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商琦《拟夏王圭溪山清远图》的考察与鉴赏
1
作者 梁晓玲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
元初画家商琦的《拟夏王圭溪山清远图》现藏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该画与夏王圭原作规格大同小异 ,但减弱了原作苍凉冷寂的意境 ,加强了“水墨淋漓障尤湿”
关键词 商琦 夏Gui 溪山清远图
下载PDF
从《溪山清远图》谈南宋“理欲圆融”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房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3期16-18,共3页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书画文化的朝代,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布衣白丁都喜书画收藏与创作。宋后期遭"靖康之变",北存金,宋室南渡,于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南宋文人善画江南山水,常借山水之名表现自然的伟大、感叹人的渺小。细观...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书画文化的朝代,上到皇帝大臣、下到布衣白丁都喜书画收藏与创作。宋后期遭"靖康之变",北存金,宋室南渡,于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南宋文人善画江南山水,常借山水之名表现自然的伟大、感叹人的渺小。细观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又多表现出南宋人在国破家亡后的反思,传达出属于他们独有的谦卑自牧的生存方式。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而极具研究价值。《溪山清远图》是绘画史中夏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其绘画风格的完美体现。"清"意指清澈澄明,而"远"则饱含静观之态。空灵的意境,大片的留白背后寓意着属于南宋独有的"理欲圆融"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欲圆融 夏圭 溪山清远图 南宋
下载PDF
溪山清远图·国画
3
作者 宁新庆 《道路交通管理》 2017年第9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溪山清远图
下载PDF
莱辛“诗画界限”视域下的中国院画长卷——以夏圭《溪山清远图》为例
4
作者 刘煜婷 《艺术教育》 2024年第7期204-207,共4页
文章以莱辛所著《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建构的“诗画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南宋院画长卷代表《溪山清远图》加以分析,分别从其长卷形式、画上题诗的实践和画中的诗意特征三方面入手,挖掘南宋院体绘画诗画共融的深层精神意蕴,以... 文章以莱辛所著《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中建构的“诗画界限”理论为依据,对中国南宋院画长卷代表《溪山清远图》加以分析,分别从其长卷形式、画上题诗的实践和画中的诗意特征三方面入手,挖掘南宋院体绘画诗画共融的深层精神意蕴,以期在莱辛的映照之下,显现出夏圭等宫廷画家对绘画空间与时间内在关系的精妙把握、从视觉上处理诗画关系的自觉。其旨在为扭转文人话语中院画缺乏诗意、追求形似的误读,以及南北宗论影响下院画与文人画二元对立的刻板偏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清远图 院体画 莱辛 “诗画界限”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与易学之美——以夏珪的《溪山清远图》为例
5
作者 谢征 《中国美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97-103,共7页
中国画艺术与《易经》中的卦象与有着密切的联系,卦,画也。《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如"观""意""位""象""类""线""生""贲""谦"&qu... 中国画艺术与《易经》中的卦象与有着密切的联系,卦,画也。《易经》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如"观""意""位""象""类""线""生""贲""谦""道"等诸多美的元素。《易经》是中国画艺术发展中的灵魂,更是山水画审美取向的衡量标准。此文以夏珪的《溪山清远图》为例,观山水之意、品山水之法、赏山水之美、悟山水之道,探讨中国山水画与易学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画 易学 夏珪 溪山清远图
原文传递
文徵明《溪山清远图》
6
《收藏.拍卖》 2009年第12期19-19,共1页
文徵明画有粗、细二种,粗者继乃师石田复参梅道人,然并不为师法所圃。因所作少,故甚为后世藏者所重。细者得赵孟叛、王蒙遗则而温润文秀过之,虽精谨而不伤于雅。此卷即“细文”,写深林层峦,曲径长河,渔村萧寺等江南景色,皴染细... 文徵明画有粗、细二种,粗者继乃师石田复参梅道人,然并不为师法所圃。因所作少,故甚为后世藏者所重。细者得赵孟叛、王蒙遗则而温润文秀过之,虽精谨而不伤于雅。此卷即“细文”,写深林层峦,曲径长河,渔村萧寺等江南景色,皴染细腻,构境邃密,然繁不厌实,细不伤纤,虽水墨而仿佛青绿画法,是其极用心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 赵孟 溪山清远图 收藏
原文传递
佛利尔美术馆藏传马远《江山胜览图》相关问题考述
7
作者 俞乐琦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26,共20页
晚年佛利尔极其珍视的南宋马远长卷《江山胜览图》在20世纪20年代被判为明代伪作,自此不受学界重视。但是海内外公私博物馆中存有多件马夏派作品在题材场景、构图布局、笔墨技法上与之类似,因而该卷仍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马夏派范例。本文... 晚年佛利尔极其珍视的南宋马远长卷《江山胜览图》在20世纪20年代被判为明代伪作,自此不受学界重视。但是海内外公私博物馆中存有多件马夏派作品在题材场景、构图布局、笔墨技法上与之类似,因而该卷仍是一件不容忽视的马夏派范例。本文在厘清该卷断代问题之后,基于题跋信息的释读,以及与《溪山清远图》等六件类似画作的图像比对,尝试补充梳理该种马夏派范例的域外流播与鉴藏脉络,同时就该卷罕见的清末藏家之身份问题作一简单探讨,或可推进相关鉴藏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览 溪山清远图 马夏画风 佛利尔 啬道人
原文传递
夏圭山水画的“留白”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席元勋 何建波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6-98,共3页
"留白"既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又是营造中国山水画独特意境的重要方法。对夏圭《溪山清远图》等山水画中的留白探究,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南宋山水画中的留白特点,使得我们更加重视"留白"手法在山水画... "留白"既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又是营造中国山水画独特意境的重要方法。对夏圭《溪山清远图》等山水画中的留白探究,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南宋山水画中的留白特点,使得我们更加重视"留白"手法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留白"不但在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运用及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对我们当代山水画创作一定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圭 溪山清远图 留白
下载PDF
传统山水画中“溪(谿)山”意象试解
9
作者 杨典昫 《美术文献》 2022年第11期59-62,共4页
“溪(谿)山”一词在传统文学中被广泛使用。晚唐两宋时期,传统绘画中引入“溪(谿)山”这一诗化的美学意象来为山水画作命名,或者为一些无可考证的佚名画作命名。本文从对夏珪的《溪山清远图》的关注开始,对两宋乃至元明山水画中的“溪... “溪(谿)山”一词在传统文学中被广泛使用。晚唐两宋时期,传统绘画中引入“溪(谿)山”这一诗化的美学意象来为山水画作命名,或者为一些无可考证的佚名画作命名。本文从对夏珪的《溪山清远图》的关注开始,对两宋乃至元明山水画中的“溪山”题字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溪山”“清远”两个主题词入手,解读“溪山”与“清远”的意象关系表达。“溪”和“谿”二字虽然在后世并用,但是在画作中对应的图示有所差异。“溪山”一词在晚唐五代诗人杜牧、杜荀鹤、齐己3人诗作中集中出现,他们是出仕、半官半隐、出世三类文人的代表,在不同境遇中对“溪山”意象进行了文学扩展,进一步丰富了溪山的意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谿与 清远 溪山清远图 题材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欣赏
10
作者 杨诜 《中国美术教育》 1996年第3期21-23,共3页
《溪山清远图》长卷、纸本、水墨画、纵46.5厘米、横889.1厘米,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 中国水画 水画家 溪山清远图 中国美术教育 水墨画 故宫博物院 文人画家 水画创作 北宋文人 教材辅导
原文传递
管窥宋人山水画之心境
11
作者 张婧喆 《美术文献》 2020年第10期28-29,共2页
本文以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为例,试析两宋时期绘画艺术重寓意、追求平淡境界、崇尚雅致趣味的人文心境。
关键词 宋人水画 心境 行旅 溪山清远图
原文传递
日本所藏有关夏圭的资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宫崎法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136,共9页
本文介绍了日本美术界对夏圭绘画的研究现状,进而对日本收藏的《山水图》、《江城图》与台北故宫所藏的《溪山清远图》做了对比研究,指出了三图的相互关联与区别,为夏圭山水艺术与南宋宫廷绘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夏圭 江城 溪山清远图 粉本 南宋宫廷绘画
原文传递
芭贝里着迷于中国宋代绘画
13
作者 房雪丽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3年第Z4期27-27,共1页
台湾媒体在对《刺猬的优雅》作者芭贝里的一次采访中,谈及中国文化,她坦言自己了解不多,但也曾说道:"我对宋代艺术深感着迷。特别是夏圭的卷轴《溪山清远图》,我先生和我在这幅画前,不禁心醉神迷——起初我们以为那是日本画。我们... 台湾媒体在对《刺猬的优雅》作者芭贝里的一次采访中,谈及中国文化,她坦言自己了解不多,但也曾说道:"我对宋代艺术深感着迷。特别是夏圭的卷轴《溪山清远图》,我先生和我在这幅画前,不禁心醉神迷——起初我们以为那是日本画。我们还拿到了同尺寸复制品,它几乎有九公尺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绘画 日本画 夏圭 尺长 溪山清远图 中国文化 九公
原文传递
留白最大的世界
14
作者 周舒 《中华遗产》 2022年第8期28-37,共10页
空白添得清与远《溪山清远图》被认为是南宋画家夏圭的山水佳作,画面中虽不乏深山巨岩,却显得十分空灵疏秀,全赖于氤氳水墨间的大幅留白,使阔水远山气脉通连。
关键词 夏圭 溪山清远图 留白 空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