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对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的贡献与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卜俊成 高磊 +6 位作者 娄丁元 田纪涛 李宁 薛伟伟 陈传榜 娄玉钤 李满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2期72-80,共9页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作为历史文化厚重,传承脉络清晰,临床疗效稳定且显著的省级优质中医学术流派,创立了风湿病以“虚邪瘀”理论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取得了风湿病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丰硕成果,编撰出版了系列风湿病临床验案及学术著作,...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作为历史文化厚重,传承脉络清晰,临床疗效稳定且显著的省级优质中医学术流派,创立了风湿病以“虚邪瘀”理论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取得了风湿病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丰硕成果,编撰出版了系列风湿病临床验案及学术著作,培养了大批中医风湿病临床实用型专业人才,积极参与并搭建了风湿病学术交流系列平台,创办了中医风湿病专科医院,为中医风湿病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切实推进中医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效提高风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助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 虚邪瘀 中医风湿病学科 娄多峰 贡献
下载PDF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传承与临证经验
2
作者 卜俊成 娄丁元 +7 位作者 李宁 李向红 宁珍丽 薛伟伟 李满意 王颂歌 高莉 娄玉钤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14-720,共7页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在130余年的传承发展中,创立了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创立者娄宗海因父病而习医,精通岐黄,屡起沉疴,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疑难杂症。第二代传承人娄孟新尤擅诊治伤寒证、瘟病、痹病、妇科病,名重于时;娄孟林...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在130余年的传承发展中,创立了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创立者娄宗海因父病而习医,精通岐黄,屡起沉疴,擅长中医内科和妇科疑难杂症。第二代传承人娄孟新尤擅诊治伤寒证、瘟病、痹病、妇科病,名重于时;娄孟林精通中药材炮制技艺,以药济人,知名于时。第三代传承人娄多峰尽得家传,专攻风湿病,创立独具特色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娄云峰博学众家,精于医理,名震乡里,以医知名。第四代传承人娄玉钤克绍家学,精通痹证,继承和发展了娄多峰的学术思想;娄高峰擅长运用“虚邪瘀”理论体系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痹。第五代传承人娄玉州精研医理,创业沪上;娄伯恩精于家学,素重医德,辨证精审。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认为,“虚邪瘀”是导致风湿病的三大核心因素,“虚”指正气亏虚,“邪”指外感之邪,“瘀”指瘀血、痰浊,正虚是内在因素,邪侵是外在条件,“瘀”导致的“不通”是发病关键。在具体的诊治中,注重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主张根据患者“虚邪瘀”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强调调摄护理,并归纳总结形成了多个系列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效方如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养血通络之通痹汤,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清痹汤,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化瘀之化瘀通痹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娄氏风湿病学术流派 湿病 通痹汤 清痹汤 化瘀通痹汤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风湿病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风湿病患者,采取随机形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与对照组的25.0%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为风湿病患者提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冲击治疗,能够提高疾病临床疗效,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糖皮质激素 冲击治疗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4
作者 曹云祥 刘健 +7 位作者 黄传兵 汪元 谌曦 张皖东 纵瑞凯 万磊 王桂珍 陈瑞莲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中医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传承和创新能力,根据中国当前中医风湿病学专硕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一个以“传承+创新”为导向的中医风湿病学培养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强化中医“经典”学习,传承中医药文化;深化科... 为进一步提升中医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传承和创新能力,根据中国当前中医风湿病学专硕研究生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一个以“传承+创新”为导向的中医风湿病学培养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强化中医“经典”学习,传承中医药文化;深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知识体系构建;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合理规划科室轮转时间.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培养高校人才.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院校优化及创新中医风湿病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风湿病 专业硕士学位 教改
下载PDF
娄多峰教授风湿病临床实践与教育教学的意义及启示
5
作者 卜俊成 高磊 +8 位作者 娄丁元 李宁 宁珍丽 薛伟伟 李向红 陈传榜 刘红艳 李满意 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4期33-37,41,共6页
作为我国中医风湿病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娄多峰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精诚医德和精湛医术,注重临床实践、理论突破、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科普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以“虚邪瘀”为核心的中医风湿病... 作为我国中医风湿病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娄多峰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精诚医德和精湛医术,注重临床实践、理论突破、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科普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以“虚邪瘀”为核心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有效维护了风湿病患者的健康,整体构建了风湿病学科理论体系,高位推进了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其把德术并进当作为医的金标准,把努力贡献当作为医的总目标,把传承发展当作为医的总方向,为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繁荣中医药事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和积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多峰 湿病 虚邪瘀 临床实践 教育教学 启示
下载PDF
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在风湿病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笑笑 武丽君 +1 位作者 孔瑾璟 王程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在风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至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6例初治风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76例,为观察组;采用本... 目的探讨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在风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至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76例初治风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76例,为观察组;采用本院现行的慢性病护理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服药依从性以及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延续护理工具、延续护理模式、延续护理内容、延续护理效果等4个维度评分和延续护理满意度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微信载体+5E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风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延续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5E健康管理模式 湿病 护理
下载PDF
《时病论》辨治湿病学术思想浅析
7
作者 贾桂娈 吴建良 +1 位作者 金建芳 项祖闯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析《时病论》辨治湿病学术思想。方法:从辨证、立法、方药、医案分析等角度总结雷氏辨治湿病的学术特点。结果:《时病论》论及四时湿病及兼夹证27种,湿病误诊医案12则,治湿18法,备用成方23首,前人方剂10首,以法代方10首。湿病辨... 目的:探析《时病论》辨治湿病学术思想。方法:从辨证、立法、方药、医案分析等角度总结雷氏辨治湿病的学术特点。结果:《时病论》论及四时湿病及兼夹证27种,湿病误诊医案12则,治湿18法,备用成方23首,前人方剂10首,以法代方10首。湿病辨表、里、寒、热、新、伏,表湿宜辛散,里湿宜渗利,寒湿宜辛热燥湿,湿热宜清热通利,湿温宜宣透膜原,新湿宜风药胜湿,伏湿宜健脾燥湿。治湿寒温并用,擅用引经药,误诊湿病凭脉辨证。结论:《时病论》对湿病辨治见解独到,理法方药新颖,构建了全新的中医湿病辨治体系,对当今中医辨治外感时病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病论 湿病 辨证论治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张剑勇教授瘀痹学术思想及活血化瘀法治疗风湿病浅析
8
作者 谢静静 李志岭 +1 位作者 郭盈澳 张剑勇(指导)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9期36-39,共4页
“瘀痹”理论是张剑勇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张剑勇教授提出风湿病的炎症状态多为血瘀。张剑勇教授使用活血化瘀法诊治风湿病,擅长将微观辨证与客观辨证相结合,抓住血瘀病理因素的共性病机,把握病机主次,分期分阶段随证治之,灵活运用活血药... “瘀痹”理论是张剑勇教授学术思想之一。张剑勇教授提出风湿病的炎症状态多为血瘀。张剑勇教授使用活血化瘀法诊治风湿病,擅长将微观辨证与客观辨证相结合,抓住血瘀病理因素的共性病机,把握病机主次,分期分阶段随证治之,灵活运用活血药,同时精用虫类药增强效力,临证常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瘀痹”理论 活血化瘀法 名医经验 张剑勇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9
作者 刘天阳 黄传兵 +9 位作者 谌曦 汪元 万磊 曹云祥 纵瑞凯 范海霞 李明 尚双双 刘思娣 汤忠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以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风湿病专业并轨专硕研究生43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人,21人。两组经过专科规范化... 目的:探讨以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风湿病专业并轨专硕研究生43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人,21人。两组经过专科规范化培训后进行理论成绩测试、技能操作考核,岗位胜任力综合能力测试以及教学效果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比较,评价学习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中医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知识融汇贯通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患沟通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住培教学质量,使其临床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对提升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岗位胜任力,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中医风湿病 并轨专硕研究生
下载PDF
黄煌应用柴胡类方治疗风湿病验案4则
10
作者 杨宁 梅莉芳 黄煌(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51-54,共4页
风湿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治疗难度极大,预后差。全国名中医黄煌教授重视方证相应学说,长期致力于经方医学研究,认为经方医学的核心是方证相应,创造性地提出... 风湿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变常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治疗难度极大,预后差。全国名中医黄煌教授重视方证相应学说,长期致力于经方医学研究,认为经方医学的核心是方证相应,创造性地提出了“方—病—人”经方学术思想及“方人”“药人”学说,善用经方治疗各科疾病。黄教授认为风湿病多缠绵难愈,符合少阳病的特点,风湿病患者体质特点也以柴胡体质为主,因此临证根据“病”“人”活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柴胡类方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为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柴胡类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高尿酸血症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黄煌 验案
下载PDF
我国风湿病学的展望
11
作者 张乃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0,共1页
风湿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自198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以来,在风湿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风湿病的命名与分类尚不统一。美国风湿病学会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与发病部位,将风湿病分为13个大类、80多种疾病。其中对系统性... 风湿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自1985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以来,在风湿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风湿病的命名与分类尚不统一。美国风湿病学会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与发病部位,将风湿病分为13个大类、80多种疾病。其中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美国风湿病学会 中华医学会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湿病专业 抗核抗体 湿病患者 多发性肌炎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检查在风湿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13
作者 蔡文心 杨琼英 +2 位作者 韩丹 陈哲 程永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近年来,随着风湿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病死率及长期残疾率明显降低。红外热成像检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效且无辐射的检查手段,以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关节炎等风湿病中,炎症或... 近年来,随着风湿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病死率及长期残疾率明显降低。红外热成像检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效且无辐射的检查手段,以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关节炎等风湿病中,炎症或病变区域往往会随着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变而发生局部温度的变化。红外热成像检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温度变化,为医生提供直观的病灶定位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检查 湿病 关节炎 非侵入式检查
下载PDF
《金匮要略》湿病治法探讨
14
作者 何涛 钱卫庆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47-48,共2页
《金匮要略》认为湿气病证的治疗应根据湿气所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湿病在表治宜发越,使湿气从体表散出;湿病在里或湿聚表里难以速去,则需要健脾化湿,杜绝湿气的生成之源。寒湿困阻证治宜温化;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湿热在里... 《金匮要略》认为湿气病证的治疗应根据湿气所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湿病在表治宜发越,使湿气从体表散出;湿病在里或湿聚表里难以速去,则需要健脾化湿,杜绝湿气的生成之源。寒湿困阻证治宜温化;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湿热在里治宜清利。如果湿病仅仅局限于局部,则可以采用局部治疗的方法,如寒湿郁于头部,则可以采用搐鼻法宣散局部寒湿等。通过归纳治疗湿病的常用治法和方剂,临证可观其脉证,随证治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湿病 治法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源超 王雯雯 +1 位作者 高瑛瑛 祁荣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228,234,共6页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像学检查可为ARDs患者心脏受累提供可靠依据,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能够定量评估心肌应变,在识别心肌损害、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阐述了CMR-FT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评估各类ARDs患者心血管受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现有研究的进展、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改进措施进行总结,旨在将CMR-FT技术投入临床实际应用中,为ARDs患者提供更可靠的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心脏 特征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风湿病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盼玉 徐佳 +4 位作者 何家欣 顾颖 金欢 崔恒梅 沈碧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2期1239-1243,1251,共6页
目的 了解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风湿病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照顾者负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 CBI)及儿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特征集(PRO... 目的 了解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风湿病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照顾者负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 CBI)及儿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特征集(PROMIS pediatric-25 profile V2.0)横断面调查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上海某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8~12岁风湿病儿童的患者报告结局及其照顾者负担现状。结果 PROMIS Pediatric-25 Profile的抑郁、疲劳、疼痛、焦虑、同伴关系及身体功能-移动性6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46.32±9.23)分、(45.94±8.99)分、(42.90±7.44)分、(46.07±8.49)分、(40.95±12.29)分、(25.21±4.57)分,其中抑郁、焦虑和疲劳得分最高。风湿病儿童照顾者中等负担发生率为45.3%,照顾者负担的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性负担、身体性负担、社会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5个维度的得分平均分分别为(1.33±0.76)分、(0.71±0.59)分、(0.67±0.60)分、(2.20±1.20)分、(1.47±0.88)分,其中社会性负担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在抑郁维度(F=3.44,P<0.05)和疼痛维度(F=3.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首次使用激素在身体功能-移动性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P<0.05)。结论 风湿病儿童抑郁、焦虑和疲劳现状有待改善,且家庭年收入在5万~10万元的儿童抑郁和疼痛水平最高、在10万~15万元的儿童抑郁和疼痛水平最低,初次使用激素可能对风湿病儿童的身体功能-移动性存在影响。未来可参照影响因素制定风湿病儿童精准症状管理模式,关注风湿病儿童的真实感受。这些发现也提供了风湿病儿童照顾者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的照顾者支持和干预措施,以帮助减轻他们的负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儿童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照顾者负担 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临床数据评价新安健脾通痹系列方改善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患者感受研究
17
作者 方妍妍 刘健 +5 位作者 忻凌 李洋 韩琦 李旭 王帆帆 贺明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9期14-20,共7页
目的:观察新安健脾通痹系列方(XAJPTBF)对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患者感受(SP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出院患者资料,XAJPTBF包括新风胶囊(XFC)、黄芩... 目的:观察新安健脾通痹系列方(XAJPTBF)对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患者感受(SP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出院患者资料,XAJPTBF包括新风胶囊(XFC)、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五味温通除痹胶囊(WWT),根据是否使用XAJPTBF分为XAJPTBF组与Non-XAJPTBF组。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匹配XAJPTBF组与Non-XAJPTBF组的基线数据,随机行走评价2组改善SPP量表指标及临床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的影响,关联规则分析XAJPTBF与指标改善的关联度,Logistic回归分析XAJPTBF对指标改善的评估。结果:共筛选出有完整SPP量表及临床炎症指标的风湿病患者1957例。倾向评分匹配后,XAJPTBF组与Non-XAJPTBF组的基线数据一致,各790例。回顾性数据挖掘结果显示,XAJPTBF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升高生理职能(RP)评分,随机行走结果提示XAJPTBF与VAS评分、ESR、CRP、RP的改善长程关联,且改善程度优于Non-XAJPTBF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HQC、XFC分别与VAS评分、SAS、SDS、ESR、CRP指标下降的关联度较高,与RP指标上升的关联度较高(支持度>10%,置信度>50%,提升度>1)。与未使用XAJPTBF患者相比,XFC与指标VAS评分、SAS、ESR、CRP未改善呈负相关(P<0.05),HQC与指标VAS评分、SAS、SDS、ESR、CRP未改善呈负相关(P<0.05)。结论:XAJPTBF可缓解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病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及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新安健脾通痹系列方 新风胶囊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 五味温通除痹胶囊 关节疼痛 患者感受
下载PDF
许家栋对张机六经辨治“湿病”思路探讨
18
作者 邱新萍 盛曦琳 +2 位作者 贾英民 刘宝利 许家栋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7期131-135,共5页
医圣张机(字仲景)根据三阴三阳病位而立湿病具体的治法治则为古今之典范。许家栋教授为著名经方家,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带头人,多年来挖掘、还原张机经方医学体系,形成“病机解伤寒”的独到心法,探明《伤寒论》六病开篇“辨”之玄机,形成... 医圣张机(字仲景)根据三阴三阳病位而立湿病具体的治法治则为古今之典范。许家栋教授为著名经方家,经典经方学术体系带头人,多年来挖掘、还原张机经方医学体系,形成“病机解伤寒”的独到心法,探明《伤寒论》六病开篇“辨”之玄机,形成严谨而丰满的经方病机方机辨治学术体系。本研究介绍许家栋教授对医圣张机从六经病辨治的认识,从六经湿病的病名、病机特点、治法治则、传变规律及禁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许家栋教授将张机有关经典中“风湿”“寒湿”“湿家”“湿痹”统称为“湿病”。六经皆有湿病,太阳寒湿治以麻黄加术汤微发其汗;少阳湿病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解表除湿,清热疏利三焦;太阳阳明风湿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泄、解表祛湿;湿病之属三阴者,太阴湿病以防己黄芪汤驱散表之寒湿,同时补益胃气;少阴风湿根据在表之寒湿轻重与里之阳气盛衰而选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以散寒祛湿温阳。厥阴湿病以千金前胡桂枝去竹叶加石膏橘皮芎䓖汤化湿除痹、清热养血、行气降逆、疏利三焦。此外,许家栋教授提出湿病忌火攻、下法、大发汗的注意事项,为临床辨治湿病提供了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湿病 三阴三阳
下载PDF
娄多峰教授风湿病用药精粹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满意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娄多峰教授是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科的主要奠基人,自20世纪50年代即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创立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娄多峰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风湿病用药有其独到之处。娄多峰教授认为,医乃仁术,治病必须以人为本,“治... 娄多峰教授是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科的主要奠基人,自20世纪50年代即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创立风湿病“虚邪瘀”理论体系。娄多峰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风湿病用药有其独到之处。娄多峰教授认为,医乃仁术,治病必须以人为本,“治病”即“治人”;临床用药首先要辨虚邪瘀,而虚占首位,治疗尤重扶正,扶正尤重脾肾。在虚邪瘀用药中需要注意:扶正不碍祛邪,祛邪不伤正气,瘀以通为用。临床用药特点:妙用对药,巧用角药;善用藤类药,慎用虫类药,擅用马钱子;另外,重视外治法等。娄多峰教授风湿病用药经验丰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病 虚邪瘀 用药经验 娄多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用药规律的研究
20
作者 杨嵩 周明爱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治疗产后风湿病的中医处方,为中医临床治疗产后风湿病提供思路。方法:以主题词“产后风湿”“中医”“产后痹”“产后身痛”等检索中国知网2017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所收录文献,对文献中高频药...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治疗产后风湿病的中医处方,为中医临床治疗产后风湿病提供思路。方法:以主题词“产后风湿”“中医”“产后痹”“产后身痛”等检索中国知网2017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所收录文献,对文献中高频药物使用频次、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1篇,筛选出复方116首,涉及中药190味,高频次药物有当归、芍药、甘草等;高频次药物“四气”主要为温性、平性;“五味”主要为甘(淡)、辛、苦;归经主要归肝经、脾经、肺经、肾经。通过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治疗产后风湿病过程中常用的中药以黄芪、桂枝、芍药等药物相互组合形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药对。其中,核心方药组成为黄芪、桂枝、芍药、甘草、当归。结论: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以补虚、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治法进行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风湿病 产后痹 产后身痛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