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辐溲疏群体同工酶变异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平 谈锋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67-175,共9页
研究了四川南川金佛山特产的多辐溲疏(Dentziamultiradiata)不同海拔和生境的5个群体的41个个体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酯酶、淀粉酶、柠檬酸脱氢酶及谷氨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带位置上的变异式样。来自同一... 研究了四川南川金佛山特产的多辐溲疏(Dentziamultiradiata)不同海拔和生境的5个群体的41个个体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酯酶、淀粉酶、柠檬酸脱氢酶及谷氨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带位置上的变异式样。来自同一群体的不同个体在谱带上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来源于不同群体的个体却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显示出酶谱带位置与群体生长的生境有显著的相关性,一定的群体具有某些特有的酶谱带。空间隔离限制了群体间个体的相互基因交流,在进化中那些适应新的生境的遗传变异体得以保存下来,致使群体间在酶谱上愈来愈不同。而同一群体内植株间通过异花传粉虽能在个体间实现频繁的基因交流而增加其遗传变异性,但这种遗传变异性多数不能通过种子繁殖方式固定下来。南川金佛山目前虽能为该种提供少数岛屿状的适宜生境,但如果这些生境发生变化,而该种又不能提供新的遗传变异源,则其发展前景是堪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科 溲疏 虎多辐溲疏 植物群体 同功酶
下载PDF
小花溲疏种子萌发条件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史宝胜 刘冬云 +4 位作者 杨新兵 杜鸿云 杜娟 苏婷婷 张彦广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2,共4页
为了明确小花溲疏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研究了不同种源、温度、药剂及栽培基质对溲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溲疏种子发芽率、开始萌发的时间和出现萌发高峰的时间均有差异;野生溲疏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GA3、KNO3、K... 为了明确小花溲疏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研究了不同种源、温度、药剂及栽培基质对溲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溲疏种子发芽率、开始萌发的时间和出现萌发高峰的时间均有差异;野生溲疏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0~25℃;GA3、KNO3、KH2PO4等化学药剂对野生溲疏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河沙、蛭石等播种基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而粘重的园土不利于其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溲疏 种子 温度 基质 GA3
下载PDF
矮溲疏组培快繁中的茎芽增殖与生根培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柴慈江 赵桐琳 +2 位作者 史燕山 骆建霞 卢兴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871-8873,共3页
[目的]探讨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技术。[方法]分别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的大量元素浓度(1/4MS、1/2MS和MS)、IBA浓度(0~0.8 mg/L)和蔗糖浓度(5、10、15和30 g/L)对矮溲疏试管苗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大量元素... [目的]探讨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技术。[方法]分别研究培养基中不同的大量元素浓度(1/4MS、1/2MS和MS)、IBA浓度(0~0.8 mg/L)和蔗糖浓度(5、10、15和30 g/L)对矮溲疏试管苗茎芽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大量元素浓度为1/2MS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可达3.9,与MS处理差异不明显,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4MS处理;0~0.8 mg/L IBA对矮溲疏试管苗的茎芽增殖无明显作用;蔗糖浓度为5 g/L处理的茎芽增殖系数为3.8,与10和30 g/L处理无明显差异,但在0.05水平显著高于15 g/L处理。上述处理的试管苗生根率均为100%。以土取代琼脂作培养基支撑物进行矮溲疏试管苗的生根培养,生根率可达100%,根茎比大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根毛也长于对照。[结论]该研究为矮溲疏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溲疏 试管苗 茎芽增殖 生根培养
下载PDF
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为《本草经》中的木兰、溲疏、蜀羊泉正名 被引量:7
4
作者 祁振声 纪惠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3-34,共12页
近现代植物学和中药学专著中的木兰、溲疏、蜀羊泉等,与《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植物(中药)名实不符。这种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势必以假乱真,割断中华文脉,危及人民健康。笔者经长期研究和反复考证确认:《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木兰原植物... 近现代植物学和中药学专著中的木兰、溲疏、蜀羊泉等,与《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植物(中药)名实不符。这种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势必以假乱真,割断中华文脉,危及人民健康。笔者经长期研究和反复考证确认:《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木兰原植物,应为Magnolia sprengeriPamp.(今名武当木兰),溲疏即Lonicera fargesiiFranch.(今名黏毛忍冬),蜀羊泉实乃Solanum dulcamaraL.(今名欧白英)。另外,《白香山集》等记载的木莲,应为Manglietia insignis(Wall.)Bl.(今名红花木莲)。此文为这些失传已久的植物(中药)正名,旨在发掘传统中药,验证古本草的科学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木兰 溲疏 蜀羊泉 原植物 考证
下载PDF
矮溲疏试管苗的土壤支撑生根培养和带坨移栽 被引量:9
5
作者 柴慈江 汪强强 +2 位作者 骆建霞 史燕山 卢兴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土壤做培养基的支撑物,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10、15 g·L-1)的蔗糖和不同浓度(0,0.2、0.4、0.6、0.8 mg·L-1)的IBA,并进行矮溲疏试管苗茎段的生根、开瓶炼苗和帯坨移栽,以及开瓶炼苗期间试管苗的气孔开闭状况... 以土壤做培养基的支撑物,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10、15 g·L-1)的蔗糖和不同浓度(0,0.2、0.4、0.6、0.8 mg·L-1)的IBA,并进行矮溲疏试管苗茎段的生根、开瓶炼苗和帯坨移栽,以及开瓶炼苗期间试管苗的气孔开闭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添加蔗糖和IBA的无菌土壤中,矮溲疏试管苗的生根率可达100%,根长及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与添加蔗糖和IBA的处理无明显差异;在不覆膜、不喷雾、午后空气相对湿度接近40%的移栽条件下,帯坨移栽矮溲疏试管苗的成活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的苗木移栽方法(72.2%);开瓶炼苗14 d后,黑暗中土壤支撑培养的矮溲疏试管苗叶片气孔的半关闭率由未开瓶时的1.3%提高到98.7%,气孔相对开张度由未开瓶时的0.618降低到0.193。该结果为进一步完善矮溲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溲疏 试管苗 土壤支撑 生根 帯坨移栽
下载PDF
山东崂山溲疏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吕俊杰 马燕 +1 位作者 任莹 臧德奎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
崂山溲疏观赏和经济价值均比较高,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利于保护其种质资源并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对2013—2014年采自崂山的17份试验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5对引物扩增共得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 崂山溲疏观赏和经济价值均比较高,研究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有利于保护其种质资源并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对2013—2014年采自崂山的17份试验样品进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用15对引物扩增共得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0.00%,有效等位基因数1.427 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1 2,Shannon’s信息指数0.379 7。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聚类分析中所有样品被分为2类4组,主成分分析中被分为2类5组。研究结果表明:崂山溲疏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变种无柄溲疏与原变种明显被分为两类,为变种的存在提供了分子依据;原变种样品间的分类结果则表明海拔、生境差异导致了崂山溲疏自然居群的遗传分化;主坐标分析能从不同方向、不同层面更加直观地显示各样品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溲疏 遗传多样性 海拔 生境
下载PDF
钩齿溲疏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吕俊杰 任莹 +2 位作者 徐秀荣 梁婷婷 臧德奎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8-21,25,共5页
运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山东省3个钩齿溲疏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用15对引物共检测到24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67个,物种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PPL)68.4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158,Shannon’s信息指数(I)0.3282,数据表... 运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山东省3个钩齿溲疏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用15对引物共检测到24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67个,物种水平多态位点百分率(PPL)68.4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0.2158,Shannon’s信息指数(I)0.3282,数据表明钩齿溲疏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685,表明居群间遗传变异只占36.85%,远低于居群内遗传分化;在居群水平上,以崂山钩齿溲疏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徂徕山最低;居群间遗传一致度(GI)和遗传距离(GD)变化范围分别为0.8350-0.8884和0.1184-0.1803,居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间没有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齿溲疏 SRA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四川溲疏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昌松 余红伟 +3 位作者 陈晓珍 吴晓青 方冬梅 李国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468,共4页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四川溲疏(Deutzia setchuenensis Franch)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将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白桦酯醇(2)、hydrangetin(3)、齐墩果酸(4)、肉桂酸(5)、齐墩果...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四川溲疏(Deutzia setchuenensis Franch)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和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将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白桦酯醇(2)、hydrangetin(3)、齐墩果酸(4)、肉桂酸(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β-胡萝卜苷(7)、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6-正丁酯)(8)和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溲疏 甾体 三萜 香豆素
下载PDF
多辐溲疏居群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邓洪平 何平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85,共9页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试了采自四川南川县金佛山不同生境的多辐溲疏5个居群50株个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对酶谱带位置进行了二态编码,然后采用Rogers-Tanimoto,Sokal-Mich-ener,Sokal...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试了采自四川南川县金佛山不同生境的多辐溲疏5个居群50株个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对酶谱带位置进行了二态编码,然后采用Rogers-Tanimoto,Sokal-Mich-ener,Sokal-Sneath,Jaccard等结合系数用组平均法(UPGMA)对各谱带位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生境同一居群内的个体间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同质性,而来源于不同生境的不同居群个体间却呈现出较大的遗传趋异性;同时,5个居群不但具有许多共同谱带,而且整体相聚的结合系数大多超过0.5,这表明5个居群在很早以前可能是属于同一大居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微生境的地理与气候因子选择,使得多辐溲疏现仅在金佛山海拔600~1200m的约km2范围内呈岛状分布;又由于其特殊的繁殖方式——居群内个体虽能杂交,但因该种仅能正常开花传粉,大部分种子败育,使得居群内个体遗传变异性不能通过有性生殖方式固定下来,仅能通过营养繁殖方式繁殖后代,而正是营养繁殖导致了居群内较大遗传同质性以及居群间的遗传趋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 居群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多辐溲疏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多辐溲疏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分化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平 谈锋 邓洪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666-679,共14页
运用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了特产四川省南川县金佛山处于濒危状态的多辐溲疏(DeutziamultiradiataW.T.wang)不同生境的5个小居群的50个个体叶片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并对谱带位置进行了编码,然后采用Ro... 运用电泳分析技术研究了特产四川省南川县金佛山处于濒危状态的多辐溲疏(DeutziamultiradiataW.T.wang)不同生境的5个小居群的50个个体叶片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并对谱带位置进行了编码,然后采用Rogers-Tanimoto、Kulezynski、Czekanowski及Jaccard结合系数上的UPGMAT和WPGMA法对其个体及居群水平酶谱带位置上的变异式样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个体水平或是在居群水平上,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因此仅凭一份或数份样品的同工酶谱来代表该种的谱带作为分类标准是极其主观的.此外,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有居群间分化的趋势,来源于不同小居群的个体在谱带位置上表现一定的趋异性,显示出酶谱带位置与小居群生长的微生境有一定的相关性,部分小居群具有某些特有的酶谱带,这与其分布特性和生殖特征有关.该种呈岛屿状的小居群散布于非常狭窄的区域,小居群体间的空间隔离限制了居群间个体的相互基因交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那些适应新的小生境的遗传变异体得以保存下来,致使小居群间在酶谱带位置上愈来愈呈现出明显的趋异性,而微生境只不过对该种居群间那些适应该微生境的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分析 柠檬酸脱氢酶 同工酶 分化 多辐溲疏
下载PDF
溲疏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祁振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神农本草经》始记载的溲疏,唐代以后便已失传。北宋至晚清对其原植物的考证,多属牵强附会;近代有的学者考证为虎耳草科的Deutzia scabra Thunb.,殊难置信。笔者经多方考证,溲疏的原植物当系忍冬科粘毛忍冬Lonicera fargesii Franch.... 《神农本草经》始记载的溲疏,唐代以后便已失传。北宋至晚清对其原植物的考证,多属牵强附会;近代有的学者考证为虎耳草科的Deutzia scabra Thunb.,殊难置信。笔者经多方考证,溲疏的原植物当系忍冬科粘毛忍冬Lonicera fargesii Franch.及葱皮忍冬L.ferdinandii Fr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溲疏 原植物 本草 考证 药用植物
下载PDF
密花莲翘和矮溲疏耐旱性差异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婷 郭金菊 +2 位作者 石喜乐 史燕山 骆建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9-12,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对密花莲翘(Forsythia europaea‘Fiesta’)和矮溲疏(Deatzia‘hybrida Boule')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对密花莲翘(Forsythia europaea‘Fiesta’)和矮溲疏(Deatzia‘hybrida Boule')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新梢生长量、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种植物的新梢生长量均减小,密花莲翘的新梢相对生长量高于矮溲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两种植物叶片中的MDA含量逐渐上升,SOD活性则逐渐下降,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表现为矮溲疏的变化幅度大于密花莲翘。综合各项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密花莲翘的耐旱性较矮溲疏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莲翘 溲疏 新梢生长 MDA SOD POD
下载PDF
溲疏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威 王新建 侯志华 《河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8-9,14,共3页
通过对溲疏硬枝进行扦插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花溲疏2年生枝条、以500 mg·L-1的NAA浸泡90 s、以珍珠岩为基质扦插成活率最高,达89.47%。
关键词 溲疏 扦插
下载PDF
小花溲疏全光喷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同祥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4期390-391,共2页
依据长期的育苗实践经验,在利用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下,综合介绍了小花溲疏嫩枝扦插的苗床设置、插穗收集、扦插、苗期管理各技术,以期为小花溲疏的扩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花溲疏 嫩枝扦插 全光喷雾设备
下载PDF
濒危物种多辐溲疏(绣球花科)的同工酶变异研究
15
作者 何平 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3-372,共10页
研究了中国南川金佛山特产的濒危物种多辐溲疏5个居群41个个体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淀粉酶(AA),柠檬酸脱氢酶(C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同工酶谱带上的变异式样,对于所得... 研究了中国南川金佛山特产的濒危物种多辐溲疏5个居群41个个体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淀粉酶(AA),柠檬酸脱氢酶(C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同工酶谱带上的变异式样,对于所得酶谱带编码,构成二态数据矩阵,用Jaccard,Sokal-Sreath和Soka-Michener结合系数计算,分别用组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对上述结合系数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 分化 濒危物种 多辐溲疏 绣球花科 变异
下载PDF
大花溲疏的性表达特征及其繁育系统研究
16
作者 潘成臣 张丽 +2 位作者 王丽娟 张同 刘林德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9-44,共6页
野外实地观测了虎耳草科灌木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 Bge)的开花物候、访花者种类、访花频率和访花行为,并对其花粉的主要营养物质类型、可育率、与胚珠的比(P/O)、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大花溲疏居群花期约22... 野外实地观测了虎耳草科灌木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flora Bge)的开花物候、访花者种类、访花频率和访花行为,并对其花粉的主要营养物质类型、可育率、与胚珠的比(P/O)、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大花溲疏居群花期约22 d,单花花期约6 d,花两性,雄蕊因长度不同而分成两轮,长雄蕊花药早于短雄蕊花药开裂,短雄蕊花药含花粉数较长雄蕊多,花粉均为淀粉型;(2)长、短雄蕊的花粉育性均达90%以上,长、短雄蕊花药散粉后花粉活力的动态变化基本一致(p>0.05),花粉活力均在花药刚开裂时最高,之后明显下降;(3)柱头可授期约为3d,最佳授粉期在开花后3—6 h;(4)P/O值为2998.54±80.71,繁育系统属异交;套袋试验和传粉媒介观察结果表明大花溲疏以异花传粉为主;(5)在大花溲疏上记录到的访花者至少有18种,分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其中,蜂类、蝇类为有效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溲疏 性表达 花粉活力 繁育系统 访花者
下载PDF
谈珍珠梅、溲疏的绿化观赏价值及培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友田 娄安石 《林业勘查设计》 2004年第3期49-49,共1页
介绍了珍珠梅、溲疏两种植物的习性和特点,并从观赏价值的角度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珍珠梅 溲疏 绿化 观赏
下载PDF
贵阳特有植物柳叶溲疏Deutzia esquirolii(Levl.) Rehd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袁茂琴 黄凤燕 +2 位作者 汤升虎 徐建 杨加文 《贵州科学》 2018年第5期53-55,共3页
柳叶溲疏Deutzia esquirolii(Levl.)Rehd,属山梅花科Philadelphaceae溲疏属Deutzia,为贵州贵阳特有种,仅产于贵州贵阳黔灵山、乌当和花溪高坡。在详实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柳叶溲疏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地理分布状况、资源现状、生存现状... 柳叶溲疏Deutzia esquirolii(Levl.)Rehd,属山梅花科Philadelphaceae溲疏属Deutzia,为贵州贵阳特有种,仅产于贵州贵阳黔灵山、乌当和花溪高坡。在详实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柳叶溲疏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地理分布状况、资源现状、生存现状和群落结构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该种具有潜在的观赏价值,目前单独针对该种的相关研究尚属空白,若能将其开发出来,则在合理利用植物资源的同时,又保护了植物资源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溲疏 特有植物 贵州 贵阳
下载PDF
崂山溲疏种子形态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牛慧冉 刘庆华 +1 位作者 王奎玲 刘庆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2,共3页
崂山溲疏是北方珍贵的夏季开花灌木,本试验观测了溲疏的种子形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崂山溲疏种子外观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0.138 g;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为83%,萌发期为13 d;0.2... 崂山溲疏是北方珍贵的夏季开花灌木,本试验观测了溲疏的种子形态,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崂山溲疏种子外观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0.138 g;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为83%,萌发期为13 d;0.2%KNO3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为89%,萌发期缩短至9 d,因此可用0.2%KNO3进行种子的快速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溲疏 种子 温度 KNO3
下载PDF
百里香与小花溲疏叶片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兴友 赵永光 +2 位作者 周丽艳 尹伟伦 王华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78-81,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 在盆栽条件下对百里香和小花溲疏叶片的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及气体交换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里香的气孔密度明显高于小花溲疏,且气孔的长与宽比小花溲疏要小;百里香的叶绿素含量比小花溲疏高;百里香和小花溲疏都具有比较典型的双峰型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它们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基本一致;在一日内百里香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始终大于小花溲疏;百里香叶片气孔的结构特点、叶绿素含量的生理基础以及百里香植株的生物学特点是其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小花溲疏的主要原因,也使得百里香较小花溲疏更适应旱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小花溲疏 气孔 叶绿素含量 气体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