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纳斯河流域湿地平原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俊峰 余书超 +2 位作者 范文波 苏军 叶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玛纳斯河流域湿地水库群上接大河、下通灌区,是流域供水系统中最主要、保证率最高的供水水源。对位于玛纳斯河流域泉水溢出带中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水库群在防止湿地萎缩退化、防止次生盐渍化... 玛纳斯河流域湿地水库群上接大河、下通灌区,是流域供水系统中最主要、保证率最高的供水水源。对位于玛纳斯河流域泉水溢出带中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湿地水库群在防止湿地萎缩退化、防止次生盐渍化、保护流域内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沙化、抵御洪、旱灾害威胁、加强湿地调控能力以及增加了绿洲的人口承载能力和生产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该湿地水库群的建设为干旱区山前潜水平原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 生态环境 湿地水库 供水系统
下载PDF
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迎宾 徐庆 +1 位作者 高德强 张蓓蓓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研究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定量阐明降水在会稽山-汤浦水库过渡带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分配和转化规律及绍兴饮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7月至2... [目的]研究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为定量阐明降水在会稽山-汤浦水库过渡带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分配和转化规律及绍兴饮水源水质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2个水文年166个大气降水样品,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并阐明其与环境因子(温度、降水量)的关系;采用HYSPLIT模型中的后向轨迹法模拟追踪该地区降水气团的运输过程,判断气团的运移轨迹和水汽来源。[结果]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δD与δ18O关系式:δD=8.36δ18O+14.92(R2=0.966,n=166,P<0.01);大气降水中的δD值变化范围-147.52‰~2.71‰,均值-38.13‰±27.61‰;δ18O值变化范围-19.05‰-1.17‰,均值-6.34‰±3.24‰,且不同季节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值明显不同;过量氘(d值)(12.61‰)高于全球d值的均值(10‰),呈现干季高湿季低的现象;大气降水δD、δ18O温度效应不显著,但降水量效应显著。[结论]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大气降水线与全球及我国大气降水线有差异,降水中的δD、δ18O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根据大气降水中的δD、δ18O值、d值及后向轨迹法模拟结果得出,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干季(10月—次年4月)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内陆地区,湿季(5月—9月)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水汽来源 降水量效应 氢氧稳定同位素 汤浦水库湿地森林区
下载PDF
青海高原水库湿地及水生态保护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金水 林建新 +3 位作者 古嫩凯 周存兰 汪海军 简成功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6,共8页
介绍了青海高原水库湿地的基本状况。针对水库湿地区域水土流失、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调配、土著生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污染、湿地管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五大"体系(组织管理及保护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工... 介绍了青海高原水库湿地的基本状况。针对水库湿地区域水土流失、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调配、土著生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污染、湿地管理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五大"体系(组织管理及保护监督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工程体系、科技和监测评价体系和投资保障体系)以加强水库湿地保护,加强"三大"管理(水资源、水环境和生态保护管理)以改善和维护水生态环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水库湿地 水生态
下载PDF
水库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麻城市浮桥河水库湿地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郑耀星 董厚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8,共4页
以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水库湿地为例,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与湖北浮桥河水库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保障举措。通过研究,希望能对水库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以湖北省麻城市浮桥河水库湿地为例,在分析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与湖北浮桥河水库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提出了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的保障举措。通过研究,希望能对水库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同时给浮桥河水库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湿地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浮桥河水库
下载PDF
从地球碳循环探讨水库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博庭 《水电与新能源》 2010年第2期75-78,共4页
从宏观上看,地球碳循环,湿地系统既不是绝对的"碳源",也不是绝对的"碳汇";因而人造水库湿地既不可能是碳源,也不可能是碳汇。若能够利用水库水能发电,减少煤炭燃烧,那么它的温室气体减排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水库湿地 碳循环
下载PDF
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研究
6
作者 张万钦 许占魁 +2 位作者 张倩 王宁 陈丽萍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现状调查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特别是消落区湿地恢... 通过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现状调查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对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保护、特别是消落区湿地恢复与重建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丹江口水库湿地 消落区 保护 措施
下载PDF
长治漳泽水库湿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利青 武冬梅 李素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2期165-167,169,共4页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治湿地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湿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分别位于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地区。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丛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治湿地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湿地划分为8个群丛类型,分别位于土壤水分含量不同的地区。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植物群丛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在D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较好的验证。DCA排序轴反映了土壤湿度的梯度变化,表明水分条件是影响该地植物群丛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漳泽水库湿地 植物群落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下载PDF
水库流域湿地公园开发规划研究——评《中国湿地公园建设研究》
8
作者 卢晓玲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湿地公园是保护自然湿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们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水库流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然而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湿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水环境、水... 湿地公园是保护自然湿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们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的重要载体。水库流域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然而因为长期以来农业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湿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水环境、水生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不可一味关注旅游休闲功能,同时还应当明确水是湿地的重要灵魂,需要基于对水库生态水系的建立及对水库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展对水库流域湿地公园的合理开发规划,确保有效实现旅游休闲、科普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水库流域 科普教育 水库湿地 湿地资源 开发规划 水库生态 生物资源
下载PDF
海岛小型水库湿地保护分析
9
作者 李博 《陕西水利》 2020年第4期92-93,共2页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种,其中水库形成的湿地就是人工湿地的一种。以海岛地区长海县为例,系统介绍了长海县小型水库湿地保护的措施,分析了目前长海县地区小型水库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 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种,其中水库形成的湿地就是人工湿地的一种。以海岛地区长海县为例,系统介绍了长海县小型水库湿地保护的措施,分析了目前长海县地区小型水库湿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湿地的保护措施,为推进合理利用海岛地区水库湿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小型水库湿地 保护
下载PDF
解析水生态文明理念下水库湿地公园建设
10
作者 黄柱乐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1年第7期156-157,共2页
湿地公园是指在湿地上建造的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欣赏价值的旅游休闲场所。采取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能够保持湿地公园中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践行可持续发展。提高湿地保护与恢复效果,有助于湿地公园建设水平的提高。在... 湿地公园是指在湿地上建造的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欣赏价值的旅游休闲场所。采取科学合理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能够保持湿地公园中生态系统的良好运作,践行可持续发展。提高湿地保护与恢复效果,有助于湿地公园建设水平的提高。在建设湿地公园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湿地保护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提高具体维护工作的落实力度。同时,采取湿地恢复措施,能够减少污染、破坏对湿地环境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建设质量。本文以水库湿地公园建设为例,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目标,针对湿地公园建设提出了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湿地公园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水库湿地公园 建设 措施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模型在阜新市水库湿地演变驱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洵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水库湿地作为阜新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之一,其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基础保障。因此,文章从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就阜新市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指标系统进行分析。其中,阜新市的入境水量以及气温和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等指标,... 水库湿地作为阜新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之一,其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基础保障。因此,文章从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就阜新市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指标系统进行分析。其中,阜新市的入境水量以及气温和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等指标,构成了该地区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而阜新市常驻人口以及人均GDP、城市化率三大主要指标,构成了该地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文章基于长时间序列,针对阜新市1989—2015年水库实地演变过程中形成的TM遥感影像,重点提取了该地区30多年来的水库湿度空间分布以及水文变化演变规律信息数据资料,结合阜新市水库湿地增长已经减少这一时空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规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阜新市水库湿地的具体空间分布情况及其在不同时段内的演变驱动力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模型 阜新市 水库湿地 演变驱动力
下载PDF
官厅水库库区水生植物演变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甄姿 宫兆宁 赵文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6-1595,共10页
利用中等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影像(1995—2007年),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多尺度分割技术为核心,提取了官厅水库水生植物空间分布信息,在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尺度上,共筛选了8个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的定量指标,结合水生植物空... 利用中等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影像(1995—2007年),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以多尺度分割技术为核心,提取了官厅水库水生植物空间分布信息,在斑块类型和景观级别尺度上,共筛选了8个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的定量指标,结合水生植物空间分布的质心变化,分析了水生植物演变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1995—2007年,受水域面积的扩张和萎缩的影响,库区水生植物面积及其平均斑块面积呈明显地增加和减少趋势:沉水植物波动幅度比较明显,呈先小幅扩张后急剧萎缩的趋势,2000年之前,随水域的扩张,其面积增加了30.2 km2,相对动态度达116.87%;之后,随着水域面积的持续萎缩,沉水植物面积以每年4.2%呈大幅递减趋势,减少了43.02 km2;挺水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其面积呈小幅扩张趋势,增加了4.58 km2。(2)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随水域面积的波动呈现不同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库区沉水植物的景观优势度高,最高达56.09%,占库区水生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挺水植物的平均斑块面积、聚集度指数均低于同年沉水植物,具有离散度高、破碎度高、连通性低的特点。挺水植物的斑块形状相对复杂,其分维度指数平均比同年沉水植物高0.29。(3)水生植物的质心12 a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移变化,挺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东北方向移动了1.88 km,偏移方向为东偏北12.78°;沉水植物质心整体向库区西南方向移动了4.66 km,偏移方向为南偏西4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厅水库湿地 面向对象分类 水生植物提取 演变格局 LANDSAT TM ETM+
下载PDF
六库联调构建生态防洪抗旱体系
13
作者 龙笛 潘巍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应重视生态或生物措施在防洪抗旱中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并需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充分发挥自然界防洪抗旱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从而实现人与... 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应重视生态或生物措施在防洪抗旱中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并需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充分发挥自然界防洪抗旱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给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森林水库、草原水库、湿地水库、土壤水库、地下水库等五大生态水库和通常意义上的地表人工水库,进行综合建设和联合调度,将构成防洪抗旱的强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水库 草原水库 湿地水库 土壤水库 地下水库 地表水库 防洪抗旱体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市水库湿地演变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李洪 宫兆宁 +1 位作者 赵文吉 宫辉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7-367,共11页
水库湿地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北京市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其中自然驱动因子包括年均降水量、气温、入境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包... 水库湿地作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北京市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其中自然驱动因子包括年均降水量、气温、入境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包括常住人口数、城市化率和人均GDP。应用长时间序列(1984-2010年)的TM遥感影像,提取北京市近30年来水库湿地的空间分布信息,根据湿地面积增长和消退的演变规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时间段下水库湿地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内水库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在1984-1998年间,北京市水库湿地增长变化的主导驱动因子是年均降水量和入境水量,Logistic回归的贡献率分别为5.778和3.504,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1998-2004年期间,水库湿地急剧减少的驱动因子主要为常住人口、地下水埋深和城市化率,影响贡献率分别为9.41、9.18和7.77,人为活动的影响开始加剧;在2004-2010年间,影响水库湿地发生变化的主导因子是城市化率和年均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6.62和4.22,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交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湿地 驱动力 LOGISTIC回归模型 北京市
原文传递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pretreatment on water supply in reservoirs of Yellow River by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旭 于水利 +3 位作者 赵焱 严晓菊 修春海 王冬光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9年第5期652-655,共4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urce water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mitigate the load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a pilot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integrated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to pretreat the 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ource water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mitigate the load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a pilot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integrated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to pretreat the water supply in the reservoirs of Yellow River. Resuhs show that under the hydraulic loading rate of 4 m^3/( m^2 · d), the average removal rat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nitrogen (TN), ammonium nitrogen ( NH4 ^+ - N), nitrate nitrogen ( NO3 ^- - N), nitrite - nitrogen ( NO2^ - - 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n the horizont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are 49. 68% , 53.01%, 48.48%, 53.61% , 62. 57% and 49. 56%, re- spectively. The study on purifying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s indicates that the disposal of contamination by subsurface wetlands is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physical chemistry,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wetland water supply in reservoirs of Yellow River PRE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下载PDF
The Main Ecological Issues of Water-Level -Fluctuating Zone and The strategi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被引量:4
16
作者 Weici Su Jinping Liu +1 位作者 Hua Yang Junyi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1期77-82,共6页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a 30 m high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WLFZ) will appear along the banks, and will form a seasonal wetland eco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 of storing water in th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a 30 m high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WLFZ) will appear along the banks, and will form a seasonal wetland eco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ogram of storing wat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ma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probably incurred in WLFZ are discussed, such as formation of contaminated belt along banks, appearance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the reservoir region (including urban districts), aggravation of geologic disasters, degradation of biodiversity and exacerbation of the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Six items of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distributed features and trends of the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level-fluctuating zone ecological problems STRATEGIE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下载PDF
辽宁大伙房和汤河水库底栖动物质量指数评价
17
作者 孙欣 李健 +1 位作者 孔繁学 王俊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水库湿地 底栖动物质量指数(BQI) 水质评价
原文传递
Model of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in Yellow River and its effect 被引量:19
18
作者 LI GuoYing SHENG LianX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924-930,共7页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elationship of the lower reaches through reservoirs on the main streams and tributaries to create balance betwe...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flow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elationship of the lower reaches through reservoirs on the main streams and tributaries to create balance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 so that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downstream channels can be maximized,shrinking of channels be contained,and medium flood channel be restored and maintained.Many years' research by the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YRCC) reveals the water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elationship that will prevent sedimentation at the downstream river channels.Based on this relationship and coming sediment and water condition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the YRCC,with maximized use of reservoirs on the main streams and tributaries,has developed three models of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single Xiaolangdi Reservoir-dominated regulation,space scale water-sediment match,and mainstream reservoirs joint operation.Ten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s based on these three models have resulted in an average drop of 1.5 m in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downstream 800 km river and an increase of carrying capacity from 1800 to 4000 m3/s.Besides,the wetland ecosystems of estuarine delta has also been improved and restored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ediment regulation Yellow River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