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马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8-0061,共4页
将阿加曲班治疗应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设置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将5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分两组(方式:电脑抽号法),各25例,分别接受阿加曲班治疗、常... 将阿加曲班治疗应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设置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将5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分两组(方式:电脑抽号法),各25例,分别接受阿加曲班治疗、常规治疗的研究组、对照组,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凝血功能、满意度等指标,研究组、对照组对比,前组更高(p均<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后再闭塞 脑卒中 阿加曲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2
作者 肖辉 王守章 《浙江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rt-PA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阿替普酶组和阿加曲班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rt-PA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阿替普酶组和阿加曲班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阿替普酶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1天给予0.9%氯化钠溶液300mL静脉滴注,1次/d,第3~7天减为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阿加曲班组第1~2天将10mg阿加曲班注射液溶于0.9%氯化钠溶液30mL中以12.5mL/h的速率持续静脉泵入,第3~7天改为阿加曲班1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30mL中静脉泵入3小时,2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mRS评分)、凝血功能(TT、APTT、PT、FIB)、血管内皮炎症反应(Lp-PLA2、NSE、IL-6)及安全性(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结果治疗后,阿加曲班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阿替普酶组(77.50%)(P<0.05),NIHSS、mRS评分较阿替普酶组更低(P<0.01),Lp-PLA2、NSE、IL-6水平均较阿替普酶组低(P<0.01),而两组症状性和非症状性及其他部位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rt-PA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疗效显著,并有效改善了凝血功能,促进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了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安全性也较好,优势明显,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后再闭塞 阿替普酶 阿加曲班
下载PDF
抗血栓药物预防冠状动脉溶栓后再闭塞APRICOT
3
作者 肖海鹏 朱树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预防 冠状动脉溶栓后再闭塞 阿司匹林 可密定
下载PDF
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4
作者 闫浩林 刘葛霞 《交通医学》 2020年第1期39-40,43,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 h、1 w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及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08%,高于对照组的5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24 h(4.26±0.71分)、治疗后1 w(3.27±0.57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SS评分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1 w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堵塞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不良预后事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替普酶 溶栓后再闭塞 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佩雷 吴赛珍 邵传锋 《浙江实用医学》 2022年第6期456-458,499,共4页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替罗非班组,每组55例...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0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替罗非班组,每组5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改善侧支循环、降低血脂及早期康复训练等,并口服阿司匹林0.1g/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泵入替罗非班0.4μg/(kg·min),治疗30分钟后调整为0.1μg/(kg·min),静脉溶栓24小时后未发生颅内出血者继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持续24小时,之后口服阿司匹林0.1g/d。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6、IL-8、hs-CRP)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加用替罗非班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常规治疗组(78.18%)(P<0.05);治疗3个月后加用替罗非班组NIHSS评分、血清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及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溶栓后再闭塞 替罗非班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张文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41-044,共4页
讨论分析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患者... 讨论分析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指标好转,P<0.05,差异显著。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较高,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此类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随机对照研究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 生活质量评分 神经功能评
下载PDF
穿心莲有效成分预防溶栓后再闭塞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树生 王宏伟 +1 位作者 赵华月 郭志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观察穿心莲有效成分———API (API)对溶栓后再闭塞的预防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管外电刺激方法复制冠脉血栓模型 ,溶栓后 14只犬被随机分为API治疗组 (n =6 )和对照组(n =8) ,治疗 4周。溶栓 4h、 3d、 30d测定血... 目的 观察穿心莲有效成分———API (API)对溶栓后再闭塞的预防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血管外电刺激方法复制冠脉血栓模型 ,溶栓后 14只犬被随机分为API治疗组 (n =6 )和对照组(n =8) ,治疗 4周。溶栓 4h、 3d、 30d测定血浆凝血恶烷B2 (TXB2 ) 6 酮前列腺素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水平 ,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再闭塞率为 16 7% ,对照组为87 5 % ,P <0 0 1。血浆TXB2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1,P <0 0 5 ) ,30d对照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为基础水平的 3倍 ,而治疗组接近基础值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结论 穿心莲有效成分API有预防溶栓后再闭塞作用 ,机制与其抗血小板活化 ,抑制TXA2 产生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后再闭塞 穿心莲 溶栓疗法 凝血恶烷A2 急性心肌梗死 AMI 药理学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殷卓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0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24 h、7 d、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8.44±2.27)分、(6.32±1.56)分、(4.72±0.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60.17±4.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06%)和死亡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90%、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能有效降低血栓形成,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不良事件和死亡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脑梗死 溶栓后再闭塞 效果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正敏 杨雄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通过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再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旨在发现溶栓后再梗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干预溶栓后再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1例发病时间<4.5h、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通过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再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旨在发现溶栓后再梗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干预溶栓后再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1例发病时间<4.5h、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后再次加重或症状消失后再次出现者为再梗死组,其余患者为未再梗死组。分别采集比较2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至接受溶栓时间、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入组患者再梗死发生率为15.84%。再梗死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空腹血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未再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NIHSS评分、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空腹血糖、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静脉溶栓后再梗死存在相关性,可能为溶栓后再梗死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后梗死 溶栓后再闭塞 静脉溶栓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9
10
作者 吕洋 郝立鹏 +2 位作者 袁超 高思山 宋金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0-355,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出现再闭塞。研究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替罗非班组,每组42例。常规组患者在溶栓基础上予以强化降脂、改善侧支循环、控制血糖及早期康复治疗等常规治疗,溶栓24 h后无颅内出血者加用阿司匹林口服,0.1 g/d,共90 d。替罗非班组患者溶栓后再闭塞时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剂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后改为0.1μg/(kg·min),至溶栓24 h时复查颅脑CT,有颅内出血者停用替罗非班,无颅内出血者继续静脉泵入,共持续24 h;随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为0.1 g/d,共90 d。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7 d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确替罗非班治疗有效性;比较2组患者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治疗90 d内死亡率,明确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梗死部位、TOAST分型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患者治疗7 d时NIHSS评分分别为(10.05±4.73)分、(7.93±4.68)分,治疗90 d时mRS评分分别为(3.48±1.48)分、(2.55±1.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时预后良好率分别为21.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常规组和替罗非班组患者颅内出血率分别为4.76%、7.14%,sICH发生率均为2.38%,死亡率均为2.3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替罗非班 溶栓后再闭塞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闭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史鹏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21期3446-3447,共2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予常规溶栓治疗,试验组46例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再闭塞症状...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予常规溶栓治疗,试验组46例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再闭塞症状加重时、再闭塞后1d及1周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3个月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mR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再堵塞治疗1d及1周末NIHSS评分及3个月末m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3个月末预后良好及可自理人数均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阿普酶溶栓后再闭塞患者,利于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溶栓后再闭塞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耀杰 何宇平 +3 位作者 陈燕 黄一伟 傅键炯 傅锋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2103-2108,共6页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诸暨市人民医院经CT扫描确诊的因大脑中动脉及分支狭窄或闭塞引发的早期急性脑卒中且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再闭塞的...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诸暨市人民医院经CT扫描确诊的因大脑中动脉及分支狭窄或闭塞引发的早期急性脑卒中且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发生再闭塞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和试验组(n=23),两组患者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l min内静脉注射总剂量的10%,剩余药液于1 h内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静脉滴注3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第3~7天改为静脉滴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试验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至3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2.5 mL/h微泵静推维持48 h,溶栓治疗后的第3~7天阿加曲班注射液改为每日2次微泵静推(每次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加入至3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12.5 mL/h微泵静推维持4 h)。两组均在溶栓24 h后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常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在治疗后和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加曲班可改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再闭塞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较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阿替普酶 脑卒中 静脉溶栓后再闭塞
原文传递
替罗非班用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分析与探讨
13
作者 桂中豪 方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44-46,共3页
对经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不明显的脑梗死患者使用替罗非班,研究该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2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52名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治... 对经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不明显的脑梗死患者使用替罗非班,研究该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52例脑梗死患者病例资料,52名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但治疗后神经缺损症状改善不明显,须再次接受治疗。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将52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个组。对照组纳入26例,采用阿替普酶;观察组纳入26例,采用阿替普酶、替罗非班进行抗血小板聚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神经功能缺损修复、临床疗效等各方面,观察组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重症,对脑梗死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脑血管内发生溶解的栓子易随血流进入患者脑血管深处,发生再次聚集,形成新的栓子,导致患者再次出现脑血管闭塞。此外,患者脑血管深处的血小板有可能再次发生聚集,并形成新的栓子。因此,采用阿替普酶行溶栓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修复不明显,影响预后。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继续使用阿替普酶效果不明显。对此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溶栓后再闭塞 替罗非班 疗效 分析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