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花米草治理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利用随机森林和改进的CA-Markov模型
1
作者 李振今 王志勇 +3 位作者 刘晓彤 孙士昌 马晓康 左亚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366-8382,共17页
随着2022年《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黄河三角洲湿地互花米草清理工作迅速展开。通过对比模拟的自然发展情景下与互花米草大规模清理后的真实情景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清理工作生态效益及湿... 随着2022年《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黄河三角洲湿地互花米草清理工作迅速展开。通过对比模拟的自然发展情景下与互花米草大规模清理后的真实情景下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清理工作生态效益及湿地未来潜在风险。基于时序Sentinel-1 SAR影像和随机森林分类器获取了2020—2023年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覆盖变化结果;针对短期湿地模拟预测驱动力因素缺乏定量化设定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联合随机森林与CA-Markov模型的湿地模拟预测方法,实现2023年湿地自然发展情景下更精准的模拟预测;最后计算了2023年湿地在模拟和真实情景下的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明:1)2023年互花米草清理工作效果显著,其面积锐减至5.53km^(2),与2022年相比减少了55.36km^(2),为芦苇等本土植被释放了生存空间;2)与自然发展情景相比,互花米草“围栏”不复存在,本土植被连通性上升,芦苇分布更加琐碎且面积比自然发展情景下增加了16.37km^(2),湿地的优势植被类型已逐渐向芦苇转变;3)由于互花米草对新生滩涂的入侵能力强于其它本土植被以及沿岸受海浪冲击等问题,互花米草清除后的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互花米草复萌、二次蔓延及海岸线侵蚀的新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湿地利用/覆盖变化 湿地模拟预测 改进的CA-Markov模型 随机森林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广东湿地利用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少鸿 《粤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与湿地安全关系以及湿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分析,认为湿地不全理开发利用造成湿地功能的减弱或退化已对我省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立湿地利... 通过对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与湿地安全关系以及湿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分析,认为湿地不全理开发利用造成湿地功能的减弱或退化已对我省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立湿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的意见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湿地利用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机制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利用结构及其演变
3
作者 邝奕轩 《中国国情国力》 2020年第6期36-39,共4页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洞庭湖湿地利用内容日趋丰富,包括食品利用、水资源利用、围垦利用、环境功能利用和生态利用等多种形式。研究发现,洞庭湖湿地利用结构演变与人类需求结构演变密切相关,存在湿地资源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洞庭湖湿地 湿地利用结构 结构演变
下载PDF
湿地利用许可制度的审视与重构
4
作者 阮丽娟 屈帅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4-80,共7页
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随意占用以及改变湿地用途的现象屡见不鲜。湿地利用许可通过政府管制可有效平衡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从源头上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行为。而我国湿地利用许可制度存在许可主体、许可条件、许可程序... 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随意占用以及改变湿地用途的现象屡见不鲜。湿地利用许可通过政府管制可有效平衡湿地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从源头上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行为。而我国湿地利用许可制度存在许可主体、许可条件、许可程序不明确,违法追责缺失的问题。对此,政府应明确湿地利用许可主体并合理配置监管权责,确立“零净损失”许可原则及许可禁止性条件,完善许可的协商程序和公众参与环节,健全许可违法责任追究,以健全我国湿地利用许可制度,构筑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湿地利用 湿地利用许可
下载PDF
文安县湿地利用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9期56-56,共1页
1文安县概况文安县洼地地处清南地区最下游,东临子牙河,西靠白洋淀及潴龙河,北靠大清河,南连整个清南地区,自然形成一个三面环河,一面连接清南高上地区,水有来向而无出路的封闭洼地。
关键词 效益分析 湿地利用 安县 封闭洼地 自然形成 子牙河 潴龙河 白洋淀
下载PDF
湿地公园——湿地利用与保护的新模式
6
《园林》 2014年第9期11-11,共1页
说到湿地,您脑海里是不是会浮现这样的画面:芦花飞荡,香蒲拂摇,睡莲、浮萍飘摆于水面之上,在和煦的阳光下,绿色丝绸般的波浪一层层直涌到天边,各色鸟儿在水面肆意嬉戏鸣唱……
关键词 湿地利用 湿地公园 保护 水面 阳光
下载PDF
基围养殖:顺应自然的湿地利用智慧
7
作者 李芷晴 《森林与人类》 2024年第8期72-73,共2页
香港米埔湿地以“鸟类天堂”著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许多候鸟的越冬地、中途停歇地,也是众多留鸟和其他生物的家园,在1995年和周边湿地一同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与大多数自然湿地不同的是,“基围”—即传... 香港米埔湿地以“鸟类天堂”著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许多候鸟的越冬地、中途停歇地,也是众多留鸟和其他生物的家园,在1995年和周边湿地一同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但与大多数自然湿地不同的是,“基围”—即传统的潮间带虾塘,是米埔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基围养殖是一种独特的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它不仅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也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被列入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重要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利用 水产养殖 顺应自然 经济收入来源 越冬地 自然湿地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方式对纳帕海湿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凤来 田昆 +2 位作者 莫剑锋 陆梅 李宁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4期81-84,共4页
不同利用方式对纳帕海湿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原生沼泽相比,浅水沼泽草甸,排干用于放牧的草甸和垦后湿地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了4.33%、7.32%和5.64%,全氮分别减少了0.1%、0.33%和0.16%,除垦后湿地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外... 不同利用方式对纳帕海湿地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原生沼泽相比,浅水沼泽草甸,排干用于放牧的草甸和垦后湿地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了4.33%、7.32%和5.64%,全氮分别减少了0.1%、0.33%和0.16%,除垦后湿地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外,此两种土壤的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全氮一样变化在不同利用方式的湿地中,均随人为活动干扰的加剧而不断下降。在不同利用方式湿地的土壤酶活性中,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其土壤有机质等肥力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综合土壤性质10项指标计算的土壤退化指数表明,与原生沼泽相比,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湿地均出现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帕海 湿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天津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利用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宁 《海河水利》 2002年第6期11-14,共4页
由于近年来气候连续干旱和长期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天津湿地存在着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天津湿地,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制订政策法规、建立管理机制、增加生态用水、加强生物措施建设、... 由于近年来气候连续干旱和长期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天津湿地存在着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生物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天津湿地,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制订政策法规、建立管理机制、增加生态用水、加强生物措施建设、划定重点保护区、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分析 湿地保护 湿地利用 天津市
下载PDF
巢湖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丽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巢湖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从巢湖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面临问题来看,存在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受损、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退、湿地综合性开发利用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为更好地... 巢湖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建设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从巢湖湿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面临问题来看,存在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功能受损、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退、湿地综合性开发利用不足等多方面问题。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巢湖湿地资源,应通过完善湿地保护立法、健全巢湖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减少环境污染、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等措施予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湿地 湿地保护 湿地利用
下载PDF
上海地区长江口、杭州湾滩涂湿地利用和保护动态平衡的设想(下)
11
作者 汪松年 徐耀飞 +1 位作者 苏德源 谢世禄 《上海建设科技》 2007年第1期15-17,共3页
5自然保护区动态平衡的实施方案 上海市在滩涂湿地上共有各类保护区5个,其中水源地保护区1个(尚未立法)、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占滩涂资源总量的29%。这里重点叙述的是中央沙与青草沙水资源保护区、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包括东滩... 5自然保护区动态平衡的实施方案 上海市在滩涂湿地上共有各类保护区5个,其中水源地保护区1个(尚未立法)、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占滩涂资源总量的29%。这里重点叙述的是中央沙与青草沙水资源保护区、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包括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区)和九段沙保护区3个区域滩涂湿地的保护和动态平衡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自然保护区 滩涂湿地 上海地区 平衡 湿地利用 长江口 杭州湾 水资源保护区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粒度的湿地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及其景观指数动态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长勤 李鑫 +7 位作者 孙力 董斌 李欣阳 汪庆 盛书薇 杨李 杨少文 汪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108,147,共6页
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2002、2011年的TM遥感影像,以GIS为数据分析手段,结合Fragstats软件,得出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指数;通过多元线型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预测2015、2020... 以安徽省升金湖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2002、2011年的TM遥感影像,以GIS为数据分析手段,结合Fragstats软件,得出不同粒度下的景观指数;通过多元线型回归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预测2015、2020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受景观粒度的影响较大;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预计到2015、2020年,该湿地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值将达到2.32和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地利用 生态风险 景观指数 粒度 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盐城海滨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及其对丹顶鹤越冬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欧维新 逄谦 甘玉婷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6,共7页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 湿地是世界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对物种生境、分布及多样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江苏盐城海滨湿地是全球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湿地景观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丹顶鹤生境结构及其质量。本研究以盐城海滨湿地带相对连续的16期遥感解译影像为空间数据源,分析了8个丹顶鹤越冬栖息热点地区的湿地资源利用以及丹顶鹤越冬生境及其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利用逐步回归和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湿地资源利用变化对丹顶鹤生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湿地大面积地被转变成人工湿地以及非湿地,其主要变化特征是碱蓬、芦苇等自然湿地被围垦成耕地、水产养殖塘等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覆被类型;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持续下降,补充生境及非生境面积都大幅度增加;综合生境因子在每个热点地区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热点地区丹顶鹤生境质量都呈现出分时段、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丹顶鹤生境质量受到多种覆被类型的综合影响,其中,芦苇湿地和碱蓬湿地对丹顶鹤各种生境因子都有显著影响,主要发挥改善和提高生境质量的作用;盐田、建筑用地和水产养殖塘所产生的干扰是不利于生境质量提高的覆被类型。研究分析表明:芦苇湿地和碱篷湿地作为丹顶鹤越冬最适宜生境,宜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盐田和水产养殖塘等人工湿地作为补充生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丹顶鹤提供了食物和水分,但其经营管理活动所产生的干扰则影响了生境质量,因而需减少其在越冬季节的干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利用变化 丹顶鹤 生境数量 生境质量 盐城滨海湿地
下载PDF
西藏玛旁雍错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志高 王晓燕 +1 位作者 李矿明 宗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玛旁雍错湿地是西藏高原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拥有比较丰富的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利用价值。玛旁雍错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湖泊周围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严重;过度放牧、湿地周边植被破坏、湿地周围蝗虫和鼠(兔)害严重... 玛旁雍错湿地是西藏高原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拥有比较丰富的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利用价值。玛旁雍错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湖泊周围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严重;过度放牧、湿地周边植被破坏、湿地周围蝗虫和鼠(兔)害严重、气候变暖干等因素导致湿地系统内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日趋加剧;湿地面积日趋萎缩;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该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保护与利用 玛旁雍错
下载PDF
积极推动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国强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447-452,共6页
中国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旨在使湿地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常规考虑内容,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通... 中国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湿地退化十分严重。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的实施,旨在使湿地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常规考虑内容,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建立高效的项目实施机构,采用形式多样的措施,如政策立法、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等,来推动湿地保护主流化。该项目取得已一系列成果,表现在:推动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合作;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湿地数据信息交流共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政府和公众湿地保护的意识;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示范先进的湿地管理模式;通过管理能力建设,推动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政府和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合理利用 项目 经验
下载PDF
山西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晓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3期55-57,61,共4页
湿地是大自然水循环的重要调节器和最大的滤水池,科学利用山西湿地资源对于新世纪山西水利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山西湿地资源及其面临的严重的水生态危机状况分析,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湿地水循... 湿地是大自然水循环的重要调节器和最大的滤水池,科学利用山西湿地资源对于新世纪山西水利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山西湿地资源及其面临的严重的水生态危机状况分析,在参阅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正确把握和运用湿地水循环的规律,构建山西湿地资源水生态安全技术支持系统,有效维护山西湿地资源的水生态安全,实现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利用 湿地保护 水生态安全
下载PDF
深圳市湿地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艺 王小江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6期74-77,共4页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湿地利用模式 防护型湿地 水质净化人工湿地 湿地公园
下载PDF
景观方法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Peter Bridgewater 李晓炜(编译)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2006年10月18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中心联合邀请《湿地公约》秘书长Peter Bridgewater博士在CERN“中国生态大讲堂”作了“景观方法在湿地保... 2006年10月18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中心联合邀请《湿地公约》秘书长Peter Bridgewater博士在CERN“中国生态大讲堂”作了“景观方法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该报告对我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现将这些内容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利用 湿地保护 景观方法 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湿地公约》 中国科学院 国家林业局
下载PDF
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演替分析
19
作者 杨金升 袁雪竹 +3 位作者 张宏伟 张雪花 郁滨赫 张晓惠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5-37,42,共4页
通过遥感手段,利用大量的ETM、TM、MSS遥感影像,从土地覆盖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等角度,分析了近30年七里海湿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景观演替趋势特征。详细分析了七里海内水域、芦苇等用地类型的转化趋势与成因,并通过多年来景观指数对... 通过遥感手段,利用大量的ETM、TM、MSS遥感影像,从土地覆盖变化、景观格局指数等角度,分析了近30年七里海湿地的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及景观演替趋势特征。详细分析了七里海内水域、芦苇等用地类型的转化趋势与成因,并通过多年来景观指数对比的方法揭示了该区域景观连通性和破碎化程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入境水量减少,1976到2009年期间七里海湿地水域面积减少了80%,之后由于保护区的建立,水域面积持续增长。期间以保护区建立为节点,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是水域-芦苇-水域。1976到2009年期间七里海总体聚集度指数从95.75下降到87.54、水面的破碎化指数从6.42上升到10.74,反映出区域景观连通性变差,破碎化程度在加剧,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越来越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驱动力 七里海湿地 天津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和利用——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仁江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3年第3期41-42,45,共3页
以鸭绿江口湿地为例 ,论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鸭绿江口 湿地保护 湿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