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周礼·考工记》沟洫关系看我国古代农田水利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亚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9-101,共3页
《考工记》沟洫系统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有序性3大特征,其间具有纵向、横向和上下的结构关联,由此形成立体网络,进而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 水利工程 农业工程学 系统 结构关联 立体网络
下载PDF
《汉书·沟洫志》水利文化资料辑录
2
作者 温乐平 许晓云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班固作《沟洫志》承袭了司马迁《河渠书》中的水利思想,单独著篇,侧重农田水利,故曰"沟洫",不言"河渠"。二者皆视水利有三层含义:一是治理水患,二是灌溉农田,三是漕运货物。班氏认为水利起源于大禹治水,发展于春秋... 班固作《沟洫志》承袭了司马迁《河渠书》中的水利思想,单独著篇,侧重农田水利,故曰"沟洫",不言"河渠"。二者皆视水利有三层含义:一是治理水患,二是灌溉农田,三是漕运货物。班氏认为水利起源于大禹治水,发展于春秋战国,兴盛于西汉,并详细地记叙了西汉治河过程,记载了六辅渠、白渠等重要水利工程以及水工徐伯表、杨焉、张戎、韩牧等水利专家,还记录了许多重要的治水言论,尤其是贾让的《治河三策》,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论,是最早提出黄河下游地区兴利除害的治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河三策 六辅渠 兴利除害 贾让 韩牧 大禹治水 河渠书 屯氏河 遮害亭
下载PDF
浅论《汉书·沟洫志》中反映的汉代治河思想
3
作者 徐晓川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4期58-59,共2页
通过对《汉书·沟洫志》对水利建设及自然地貌的记载,探讨西汉时期治理黄河水患的理论突破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 《汉书·沟志》 汉代 治河思想
下载PDF
“上农下渔”耕作方式与我国古代农业沟洫制
4
作者 徐冠三 李振华 《山东环境》 1999年第6期53-54,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东营市“上农下渔”盐碱地耕作方式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沟洫制的关系。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古代 农业沟 上农下渔
下载PDF
灌渠
5
作者 杜明明 《上海集邮》 2024年第1期13-14,共2页
灌渠,即用于灌溉的水渠,其作用是把水,引来浇地。最早的渠不是用来灌溉的,源自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沟洫(图1),主要是为了排水防涝。到西周时,在北方旱田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已发展成为纵横交叉的井田沟洫系统。从小到大依次分为畎、遂、沟、... 灌渠,即用于灌溉的水渠,其作用是把水,引来浇地。最早的渠不是用来灌溉的,源自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沟洫(图1),主要是为了排水防涝。到西周时,在北方旱田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已发展成为纵横交叉的井田沟洫系统。从小到大依次分为畎、遂、沟、洫、浍、川。与此同时,在南方水田耕作和田间管理中,出现了蓄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泻水的稻田灌溉系统。尤其是在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谋图霸业,在蜀冈之上修筑邗城的同时(图2),出于军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防涝 大禹治水 春秋末期 纵横交叉 灌渠
下载PDF
试论科技治黄的历史分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殿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黄河治理 海动力治理 治河 河流疏导
下载PDF
明清时期有关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的理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芳 《中国水土保持》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溢和改道频繁.据统计,明代276年间黄河下游发生决溢130多次,清代268年间发生决溢140多次,可见明清期间黄河下游2年即决溢一次.为了维护漕运的畅通和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清两代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治理黄河,采...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决溢和改道频繁.据统计,明代276年间黄河下游发生决溢130多次,清代268年间发生决溢140多次,可见明清期间黄河下游2年即决溢一次.为了维护漕运的畅通和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明清两代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治理黄河,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堵塞决口、修筑堤防等.然而,单靠在下游“增卑培薄”堤岸治理黄河,黄河河床日益淤高,行洪能力减小,河患仍是连年发生,致使明清政府疲于应付对河患的治理.长期的治河活动,使人们对黄河的水沙特性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也就产生了采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流域整体治理,从而达到治理黄河的理论.如提出在上中游地区普开沟洫蓄水减洪,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论说,我们可称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水土保持 治理 黄河 治河
下载PDF
论两周的农田水利
8
作者 张媛媛 《农业考古》 2016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两周农田水利系统包含规模较小的田间沟洫系统与规模较大的陂塘、运河渠道类等人工修建的水利工程系统。田间沟洫系统兼有排水、灌溉之用。陂塘、运河渠道类等人工水利工程主要开凿、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周时期一个完善的农田水利管... 两周农田水利系统包含规模较小的田间沟洫系统与规模较大的陂塘、运河渠道类等人工修建的水利工程系统。田间沟洫系统兼有排水、灌溉之用。陂塘、运河渠道类等人工水利工程主要开凿、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两周时期一个完善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从战国时期开始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下载PDF
先秦时代黄河流域洪灾与农田环境治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富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先秦时代,黄河流域频发的洪水恶化了农业生产的环境,严重的内涝和土地的盐卤化影响了平原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田间沟洫系统的发展及引浑淤灌等土壤改良的措施成为当时农田生产环境治理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先秦黄河流域 洪灾 淤灌
下载PDF
泾渭古今难分明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中兴 蔺生睿 《丝绸之路》 1994年第5期60-60,共1页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 泾渭古今难分明韦中兴,蔺生睿渭水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泾渭分明”这则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于泾渭水相汇之地。我们很高兴地读了《丝绸之路》刊载柏原先生的《泾渭分明漫想》(1993年第6期)和《泾渭分明联想》(1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渭 古丝绸之路 泾浊渭清 戎人 诗人杜甫 泾水 泾以渭浊 李频 邶风
下载PDF
修史漫谈
11
作者 李澍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11,共4页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说文》载:“史,记事者也”。我国历史悠久,史书浩瀚,向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现在编纂航运史,将为我国史学宝库增添一颗璀璨的明珠。顾名思义,航运史姓史,应属历史地理学范畴,系史学之林的专史。往往水运...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说文》载:“史,记事者也”。我国历史悠久,史书浩瀚,向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现在编纂航运史,将为我国史学宝库增添一颗璀璨的明珠。顾名思义,航运史姓史,应属历史地理学范畴,系史学之林的专史。往往水运交通的专史寓于正史杂书之间,山海经、尚书禹贡为其滥觞,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为其先河。一般来讲,是史汉发其端,桑弧水经、郦道元水经注续其成。顾炎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禹贡 编史修志 水经注 桑弧 水运交通 河渠书 元和郡县志 郡国
下载PDF
百年海复镇——张謇创建中国垦牧第一乡
12
作者 沈惠忠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19世纪末,张謇胸怀“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1]3的宏图大略,着手筹办通海垦牧公司。“中国之有垦牧公司,创举也。行于穷海尽处百余年荒漠之滩,高止有天也,下止有海也,须行而自为路,须渡而自为梁,须居而自为庐舍,须垦且牧而自为沟洫町... 19世纪末,张謇胸怀“务使旷土生财,齐民扩业”[1]3的宏图大略,着手筹办通海垦牧公司。“中国之有垦牧公司,创举也。行于穷海尽处百余年荒漠之滩,高止有天也,下止有海也,须行而自为路,须渡而自为梁,须居而自为庐舍,须垦且牧而自为沟洫町场,无不创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海垦牧公司 张謇 自为 19世纪末 筹办
下载PDF
平蛮颂
13
作者 周爻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3年第2期320-321,共2页
叙南四百里许,有夷曰都掌,从鸟名也。在昔,夷种实繁,叛服不常。国朝分山都六乡、水都四乡,羁隶戎县。恒性狡猾,累累侵犯边邑杀掳,大肆屠老烹幼,淫女刳妇。或阖门就戮,或赤族靡遗。肝脑遍于郊原,膏血溢于沟洫;野哭匝于道途,秽恶触于神天... 叙南四百里许,有夷曰都掌,从鸟名也。在昔,夷种实繁,叛服不常。国朝分山都六乡、水都四乡,羁隶戎县。恒性狡猾,累累侵犯边邑杀掳,大肆屠老烹幼,淫女刳妇。或阖门就戮,或赤族靡遗。肝脑遍于郊原,膏血溢于沟洫;野哭匝于道途,秽恶触于神天;附郭竟成邱墟,山寨杳无烟火。闻者莫不痛愤扼腕,欲脔脍其肉!虽有城堡保障,官军防御,然草窜棘栖,不循蹊径,穴崖匿箐,莫测去往。本非人类,恶于豺虎,攻守无据,而抚剿未加者数十年矣。大中丞确庵曾公抚蜀,下车未几,痛愤稔恶已极。身任其事,移檄司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哭 戎县
下载PDF
释“观下”
14
作者 一令 《历史地理》 1986年第1期45-45,共1页
《汉书·沟洫志》贾让治河三策云:“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抵东郡平刚;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阳。”颜师古注云:“观,县名也。”
关键词 贾让 治河三策 石堤 颜师古注 黎阳
下载PDF
鲧禹治水之法与河堤的起源
15
作者 李立远 《炎黄地理》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汉书•沟洫志》引贾让之言曰:“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近现代学者也有力主此说者。黄河下游... 《汉书•沟洫志》引贾让之言曰:“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自为利。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近现代学者也有力主此说者。黄河下游龙山时代城址的大量发现,近年良渚文化堤坝的发现,以及对商代甲骨文相关材料的梳理,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古代河堤的起源问题。现将有关的思考连缀成文,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甲骨文 良渚文化 齐地 学界同仁 龙山时代 鲧禹治水 重新思考
下载PDF
去看山花烂漫
16
作者 江浩垠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3年第9期51-52,共2页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又得古水相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又得古水相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村 乡兵
下载PDF
龙羊峡,揽阅时光记忆
17
作者 赵久莲 《青海国土经略》 2022年第2期72-75,共4页
青海高原丰沛的冰川和湖沼水源,成就了上自雪域下至海洋的万里长河.临黄河而知中国,在《汉书·沟洫志》中:"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确立了百川之首的地位.华夏子孙的文明,从这条河流开始,她以自己的方... 青海高原丰沛的冰川和湖沼水源,成就了上自雪域下至海洋的万里长河.临黄河而知中国,在《汉书·沟洫志》中:"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黄河确立了百川之首的地位.华夏子孙的文明,从这条河流开始,她以自己的方式,滋润一片土地,哺育沿岸的人们,点燃了中华文化最早的曙光,而我们对黄河的亲近仿佛与生俱来,怀有母亲般的眷恋,故称其为"母亲河".从高原到平原,她构建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骨骼,每一个黄河故事,延展的都是中华文明历程.黄河从扎陵湖-鄂陵湖挥师而下,挟浩荡之势,气吞万里,沿途将海南藏族自治州腹地的巴水河、茫拉河、曲什安河、青根河、恰卜恰河等水系纳入到自己的怀抱."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切开加吾峡、拉加峡、野狐峡、龙羊峡、松巴峡、阿什贡等峡谷,像一条蓝色的纽带,将同德盆地、兴海盆地、贵南盆地、共和盆地、贵德盆地串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藏族自治州 野狐 扎陵湖 鄂陵湖 华夏子孙 共和盆地 青海高原
下载PDF
黄河文明的精神内核
18
作者 任俊华 庞小条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16期48-50,共3页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沟洫志》篇末总结中国古代水利史时强调:“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即黄河。水滋养万物,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从远古延续至今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沟洫志》篇末总结中国古代水利史时强调:“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即黄河。水滋养万物,作为九州水源之宗的黄河,养育了从远古延续至今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传承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文脉之源、幸福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文明 华夏文明 水利史 精神内核 著名史学家 生命之源 文化根脉
下载PDF
水土流失的验证实验
19
作者 陈朝莲 《地理教育》 2015年第A01期80-80,共1页
【实验背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历史上,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可见当时随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开发引起的... 【实验背景】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历史上,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可见当时随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已较为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满足人们对粮食和民用燃料的需求,许多地区提出向荒山要粮,掀起大规模开荒扩种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快速增长 验证实验 民用燃料 生态环境状况 泾水 要粮 破坏速度 人口增长 一次性塑料
下载PDF
沈梦兰《五省沟洫图说》考述
20
作者 李俊易 《档案》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沈梦兰《五省沟洫图说》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治河类书籍,传世三种版本。该书继承了明代周用、徐光启等人所提出的沟洫治河设想,进一步阐明了“沟洫”的具体形制及其应用实施步骤,将古人之法与当时的河工建设相联系,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 沈梦兰《五省沟洫图说》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治河类书籍,传世三种版本。该书继承了明代周用、徐光启等人所提出的沟洫治河设想,进一步阐明了“沟洫”的具体形制及其应用实施步骤,将古人之法与当时的河工建设相联系,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河运治理方案,受到了后世杨守敬、李鸿章等人的重视,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治河类书籍。作为刊刻本治河水利典籍,其中所附《河工三省交界全图》在表现嘉庆八年衡家楼黄河决口情势的同时,概括性地传达出沈梦兰治河思想的精髓。从该书的角度出发,不仅可以研究沈梦兰的治河思想与学术思想,也为了解其仕宦交游经历与清代河工情况等方面提供文献资料,有助于深入研究清代黄河的人文地理及历史大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梦兰 《五省沟图说》 《河工三省交界全图》 舆图绘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