蒲松龄先生所著《聊斋志异》半部原稿(以下简称“《志异》半部原稿”)均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志异》半部原稿一九五五年已由文学古籍刊行社付诸影印,出版发行,而《杂记》自入藏原东北图书馆(现辽宁省图书馆)至今三十余年中,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除一些客观原因外,主要是由于三十余年来,《杂记》在真伪问题上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或否定。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六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刁云肢同志《蒲松龄的一部轶稿聊斋杂记》一文,这是目前第一篇专题介绍《杂记》的文章。作者在肯定《杂记》确为蒲氏“轶著”的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桑经 真伪问题 辽宁省图书馆 半部 蒲松龄集 十三篇 湘裙 专题介绍 出版发行 入藏
下载PDF
古人的脚和我的脚
4
作者 任惠敏 《中国铁路文艺》 2013年第4期75-76,共2页
经常翻阅古书,那些"三寸金莲"经常会冒出来。"湘裙下三寸金莲,云鬓中两行翠凤"。"对襟披风轻巧巧,三寸金莲左右分",都是。封建社会,女人的足裹得严严实实,没有自由。她们足不出户,许多路被裹金莲的布子... 经常翻阅古书,那些"三寸金莲"经常会冒出来。"湘裙下三寸金莲,云鬓中两行翠凤"。"对襟披风轻巧巧,三寸金莲左右分",都是。封建社会,女人的足裹得严严实实,没有自由。她们足不出户,许多路被裹金莲的布子缠死了。眼前的路捏成了碎片,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挪。那些路里隐藏的苦楚,只有女人知道。那时缠足的年龄大约从五六岁开始,要把一条白带子浸湿了以后,凉到半干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裙 万里山河 一团团 妙龄少女 觉海 两行 猫道 花园里 勇敢者 乌龙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