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纠偏与中和:谢榛《四溟诗话》与复古诗学
1
作者 周潇 徐沛沛 《文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谢榛是“后七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其《四溟诗话》既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又吐露明显质疑而自有主张。在复古原则上,其“文随世变”说与重情意识绾结,强调欲拟古当先重与古人共情,凸显抒发真情的歌诗特性。在宗尚目标的划定中,又... 谢榛是“后七子”结社早期的重要成员,其《四溟诗话》既步武“前七子”诗学理念,又吐露明显质疑而自有主张。在复古原则上,其“文随世变”说与重情意识绾结,强调欲拟古当先重与古人共情,凸显抒发真情的歌诗特性。在宗尚目标的划定中,又将初、盛唐诸家等量齐观,秉持多元融会的学习策略;至于创作层面,其重法求悟的中正路径不仅中和了李、何二家的偏至之处,而且启发了复古学人如何在重视法度习学的同时,消解“拟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复古原则到宗尚乃至创作,谢榛在理论上试图纠正模拟风气的偏颇,中和复古派的内部论争,体现了对复古派诗学的明显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四诗话》 复古诗学 纠偏 调和
下载PDF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
2
作者 闫顺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1,96,共5页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教论,二是雅俗论,三是体派论,四是正变论。在政教论中,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儒家的教化及审美原则出发;在雅俗论中,不仅讨论雅俗性质,而且对入雅或趋俗现象予以观照;在体派论中,从...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批评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教论,二是雅俗论,三是体派论,四是正变论。在政教论中,强调诗歌创作要从儒家的教化及审美原则出发;在雅俗论中,不仅讨论雅俗性质,而且对入雅或趋俗现象予以观照;在体派论中,从文学体制、题材、技巧运用、风格特色等方面辨析;在正变论中,通过艺术表现、体制运用等方面辨析正体与变体。不论是对于雅与俗的取舍关系,还是对于文体的演变规律,谢榛都为我国古代诗歌批评论的拓展和总结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四诗话》 政教论 雅俗论 体派论 正变论
下载PDF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国民党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国舫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为复兴本真儒家人生和解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或方案。这种初衷与国民党原无相关之处。因而梁漱溟从主观上一直力图摆脱国民党对其乡村建设的控制 ,竭力避免乡村建设成为国民党加强官僚政治的工具... 乡村建设是梁漱溟为复兴本真儒家人生和解决现实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而得出的一个结论或方案。这种初衷与国民党原无相关之处。因而梁漱溟从主观上一直力图摆脱国民党对其乡村建设的控制 ,竭力避免乡村建设成为国民党加强官僚政治的工具。无奈乡村建设实验权和财权一直仰仗国民党 ,梁漱溟又不愿与国民党发生直接冲突 ,因而最后乡村建设逐渐偏离了其理想设计 ,落入了国民党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国民党 梁漱 中国政治 经济问题 官僚政治 粱漱 控制 和解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社会教育思想与新型农民培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菊霞 夏金星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1S期62-64,共3页
本文从梁漱溟乡村社会教育的形成及产生入手,具体阐述了乡村社会教育思想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厦教育方式。通过分析选一思想的内涵,笔者联系当今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提出了它对培养新型农民的启示。
关键词 染漱 乡村社会教育思想 新型农民培养
下载PDF
论梁漱溟释孔阐儒的内容及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信礼 周德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50,81,共8页
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释孔模式。梁漱溟以寻求、建立“孔子心理学”为理论支点 ,用“返求事实”、“东西比较”等方法 ,认定孔子儒学之特色在于折中调和的哲学思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尚情无我的人际关系及求仁求安的... 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释孔模式。梁漱溟以寻求、建立“孔子心理学”为理论支点 ,用“返求事实”、“东西比较”等方法 ,认定孔子儒学之特色在于折中调和的哲学思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尚情无我的人际关系及求仁求安的道德追求 ,并在形上层面即所谓“孔子的心理学”,发掘其内在根据 ,从而对孔子儒学做出较为接近实际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心理学 现代新儒学 梁濑 东西比较法 理性 哲学阐释 哲学思维 人际关系 道德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念及其在重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孝容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88-92,共5页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更是理论家,他提出的通过改造乡村、复兴文化进而改造社会政治体制的乡村建设理念得到乡建派各家一致推许,影响到全国各地,重庆也不例外。如重庆最早的乡村建设实验发端于梁漱溟的学生,之后在重庆... 梁漱溟是我国早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更是理论家,他提出的通过改造乡村、复兴文化进而改造社会政治体制的乡村建设理念得到乡建派各家一致推许,影响到全国各地,重庆也不例外。如重庆最早的乡村建设实验发端于梁漱溟的学生,之后在重庆创办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及实验区也主要由梁的学生仿照他在山东的做法进行,并聘请梁漱溟作顾问。此外,卢作孚嘉陵江三峡实验区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创办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皆与梁漱溟不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粱漱 乡村建设 重庆 影响
下载PDF
明将刘綎与朝鲜义僧四溟堂协同抗倭事迹探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江 曹国庆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6-91,共6页
16世纪末日本大举进犯朝鲜,明将刘綎受朝廷委派两度援朝抗倭,朝鲜义僧四溟堂募集僧兵保家卫国。战争中,四溟堂接受刘綎的指挥,多次受命进入倭营搜集情报或与倭谈判周旋,为援朝明军筹措粮草。刘綎用人不疑,二人同心合作,为抗倭战争的胜... 16世纪末日本大举进犯朝鲜,明将刘綎受朝廷委派两度援朝抗倭,朝鲜义僧四溟堂募集僧兵保家卫国。战争中,四溟堂接受刘綎的指挥,多次受命进入倭营搜集情报或与倭谈判周旋,为援朝明军筹措粮草。刘綎用人不疑,二人同心合作,为抗倭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綎 协同抗倭
下载PDF
梁漱溟:“意欲”与东西文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卢永欣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从“意欲”这一本体概念出发,梁漱溟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意欲”是文化的总根源。文化即生活的样法,而生活不过是意欲的表达而已。意欲的趋向不同,产生出人生三种不同的路向,由此区分出西方、中国、印度三种不同的文化。对... 从“意欲”这一本体概念出发,梁漱溟构筑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体系。“意欲”是文化的总根源。文化即生活的样法,而生活不过是意欲的表达而已。意欲的趋向不同,产生出人生三种不同的路向,由此区分出西方、中国、印度三种不同的文化。对于东西文化,梁淑溟一方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但另一方面又从“应然”的价值角度说明了东方文化远胜于西方,并作出了世界文化三期重现的惊人结论。将“意欲”作为逻辑基点,使得梁淑溟的文化哲学有着很强的理论征服力,但也留有一些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粱淑 意欲 文化 东西文化
下载PDF
《四溟山人全集》再辑补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庆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75,共5页
在作者及时贤已推出的有关谢棒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文较多者22条。
关键词 谢榛 《四山人全集》 辑补 诗句 诗话
下载PDF
试论梁漱溟的新教育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巨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梁漱溟是在探寻社会的出路与教育的出路有机统一过程中 ,建立他的新教育的。“伦理主义 ,人生向上”是其灵魂 ,邹平模式是实践原型 ,乡学、区学、县学、省学、国学系统是制度框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 ,梁漱溟第一次实现中国人对中国... 梁漱溟是在探寻社会的出路与教育的出路有机统一过程中 ,建立他的新教育的。“伦理主义 ,人生向上”是其灵魂 ,邹平模式是实践原型 ,乡学、区学、县学、省学、国学系统是制度框架。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 ,梁漱溟第一次实现中国人对中国教育的自我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粱漱 新教育 伦理主义 人生向上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开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2-36,75,共6页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等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动员社会的知识精英参加,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践所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乡村建设是关系到中国文化传统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集中全社会的意志和智慧大力推进,知识分子...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等人在政府的支持下,动员社会的知识精英参加,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践所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乡村建设是关系到中国文化传统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集中全社会的意志和智慧大力推进,知识分子应当成为推动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梁漱溟当年的实践对我们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仍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我们应该学习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并把这种热情转变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澈 乡村建设 乡民自治 小康社会
下载PDF
从《四溟诗话》看谢榛的诗歌审美意象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顺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审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在心灵的生命体验中,熔铸成心与物、情与景妙合无垠的诗歌境界。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美学家,在《四溟诗话》中阐述了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意象的结构、审美意象的特性等,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 审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在心灵的生命体验中,熔铸成心与物、情与景妙合无垠的诗歌境界。谢榛作为明代杰出的诗歌美学家,在《四溟诗话》中阐述了诗歌审美意象的生成、审美意象的结构、审美意象的特性等,为中国古典诗歌审美意象论作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诗话》 审美意象生成 审美意象结构 审美意象特性
下载PDF
溟漠无涯 山姿百态——筝曲《溟山》音乐特征及现实意义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红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筝曲《溟山》自诞生之日起为中国的古筝曲库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不仅丰富现代古筝曲目,更是刷新了认知概念,发展了快速指序,均衡了双手技术,使音乐达到自然与人,音与理合一的境界。笔者从作品的创作脉络到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技法与定... 筝曲《溟山》自诞生之日起为中国的古筝曲库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不仅丰富现代古筝曲目,更是刷新了认知概念,发展了快速指序,均衡了双手技术,使音乐达到自然与人,音与理合一的境界。笔者从作品的创作脉络到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技法与定弦等创造创新方面,来剖析王中山独特的创作视角、创作理念和演奏技艺,从而更好的欣赏《溟山》之美,感受其魅力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中山 创作理念 音乐特征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乡农学校模式: 梁漱溟的政治体制构想及其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旺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5-59,共5页
乡农学校模式:梁漱溟的政治体制构想及其实验高旺本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以其“乡村建设理论”为指导,于山东邹平进行了一场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实验。深入研究乡农学校模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对于理解梁漱... 乡农学校模式:梁漱溟的政治体制构想及其实验高旺本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以其“乡村建设理论”为指导,于山东邹平进行了一场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改革实验。深入研究乡农学校模式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对于理解梁漱溟乡村改造运动失败的原因,具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濑 政治体制 乡农学校模式 乡农学校组织 组织结构 功能 文化 乡村建设 乡农学校体系
下载PDF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美琼 胡建次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9-43,共5页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兴会论,二是言意论,三是情景论。在兴会论中,强调要切实地以兴会作为创作发生的支点;在言意论中,既主张意主辞宾,又强调要立意、措辞两相自如;在情景论中,则极力申张情景交融,深... 谢榛《四溟诗话》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兴会论,二是言意论,三是情景论。在兴会论中,强调要切实地以兴会作为创作发生的支点;在言意论中,既主张意主辞宾,又强调要立意、措辞两相自如;在情景论中,则极力申张情景交融,深入探讨到其内在的创作机巧及审美特征。谢榛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论的不断拓展与深入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四诗话》 兴会论 言意论 情景论
下载PDF
论《四溟诗话》中的“兴”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文茂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四溟诗话》中的“兴”是对诗歌审美的主要概括和本质揭示。“兴”揭示了诗歌创作主体、创作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揭示了创作过程的形态多样性、内在规律性;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以兴为衡”的创作原则和运动机理,并以情、景为... 《四溟诗话》中的“兴”是对诗歌审美的主要概括和本质揭示。“兴”揭示了诗歌创作主体、创作对象的质的规定性,揭示了创作过程的形态多样性、内在规律性;在中国诗学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以兴为衡”的创作原则和运动机理,并以情、景为二原质,以情、景的不同指代为线索,以“情景相因”的辩证运动为依据,从诗人、诗作、修辞手法、审美标准、审美创造、审美接受等层面对“兴”阐发了独特灼见,概括了“兴”的理论构架和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审美运动 情景相因 诗话
下载PDF
谈古筝独奏曲《溟山》演奏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娜 《乐器》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溟山》这首乐曲,是王中山先生的成功之作。作品突破了古筝传统五声音阶调式的局限,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技术特点,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作品在演奏上技法多变,音乐洒脱奔放,表现力丰富、细腻,是一首色彩鲜明、热情奔放的古筝独奏曲。此曲... 《溟山》这首乐曲,是王中山先生的成功之作。作品突破了古筝传统五声音阶调式的局限,借鉴了西方音乐的技术特点,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作品在演奏上技法多变,音乐洒脱奔放,表现力丰富、细腻,是一首色彩鲜明、热情奔放的古筝独奏曲。此曲自问世以来,引起了筝界的极大关注,凭它独特的音乐特点及精湛的技艺深受广大筝人的欢迎。笔者在文章中先分析了乐曲的调式,又将全曲划分出了引子、第一主题段、华彩段、第二主题:段、第三主题段、第四主题段及尾声部分,并结合乐曲中的乐段和乐句,较为详细地谈了个人演奏作品时的艺术处理与感受,力争使初学乐曲的学员在阅读本文的同时,更快地走进这首作品,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乐思、意境及音乐处理方式。并希望不断分析与总结这首名曲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这首古筝名曲的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演奏
下载PDF
苗族音乐元素在古筝曲中的运用——以《溟山》《幻想曲》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梦琪 《当代音乐》 2021年第6期76-78,共3页
苗族音乐元素因其独特的调性以及鲜明活泼的节奏在古筝曲中运用颇丰。《溟山》是王中山采用湘西苗族地方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描述了一座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乐曲创作风格突破传统,是一首采用定弦调式成的现代古筝作品,通过转... 苗族音乐元素因其独特的调性以及鲜明活泼的节奏在古筝曲中运用颇丰。《溟山》是王中山采用湘西苗族地方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描述了一座大山四季之中种种多彩的变化。乐曲创作风格突破传统,是一首采用定弦调式成的现代古筝作品,通过转调、节奏的丰富变化来拓展乐曲的表现力。《幻想曲》由王建民采用苗族飞歌作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描绘了一位少女在幽静大山的静谧清晨缓缓而歌的美妙场景。本文对两首乐曲的主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把握乐曲处理方式,并深入了解主题在乐曲中怎么进行,为更好的演奏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音乐元素 古筝曲 山》 《幻想曲》
下载PDF
伦理人生的义理与实践——梁漱溟在现代新儒家阵营中的特色与贡献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福来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现代新儒家阵营中,梁漱溟是将理论与实践、道德与制度、人生安顿问题与社会现实熔铸一炉、双向并建的极少数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特色与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自己独特的生命体悟,倡导"孔子之真",抉发孔子的生命智慧... 现代新儒家阵营中,梁漱溟是将理论与实践、道德与制度、人生安顿问题与社会现实熔铸一炉、双向并建的极少数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特色与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自己独特的生命体悟,倡导"孔子之真",抉发孔子的生命智慧,从而使儒家伦理之真精神得以彰显;第二,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没有规矩制度或道德规范的制约作用,道德生活也就难以实现;第三,指出现代化的鹄的不仅仅是为了富强,更主要的是为了安顿人的生命。梁漱溟立足于中国特有的伦理人生精神来寻求中国的出路并安顿中国人的人生这一思考方向,将在21世纪乃至未来的中国及世界越来越凸显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 新儒家 伦理人生 义理 实践
下载PDF
“意欲向前”的根本精神——梁漱溟看西方哲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萍 孙小杰 《理论观察》 2015年第6期44-45,共2页
梁漱溟对广义的西方哲学从形而上学、知识、人生、宗教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分析、研究和阐释,精准地把握了西方社会、西方文化"意欲向前"的根本精神。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一个问题——人和物的障碍关系之下,第一个问题未了... 梁漱溟对广义的西方哲学从形而上学、知识、人生、宗教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分析、研究和阐释,精准地把握了西方社会、西方文化"意欲向前"的根本精神。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一个问题——人和物的障碍关系之下,第一个问题未了,我们必须全盘承受西方文化,以优先解决人与物的问题,弥补中国人夙来之短缺。从梁漱溟的目的、范围、方法、角度、内容去研究西方哲学,"援西学入儒",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欲向前” 梁簌 西方哲学 中西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