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剂吸收法处理氯乙烯精馏尾气的运行总结及优化
1
作者 姬红 岳欣 +1 位作者 白生军 陈祥波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6期35-36,共2页
对1,1-二氯乙烷溶剂吸收法处理氯乙烯精馏尾气运行状况进行了总结,并结合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工艺进行了改进优化。
关键词 氯乙烯 精馏尾气 二氯乙烷 溶剂吸收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19-19,共1页
目的改进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方法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 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FPD-S)... 目的改进气相色谱-溶剂吸收法测定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方法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在加热的密闭顶空瓶中,遇HCl/Sn Cl2时,消化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冷却后用正己烷萃取出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FPD-S)测定正己烷相中二硫化碳的量,代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类农药的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44238667C+23310458,相关系数r=0.9997;相对标准偏差1.70%~4.46%,平均回收率97.8%~99.3%。结论以二硫化碳浓度的平方为横坐标,二硫化碳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溶剂吸收法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
下载PDF
溶剂吸收法回收四氟乙烯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秉轴 《有机氟工业》 CAS 1998年第2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四氟乙烯 回收 溶剂吸收法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溶剂吸收法CO_2捕集技术简述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笑丹 王万福 庄亮亮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3年第1期53-54,62,共2页
CO2捕集是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的重要技术步骤之一。文章介绍了CO2捕集的气源及特点、捕集溶剂与填料的研究进展、能量集成和工艺优化以及化工流程模拟研究,提出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 CO2 捕集 溶剂吸收法 填料
下载PDF
溶剂吸收法油气回收设施在装车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宏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于炼油企业装车系统来讲,实现减少排放清洁生产,就是要减少油气的挥发及排放。要解决油品装车过程中的挥发及排放问题,装车油气回收是比较经济及有效的方法。文中简单探讨溶剂吸收法油气回收设施在油品装车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装车系统 溶剂吸收法 油气回收 设施
下载PDF
分离烃类混合物的溶剂吸收法
6
《化工文摘》 2001年第1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烃类混合物 分离工艺 溶剂吸收法 溶解度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道气溶剂法CO_2捕集技术探讨
7
作者 于笑丹 康彦彦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4年第2期30-37,共8页
CO2捕集是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本文介绍了燃煤电厂烟道气的气源特征及CO2捕集技术应用现状。对于电厂烟道气的CO2捕集过程,目前主要还是以化学吸收法为主,本文对现有烟道气CO2的捕集方法进行技术比选,重点介绍了化... CO2捕集是温室气体减排与利用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本文介绍了燃煤电厂烟道气的气源特征及CO2捕集技术应用现状。对于电厂烟道气的CO2捕集过程,目前主要还是以化学吸收法为主,本文对现有烟道气CO2的捕集方法进行技术比选,重点介绍了化学吸收法捕集技术,分析了溶剂法CO2捕集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捕集 溶剂吸收法 填料
下载PDF
关于选择低硫天然气脱硫方法的一些意见
8
作者 王开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0年第3期72-84,共13页
天然气在四川省能源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气田构造多、分布广,就管输而言需要脱除的 H_2S 等杂质含量变化很大,表1为有代表性的含硫天然气组成示例。
关键词 低硫天然气 脱硫方 化学溶剂吸收法 物理溶剂吸收法 直接转化
下载PDF
二甲醚吸收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解红娟 牛玉琴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溶剂吸收法分离精制二甲醚,考察了吸收压力、温度、空塔线速、气液(G/L)比、吸收溶剂种类、进塔气体中DME的体积分数以及不同比表面积的填料等诸多因素对DME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压力、吸收温度对DME吸收率... 采用溶剂吸收法分离精制二甲醚,考察了吸收压力、温度、空塔线速、气液(G/L)比、吸收溶剂种类、进塔气体中DME的体积分数以及不同比表面积的填料等诸多因素对DME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压力、吸收温度对DME吸收率影响最显著,而空塔线速、气液比、进塔气体中DME的体积分数φ(DME)以及吸收溶剂种类对DME吸收率的影响次之;不同比表面积填料对DME吸收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吸收 溶剂吸收法 精制工艺
下载PDF
顺丁烯二酸酐正丁烷法生产技术讨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攀 王宇 《甘肃科技》 2009年第6期28-29,共2页
纵观顺酐国内发展趋势,对比国际生产技术,对以正丁烷为原料的顺酐生产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顺酐技术发展建议。
关键词 顺酐市场 溶剂吸收法 吸收 工艺特点 经济指标
下载PDF
码头原油油气回收吸收剂的对比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建丰 蔡雅雯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6期20-21,30,共3页
为了研究针对码头运输原油的高效油气回收,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吸收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常见的四种油气回收工艺,即有机溶剂吸收法,膜技术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和低温冷凝法,结果得出有机溶剂吸收法工艺最适合码头原油的油气回收... 为了研究针对码头运输原油的高效油气回收,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吸收剂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常见的四种油气回收工艺,即有机溶剂吸收法,膜技术分离法,活性炭吸附法,和低温冷凝法,结果得出有机溶剂吸收法工艺最适合码头原油的油气回收,最终对有机溶剂吸收工艺提出了优化方案并对吸收法未来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回收吸收 溶剂吸收法 吸收工艺
下载PDF
几种脱碳方法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波 《化肥设计》 CAS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分析了溶剂吸收法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应用于合成氨、尿素脱碳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应用现状;将二段法变压吸附脱碳的工艺技术指标和运行费用与目前国内常用的脱碳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法可... 分析了溶剂吸收法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应用于合成氨、尿素脱碳的发展历程和工业应用现状;将二段法变压吸附脱碳的工艺技术指标和运行费用与目前国内常用的脱碳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法可简化流程、方便操作、降低运行成本,且有效气体回收率高于溶剂吸收法脱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气 脱碳 变压吸附 溶剂吸收法 二段变压吸附 NHD 碳丙 改良MDEA 改良热钾碱
下载PDF
正丁烷法顺酐装置后处理技术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艳 颜千红 景严 《天津化工》 CAS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对以正丁烷为原料的顺酐生产工艺的两种后处理工艺方法从工艺特点,消耗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提出推荐方案。
关键词 顺酐 溶剂吸收法 吸收 工艺特点 经济指标
下载PDF
DEA和MDEA两种溶剂的脱碳工艺的比较
14
作者 刘奎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24期299-299,共1页
1.1工艺流程简述 应用溶剂吸收法脱CO2,溶剂种类较多,但工艺流程基本上还是一样的,主要由吸收塔和再生塔组成。
关键词 溶剂吸收法 MDEA 脱碳工艺 工艺流程 CO2 再生塔 吸收
下载PDF
溶剂吸收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蔬菜与水果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媛媛 李延升 +2 位作者 韩晓鸥 赵婉婧 高岩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在密闭加热的顶空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DTCs)经HCl/SnCl_2溶液消化,反应生成CS_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形成CS_2的正己烷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CS_2的量,即代表DTCs农药的总残留量。通过蔬菜、水果样品中DTCs农药... 在密闭加热的顶空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DTCs)经HCl/SnCl_2溶液消化,反应生成CS_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形成CS_2的正己烷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CS_2的量,即代表DTCs农药的总残留量。通过蔬菜、水果样品中DTCs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用该方法测定时,CS_2在0. 02~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 9999。福美双的转化率为93. 4%~97. 6%,精密度为1. 5%,符合要求。进行蔬菜、水果样品基质在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实验,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6. 4%~103. 8%,相对标准偏差为0. 39%~7. 4%。方法检出限为0. 00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 CS2 气相色谱-质谱 溶剂吸收法 蔬菜 水果
原文传递
吸附精馏法回收CO2新工艺
16
《气体净化》 2005年第3期27-27,共1页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开发相应的CO2回收以及净化和再利用技术。与此同时,近年来工业级和食品级CO2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通常采用的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有机膜分离法和催化燃烧法等回收的CO2产品无法达到食品级标准要求,在工业领...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开发相应的CO2回收以及净化和再利用技术。与此同时,近年来工业级和食品级CO2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通常采用的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有机膜分离法和催化燃烧法等回收的CO2产品无法达到食品级标准要求,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为此,大连理工大学张永春副教授等立足于CO2回收、精制技术,成功开发出吸附精馏法回收CO2新工艺,并推广应用到生产过程中。该技术采用特殊配方制成的固体复合吸附剂,有针对性地把CO2中的重组分杂质分步吸附除尽,再利用热泵精馏技术,把轻组分杂质分离除尽,使CO2纯度达到99.9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工艺 CO2回收 大连理工大学 标准要求 再利用技术 溶剂吸收法 变压吸附 催化燃烧 复合吸附剂 膜分离 工业领域 精制技术 成功开发 生产过程 推广应用 精馏技术 杂质分离 食品级 工业级 重组分 轻组分
下载PDF
油田伴生气脱氮工艺参数及能效分析
17
作者 曹蕴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59-64,共6页
油井伴生气中的氮气含量过高会影响油气的外输质量,为此基于软件模拟,从优化工艺参数出发,采用溶剂吸收法结合闪蒸分离对伴生气进行脱氮处理,研究不同工况下、不同溶剂的甲烷和氮气溶解效果,分析工艺参数对脱氮深度和工艺能效的影响。... 油井伴生气中的氮气含量过高会影响油气的外输质量,为此基于软件模拟,从优化工艺参数出发,采用溶剂吸收法结合闪蒸分离对伴生气进行脱氮处理,研究不同工况下、不同溶剂的甲烷和氮气溶解效果,分析工艺参数对脱氮深度和工艺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低温环境有利于伴生气脱氮工艺的进行;将C5作为溶剂时,对甲烷的溶解性最好;伴生气入塔温度越低、溶剂入塔温度越低、吸收塔压力越低,比功耗越小;在溶剂循环量为3 400 kmol/h时,比功耗达到最小值。最后结合实验设计完成多目标参数的优化,即当伴生气入塔温度为-30℃、溶剂入塔温度为-40℃、溶剂循环量为3 356 kmol/h、吸收塔压力为2.2 MPa时,总能耗可从2 855 kW降至2 651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伴生气 脱氮工艺 响应曲面实验 溶剂吸收法 闪蒸分离 比功耗
下载PDF
燃烧前CO_2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桂霞 王陈魏 +2 位作者 云志 张玲 汤志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5-1901,共7页
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CO2减排问题刻不容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同燃烧前脱碳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望实现CO2的近零排放,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燃烧前脱碳技术的发... 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CO2减排问题刻不容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同燃烧前脱碳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望实现CO2的近零排放,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燃烧前脱碳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述了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CO2分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为回收利用CO2提供了技术依据。根据IGCC排放源特征,文章重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物理分离工艺特点及其在燃烧前脱碳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从新型高效CO2吸收剂的选择与应用、再生工艺的优化与创新以及耦合工艺的开发3个方向对CO2物理吸收法分离成本降低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燃烧前脱碳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二氧化碳 捕集 燃烧前脱碳技术 溶剂吸收法
下载PDF
浅谈MDEA和NHD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19
作者 李正西 秦旭东 +1 位作者 宋洪强 钱明理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08年第3期23-25,共3页
分析了甲基二乙醇胺法及聚乙二醇二甲醚法脱除变换气中二氧化碳技术的优缺点,从技术经济指标出发,对这两种气体净化工艺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关键词 变换气 脱碳 溶剂吸收法 改良MDEEA NHD
下载PDF
哈一联天然气处理站工艺流程研究与优化
20
作者 宁长春 庚秀梅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从天然气中回收轻烃的制冷工艺通常采用吸附法、油吸收法和冷凝法。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加防冻剂脱水法、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吸附剂吸附法。针对哈得4和哈一联油田伴生气的气量、组成, 合理选择了新疆塔里木油田哈一联天然气处理站的... 从天然气中回收轻烃的制冷工艺通常采用吸附法、油吸收法和冷凝法。天然气脱水的方法主要有加防冻剂脱水法、溶剂吸收法和固体吸附剂吸附法。针对哈得4和哈一联油田伴生气的气量、组成, 合理选择了新疆塔里木油田哈一联天然气处理站的天然气处理装置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的是天然气压缩、分子筛脱水及单一丙烷冷剂制冷法工艺, 并尽量利用已到货装置设备, 节省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处理站 工艺流程 天然气处理装置 优化 固体吸附剂 溶剂吸收法 油田伴生气 塔里木油田 制冷工艺 吸收 工艺 节省投资 吸附 冷凝 脱水 防冻剂 分子筛 冷剂 丙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