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O-2D的溃决型泥石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涛 唐川 +1 位作者 方群生 王毅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6,共7页
2013年7月10日华溪沟引发降雨量为100年一遇的溃决型泥石流("7.10"泥石流),造成岷江堵塞并形成堰塞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研究溃决型泥石流危险性,探讨不同降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的结果,利用FLO-2D软件对华溪沟... 2013年7月10日华溪沟引发降雨量为100年一遇的溃决型泥石流("7.10"泥石流),造成岷江堵塞并形成堰塞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研究溃决型泥石流危险性,探讨不同降雨频率下暴发泥石流的结果,利用FLO-2D软件对华溪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溃决与非溃决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把100年一遇的模拟结果与实际野外调查情况做出对比。结果显示溃决条件下冲出量、堆积范围面积、平均堆积深度比非溃决条件下超出1倍;溃决时冲出量比实际调查值少5.58万m3。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模拟结果与原型相比准确度为88.61%,模拟效果较好。溃决型泥石流规模比非溃决时相比甚大,因此在进行灾害防治设计和危险性评价时应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溪沟 溃决型泥石流 FLO-2D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震区溃决型泥石流入流点选取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鑫磊 唐川 +3 位作者 黄勋 陈明 常鸣 张卫旭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217,共7页
FLO-2D模型假定下伏沟床固定,未考虑泥石流沿程侵蚀,但侵蚀作用带来的泥石流沿程补给是强震区泥石流的主要活动特性,在溃决型泥石流中侵蚀作用尤为强烈,忽略该侵蚀过程,将会造成流体规模的严重低估。本文选取汶川震区典型溃决型泥石流... FLO-2D模型假定下伏沟床固定,未考虑泥石流沿程侵蚀,但侵蚀作用带来的泥石流沿程补给是强震区泥石流的主要活动特性,在溃决型泥石流中侵蚀作用尤为强烈,忽略该侵蚀过程,将会造成流体规模的严重低估。本文选取汶川震区典型溃决型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石流过程机制的分析,将沟床侵蚀结束的位置设置为入流点,即侵蚀/堆积的分界点。为确定溃决型泥石流入流点流量过程线,将沟道最后一级已溃决的堰塞体参数输入到BREACH模型中,获得与实际相吻合的溃口流量过程线,依据体积浓度划分清水流量过程线在入流点处输入进行模拟研究。引入同时考虑淤积范围与堆积方量的精度评估模型,结合实际暴发情况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FLO-2D的震区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可将入流点设置在侵蚀与堆积分界点处,为该模型在强震区溃决型泥石流冲出规模预测的应用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2D 溃决型泥石流 入流点 侵蚀/堆积分界点
下载PDF
溃决型黏性泥石流冲击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 陈宁生 赵苑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震后环境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是设计溃决型黏性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关键参数。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水静力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估算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的堵溃模型。为解决如何确定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ω这一难点,通过多处... 震后环境下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是设计溃决型黏性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关键参数。在宽顶堰流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水静力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估算大颗粒堰塞坝溃决流量的堵溃模型。为解决如何确定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ω这一难点,通过多处溃决型黏性泥石流典型案例,回归分析堵塞系数ω与最大颗粒直径D的相互关系。最后采用2013年7月13日汶川县七盘沟溃决型黏性泥石流案例检验大颗粒堰塞坝堵溃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溃决流量堵溃模型中堵塞系数与最大颗粒直径成正比,在泥石流实地调查中,仅需确定泥石流携带的最大颗粒尺寸、潜在堰塞坝宽度和泥石流平均流速,即可快速预测潜在泥石流堵溃点处的溃决流量;七盘沟泥石流的溃决流量估算结果误差较小,为12%,说明大颗粒堰塞坝堵溃模型可用于估算震后地区溃决型黏性泥石流中大颗粒堰塞坝的溃决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黏性泥石流 溃决流量 堵溃模 大颗粒堰塞坝 震后地区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山地灾害形成机理
下载PDF
泥石流地质调绘在拉林公路穿越山区选线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晓宁 邢军 董小波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8年第7期34-37,共4页
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高等级公路在该项目的线路比选中,线路需要跨越尼洋河两岸不同的泥石流堆积体。通过在项目区对两个不同成因的泥石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结合项目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可行性,预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频率和对... 西藏自治区拉萨-林芝高等级公路在该项目的线路比选中,线路需要跨越尼洋河两岸不同的泥石流堆积体。通过在项目区对两个不同成因的泥石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结合项目施工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可行性,预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频率和对该项目后期运营的影响等综合因素,最终选择以桥梁跨越尼洋河和短隧道穿越娘盖沟泥石流的方案作为最终设计线路。项目竣工后,该路段近几年的安全运行也进一步证明了最终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选线 溃决型泥石流 黏性泥石流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