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湿化法调配压实膨润土缓冲回填材料含水率研究
1
作者 彭宇 张虎元 +1 位作者 周光平 谭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4,共10页
压实膨润土砌块在我国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中发挥着缓冲回填工程屏障的作用。然而,膨润土材料塑性极强,水分极易拌和不均,易导致压实砌块干缩开裂,显著降低了砌块质量。提出一种采用酒精代替纯水来湿化膨润土的新方法,以提高压实膨润土质... 压实膨润土砌块在我国高放射性废物处置中发挥着缓冲回填工程屏障的作用。然而,膨润土材料塑性极强,水分极易拌和不均,易导致压实砌块干缩开裂,显著降低了砌块质量。提出一种采用酒精代替纯水来湿化膨润土的新方法,以提高压实膨润土质量。对比喷水法,酒精湿化法中酒精浓度设计在5%~35%间。通过分析膨润土与酒精混合物的混合效率、黏附质量损失率、混合物中团聚体的含量、压实样干缩前后强度、干缩裂纹规律、干燥效率、膨胀性等指标综合评价酒精湿化压实膨润土样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液率情况下,随酒精浓度增大,所得膨润土样的混合效率明显提高,黏附质量损失率及团聚体含量明显降低;压实样内团聚体与干缩裂纹及试样质量间具有较好对应关系。此外,酒精湿化法所得压实样在压实方向密度分布更均匀,干缩裂纹数量及宽度明显变小,风干试样剪切强度及膨胀性均与加纯水试样较为接近,压实样均匀性与完整性明显提高。新方法及相关成果可供我国高放废物缓冲回填砌块制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膨润土 缓冲回填材料 酒精湿化法 含水率 团聚体
下载PDF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建芬 季玲 朱滨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12期3350-3351,共2页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氧气雾湿化法 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下载PDF
两种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区洁芬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3期37-37,共1页
目的比较温湿交换器与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0例开放气道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温湿交换器法(对照组)和微量泵(观察组)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 目的比较温湿交换器与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0例开放气道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温湿交换器法(对照组)和微量泵(观察组)持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法用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后气道湿化效果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湿 湿交换器湿化法 持续湿化法
下载PDF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思芹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吸痰次数、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均能达到气道湿化的效果,但是氧气雾化湿化法在临床中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原时间,减少吸痰次数,该种气道湿化方法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湿化法 氧气雾湿化法 气管切开 持续微量注射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下载PDF
气管切开两种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101
5
作者 芦良花 孙明明 孟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比较间断气道湿化法和持续气道湿化法临床效果。方法 5 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A)、实验组 (B)两组。两种气道湿化方法从肺部感染、痰阻、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从四方面比较 ,持续性气道湿化... 目的比较间断气道湿化法和持续气道湿化法临床效果。方法 5 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A)、实验组 (B)两组。两种气道湿化方法从肺部感染、痰阻、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从四方面比较 ,持续性气道湿化效果优于间断湿化方法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间断湿 持续湿 气道湿化法
下载PDF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希红 吕秀春 +2 位作者 霍鹏飞 张翠平 程晓丹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70-171,共2页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脱机后行气道湿化7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间隔交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一次性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对...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两种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脱机后行气道湿化7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间隔交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气管切开导管接一次性湿热交换器(人工鼻)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对照组37例,采用间断氧气驱动雾化联合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呛咳次数、平均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痰培养阳性例数以及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呛咳次数、例/日吸痰次数、湿化导管脱出次数及痰培养阳性数均少于对照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鼻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氧气驱动湿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法 人工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持续氧雾化湿化法对昏迷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解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7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高压氧气雾化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持续高压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 目的探讨持续高压氧气雾化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持续高压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持续缓慢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每天吸痰次数、排痰量及肺部感染和痰痂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天排痰量、吸痰次数、肺部感染及痰痂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持续氧雾化湿化法对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持续滴注湿化法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压氧气雾湿化法 持续缓慢滴注湿化法 脑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下载PDF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吕月 马晶晶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583-58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湿化法护理的38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 目的探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间断气管内湿化法护理的38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无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等气道并发症发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气道湿化效果、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用于气管切开患者效果好、气道并发症少、对睡眠影响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斐 金雪娣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7-257,共1页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采用微泵持续气道滴液与注射器间断气道滴液二种方法,通过湿化效果,清醒患者接受程度二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泵注射组湿化效果好,清醒患者易于接受。注射器湿化效率好,对SPO2...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采用微泵持续气道滴液与注射器间断气道滴液二种方法,通过湿化效果,清醒患者接受程度二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泵注射组湿化效果好,清醒患者易于接受。注射器湿化效率好,对SPO2影响大,清醒患者难接受。结论微泵持续气道湿化法临床指标占优势,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湿化法 临床研究 气道湿 湿效果 微泵注射 持续气道 SPO2 临床指标
下载PDF
持续加温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冰 曲学华 +2 位作者 冯立明 李慧 林艳红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加温湿化法及定时气道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加温湿化法护理。并观察两组... 目的比较持续加温湿化法及定时气道湿化法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气道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加温湿化法护理。并观察两组湿化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形成痰痂、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定时气道湿化法,持续加温湿化法进行气道护理,可显著减少喉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气管切开术 湿化法
下载PDF
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红 周成超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气管切开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按照... 目的:探讨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气管切开的8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按照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湿化后出现的症状。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气道湿化后出现的症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人工气道间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可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人工气道 间断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下载PDF
输血器密闭加水湿化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丹 张维林 冯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湿化器加水时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8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在患者呼吸机湿化灌上连接无菌输血器和无菌注射用水,形成密闭加水通路持续向湿化瓶内滴注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41例... 目的探讨呼吸机湿化器加水时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舒适度的方法。方法将8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在患者呼吸机湿化灌上连接无菌输血器和无菌注射用水,形成密闭加水通路持续向湿化瓶内滴注无菌注射用水;对照组(41例)按传统方法断机以无菌注射用水瓶直接加水。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护士操作耗时、呼吸机断开次数及患者呛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呼吸机湿化器采用输血器密闭加水法在预防感染、维持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治疗质量等方面有较好作用,并且成本低,操作简单易行,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湿 输血器 密闭加水湿化法 血氧饱和度 护士工作效率
下载PDF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持续面罩湿化法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茅俊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147-148,共2页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1],继而导致...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1],继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称,气管切开4 d 以上者,54%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2],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率会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3]。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4],气道湿化作为气管切开后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使吸入气体在温度、湿度等方面尽量维持生理状态,减少刺激、增强排痰功能、减少并发症以促进患者恢复[5],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湿化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科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住的84例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持续面罩湿化法,并与传统的间断湿化、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液湿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道持续面罩湿化法 护理
下载PDF
文丘里面罩加温湿化法在气管切开脱机患者氧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燕萍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9期1761-1762,共2页
正常人体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湿化和过滤作用,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正常活动,从而起到气管自净作用。在温度37℃、相对湿度100%的情况下,黏液可保持适当的黏度。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南于呼吸机本身携带湿化器,可以满足... 正常人体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湿化和过滤作用,保证气道黏膜纤毛正常活动,从而起到气管自净作用。在温度37℃、相对湿度100%的情况下,黏液可保持适当的黏度。气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南于呼吸机本身携带湿化器,可以满足患者气道湿化的要求,但此类患者多数需要反复间断的进行脱机锻炼直至最后完全撤机,部分患者虽无需呼吸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脱机锻炼 湿化法 加温 应用 氧疗 面罩 吸入气体
下载PDF
气道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德利 劳永光 刘伟清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6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气道内滴注湿化法与湿化器加热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气道内滴... 目的:观察气道内滴注湿化法与湿化器加热湿化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气道内滴注湿化,观察组予以湿化器加热湿化。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湿化过度率、湿化不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 O2水平明显升高,Pa CO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器加热湿化,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持气道畅通,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法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微量泵控制气道湿化法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刘凤云 买莹 马翠玲 《中外医疗》 2010年第25期73-73,共1页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易出现气道梗阻、缺氧表现,及时气管切开是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也常是进一步综合治疗的保障。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如果不有效地进行气道湿化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合并感染,严...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易出现气道梗阻、缺氧表现,及时气管切开是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也常是进一步综合治疗的保障。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如果不有效地进行气道湿化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合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肺炎肺不张。气道湿化是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控制气道湿化法 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下载PDF
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法的比较
17
作者 陈建芬 季玲 +2 位作者 庄细琴 陈顺毛 王亚芳 《常州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299-301,共3页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湿化疗法是气道管理的重要措施,湿化不足可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导致排痰不畅,甚至气道堵塞,引起肺不张和呼吸道感染;而湿化过度易致频繁咳嗽和吸痰次数增多,甚...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湿化疗法是气道管理的重要措施,湿化不足可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导致排痰不畅,甚至气道堵塞,引起肺不张和呼吸道感染;而湿化过度易致频繁咳嗽和吸痰次数增多,甚至导致缺氧、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后 气道湿化法 呼吸道感染 临床护理 气道管理 湿 下呼吸道 湿不足
下载PDF
两种呼吸道湿化法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云霞 刘洪琪 +1 位作者 于燕 闫利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46-547,551,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道湿化法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大面积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呼吸道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对照...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道湿化法用于大面积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大面积烧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呼吸道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呼吸道间断推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道输液泵持续湿化法可以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粘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提高了人工呼吸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吸入性损伤 呼吸道湿化法
下载PDF
湿化法处理动物废水油脂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伟建 蒋微微 +2 位作者 朱洪光 谈晨 缪周红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6年第2期2-4,共3页
湿化法处理动物及动物产品是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动物无害化处理方式之一,但由于其产生的废水量大,油水难以分离,造成污水处理很难达标排放,这也成为该方法被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瓶颈。本文利用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多年的湿化工艺运行... 湿化法处理动物及动物产品是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动物无害化处理方式之一,但由于其产生的废水量大,油水难以分离,造成污水处理很难达标排放,这也成为该方法被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瓶颈。本文利用上海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多年的湿化工艺运行经验,对产生的动物油脂废水进行了反复的分离提取试验,最大限度地去除了废水中的油脂成分,使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废水达到进水污染负荷,保证废水经过处理后能够正常达标排放,解决了湿化法处理动物后废水难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法 动物 油水分离
下载PDF
人工气道湿化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戴文英 《护理与康复》 2004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采用微泵持续气道滴液、氧气雾化器持续气道雾化、注射器间断气道滴液3种方法,通过湿化效果、清醒患者接受程度2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量注射泵组湿化效果好,清醒患者易接...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采用微泵持续气道滴液、氧气雾化器持续气道雾化、注射器间断气道滴液3种方法,通过湿化效果、清醒患者接受程度2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量注射泵组湿化效果好,清醒患者易接受;氧气雾化器组湿化效果好,但清醒者难接受;注射器组湿化效果好,对SPO_2影响大,清醒者难接受。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2项临床指标均占优势,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湿化法 微量注射泵 注射器 氧气雾 护理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