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Cu-Co-Ni合金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占波 胡柱东 +2 位作者 宋晓平 杨森 梁工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熔体快淬Cu Co Ni合金巨磁电阻 (GiantMagnetoResistance ,简称GMR)的效应影响研究表明 ,当添加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 .0 5 %~ 0 .0 7%时 ,轻稀土Ce、La、Nd可以有效地增大Cu80Co15Ni5合金的GMR值 ,其中以Ce的... 稀土元素的微合金化对熔体快淬Cu Co Ni合金巨磁电阻 (GiantMagnetoResistance ,简称GMR)的效应影响研究表明 ,当添加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 .0 5 %~ 0 .0 7%时 ,轻稀土Ce、La、Nd可以有效地增大Cu80Co15Ni5合金的GMR值 ,其中以Ce的效果最好 ,而重稀土Dy、Tb会使GMR减小 .当添加轻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0 .1%时 ,GMR也明显减小 .分析表明 ,轻稀土元素对合金的纯化和促进使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可增加磁性粒子密度的作用 ,这也是增大GMR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磁电阻效应 Cu-Co-Ni合金 稀土 溶体快淬 时效 铜钴镍合金 微合金化
下载PDF
非晶态Mg-Ni-La贮氢合金电化学吸释氢过程中的贮氢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林军 王彦欣 +6 位作者 唐建国 吴东昌 王瑶 刘继宪 黄震 焦吉庆 刘敬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59-3065,共7页
采用溶体快淬法制备(Mg60Ni25)100-x Lax(x=4,6,8,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氢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65Ni27La8合金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2 m A·h/g),充放电(... 采用溶体快淬法制备(Mg60Ni25)100-x Lax(x=4,6,8,10)的非晶贮氢合金带,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该合金在充放氢循环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65Ni27La8合金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582 m A·h/g),充放电(吸释氢)过程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氢原子被非晶相吸收,氢原子的分布是无序的;2)随着吸氢过程的继续,合金中逐渐出现直径小于4 nm的HT-Mg2Ni H4和LT-Mg2Ni H4两种氢化物,且数量逐渐增加;3)随着氢化物开始分解释氢,分解后局部结构恢复到无序态,仅留下一些尺寸较大且较为稳定的LT-Mg2Ni H4纳米晶;4)剩余的氢原子从非晶相中释放,表现为非晶相的释氢,在此过程中合金的结构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La系贮氢合金 显微结构 电化学性能 溶体快淬
下载PDF
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坤宇 冯运莉 柳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6-121,共6页
纳米复相永磁材料是目前最新一代的永磁材料,通过组合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的硬磁相和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软磁相,其理论最大磁能积((BH)max)远远高于NdFeB永磁材料。但是其制备工艺复杂,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多。近几年许多研究... 纳米复相永磁材料是目前最新一代的永磁材料,通过组合具有高磁晶各向异性的硬磁相和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软磁相,其理论最大磁能积((BH)max)远远高于NdFeB永磁材料。但是其制备工艺复杂,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多。近几年许多研究者开展了关于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的研究,使该材料的生产工艺逐渐成熟,并且组织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合金元素添加、不同热处理方法对纳米复相永磁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以熔体快淬法为代表的不同制备工艺,并展望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相 永磁材料 耦合 制备工艺 溶体快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