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师范院校湿地生态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1
作者 徐志伟 《高师理科学刊》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以通识课湿地生态学为例,通过分析我国湿地生态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活动经验发现,当前高校湿地生态学通识课教学中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目标不明确,授课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新时代课程创新理念,提出生态文明... 以通识课湿地生态学为例,通过分析我国湿地生态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活动经验发现,当前高校湿地生态学通识课教学中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目标不明确,授课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新时代课程创新理念,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湿地生态学应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明确立德树人目标,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加强过程性考核等措施,以推动当代大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湿地生态学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政元素融入探索
2
作者 姜海波 闻洋 +2 位作者 何春光 边红枫 王雪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1期180-182,共3页
湿地作为水陆交接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其研究与保护已成为我国以及全球的重点关注内容。以湿地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在学生培养及教育中备受关注。《湿地生态学》是全国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结合我国湿... 湿地作为水陆交接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其研究与保护已成为我国以及全球的重点关注内容。以湿地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在学生培养及教育中备受关注。《湿地生态学》是全国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相关的思政内容,提升《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深度,改善教学效果,是本课程讲授中的主要难点。本论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以课堂讲授、小组活动、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型,引入全面的评价机制,增加过程化考核、减少期末考核所占比例等教学方式,并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以提高该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教学改革 思政元素 专业特色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贵州大学生态科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健 徐明 +1 位作者 邹晓 石露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第5期50-53,共4页
"湿地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内容丰富、研究进展迅速和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 "湿地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内容丰富、研究进展迅速和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湿地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反馈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教学改革 融入式教学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匿春 巫厚长 +3 位作者 王育鹏 秦娟 欧红梅 张震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2期253-255,共3页
针对湿地在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以3a的湿地生态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结构,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该课程的教... 针对湿地在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以3a的湿地生态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结构,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多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和科学考核方式的完善来加强教学质量。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科研究、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一致,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教学方法 探索 创新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俊琴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第5期50-53,共4页
“湿地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培养湿地领域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当前,“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课程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二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基于此,提... “湿地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必修或选修课程,以培养湿地领域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当前,“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课程教学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二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缺少创新性。基于此,提出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在科学设置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预设专题研讨环节,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其次,在加强实习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设课程实验的展示与汇报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最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促进了课程教学效果,也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锻炼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理论教学 专题研讨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梅 许俊萍 张银烽 《大学教育》 2021年第8期85-87,共3页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终密切结合国家的发展要求来开展。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这对以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湿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需从教学和考核方...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始终密切结合国家的发展要求来开展。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这对以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湿地生态学研究生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需从教学和考核方式两个方向突破。论文以西南林业大学的湿地生态学课程为例,总结分析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课堂讲授、讨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应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减少期终考核比例,增加过程考核分值,以期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模式设计、考核方式优化、学生主动性增强等方面为高等院校研究生基础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课程 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湿地生态学》课程育人元素的挖掘与课堂融入
7
作者 杨丹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10期2585-2588,共4页
《湿地生态学》是农林类综合高等院校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培育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专业性复合人才为育人目标。本文以贵州大学生物科学类生态学专业开设《湿地生态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以... 《湿地生态学》是农林类综合高等院校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和湿地保护与恢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培育湿地保护修复与合理利用专业性复合人才为育人目标。本文以贵州大学生物科学类生态学专业开设《湿地生态学》课程为例,探讨了以生命共同体和生态文明教育为导向的思政育人元素教学实践,并指出《湿地生态学》课程处处渗透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育人元素。以期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扎实专业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湿地生态学 育人元素
下载PDF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楠 李龙伟 +2 位作者 张银龙 陆灯盛 吴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科学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特点,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0, 2005, 2010和2015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 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科学评估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特点,构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方法,对2000, 2005, 2010和2015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服务4大类12个子类服务功能,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等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呈递减趋势,分别为413.01, 261.25, 259.52和224.30亿元,调节服务是其主要服务类型,占总服务价值的60.00%以上;气候调节、水质净化、保持土壤是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三者占到服务价值的80%以上。分析表明,城市建设、过度围垦是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价值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对杭州湾滨海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的动态变化及定量化评估,建议以其为指导,为杭州湾滨海湿地现有资源的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杭州湾 滨海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下载PDF
河岸湿地研究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建华 吕宪国 田景汉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97-104,共8页
作为水陆之间的过渡带与生态交错区,河岸湿地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鉴于河岸湿地在流域规划、河流保护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中国学者对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历经十余载,取... 作为水陆之间的过渡带与生态交错区,河岸湿地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鉴于河岸湿地在流域规划、河流保护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中国学者对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历经十余载,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学科体系,因而迫切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系统研究工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河岸湿地基础理论,包括河岸湿地的定义、边界、结构和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以及河岸湿地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河岸湿地生态模型与GIS技术的运用、岸坡稳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和河岸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等,提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河岸湿地生态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的设想,以期推动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湿地 生态功能 生态交错区 湿地生态学
下载PDF
协调发展视角下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颖 吴颖茜 李欣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2-438,共7页
【目的】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环境建设与社会服务两大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及湿地公园总体质量状况,【方法】在厘清湿地公园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要素与社会服务角度建立湿地公园质量... 【目的】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环境建设与社会服务两大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及湿地公园总体质量状况,【方法】在厘清湿地公园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以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环境要素与社会服务角度建立湿地公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理论,建立基于协调发展度的湿地公园质量评价模型,并划分湿地公园质量等级。【结果】2009−2018年间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质量等级明显提升,从一级提升至四级。环境与服务协调发展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指数从0.143上升至0.665。环境要素中水质、外来物种入侵情况、植物种类、鸟类种类等指标是影响湿地公园质量的重要要素,服务要素中科普宣教课程数量、生态讲解员人数等指标对于提升湿地公园质量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结论】湿地公园服务质量指数较环境质量指数增长速率快,对湿地公园质量的影响也较大,注重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将更有效地提高湿地公园的整体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学 湿地公园 质量评价 协调发展度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林鹏
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人物介绍 林鹏 湿地生态学 红树林生态系统 专家
下载PDF
长江大保护需要科学智慧 复旦大学专家阐述长江保护思路
12
作者 曹晓霞 《地球》 2017年第3期29-31,共3页
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已经被摆到了压倒性位置。对此,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和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在读博士李琴近期撰文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标志着长江流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开发... 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已经被摆到了压倒性位置。对此,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家宽和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在读博士李琴近期撰文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标志着长江流域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开发”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再到“大保护”的重大战略演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流域生态学 保护生物学 发展规划委员会 专家简介 流域经济 副主任 湿地生态学 大学专家 开发格局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the research on wetlands 被引量:5
13
作者 WANG Ying-zi HONG Wei +3 位作者 WU Cheng-zhen HE Dong-jin LIN Shu-wei FAN Hai-la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4-170,共7页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ot spots of wetland research, including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of wetland,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wetland, function and process of wetland, and the theories, meth...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ot spots of wetland research, including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of wetland,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wetland, function and process of wetland, and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sca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Moreover, some deficit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and method were discuss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research on wetlands was reviewed specially, involv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structure principle, landscape pattern, and scale and hierarchy theory. In conclusion, landscape ecology plays an enlightening and guiding function on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wetlands at multi-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structure landscape pattern scale and hierarchy
下载PD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of wetland in Suzhou Taihu Lake 被引量:2
14
作者 GU Li-xia WU Chang-nian +3 位作者 PU Hui-min NAN Nan WU Jin-lian GUO R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0年第4期349-355,共7页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various classifications of natural resource values,this paper summarizes an ecological services system of constructed wetland(CW) ecosystems for the accounting of ecological econom...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various classifications of natural resource values,this paper summarizes an ecological services system of constructed wetland(CW) ecosystems for the accounting of ecological economic value.With the research,the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that is waste treatment,food and material production,water supply,gas regulations,disturbance and water regulations,habitat and refuge provision.For decision making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for wetland construction,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for the wetland in Suzhou Taihu Lake National Tourist and Holiday Resort is accounted for 7,088,769 USD/y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alysis.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of waste treatment is 825,000 USD/yr,that of food and material production is 1,430 USD/yr,that of water supply is 4,752,000 USD/yr,that of gas regulation is 2,251USD/yr,that of disturbance and water regulations is 1,3721 USD/yr,and that of habitat and refuge provision value is 1,494,367 USD/yr.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s of a pilot constructed wetland in Suzhou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wetlands as a mean and of a typical human-interfered wetland in Wenzhou of China.Results show that in both finite and infinite time horizons considered,the wetland in Suzhou Taihu Lake National Tourist and Holiday Resort has the largest services value.This paper analyzes all the probability that may weaken the value of the Suzhou Taihu Wetlan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advices for the wetland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Ecosystem services Suzhou Taihu Wetland
下载PDF
Driving mechanisms of nitroge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lacustrine wetlands 被引量:3
15
作者 ZHAO Shan ZHOU Nian Qing SHEN Xin P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64-476,共13页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 for all organisms, nitrogen(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dynamics,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lacustrine wetlands, in which i...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roteins and genetic material for all organisms, nitrogen(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dynamics, biodiversity and functioning of lacustrine wetlands, in which intensified N biogeochemical activities take place. Reactive N loaded into wetland ecosystems has been doubled due to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urbanization. The main driving mechanisms of 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in lacustrine wetlands are categorized to pushing forces and pulling forces in this study. Geomorphology, wetland age, N concentrations, and temperature are the main pushing forces(passive forces); whereas water table variation, oxygen concentration, other elements availability,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Eh) and p H, and microorganisms are the predominant pulling forces(active forces). The direction and kinetic energy of reactions are determined by pulling forces and then are stimulated by pushing forces. These two types of forc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eparate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riving mechanisms, possible solutions to wetland N pollutions are proposed at individu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respectively. Additional research needs are addressed to obtai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N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s in wetlands and to reduce detrimental impacts of excessive N on such fragile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Driving mechanisms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Excessive loading Lacustrine wetland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