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湿静力温度参数预报热带暴雨
1
作者 李就 《广东气象》 1991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暴雨 湿静力温度参数 降水预报
下载PDF
湿静力温度轨迹图的降水临近预报
2
作者 金秀良 《内蒙古气象》 1995年第4期17-18,24,共3页
湿静力温度轨迹图的降水临近预报金秀良(兴安盟气象台)引言根据多年试用的湿静力温度轨迹图,总结出降水临近预报的3种轨迹模式。1湿静力温度轨迹图通过简化能量方程,以湿静力温度为纵坐标(Y轴),温度为横坐标(X轴),求出饱... 湿静力温度轨迹图的降水临近预报金秀良(兴安盟气象台)引言根据多年试用的湿静力温度轨迹图,总结出降水临近预报的3种轨迹模式。1湿静力温度轨迹图通过简化能量方程,以湿静力温度为纵坐标(Y轴),温度为横坐标(X轴),求出饱和湿静力温度曲线,称之为湿静力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静力温度轨迹图 降水临近预报 底图制作 显热能 位能 动能 潜热能
下载PDF
湿静力平衡温度及其在大气对流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任承 林朝旭 +3 位作者 霍英 高万泉 李焕德 李春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4-627,共14页
提出了一个新的大气动力一热力学温湿参量——湿静力平衡温度(T_s)。它与密度温度(T_ρ)有密切关系。作为T_s的应用示例,简化了积云一维时变模式垂直运动方程;提出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统一的新的"对流... 提出了一个新的大气动力一热力学温湿参量——湿静力平衡温度(T_s)。它与密度温度(T_ρ)有密切关系。作为T_s的应用示例,简化了积云一维时变模式垂直运动方程;提出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统一的新的"对流有效位能"表达式。结合实例,计算了"载水气块"和"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下的对流有效位能(分别记作CAPE_w和CAPE)以及对流抑制能量(分别记作CIN_w和CIN)等,"载水气块"与"非载水气块"两种情况的"对流有效位能"及"对流抑制能量"有较大差异。作为强对流天气分析预报的重要参数,目前计算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量的通用公式存在一定缺陷;在对"对流有效位能"的理解方面存在某些模糊认识和盲点。从新的观察角度对"对流有效位能"的概念做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其确切含义。新的方案同样可以方便地在T-lnp图上进行稳定度分析,并可根据新的公式对T-lnp的某些缺点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平衡温度 密度温度 对流有效位能 载水气块 非载水气块
下载PDF
2006年陕西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许新田 王楠 +2 位作者 刘瑞芳 郭大梅 侯建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7-460,共14页
利用TBB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资料,对比分析了2006年初夏和盛夏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场条件和中尺度系统的演变。结果表明,强的不稳定层结和一定的外部抬升力条件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共同物... 利用TBB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资料,对比分析了2006年初夏和盛夏两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场条件和中尺度系统的演变。结果表明,强的不稳定层结和一定的外部抬升力条件是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共同物理量特征;高层暖、中层冷、低层暖的三层温度平流中心所叠置的区域与降雹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低层的逆温层(干暖盖)更有利于深厚对流活动的产生;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有利于雹粒的增长。流场的尺度分离能够分辨出产生强对流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系统;地面能量场上表现有中尺度的Ω系统。初夏过程以冰雹、强风为主,盛夏过程冰雹、强降水比较突出;移速快、膨胀迅速的云团易产生冰雹和强风,而移速缓慢、对流合并显著的云团易出现强降水和冰雹。强回波伸展高度越高,入流显著、上升气流强盛的对流系统产生的天气愈剧烈,愈易出现大冰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冰雹 环境场 中尺度分析 TBB 湿静力温度
下载PDF
祁连山区能量场特征与降水分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乾 陈添宇 张逸轩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6-1054,共9页
采用祁连山地形云野外观测的资料,分西南气流移动、西南气流阻塞、西北和平直西风气流型,用三维插值方法分型计算湿静力总温度Tσ场和总降水场,分析了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冷龙岭西段降水分布与能量场特征的关系.对比山脉南北坡与山外同高... 采用祁连山地形云野外观测的资料,分西南气流移动、西南气流阻塞、西北和平直西风气流型,用三维插值方法分型计算湿静力总温度Tσ场和总降水场,分析了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冷龙岭西段降水分布与能量场特征的关系.对比山脉南北坡与山外同高度Tσ的日变化,发现山坡Tσ全天高于山外,山脉呈高能岛其外围有能量锋,不同流型下南北坡能量锋强度和Tσ垂直廓线有明显差异,其与地形云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局地环境因子中,冷龙岭南北坡平均日雨量与对流不稳定度指数(ΔTσ=地面Tσ-500 hPaTσ)的负相关最高,其次是地面至300 hPa平均Tσ呈正相关.可看出,高能弱对流不稳定时日雨量最大,反之低能强对流不稳定时多为小雨或无雨;冷龙岭南北坡的能量锋强度与日雨量相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湿温度 地形云降水
下载PDF
新疆天山南麓一次冰雹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俊兰 罗继 《气象科技》 2012年第3期436-444,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15日发生在新疆沙雅县境内的一次强冰雹天气。分析显示,巴尔喀什湖低槽、冰雹区上游的中尺度切变线是冰雹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15日发生在新疆沙雅县境内的一次强冰雹天气。分析显示,巴尔喀什湖低槽、冰雹区上游的中尺度切变线是冰雹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其水汽源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水汽在低层集中和输送,冰雹区上空的辐合上升运动为冰雹出现提供了水汽和动力条件,强冰雹产生在地面高能区附近,冰雹发生前低层和整层大气存在不稳定能量。此次强冰雹过程中对应地面上有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线和中尺度涡旋,强冰雹是由γ中尺度对流单体产生的,中尺度辐合线维持5h,中尺度涡旋维持3h,γ中尺度对流单体的生命史为30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冰雹 中尺度切变线 湿静力温度
下载PDF
对流有效位能的本质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邹丽丽 谭桂容 +2 位作者 李任承 谌芸 霍英 《气象科技进展》 2017年第3期6-15,共10页
详细阐释了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的本质;提出了CAPE新的计算公式;简要介绍了与CAPE计算有关的物理过程和一些新的物理量。结合实例,用新的公式和目前通用的公式,对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onvective i... 详细阐释了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的本质;提出了CAPE新的计算公式;简要介绍了与CAPE计算有关的物理过程和一些新的物理量。结合实例,用新的公式和目前通用的公式,对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onvective inhibition,CIN)分三种情形进行对比计算:1)可逆湿绝热过程;2)假绝热过程;3)等假相当位温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假绝热过程比可逆湿绝热过程CAPE新算法明显偏高、CIN明显偏低;MICAPS默认方法与等假相当位温过程计算结果大体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有效位能 可逆湿绝热过程 假绝热过程 广义相当位温 湿平衡温度 广义湿
下载PDF
一次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分析
8
作者 蔡新玲 《陕西气象》 1998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强对流 天气分析 湿温度 局地性 不稳定指数 水汽输送 稳定度 对流不稳定 上升运动 灾害性天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