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茅口灰岩溶洞突水的注浆封堵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国际 冯洪渊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17,共3页
在岩溶裂隙极为发育的茅口灰岩裸体巷道中 ,采用导水、喷浆、打垫和注浆材料改性等技术措施 ,成功封堵黄石矿务局东井煤矿北大巷溶洞突水。
关键词 注浆封堵 茅口灰岩 溶洞突水 灰岩溶洞突水
下载PDF
巷道前伏承压溶洞突水灾变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延林 曹平 +3 位作者 万文 王卫军 张盛国 邹声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8-1604,共7页
基于承压溶洞突水灾变的流固耦合理论和防突岩柱的强度折减法思想,构建巷道前伏溶洞突水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联动分析方法,探讨防突岩柱的流固耦合效应和安全储备,引入防突岩柱安全系数的概念,通过不断折减防突岩柱强度参数并进行流... 基于承压溶洞突水灾变的流固耦合理论和防突岩柱的强度折减法思想,构建巷道前伏溶洞突水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联动分析方法,探讨防突岩柱的流固耦合效应和安全储备,引入防突岩柱安全系数的概念,通过不断折减防突岩柱强度参数并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直至计算不收敛,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防突岩柱安全系数。以七一煤矿石坝井前伏承压溶洞突水事故为例,研究防突岩柱安全系数与溶洞内压、岩柱厚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动应力和高渗透体积力作用下防突岩柱的失稳是岩柱塑性区非线性扩展而触发岩柱突变失稳的过程,伴随岩柱力学失稳,防突岩柱发生突水。将安全系数为1.5的岩柱厚度作为防突岩柱的计算安全厚度。七一煤矿的溶洞突水原因在于防突岩柱留设过小,不具有安全储备,导致承压溶洞水体突破岩柱涌出。岩体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联动分析为研究工程岩体突水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溶洞突水 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深埋隧道溶洞岩体防突层安全厚度研究
3
作者 安艳军 乔栋磊 +3 位作者 万创业 赵旭 陈诺 李文杰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2期115-118,128,共5页
为防治深埋岩溶隧道开挖诱发的围岩突水灾害,文中依托巫镇高速笔架山隧道,在考虑溶洞水压条件下研究了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方位、不同距离以及不同埋深时隧道围岩塑性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溶洞位于隧道底部时洞内水压对岩体支护... 为防治深埋岩溶隧道开挖诱发的围岩突水灾害,文中依托巫镇高速笔架山隧道,在考虑溶洞水压条件下研究了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方位、不同距离以及不同埋深时隧道围岩塑性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溶洞位于隧道底部时洞内水压对岩体支护作用最为显著,但该位置的防突层安全厚度受隧道埋深影响最大;溶洞位于隧道顶部时防突层安全厚度对隧道安全影响最大;防突层安全厚度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加;计算所得最小安全厚度为3.9~13.1m,在任意位置情况下,防突层安全厚度均随隧道埋深增大而增加,该预测模型可为隧道突水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公路隧道 溶洞突水 层安全厚度
下载PDF
基于流态转换理论巷道前伏溶洞突水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延林 张盛国 +3 位作者 万文 王卫军 蔡璐 彭青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52-1862,共11页
引入承压溶洞突水的管道流折算渗透系数,构建耦合非线性渗流–管道流于一体的承压溶洞突水全过程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巷道前伏溶洞突水过程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联动分析方法,研究承压溶洞突水全过程的流态转换机制。以七一煤矿... 引入承压溶洞突水的管道流折算渗透系数,构建耦合非线性渗流–管道流于一体的承压溶洞突水全过程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巷道前伏溶洞突水过程的流固耦合–强度折减法联动分析方法,研究承压溶洞突水全过程的流态转换机制。以七一煤矿石坝井承压溶洞突水事故为例,探讨防水岩柱的力学失稳机制和突水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防水岩柱失稳前岩溶水非线性渗流,随着岩柱折减系数的增加,工作面渗水量增大,防水岩柱失稳后,溶洞水体突出,涌入巷道形成管道流。采用管道流模拟得到突水量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由于溶洞水体储量供给约束,突水量逐渐减少,由突水初期的粗糙紊流最终变为管道层流。引入防水岩柱安全系数的概念,研究防水岩柱安全系数与溶洞内压、岩柱厚度的关系,将安全系数为1.5的岩柱厚度作为防水岩柱的计算安全厚度,提出防水岩柱工程留设厚度等于炮眼深度、爆破扰动深度和防水岩柱计算安全厚度之和的设计方法。将岩体流–固耦合理论、流态转换理论和强度折减法结合起来研究承压溶洞突水的非线性力学响应,为研究承压溶洞突水全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溶洞突水 岩柱 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法
原文传递
深埋隧道前方承压溶洞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房忠栋 杨为民 +3 位作者 王旌 石锦江 巴兴之 王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805-2816,共12页
针对深埋隧道掌子面前方承压溶洞突水问题,采用COMSOL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模拟深埋岩溶隧道开挖和突水过程。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渗流场信息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结合掌子面主应力差和最大水平位移的变化,提出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 针对深埋隧道掌子面前方承压溶洞突水问题,采用COMSOL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模拟深埋岩溶隧道开挖和突水过程。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渗流场信息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分布特征,结合掌子面主应力差和最大水平位移的变化,提出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确定方法,并通过与模型试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分析溶洞直径、溶洞水压、隧道埋深和隧道跨度对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影响规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理论,建立深埋岩溶隧道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HS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溶洞水压P,其次是隧道埋深h,再次是溶洞直径D,影响最小的是隧道跨度L,并且HS与e^(0.0937P),lnL,D和h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溶洞突水 数值分析 开挖模拟 安全厚度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特大型溶洞安全建造智能预警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旭斌 秦浩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73-982,共10页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修建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在我国公路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隧道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岩溶地貌区,...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地质条件和结构形式最复杂、修建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在我国公路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隧道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岩溶地貌区,且今后类似工程还将越来越普遍。以湖北宣鹤高速公路太平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运用探测雷达对岩溶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运用三维成像扫描技术确定溶洞整体情况。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确定含溶洞岩溶隧道中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整体稳定性进行风险评估。计算结果表明,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具有较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溶洞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溶洞突水 智能预警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