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和溶栓后出血评分以及相关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琪 樊凌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1-354,408,共5页
目的 探讨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和溶栓后出血评分(HAT评分)对阿替普酶溶栓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ACI患者121例,均采用阿... 目的 探讨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和溶栓后出血评分(HAT评分)对阿替普酶溶栓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ACI患者121例,均采用阿替普酶0.6 mg/kg溶栓治疗,最大剂量90 mg,总量的1/10在1 min内静脉推注,余量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静滴)1 h.溶栓开始前进行ASPECTS评分及HAT评分,比较不同ASPECTS评分和HAT评分患者HT发生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AT评分及ASPECT评分诊断发生HT的临床价值.结果 ACI患者ASPECTS评分越高,HT发生率越低,ASPECTS评分0~4、5~7、8~10分患者的HT发生率分别为57.1%(4/7)、26.7%(8/30)、14.3%(12/84);同样ACI患者HAT评分越高,HT发生率越高,HAT评分0、1、2、≥3分患者的HT发生率分别为7.1%(4/56)、21.0%(8/38)、33.3%(7/21)、83.3%(5/6).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头颅CT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象、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HAT评分、ASPECTS评分是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值分别为0.972、0.279、0.992、0.311、2.628、2.625,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935~1.012、0.093~0.836、0.983~1.000、0.105~0.916、1.362~5.071、1.522~4.525,P值别为0.034、0.023、0.042、0.034、0.003、0.0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头颅CT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象、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HAT评分、ASPECTS评分均是影响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66、1.012、1.574、1.030、2.155、2.431,95%CI分别为1.233~2.103、1.009~1.204、1.186~2.091、1.009~1.053、1.237~4.907、1.213~5.815,P值别为0.023、0.004、0.002、0.005、0.007、0.047);HAT评分及ASPECTS评分均可预测静脉溶栓治疗后HT发生的风险(均P〈0.05),且ASPECTS的敏感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均高于HAT评分:(94.4%比94.0%、61.4%比41.0%、0.77比0.70、0.710~0.830比0.650~0.800).结论 ASPECTS评分越高,HT发生率越低,HAT评分越高,HT发生率越高;HAT评分和ASPECTS评分均可预测静脉溶栓治疗后HT发生的风险,而ASPECTS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溶栓后出血评分 出血转化
下载PDF
溶栓后出血评分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文超 潘速跃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HAT评分)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行HAT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HAT评分)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2—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行HAT评分并依据评分结果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和≥4分组,比较各组HT情况。结果本组136例患者共17例发生HT,其中13例为出血性梗死(HI)、4例为脑实质内血肿(PH),各组H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4,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T评分与HT发生率呈正相关(r=0.422,P<0.001)。结论 HAT评分较高(≥3分)的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出血风险较大,应慎重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出血转化 溶栓后出血评分
下载PDF
HAT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耀强 白宏英 +3 位作者 录海斌 刘海涛 司亚克 赵祚翔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3期2092-2096,共5页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06—2020-06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HAT评分,以评分结果分组... 目的探讨溶栓后出血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06—2020-06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HAT评分,以评分结果分组,比较各组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中25例发生出血转化,其中6例为脑实质内血肿,7例表现为症状性出血转化,不同分组间出血转化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2.650,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AT评分与溶栓后出血转化间有相关性(r=0.309,P<0.001)。结论对于时间窗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AT评分越高,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溶栓后出血评分
下载PDF
三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评估中的应用对比
4
作者 周小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 对比三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急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53例行急诊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当前卒中严重程度(GR... 目的 对比三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急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53例行急诊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当前卒中严重程度(GRASPS)评分、多中心卒中调查(MSS)评分、溶栓后出血(HAT)评分三种评分系统价值评估,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继发脑出血发生情况分为继发脑出血组、无继发脑出血组,比较两组的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对比三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53例行急诊rt-PA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2例患者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发生率为14.38%;继发脑出血组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高于无继发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的AUC分别为0.665、0.686、0.750,均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 GRASPS评分、MSS评分、HAT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rt-PA治疗后继发脑出血均有一定评估价值,其中HAT评分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当前卒中严重程度 多中心卒中调查评分 溶栓后出血评分
下载PDF
血清轴突生长导向因子-1联合HAT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徐国栋 董晓莉 +1 位作者 梁晓辉 马良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轴突生长导向因子-1(NTN-1)联合溶栓后出血(HAT)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312例,依据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 目的探讨血清轴突生长导向因子-1(NTN-1)联合溶栓后出血(HAT)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312例,依据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情况分为出血转化组41例和无出血转化组271例,另依据血清NTN-1的表达水平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各156例。收集所有ACI患者的一般资料并统计HAT评分,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血清NTN-1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AT评分、血清NTN-1对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出血转化组的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比例高于无出血转化组(t/χ^(2)/P=4.168/<0.001、4.837/0.028);出血转化组HAT评分高于无出血转化组,血清NTN-1水平低于无出血转化组(t=6.035、5.727,P均<0.001);血清NTN-1高表达组的出血转化率低于低表达组(χ^(2)/P=6.318/0.012);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血清NTN-1水平升高是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95%CI)=0.773(0.629~0.949)],而基线NIHSS评分升高、有糖尿病、HAT评分升高则均是危险因素[OR(95%CI)=1.621(1.180~2.227)、1.775(1.081~2.915)、2.768(1.330~5.761)];血清NTN-1、HAT评分及二者联合预测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AUC分别为0.778、0.786、0.88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063/0.037、1.984/0.046)。结论血清NTN-1水平与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密切相关,血清NTN-1联合HAT评分对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轴突生长导向因子-1 溶栓后出血评分 出血转化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用SITS SICH风险评分预测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娜 陈木柯 +6 位作者 牛建平 彭瑞强 张奕文 宋叶华 汤婷 杨帆 王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6期7089-7093,共5页
目的:探索SITS SICH风险评分预测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 h,rt-PA剂量0.9 mg/kg体重)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效果,为使用SITS SICH风险评分指导溶栓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86名进行rt-PA静脉溶栓(剂... 目的:探索SITS SICH风险评分预测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 h,rt-PA剂量0.9 mg/kg体重)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风险的效果,为使用SITS SICH风险评分指导溶栓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86名进行rt-PA静脉溶栓(剂量0.9 mg/kg体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ITS SICH风险评分,并记录总分及风险水平分层结果,按总分0、1、2、3、4、5、6、7、8、≥9分,分为10组,再按风险水平低危、平均、中危、高危分为4组,记录各组患者溶栓后有颅内出血(包括SICH)的比例,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SITS SICH风险评分0-5分、6分、7分、8分、≥9分各组SICH的比例分别为0.0%、8.3%、10.0%、25%和50.0%,卡方检验得x2=64.38,P<0.001(线性趋势检验),提示随着SITS SICH风险评分值的增加SICH的比例也在增加,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SITS 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低危及平均组的SICH比率为0%,中危、高危组的SICH比率分别11.5%,50%,卡方检验得x2=59.52,P<0.001(线性趋势检验),提示SITS SICH风险水平越高,SICH的比例也越高,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将SITS 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分层和出血类型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0.422,P<0.001;说明SITS SICH风险评分风险水平分层和SICH呈正相关。结论:对于经标准的rt-PA静脉溶栓方案(时间窗为4.5h,rt-PA剂量0.9 mg/kg体重)治疗中国急性脑梗死患者,SITS SICH风险评分分值的增加与SICH风险的增加呈正相关,SITS SICH风险评分是一个能够预测rt-PA静脉溶栓后SICH风险的简单易行的实用的临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后出血评分 脑梗死 症状性颅内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