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分级萃取法研究平朔煤的化学组成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晓华 魏贤勇 宗志敏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7,共4页
采用7种不同有机溶剂对平朔煤进行分级萃取,并利用GC/MS测定分析各级萃取物的化合物成分,对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溶剂分级萃取的方法可以较有效地对煤中有机化合物族组分起到粗分离的作用.CS2萃... 采用7种不同有机溶剂对平朔煤进行分级萃取,并利用GC/MS测定分析各级萃取物的化合物成分,对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溶剂分级萃取的方法可以较有效地对煤中有机化合物族组分起到粗分离的作用.CS2萃取物的主要成分是2环~4环烷基取代芳烃;正已烷萃取物几乎均为长链烷烃;在甲醇萃取物中检测出形式多样的含氧和含氮化合物;在丙酮萃取物中检测出长链烷基环已烷系列;芳烃在苯萃取物中多为2环,而在丙酮萃取物和THF萃取物中则是4环~7环缩合程度较高的芳烃;另外,在煤中首次发现邻二氟苯和氯胺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分级萃取 化学组成 GC/MS
下载PDF
新型反式异戊橡胶釜内合金的溶剂分级(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玉磊 贺爱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68,共1页
以甲苯为溶剂对反式异戊橡胶釜内合金(TPI合金)进行分级,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4个级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PI合金为高反式-1,4-结构,级份C和级份D含有摩尔分数约为15%的共单体,呈现弹性体性质;级份A和级份B主要由... 以甲苯为溶剂对反式异戊橡胶釜内合金(TPI合金)进行分级,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4个级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PI合金为高反式-1,4-结构,级份C和级份D含有摩尔分数约为15%的共单体,呈现弹性体性质;级份A和级份B主要由TPI组成,同时含有少量的含TPI长链段的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异戊橡胶 釜内合金 溶剂分级
下载PDF
几种中药不同溶剂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陈玫 张海德 +2 位作者 陈敏 古练权 余海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133,共3页
采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对8种中药浙贝母、茵陈、柴胡、青蒿、桑皮、山楂、三七和薏仁,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醇和水分级萃取进行提取分离,测试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中7种中药都有一定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清除超氧阴... 采用连苯三酚自氧化法,对8种中药浙贝母、茵陈、柴胡、青蒿、桑皮、山楂、三七和薏仁,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醇和水分级萃取进行提取分离,测试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其中7种中药都有一定抑制连苯三酚自氧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且脂溶性或醇溶性的提取物抗氧化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苯三酚自氧化 溶剂分级萃取 抗氧化 超氧阴离子 筛选
下载PDF
木质素不同级分的结构与其紫外线吸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邦粹 李兵云 +1 位作者 付时雨 何光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30,共8页
采用乙酸乙酯、丁酮、丙酮依次处理竹硫酸盐木质素(KL),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的木质素及木质素残余部分,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分级可以将木质素按照相对分子质量有效地分离,提高了对木质素不同级分化学结构与紫外线吸收能力之... 采用乙酸乙酯、丁酮、丙酮依次处理竹硫酸盐木质素(KL),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的木质素及木质素残余部分,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分级可以将木质素按照相对分子质量有效地分离,提高了对木质素不同级分化学结构与紫外线吸收能力之间关系分析的准确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显著改善了木质素的均一性,分离了碳水化合物杂质,提高了有利于紫外线吸收的结构含量,使木质素总体紫外线吸收能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有机溶剂分级 结构 紫外吸收
下载PDF
一种高密度PE-RTⅡ型管材树脂分子链结构剖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娟 何书艳 +1 位作者 门亚男 王立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溶剂梯度分级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表征方法对利安德巴塞尔公司的高密度耐热聚乙烯管材树脂(PE-RT)4731B的分子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PE-RT的结晶度为6... 采用溶剂梯度分级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分析表征方法对利安德巴塞尔公司的高密度耐热聚乙烯管材树脂(PE-RT)4731B的分子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PE-RT的结晶度为63%,晶片厚度31 nm;相对分子质量呈双峰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达到18.0,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4.0×10~3~3.0×10~4,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Mw为3.0×10~5~6.0×10~5;短支链均匀分布于高分子链上,共聚单体含量高于1.25%;高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配比为(50~55):(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耐热聚乙烯 管材树脂 溶剂梯度分级 分子链结构
下载PDF
近年来新开发成功的碳酸丙烯酯脱碳综合新技术
6
作者 周学良 《气体净化》 2003年第4期1-2,共2页
关键词 开发 碳酸丙烯酯 脱碳综合技术 低温脱碳 碳丙脱碳 分级回收溶剂
下载PDF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中低分子量组份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淑亭 邵华锋 贺爱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6-72,共7页
采用变温气相收集和恒温溶剂分级的方法采集了二氯化镁负载四氯化钛催化体系合成的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中的可挥发及低分子量组份。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 采用变温气相收集和恒温溶剂分级的方法采集了二氯化镁负载四氯化钛催化体系合成的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TBIR)中的可挥发及低分子量组份。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收集的各组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沸腾乙醚抽提可溶物组份含量约50%(wt),由低分子量的反式-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橡胶及少量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二聚体和低聚物组成;丙酮可溶物组份含量约7.6%(wt),由聚合过程中助催化剂三异丁基铝引发生成的重均分子量为几百的异戊二烯-丁二烯二聚体和/或多聚体构成;低温气相收集挥发物组份中主要是异戊二烯单体,随气相收集温度的升高,挥发物中单体含量减少,异戊二烯-丁二烯二聚体出现并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丁戊共聚橡胶 溶剂分级 挥发物 GC-MS 低聚物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长7_(3)亚段泥页岩型页岩油赋存状态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照通 辛红刚 +6 位作者 吕成福 冯胜斌 周钱山 淡卫东 张英 高雪 党昭卿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4-1318,共15页
页岩油的赋存状态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页岩油的甜点区评价与资源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泥页岩中页岩油的赋存位置、含油量、族组分和饱和烃分布特征,选取长73亚段的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多溶剂连续分... 页岩油的赋存状态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页岩油的甜点区评价与资源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泥页岩中页岩油的赋存位置、含油量、族组分和饱和烃分布特征,选取长73亚段的泥页岩岩心样品进行多溶剂连续分级抽提、低温氮气吸附—解吸、荧光薄片鉴定、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结果表明:长73亚段泥页岩型页岩油主要赋存于页理缝和有机质孔中;页岩油的含油总量大于10 mg/g,其中游离油约占50%,吸附油约占20%;游离油、吸附油含量与有机质丰度之间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丰度是控制页岩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游离油含有较多的饱和烃和轻质组分,而吸附油则含有较多的非烃与沥青质等重质组分。此外,与暗色泥岩相比,黑色页岩具有广泛发育的页理缝和有机质孔,游离油含量较高,黑色页岩可能是更有利于页岩油勘探开发的岩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溶剂连续分级抽提 页岩油 长7_(3)亚段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Hollow and hierarchical Na_2Li_2Ti_6O_(14) microspheres with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s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battery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姗姗 仲华 +3 位作者 于海涛 娄明 谢颖 朱彦荣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427-437,共11页
Relying on a solvent thermal method, spherical Na2Li2Ti6O14 was synthesized. All sample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are hollow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with the size of about 2-3 μtm, which are assembled by many prim... Relying on a solvent thermal method, spherical Na2Li2Ti6O14 was synthesized. All samples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are hollow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with the size of about 2-3 μtm, which are assembled by many primary nanoparticles (-300nm). Particle morphology analysis shows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the porosity increases and the hollow structure becomes more obvious. Na2Li2Ti6Ol4 obtained at 800℃ exhibits the best electro- chemical performance among all samples. Charge-discharge results show that Na2Li2Ti6O14 prepared at 800℃ can delivers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220.1, 181.7, 161.6, 144.2, 118.1 and 97.2 mA h g-1 at 50, 140, 280, 560, 1400, 2800 mA g-1. How- ever, Na2Li2Ti6O4-bulk only delivers a reversible capacity of 187, 125.3, 108.3, 88.7, 69.2 and 54.8 mA h g-1 at the same current densities. The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istinctive hollow and hierarchical spheres,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usion distance of Li ions, increase the con- tact area between electrodes and electrolyte, and buffer the volume changes during Li ion intercalation/deintercal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Li2Ti6O14 hollow structure anode materi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