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漱玉古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浅谈古词新唱 被引量:1
1
作者 曹芳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0-22,共3页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北宋才女李清照写作的一首忆昔词,现代著名作曲家张宏光依据这首诗词谱曲,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台湾歌手蔡琴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中演唱了这首作品,其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堪称为古词新唱这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北宋才女李清照写作的一首忆昔词,现代著名作曲家张宏光依据这首诗词谱曲,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台湾歌手蔡琴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中演唱了这首作品,其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堪称为古词新唱这种艺术形式的杰作,通过对这首作品音乐创作和演唱特色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为古诗词谱曲以及把握其演唱特色,以更加完善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古词新唱 创作 演唱
下载PDF
纳兰性德绘画作品《溪亭秋色小景》赏析
2
作者 张一民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小景 绘画作品 纳兰性德 溪亭
下载PDF
漱玉古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浅谈古词新唱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文 《求知导刊》 2015年第13期65-65,共1页
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忆昔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经过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张宏光谱曲后,成为了优美动听的古词新唱艺术杰作。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分析古词新唱的艺术形式,以提出美... 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忆昔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经过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张宏光谱曲后,成为了优美动听的古词新唱艺术杰作。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分析古词新唱的艺术形式,以提出美感教学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意境 古词新唱
下载PDF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倪瓒《溪亭秋色图》相关史料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丽雅(译) 《美术大观》 2022年第5期67-71,共5页
传倪瓒笔的《溪亭秋色图》在清末民初流入日本,曾长期被日本收藏家和学者视作倪瓒的真迹,然而从目前日本的中国画鉴藏史研究状况来看,很难将其视作倪瓒的真迹。本文以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图像和文字史料为线索,探讨该图前后递传的过程... 传倪瓒笔的《溪亭秋色图》在清末民初流入日本,曾长期被日本收藏家和学者视作倪瓒的真迹,然而从目前日本的中国画鉴藏史研究状况来看,很难将其视作倪瓒的真迹。本文以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图像和文字史料为线索,探讨该图前后递传的过程,并把该图看作是近代日本对倪瓒绘画的一个评价案例介绍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亭秋色图》 中日收藏家 元末四大家 中国名画 海外流传
下载PDF
歌曲《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内在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杨文宇 《当代音乐》 2021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当代作曲家王超将它谱成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当前,对于该声乐作品的分析多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该作品与李清照其他几首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演唱分析;第二类是对于该作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当代作曲家王超将它谱成一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当前,对于该声乐作品的分析多为两类:第一类是把该作品与李清照其他几首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演唱分析;第二类是对于该作品的演唱研究,对该作品情感风格涉猎较少,大多只用“表达诗人对游玩景色的喜爱之情”来概括。本文笔者通过对诗人生平了解以及词曲内涵分析,探析该作品的内在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感伤
下载PDF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
作者 李清照 《小学生故事与作文》 2010年第1期83-84,共2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的一次“争渡”——苏教版六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实录及评析
7
作者 殷郡伟 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1期52-55,共4页
【设计理念】著名教学论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莉诺·达克沃斯指出: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学生诞生精彩的观念。诗词教学不应是简单地吟诵与记忆、粗略地勾勒与描述、一味地情感附和与知识叠加,而应... 【设计理念】著名教学论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莉诺·达克沃斯指出: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学生诞生精彩的观念。诗词教学不应是简单地吟诵与记忆、粗略地勾勒与描述、一味地情感附和与知识叠加,而应在一种跨时空、跨情境的“相遇”中,以“对话”来唤醒学生的感知,激活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并以此点亮他们与生俱来的语言感知、理解和运用的灵性。在这一场跨越式的“对话”中,与古人形成一种精神上的精彩共鸣,感受语言本身的感召与魅力,传承与延续中华文化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语言文化
下载PDF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8
作者 李清照 龚景浩(译) 《疯狂英语(新读写)》 2022年第3期1-1,共1页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全词富有一种自然之美,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令 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寥寥数语 自然之美 美的享受 惜墨如金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下载PDF
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衔接——以教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谈
9
作者 李刚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18期51-52,共2页
做好中小学古诗词衔接教学,能让学生顺利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意蕴。以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指出“推一把”和“拉一把”是实施中小学古诗词衔接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其中... 做好中小学古诗词衔接教学,能让学生顺利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更好地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与意蕴。以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指出“推一把”和“拉一把”是实施中小学古诗词衔接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其中,简单画图法是最有效的策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还可以借助作画使学生从对诗词作品的整体理解走向对诗词作品重点字词的赏析,进而理解整个诗词作品,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衔接教学 古诗词教学 想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下载PDF
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论古词新唱
10
作者 邓琤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1期84-85,共2页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其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为李清照的一首忆昔词,被台湾歌手蔡琴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中演唱。其演唱的旋...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其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为李清照的一首忆昔词,被台湾歌手蔡琴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场景中演唱。其演唱的旋律优美动听,可以堪称为古词新唱的佳作。本文就以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来探讨如何为古词进行谱曲,更加完善其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古词新唱 创作
原文传递
忆游溪亭
11
作者 周凡 《小主人报》 2016年第7期23-23,共1页
黄昏时分,李清照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写词,那枝笔时而提起,时而放下,不知如何落笔。她起身走到窗边,遥望远方,忽然想起离家不远处的那片荷花池,溪边有座浣溪亭,曾经邀三五文友去那游玩过,不知现在景色如何?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语文 作文 《忆游溪亭
原文传递
花间荡舟惊鹭梦,唯愿酣酒伴香眠——赏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2
作者 侯杰 《娘子关》 2020年第1期78-79,共2页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往事,会反复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引起你心心念念的怀想与思恋。当时的情节和气氛,会在眼前重现,画面使人无限眷念;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新鲜。让我们静静聆听词人李清照的一曲"如梦"...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往事,会反复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引起你心心念念的怀想与思恋。当时的情节和气氛,会在眼前重现,画面使人无限眷念;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新鲜。让我们静静聆听词人李清照的一曲"如梦"记忆,缓缓步入独属于她的曲港荷塘——《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怀想
原文传递
福建寿宁县亭溪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永江 叶于钦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5年第2期107-107,共1页
为了解我县农村居民常见肠道线虫感染情况,我们于2004年11月对大安乡亭溪村568名常住村民的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福建 寿宁县 肠道寄生虫 寄生虫感染 感染率
下载PDF
莆炎A1标后亭溪大桥高温温控施工技术
14
作者 沈晏民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期156-156,共1页
本文以后亭溪大桥建设为例,从混凝土原材温控措施、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三方面开展了高墩高温温控施工技术研究,以期待为相应工况下桥梁建设积累经验,指导实践。
关键词 大桥 温控技术 养护
下载PDF
要读出诗的反常
15
作者 张港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1年第15期9-,共1页
正常的即是符合规律的,反常不是按照规律的就是。与众多的山比起来,泰山其实并不高也不险,泰山之所以成为泰山,是因为它突兀于平原之上,是因为它的反常。
关键词 读出 溪亭 诗人
下载PDF
海宁榨菜发展的特点、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一鸣 孙炳泉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2-13,共2页
海宁榨菜产量高、质量好,是海宁市主要的传统名优特产之一,也是海宁市经济的一大优势。海宁榨菜起步较早,早在30年代就从四川“嫁”到海宁斜桥仲乐村落户,后逐步向四周扩散,在斜桥、庆云两个乡镇形成产区。解放初期总产量为2.5万担,以... 海宁榨菜产量高、质量好,是海宁市主要的传统名优特产之一,也是海宁市经济的一大优势。海宁榨菜起步较早,早在30年代就从四川“嫁”到海宁斜桥仲乐村落户,后逐步向四周扩散,在斜桥、庆云两个乡镇形成产区。解放初期总产量为2.5万担,以农民自腌自销为主。随着商品生产发展,榨菜加工厂的建立,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海宁榨菜产区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榨菜产区发展到16个乡镇,种植面积扩大到1.3万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特产 种植面积 精神鼓舞 蔬菜生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仲乐 蔬菜品种 质量检测 蔬菜加工
下载PDF
走在信安湖边
17
作者 吴渭明 许军(摄影) 《浙江林业》 2021年第4期40-41,共2页
20世纪50年代末,我出生在衢州西安门外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里。少时,难得进城,记忆中,过花园岗,到龚家埠头,前面是江面宽阔、江水奔涌的衢江,我们称之为水亭溪。水亭溪亦叫衢江,古代文献里释之为“瀔水”或者“信安溪”,由江山江、常山... 20世纪50年代末,我出生在衢州西安门外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里。少时,难得进城,记忆中,过花园岗,到龚家埠头,前面是江面宽阔、江水奔涌的衢江,我们称之为水亭溪。水亭溪亦叫衢江,古代文献里释之为“瀔水”或者“信安溪”,由江山江、常山江和石梁溪汇合而成,是衢州人的母亲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献 衢江 衢州 母亲河
下载PDF
新七十二泉
18
作者 刘斌 《走向世界》 2005年第4期90-91,共2页
珍珠泉位于济南泉城路中段路北,珍珠泉大院内西北侧。泉池略呈长方形.四周镶有雪花玉石栏杆。面积约1240余平方米。因在旧城东南隅、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因而此泉亦称为“北珍珠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 珍珠泉位于济南泉城路中段路北,珍珠泉大院内西北侧。泉池略呈长方形.四周镶有雪花玉石栏杆。面积约1240余平方米。因在旧城东南隅、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因而此泉亦称为“北珍珠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名立于池中偏东的石碑上.系由原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于1980年题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泉 散水泉 溪亭 中国 山东 地理位置
原文传递
走近李清照
19
作者 徐晓红 《中国铁路文艺》 2018年第3期82-83,共2页
仰望宋词的星空,一轮明月独上高楼,将其清丽委婉的风韵和淡淡清辉,温柔地洒向人间,照亮了无数后人的心灵世界。这轮明月,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李清照,宋朝及中国文学史上一流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初识李清照,缘于中... 仰望宋词的星空,一轮明月独上高楼,将其清丽委婉的风韵和淡淡清辉,温柔地洒向人间,照亮了无数后人的心灵世界。这轮明月,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李清照,宋朝及中国文学史上一流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初识李清照,缘于中学课本上的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最喜欢的是那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连两个"争渡",作者将少女的活泼可爱描写得淋漓极致,让我回味至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李清照的了解逐渐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轮明月 婉约派 中国文学史 女词人 如梦令 首词 宋词 溪亭 《词论》 人比黄花瘦
原文传递
穿越千年的美丽
20
作者 黄雪妍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22期17-18,共2页
初闻佳人,源于一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当时,总是憧憬这般"冒失局促"却又潇洒肆意的忘情意境。知晓此佳句出自芳龄少女笔下时,细细品味,便似乎能感受那般青春年少时的满满... 初闻佳人,源于一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当时,总是憧憬这般"冒失局促"却又潇洒肆意的忘情意境。知晓此佳句出自芳龄少女笔下时,细细品味,便似乎能感受那般青春年少时的满满娇憨之味和怡然自得之情。不禁在心中默念三声:"妙!妙!妙!"再续前缘,应该是她在《宋词》中的多篇词中了。我惊讶她如何在与我年龄相仿时,便能有如此惊艳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声 争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