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 |
姚志华
黄雪峰
陈正汉
方祥位
苗强强
张江水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9
|
|
2
|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问题的合理控制 |
张世径
黄雪峰
朱彦鹏
杨校辉
姚志华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3
|
不同黄土地区场地自重湿陷量评价的地区修正系数β_(0)取值研究 |
王胤添
蔡晓成
曹景洲
|
《工程质量》
|
2024 |
0 |
|
4
|
控制剩余湿陷量的黄土地基深层浸水试验研究 |
姚志华
黄雪峰
陈正汉
方祥位
苗强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用变形模量计算黄土自重湿陷量方法探讨 |
井彦林
闫祥
王超
田威
张银洲
|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6
|
黄土自重湿陷量室内外试验值差异原因探讨 |
李开超
王庆满
|
《山西建筑》
|
2017 |
3
|
|
7
|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问题的合理控制 |
郭新刚
|
《智能城市》
|
2019 |
1
|
|
8
|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后的剩余湿陷量对建筑物的损坏情况 |
罗宇生
刘航校
|
《陕西建筑》
|
2006 |
3
|
|
9
|
对地基最终湿陷量计算中穆氏法的商榷 |
张中兴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4 |
0 |
|
10
|
关于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后剩余湿陷量问题的探讨 |
李三红
张勇
|
《陕西建筑》
|
2011 |
1
|
|
11
|
自重湿陷量计算值的取值方法 |
王先忠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7 |
0 |
|
12
|
输水管线黄土地区两种湿陷量计算方法讨论 |
王玉涛
|
《黑龙江水利科技》
|
2023 |
0 |
|
13
|
计算黄土卸荷湿陷量的模量折减法研究 |
金鑫
王铁行
张玉
张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4
|
黄土湿陷性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影响分析 |
尚小卫
谷令强
杨进录
|
《西部探矿工程》
CAS
|
2012 |
4
|
|
15
|
不同时期湿陷性黄土地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
马宁
|
《江苏建材》
|
2024 |
0 |
|
16
|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厚度与处理方法研究 |
黄雪峰
陈正汉
方祥位
朱元青
郭剑锋
魏学温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6
|
|
17
|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
黄雪峰
张广平
姚志华
张建华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1
|
|
18
|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变形特征的大型现场浸水试验研究 |
黄雪峰
陈正汉
哈双
薛塞光
孙树勋
徐毅明
金学菊
朱元青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0
|
|
19
|
黄土的结构屈服及湿陷变形的分析 |
邵生俊
王丽琴
邵帅
王强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20
|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深厚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评价研究 |
安鹏
邢义川
张爱军
金松丽
程大伟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